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郎中从一群杀气腾腾的甲士包围圈里,跑出来,躲在秦祚明身后。
现在他既然发现接下来自己死不了,从心底里是非常惧怕这些人的。
庸医变神医,着实是让林郎中一时间接受不了。
秦祚明拱手道:“诸位,一群陌生人带刀围着他,怕是吓到他了,还望海涵。”
其中一个大胡子当即摆手道:“别看咱们长得凶,可真是想要谢谢林神医的。”
就在此时,李定国走出来:“林神医与刘兄弟进来一下,我义父要当面感谢二位。”
听到这话,林郎中一个没站稳,腿软了,直接倒在地上。
活着的献贼贼首竟然要见他!
完了。
林郎中觉得自己接下来演不了戏,整个人浑浑噩噩的。
众人皆是一惊,围上前来,关切的问候:“林神医没事吧?”
李定国也是怕刚救治醒义父的神医出事,当即三步并作两步,扶起林郎中:
“林神医,莫要惧怕那汪兆麟,有我们在,更有义父在,谁也杀不了你。”
“对对对,莫要怕那个姓汪的,以后我们受伤,可都要仰仗林神医你了。”
众多甲士也纷纷开口,谁都听见了汪兆麟方才发疯似的,要把林郎中他们全都给杀了。
眼前的小老头能够救醒大西王,那大家绝对得护着点。
瞧瞧这手段,一看就是个神医。
以后在战场上,谁还没个受伤的时候。
这天佑之法,当真是让大家觉得神秘无比。
听到这话,林郎中更是麻爪了。
他就是一个理发的,懂个屁的医术啊!
那什么狗屁的天佑之法,可全都是胡诌的。
林郎中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求助似的看向秦祚明。
秦祚明同样扶着林郎中安慰道:“既然大西王要见一见我们,那赶紧去见一见,不要怕。”
“对对对。”李定国也在扶着林郎中一同往前走。
林郎中双腿无力,被两人架着走。
然后道士张自演就被甲士围住,说想要求个平安符之类的。
费海一脸唏嘘,心里有些泛酸。
这下子刘氏出了大风头!
内堂。
汪兆麟哭的声音都嘶哑了。
自从张献忠遇袭昏迷后,他整夜都没有休息,时时刻刻盼望着张献忠能醒过来。
漫天诸佛他都求了个遍,结果还是没有起到一丁点作用。
方才想要杀人泄愤又被阻止,如今张献忠突然醒了,汪兆麟的情绪是一点都蚌埠住了。
秦祚明进入内堂,放眼瞧去,厅内甲士也不少。
张献忠已经醒了,靠在一堆被子上。
额头包裹着白色纱布,整个人看上去脸色极其不好,蜡黄拉黑的。
汪兆麟见有人进来了,随即爬了几步,跪在林郎中面前:
“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邦邦邦。
汪兆麟当真给林郎中磕了几个头。
吓得林郎中身子还是有些软,扶不住,嘴上更是说不出话来。
李定国暗暗皱眉,前恭后倨,尤其是在义父面前表现。
不是他方才,在外面大嚷打杀林神医的时候了?
现在完全是做给义父看的。
一点读书人的面皮都不要了。
李定国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能读书的人,可是真正接触过后,
他发现这些人做的事情,也不全是嘴里说出来的仁义礼智信。
尤其是汪兆麟的行为,让李定国更是反感。
秦祚明懒得搭理汪兆麟这个败类,直视张献忠,想要看看他还死不死?
张献忠咳嗽了两声道:“都给额坐下。”
几个人坐在梨花木的椅子上。
汪兆麟侍立一旁,心里很不是滋味,姓刘的小子凭什么坐着?
“额听定国说,是你林老汉汉救了额?”张献忠盯着林郎中道:“你救了额的命,说,想要啥?”
林郎中当即眼睛一亮:“我想要出城。”
张献忠微微皱眉:“为何要出城?”
“前面已经死了八个郎中了,我不想成为第九个。”林郎中哆哆嗦嗦的说出这话。
张献忠面露不解,看向汪兆麟:“这是咋回事?”
“义父,汪先生已经杀了八个郎中了,并且当着林神医的面砍死了一个郎中,还放言要林郎中死。”
李定国如实诉说了一遭。
汪兆麟的脸色很是难看,但此时也没辩解。
张献忠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咳嗽了两声:“林老汉汉,明儿个送你出城。”
“多谢大王。”林郎中松了一口气。
张献忠打量了秦祚明一眼:“你个二不愣后生是黑虎王混天星的弟弟?”
“嗯。”秦祚明沉稳的应了一声。
“你等愿意追随额?”
“嗯。”
张献忠喝了口水,显然对于秦祚明不打算轻易放过。
刘氏是成都府最大的富户,自起事以来,富户是他们劫掠的主要目标。
“说说理由。”
秦祚明同样饮了口茶,该怎么诓他一诓。
莫不如从当今天下大事切入。
钓鱼佬在键政治国上不比出租车司机大哥们差。
“当今天下三分。”
秦祚明的话音一起头,张献忠便止住了喝水的动作。
李定国也是侧头看着这个年轻的面孔。
哪三分?
“今年是甲申猴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清顺治元年。”
张献忠已经把手里的杯子放下,汪兆麟也想听听这个刘华强嘴里能说出什么话来。
竟然不把大西放在眼里。
多说多错,且让他说着,汪兆麟自己暗暗记着。
“华夏大地,三个元年,代表三个互为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逐鹿中原的斗争。
甲申三月,大顺军攻破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标志着大明的灭亡。
六月,在明朝残余的大地主、大官僚、大军阀的扶植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
这些事,张献忠都知道,他还知道李自成败退出北京,只是不晓得这小子在卖弄着什么。
秦祚明不紧不慢的说道:“大顺政权在短短两三月内,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
迅速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
李自成的地盘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
李定国从胸中长呼一口气,正是己方弱小,避李自成的锋芒,才不得放弃湖广地区,进军四川。
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第0040章 整个川中唯一受过高等教育的土匪
“大明的军队在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的带领下,撤入关内,并且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投降了大顺政权。
清廷的鞑子趁机派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收取了关外的地区。
这就形成了大顺政权和清廷政权隔关相对峙。
而且明朝残余势力控制着江淮,剩下的便是大西军还在进川途中,意图占据整个川蜀。”
秦祚明顿了顿:“大西作为潜在的第四股争夺天下的势力。”
汪兆麟此时倒是搭了句话:“这些我们自是知道,不用你多说。”
“铺垫了这么久,那我就说点正题。”秦祚明伸出手指道:
“今年春天与夏初,大顺军所向无敌,占据了北京以及许多区域。
这一地区的百姓欣喜若狂,欢迎恐后。
连官绅地主除了极少数死心塌地效忠朱明王朝,绝大多数都认为明朝气数已尽,转而寄希望于大顺政权。”
李定国颔首,长期以来,人们受“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影响,这种情况极其正常。
“大西王不要以为官绅地主,对大顺政权一直处于势不两立的地位,这是不完全正确的。”
“如何不对了?”
张献忠认为双方势不两立是完全没有毛病的。
他们实行的政策就是往高大上说,就打击官绅地主、保护农民利益,掠夺更多的财物给他自己。
总之一句话,谁有钱,就抢谁的。
秦祚明进一步解释道:“尽管明朝官员有的人争先投靠,希冀跻身于新兴的大顺朝定鼎功臣之列;
有的人虽心怀疑惧,但为形势所迫而随大流。
总之,在大顺军被清军击败以前,汉族官绅中的大批文官武将都以投靠大顺政权为惟一出路。
而不可能去投靠偏处辽东的一个语言、风俗都有很大差异的鞑子贵族为主体的清政权。”
张献忠自是知道李自成被关外的鞑子击败,逃出北京,所以他对于李自成也不是很畏惧了。
“百姓以及许多官绅为何选择投降大顺,而不是鞑子的大清?”
秦祚明伸出手指道:“那就是普遍百姓心中,有亡国,有亡天下两种方式。”
“亡国与亡天下有分别吗?”汪兆麟当即提出了疑问。
对于汪兆麟这个读书人,张献忠还是很在乎的,见他替自己提问,也不在言语。
“当然有区别,而且很大。”秦祚明看着张献忠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汪兆麟在努力回想,这话是谁说的。
李定国微微颔首,张献忠捏着额头道:“额听不懂。”
“好叫大王知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
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
秦祚明紧接着解释道:“而鞑子进北京,入主中原,原则是“被发左衽”(剃头改制),就是“亡天下”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都应当奋起反抗!”
“你是说,不管额的大西与李自成的大顺,甚至南明,谁争天下,都得先把关外来的鞑子灭了?”
“正是。”秦祚明认真的点点头:
“故而李自成占据北京,不仅百姓夹道欢迎,大明在京的两三千官员,为明朝自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皆是投降大顺。
至此,秦岭、淮河以北的明朝军队已全部李自成收编,地方除辽东外均为大顺政权接管。”
“可是李自成他败了!”
汪兆麟面色难看,他读的书不算少,可真没想起来,秦祚明那番极其有道理的话,是从哪里来的。
他一个正经八本的读书人,还比不过一个当土匪的有学问。
实在是让他有些气恼。
李定国倒是暗暗诧异,难不成“刘华强”是整个川中,唯一一个受过良好读书教育的土匪?
要不然他能有这见识?
方才在厅内说的话,可以理解为是刘华强在复述刘氏家主的诉求。
但现在,李定国认为,这番话,全凭他刘华强自己的本事。
张献忠瞥了秦祚明一眼,不愧是狗大户家里出来的人。
大家都是当土匪,就你这么有学问,有见识,得想个法子留下他,为我所用!
“那大西王知道李自成为何败了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