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只能冒险行小路,或者向张献忠一样,从湖广等地进入重庆,再攻成都。
叶臣皱着眉头,仔细看着地图。
第0163章 叶臣的策略
清军镶黄旗旗主刘之源指着地图道:“大人,莫不如直接攻克朝天关,我军迅速逼近广元,打这帮麻匪一个措手不及。
当初贺珍等人行军缓慢,给了这帮麻匪充足准备的时间,这才导致巴彦惨死。”
贺珍听到这话,当即不乐意了:“大明官军与麻匪穿一条裤子,朝天关被攻,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此计不妥。”镶蓝旗旗主李国翰当即反对:“巴彦惨死,足以见这帮麻匪准备充足。
依我之见,莫不如把他们引诱出广元,与我军作战。”
大明官军只会所在城中守城,极少有出城野战的。
几次野战,大明官军皆是惨败。
这伙麻匪火炮犀利,兴许就是红衣大炮的翻版,到了城外,己方士卒容易被轰。
“若是野战,优势在我!”
正黄旗旗主祖泽润双手抱胸,看着他们争论附和了一句。
正蓝旗旗主巴彦大意惨死,三千麻匪对上万人,那己方铁定能为巴彦报仇。
祖泽润只是听着贺珍说,汉军正蓝旗旗兵的脑袋全都被砍了,挂在城墙之上。
这件事,说什么也得找补回来。
自从入关一来,清军还没有收到这种侮辱呢,特别的英亲王阿济格的儿子,被一伙麻匪给废了!
奇耻大辱。
但这并不是祖泽润考虑的,他在想清军如何能在川中站稳脚跟。
这才是真正的军功!
消灭这伙麻匪,只不过是顺便的事情,几路进军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占据广元便是第一步。
广元县自古以来就是入川的重要通道,联通陕西与汉中,是入蜀要塞。
正黄旗旗主祖泽润深深知道,虽然他是旗主,可是在满八旗面前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只是个奴才!
唯有立下足够的军功,才有机会进入满八旗,甚至能抬旗,进入上三旗。
川中势力有官军和大西军,这两个势力在祖泽润看来,都算不上什么劲敌。
大明北方的士卒经常要防备关外清军,作战经验丰富,南方士卒除了勤王之外,剩下的便多是剿匪。
至于张献忠都不敢硬刚李自成,足以见得大西军战力不如大顺军。
清军已经横扫北方的大明官军,打的大顺军狼狈逃窜。
所以祖泽润认为,拿下四川指日可待。
一直等他们争论的叶臣开口道:“这伙麻匪杀了我大清汉军正蓝旗,气焰异常嚣张。现在正在等着我们去打朝天关。
而葭萌关等大西军则是坐山观虎斗,我们佯攻朝天关,主攻葭萌关白水关,在派遣少数人走米仓道,做出佯攻。”
几个人都觉得叶臣说的有点保守,一伙麻匪,才三千人,在大西军和大明官军两头跳。
这个时候,两头兴许都不会帮忙。
毕竟坐看友军陷入险境,不动如山的规矩,他们汉军八旗旗主都懂的。
总之就是死贫道不死道友!
“贺大人,你觉得呢?”叶臣说完之后看着贺珍。
“我觉得不现实,葭萌关,三国的时候,霍峻就凭手中千余人,抗住了三万人的进攻,还反杀了。”
贺珍指着葭萌关白水关道:“这两道关隘,可不是能轻易攻破的,依我之见,莫不如集中兵力攻打朝天关,方可直下广元县。”
“确实。”
刘之源连连点头,打两道关隘能比打一道关隘快吗?
况且张献忠已经拒绝了大清的招降,必定会率兵抵抗。
“你们是这样想的,那赛卧龙的麻匪也是这样想的。”
叶臣摸着花白的胡须道:“夜袭葭萌关,若是你们不行,老夫自当先锋。”
“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李国翰等人纷纷表态,支持叶臣的策略。
“朝天关控制在麻匪手中,必然会有放更多的士卒。”叶臣这才解释:
“我军攻破两关,无论是从背后夹击这朝天关,还是直扑广元,都有利于我军。”
“李国翰、刘之源。”
“末将在。”
“汝二人各自领汉军两旗六千人马,我再调拨满洲镶红旗三个牛录助你。”
叶臣虽是镶黄旗出身,但现在是镶红旗旗主。
一个牛录在三百人左右,总归是将近七千人。
“末将领命。”李国翰、刘之源自是应下。
“大人,你身边只剩下一个牛录,这合适吗?”
“我正黄旗上下,自是会护住大人的安全。”
祖润泽当即出声,正好自己的正黄旗可以休养生息,继续挺进川中腹地。
“不是还有贺大人等人嘛。”叶臣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贺珍。
“末将自是护住大人的安全。”
贺珍当即大吼做出保证,心里则是想着,晚些时候把消息给秦老弟送过去。
“行了,你们二人饱食一顿后,立即领着麾下士卒出发,趁着夜色攻克葭萌关。”
“是。”李国翰、刘之源当即出了帐篷。
“明日我要出兵攻打朝天关。”叶臣看着贺珍道:“贺将军,你是主力。”
“末将必定效死命。”贺珍当即单膝跪地大声应和。
“行了,你也下去准备准备,另外派人走走米仓道壮军势。”
“是。”
贺珍站起身来退出帐篷。
“鳌拜,问问孟大人到什么位置了。”
“是。”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当即应声。
鳌拜与索尼、谭泰八人在代善府中盟誓,坚决拥护皇太极的儿子继位。
同时在殿上威胁多尔衮,让他不要觊觎帝位,如此双方妥协之下,福临才登上帝位。
因拥护之功,鳌拜同为议政大臣,但是因为坚决拥护豪格,又不依附多尔衮,被多尔衮严重打击。
多尔衮摄政后,党同伐异,首先是打击豪格极其拥护者。
谭泰与索尼之间又有仇,鳌拜包庇索尼获罪被革职,同为镶黄旗的叶臣便把鳌拜带在身边,给他立功的机会。
总之,不能让多尔衮把所有人都打击了,让他大权在握。
所以叶臣心里也不止是要攻克广元,砍掉赛卧龙的脑袋,四川他也得摸一摸。
毕竟阿济格去追李自成了,而多尔衮把攻克南京的任务交给了他弟弟多铎。
同为议政大臣叶臣也想要立下更多的战功,在朝堂上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如此才能与多尔衮争斗。
第0164章 大清第一勇士
现在清廷大权都在议政大臣手中,顺治皇帝目前就是个傀儡。
这种现象是后金八个旗主主议国政,后来八个贝勒议政被废除,每个旗设三个议政大臣,大权尽落满洲王公大臣手中。
康熙扳倒鳌拜亲政之后,议政大臣名存实亡,直到乾隆撤销。
但现在皇帝岁数小,议政大臣之间是要争权的。
特别是多尔衮大权在握,肆意打压豪格一派的将领,叶臣必须要反击,维护自己派系的政治利益。
因为孟乔芳的一封信,叶臣就领军前来,为了阿济格的面子?
还是为了汉军正蓝旗巴彦报仇?
都不是。
叶臣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要实现的!
正值壮年的鳌拜,被多尔衮针对,如今被革职了。
叶臣也要给他提供立功的机会,重新回到权力中心,以此来抗衡多尔衮。
此次攻打四川,就是为了大家相同的政治利益。
当今天下总归是四个势力,清廷、南京的明政权,大顺政权、大西政权。
阿济格打跑了大顺军,多铎正在准备攻打南京。
这两人再怎么闹,都是多尔衮的亲兄弟。
唯有大西军,还给叶臣留下了机会。
此战剿灭那个叫赛卧龙的麻匪是小事,占据重要通道广元,才是大事!
贺珍回了南郑县府衙:“二位,你们谁想领着人走一遍米仓道,再折回来?”
黎玉田一直在山海关抵御清军,对于川中地势并不晓得,所以没有立即言语。
反倒是马科直言道:“这种轻松的差事我来。”
“行,那就这样定了,二位早些回去休息,我们明天整军出发。”
贺珍说完之后便准备送客了,他还有事要忙呢。
“贺大哥,你觉得此次清军能赢吗?”马科倒是没有着急走。
黎玉田倒是说道:“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叶臣麾下士卒颇为凶狠,此战没什么悬念。”
马科微微挑眉,不言语,转身就走了。
这是经常在北方与鞑子作战,早就被打的没了心气。
贺珍瞧着黎玉田叹息着也出了自己的大厅,哼了一声。
秦祚明可不止三千人,这一点贺珍还是有着自信的。
犀利的火炮,犀利的火器,再加上训练有素的士卒。
贺珍觉得还是秦祚明的赢面大,怎么说他都希望盟友能赢。
当初秦祚明敢出城,来硬刚正蓝旗旗主巴彦,贺珍看着他麾下士卒行进间训练有素,开铳速度也快。
兴许清军都冲不到他们的面前,全都死在路上。
贺珍当即回到书房,沾了墨水把叶臣的谋划写在纸上,然后走到后院,伸手掏出鸽子,把小纸条塞进去,放飞了。
在作为内奸这方面上,贺珍丝毫没有感到什么内疚,大家相互利用罢了。
天色未亮的时候,广元县后院的鸽子笼便传来咕咕声。
亲卫把小竹管取出来,敲了敲房门。
亲琢磨着睁开眼睛,坐起来:“进。”
“九当家的,信鸽传回了消息。”亲卫便把一旁的蜡烛拿过来。
秦祚明接过竹管,抽出小纸条看了看,贺珍把叶臣的计划写好了。
这下足可以阴叶臣一下子了,就是不晓得到时候贺珍有没有胆量堵住叶臣的后路。
夜色之下,李国翰与刘之源领军,瞧着葭萌关上的点点火把。
没等一会,便有士卒潜伏回来报告:“固山,城上士卒巡逻不勤快,几个一个时辰都没有人走一趟,城墙上守卫稀稀落落。”
李国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差人潜伏到关下,偷偷上去,打开关门。”
“我来。”鳌拜当即出声主动请缨。
鳌拜被叶臣吩咐做事之后,便主动请缨,带着三个牛录,来协助李国翰和刘之源。
刘之源劝了一句:“鳌大人,此先登之事,还是让下面的人干吧。”
虽然鳌拜被多尔衮撤了职,可爵位在那,加上又是叶臣、豪格等人的近臣。
尤其是在入关之前,鳌拜就是战功赫赫,屡次升迁。
纵然刘之源是汉军旗的旗主,也得对鳌拜客客气气的,不敢得罪。
鳌拜哼了一声:“此等攻关大事,岂能假手于人。”
他自是看不上这些汉人,遇到战事便是让底下的士卒上,而不是他们带领士卒带头冲锋。
在鳌拜看来,这些奴才,他一点也看不上,甚至心中十分鄙夷。
李国翰倒是没有与鳌拜争论,他想要带头上,那就上呗。
满清镶红旗的士卒在鳌拜的带领,便抱着简易的梯子小心潜伏到关下。
梯子是一根长竹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