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还是冬天,不适合种什么。但两个老人早就兴致勃勃地商量了多次,准备一开春就动工。

    傍晚时分,小洋楼的灯光相当明亮,陈夏特意把一楼到三楼的所有房间电灯全部打开。

    这时候农村的电灯也就15W,城里人条件好点的家庭会用40W灯泡,就是为了家里亮堂一点。

    但陈夏的要求更高,因为他喜欢家里一定要亮,越亮越好,所以光源一直买高亮的。

    这次搬到西园,他对丈母娘提的唯一要求就是除了客厅餐厅用的吊灯外,其他所有房间都放弃白炽灯泡,全部改换成日光灯。

    为了这个,建筑队又是从省城的五星店买回来一批“沪光牌”日光灯,陈夏还是嫌弃亮度不够,这样每个房间都装了两支日光灯。

    这在越州城区是不是第一份不知道,但绝对是私人住宅一次性安装最多纪录了。

    过年前,陈芳和外婆都“放假”回去了,晚饭就有顾母亲自下厨。

    顾琳在旁边帮忙,说是帮忙,也是噘起个嘴巴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自从这个小姑娘做西红柿炒蛋,把整个西红柿和鸡蛋直接放进锅里后,顾老头和顾母决定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女儿了。

    出嫁了就要有出嫁的样子,亏得陈家没有公公婆婆,否则这样的懒媳妇还不被送回娘家去?

    所以现在每天下班后,顾母都会亲自监督女儿学习炒菜,不听话直接锅铲伺候。

    这把陈夏给心疼坏了,自己老婆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他真想狂吼一声:

    “丈母娘你干得好~~~”

    顾老头这时候在一楼书房里写春联,老知识分子的毛笔字都是基本功,陈秋和陈冬在旁边一个劲的鼓掌,把老头子那个得意呀。

    “顾伯伯,你好历害,这毛笔字太漂亮啦。”

    顾老头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手笔:“现在老喽,写得不行了,当年才叫那个龙飞凤舞呀。”

    陈秋比较会说话,赶紧拍马屁道:“这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哈哈哈~~~”

    这一老二小仨人在书房里聊得很开心。

    陈夏则负责贴春联,贴福字,另外花园里还挂了好多灯笼。

    陈春终于在傍晚前赶了回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至于两位大舅子,依旧要坚守部队没有回来。

    这是陈家顾家第一次在西园过年,当然要隆重一点喽。

    年夜饭嘛,重点是个吃,陈家的餐桌上可不得了,除了当初在山区的青坛公社收购来的各种野味外,如野鸡肉、野兔肉,野猪肚,还有老谷鸡肉。

    另外就是海鲜了,陈夏这次去周山群岛办年货时,特意让远洋捕捞船帮忙收购一些珍宝蟹、大龙虾,另外大黄鱼、基尾虾都不缺。

    看到顾琳的手偷偷伸向菜盘,想偷吃,被顾母看到了,一筷子就打下来了,“没规矩,赶紧把菜端出去。”

    “妈,你变了,变得越来越严厉了,我们家有小芳在,有外婆在,根本不用我烧饭洗衣服的好不好?”

    “好个屁,那是人家小夏宠着你,但你可以不干,但不能不会干,连个番茄炒蛋都烧不好的女人,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严厉?”

    顾琳心里苦,她都不能理解自家老公为啥要把父母叫来一起住?

    原本不是好好的嘛,她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生活都乐悠悠的,现在好了,老妈退休了,天天在家里就盯着她。

    这日子没法过了!

    陈夏早就在门口看到了,偷偷在发笑,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照顾岳父岳母,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能镇压顾琳。

    晚上陈夏拿出了一瓶茅台酒,给顾老头和顾母满上,再给自己满上,女人小孩则喝可乐,6个人热热闹闹地干了一杯。

    顾老头提议,“我们一人说一句吉祥话如何?我先说,祝我们一家身体健康。”

    顾母:“祝女儿女婿早日让我抱上大外甥。”

    陈夏:“祝我老婆越来越漂亮。”

    顾琳:“祝我老公早日干掉我爸爸,当上院长。”

    陈春:“祝顾伯伯和老二事业顺利。”

    陈秋:“祝顾伯伯郑阿姨身体安康,祝大姐早日结婚,祝大哥大嫂早生贵子,祝老四考试能达到前39名。”

    哈哈哈,一群人都笑喷了,陈冬都快哭出来了:“老三,有你这么祝福的吗?”

    顾母笑嘻嘻的问道:“小冬,你有什么愿望呀?”

    陈冬想了一下,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那我就祝自己,在下学期争取考到全班35名,坚决不让老三看扁,哼。”

    这下大家真的都笑得扒在桌子上起不来了。

    陈秋指着陈冬骂道:“说你笨真的笨,你全部35名和39名有啥区别?就这还要许愿。”

    陈冬撅着嘴:“你们学霸永远不知道我们学渣进步一名有多困难啊。”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383章 香江爷爷回国了

    晚饭后,做为院长,顾伟要回医院去慰问那些除夕值班的医务工作者们。

    原本也没陈夏什么事情,可让老丈人一个人骑自行车过去也不放心,就开了小吉普一起去了。

    反正这年头也没人查酒驾,放心大胆滴开吧。(读者朋友们不能学)

    医院的工作是真心辛苦,尽管这个时候有探亲假,但对医院的职工来说就别想了,你要请个两三天假也就算了,请两三周假,想啥呢?

    实在是医生护士太少了,少到科室里根本就排不出多余的人来,你想请长假?除非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否则小病也得起来嗨。

    别的单位除夕都放假了,医院却要加强值班人员的安排,因为每到过年,喝醉酒的、吃撑的、鞭炮炸伤的、走亲戚摔倒的病人就会特别多。

    你急诊只有一两个医生根本忙不过来,陈夏自己还兼着急诊科的临床任务呢。

    他做为总务科科长,特意交待了食堂除夕当天全部上硬菜,并且不要饭票,值班人员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就一个原则不许打包。

    虽然是1983年了,大家都已经能吃饱饭了,但这个肉呀鱼呀的毕竟不能天天吃,估计很多职工都想省下来给家里小孩带点回去。

    老顾也没客气,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一人给了5元的红包,这让值班人员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不能让医生光凭爱发光,愿意发钱发福利的院长才是好院长。

    此时在西园里

    顾琳和陈冬去院子里放鞭炮了,可惜越州买不到漂亮的烟火,不够热闹。

    而客厅的彩电里,已经开始放送央视历史上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顾母和陈春陈秋坐在一起,聊着天,看着电视。

    这届春晚非常有意思,李谷一阿姨一个人就唱了9首歌,就差点变成了个人演唱会了。

    而那位“反三俗”的姜锟也表演了5个节目,又是相声又是唱歌,幸亏陈夏没看春晚,否则非呕吐出来不可,这人才是真正的“三俗”。

    跪添权贵的程度,一点不比某位郭老差。

    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马季马老爷子,有这么一个徒子徒孙不知道会不会气得跳出来狂扁他一顿。

    当然,这届春晚的亮点就是穿着红色衬衫的刘晓庆阿姨,这时候她的颜值正处于巅峰状态,这可不是她60多刚还顶着一张整容脸的时候。

    一直到正月初五,陈夏开着自己的212小吉普,再次出现在了省城的见桥机场,今天香江的大爷爷解放后第一次回乡省亲。

    对于“南瓜藤医药公司”董事长陈德发先生的回乡,越州地区从李书记韩专员,再到越州医药公司和柯镇区西浦公社等,一级级都是相当重视。

    完全是按照“国际友人”的标准去接待的,不但派出了地区仅有的两辆伏特加小汽车,同时还让外事办的主任亲自到机场去迎接。

    中午时分,飞机晚了半小时降落了。

    当陈德发下了飞机后,跟老伴两个人是老泪纵横啊。

    这是离乡游子35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归来时却已经不是青年,而是老头子老太太了。

    这次跟着陈德发一起回来的除了老伴,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婿和两个外孙女,可以说是全家出动。

    当他们一家人从出口出来后,马上受到了越州外事办主任的热烈欢迎,同时还有少先队员献花,越州日报的记者还咔嚓咔嚓拍起照来。

    这让在香江习惯了普通人生活的陈德发很不适应。

    但陈夏在信中已经提到了国内现在的政治环境,以及官场方面的规矩,所以他也假装非常开心的热情寒暄。

    直到他看到陈夏这个大孙子时,这才是真正的开心了,这一老一少紧紧拉住了手,一直到上车才分开。

    陈夏亲自担任了司机,从见桥机场到越州城区还要开车3小时,大家可以在路上聊聊天,同车的除了大爷爷和大娘娘外,还有小姑姑陈淑琴。

    “大爷爷,怎么样,瞧瞧内地政府对你的欢迎程度,你还怕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吗?哈哈。”

    陈德发来内地前其实有一种深深的顾虑,毕竟当年他的身份并不简单,虽然他手上从来没有沾染过同胞的鲜血,只是对曰本人采取暗杀情报等工作,但毕竟政党不同。

    所以尽管他的身份并没有暴露,但当年人心惶惶下,他跟着一些战友们只能拖家带口逃离大陆,原本以为是暂时避难,结果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是啊,想不到啊,当年我带着你大娘娘和两个姑姑,是像丧家之犬一样逃离内地的,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来了,结果晚年到老了还能回到故乡。”

    陈夏开车着笑道:“回来就好,相信太爷爷太奶奶,我爷爷奶奶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陈德发看着窗外那陌生的环境,点点头,自方自语道:“我爹娘一定不会怪我的,当年我也是迫不得已……”

    因为有了官方的参与,所以陈德发这次回家探亲就多了几分公务味道。

    车队路过柯镇没有停留,直接前往了越州城区,地区在龙山宾馆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李书记和韩专员早早等在了门口。

    这种超常规待遇不仅是南瓜藤医药公司给越州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创收,也是这个时候中央开始重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统战工作。

    尤其是港商,深真特区的建设,吸引来的第一批投资者就是港资。

    并且这时候华国政府和英吉利政府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中英谈判”,涉及到香江能不能顺利回归祖国的大事,所以华国政府对香江同胞那是相当看重。

    可以说是超国民待遇,为了让这些香江人能心向祖国,内地几乎是把心都掏出来了,结果后来养出了一批白眼狼,当然这是后话。

    越州尽管在1983还没有完全对外资开放,但是他们可以出口创汇,赚外国人的钱呀。

    国家外汇储备现在少得可怜,谁能捞到外汇,那绝对是一件大政绩,对当官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这样“南瓜藤香江公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也是越州地区要紧紧棒住的大腿。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384章 认祖归宗心安宁

    陈德发一下车,李书记和韩专员就先后迎了出来,陈夏就像“翻译官”一样跟在旁边,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