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底是野外,就这样一个山洞,里面的居然还有张牙舞爪的蜈蚣。
  粉红蛛收拾完里面的虫子之后,秦旭使用五色虚手的火焰虚手,将山洞里滑过一遍,清理到最角落。
  修真者处处皆可为家,可不正是五色虚手帮了大忙吗?
  若是没有五色虚手帮忙打理,修真者想要时时刻刻维持着自己仙风道骨的形象,还真是挺困难的。
  秦旭弯腰走进山洞,因为山洞太矮了,秦旭只能盘腿而坐,开始抓紧时间,修炼起驭兽诀。
  破渔网一张罗起来,秦旭立刻感受到身边的小鱼小虾了。
  这下,他可算知道,老秦师父让他走了这么长的路,折腾半天,就为了在这里修炼的原因。
  这个山洞,别看它又矮小又偏僻,里面还脏兮兮一团,实际上,等秦旭运起驭兽诀感受周围灵气存在时,才惊喜地发现,这个山洞,简直就是灵气小鱼小虾们的窝呀!
  平时秦旭通常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追逐三五条灵气,将它们逼得走投无路,烦不胜烦,才能可怜兮兮地捞到一两条。
  这还是在森林中,灵气比较充沛的地方。
  而与前者相比,这个山洞真能算一个“洞天福地”了。
  将近二十尾灵气小鱼小虾们,在这个狭窄的山洞中,窜来窜去。
  老秦师父可是给他找了个灵气窝呢!
  如果不是秦旭修炼过程不能中途间断,他都要兴奋地跳起来,与老秦师父分享第一次身边一米之内,有二十条灵气存在的美好心情了。
  秦旭闭眼,完全进入修炼状态。
  白毛粉红蛛带着一身软毛,滚到洞口,慢慢享用起了这顿美味虫子大餐。
  老秦师父则跳到秦旭事先摆好的电子阅读器上,准备在星辰月光的环绕下,享受一晚山林读书的趣味。
  不知何时,从秦旭的单肩包里,跳出一只亮黑色的大蟋蟀。
  它猛然跳到山洞里,一株叶片上沾着水露的石间小草叶片上,一声嘹亮长鸣之后,深深浅浅地低吟起来。
  沉浸在修炼中的秦旭,觉得自己似乎又有长进,控制起破渔网更流畅,反应速度更快。
  ………………………………


第328章 下一个目标。
  天色亮起,秦旭按照修炼中的方式,小心收起驭兽诀释放出的破渔网。
  别看秦旭天天喊它破渔网。
  他一眼就看到老秦师父在山洞门口的一块平坦石头上,正在翻看他的子书。
  他心头一喜。
  “老秦师父,哎哎哟!”秦旭忘了自己身处何地,高兴地站起来,“嘭”地一下,撞到了山洞的岩石上,疼得头晕眼花。
  老秦师父的目光从电子阅读器上收回,淡定地看着呲牙咧嘴的大高个徒弟,忍不住摇了摇头。
  倒是身边一堆虫子壳的粉红蛛,似乎发现主人遇上麻烦,关切地滚到秦旭面前,抖着腿上的绒毛,仿佛在询问他是否有事。
  “嘿嘿,”秦旭揉着脑袋,爬出山洞,顺手拎起粉红蛛背上的一小撮软毛,把它提溜放进单肩包里,“老秦师父,昨晚修炼大有收获,我太高兴了,一时忘记在山洞中。”
  “几条?”老秦师父问得干脆。
  在秦旭刚刚修炼时,老秦师父担心他出现意外,时刻保持关注。
  随着秦旭驭兽诀修炼越发熟练,老秦师父为了节约神魂之力的消耗,已经很少盯着秦旭修炼过程。
  秦旭比了一个手势,乐呵呵地说道:“八条,整整八条!”
  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老秦师父的心情难以描述。
  这要是在仙兽门,捞了不到十只小虾米灵气的弟子,哪里还敢这样沾沾自喜。
  但在秦旭身边这几个月,老秦师父又切身感受到此地获取灵气的不易,能八条灵气,真的很难得。
  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百米见方的地方,都未必能找到八条灵气呢!
  老秦师父矛盾的心情,秦旭一时时无法体会。
  秦旭心满意足地感受着自己灵窍小水池中,被这八条灵气小鱼挤得满满当当,感觉特别充实。
  他揉着隐约还在发疼的脑袋,好奇地询问道:“老秦师父,这么一个风水宝地,你是怎么发现的?”
  老秦师父也没藏着掖着。
  他指着这个不起眼的山洞解释说道:“有些地形地势,藏福纳灵,这些地方聚集地灵气,总会比其他地方多一些。你前几次来这森林中修炼,老朽特意观察,总算被老朽找到此地,也算是运气。”
  至于怎么看,有什么规律,老秦师父没有细说。
  倒不是敝帚自珍,而是老秦了解秦旭这个学生,他目前所学已然足以,再加入杂七杂八的东西,分散学习注意力,很可能适得其反。
  比起如何找到这种修炼福地,秦旭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他想了想,问道:“这样地方,灵气恢复的速度,是不是比普通地方更快一点,我以后是否可以将此地作为修炼场所。”
  老秦师父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个山洞的灵气恢复和继续的速度确实比较快,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灵气就能重新回到昨天的数量。”
  “这一处的灵气数量,可供你修炼两到三次。”
  老秦师父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想办法帮秦旭解决环境灵气匮乏的问题。
  寻找灵气聚集地,也是一种办法。
  “我明白了,只要找到几个这样的灵气福地,就可以轮流修炼,那获取灵气的速度,比在普通环境下快多了。”秦旭立刻明白了老秦师父的意图。
  “然也!”
  晨光微熹时,下山的路比上山方便多了。
  秦旭只用了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回到第一次修炼的山林,再狂奔十几分钟,正好赶上森林公园第一趟离开的班车。
  虽然单肩包里养着几只普通的黑蚂蚁,还有一些顺手捉来的小虫,但秦旭并不打算将昨晚的收获,用在它们身上。
  一次性拥有了八条灵气,秦旭想尝试一点体型大一些的动物。
  至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动物,既能充分利用这八条灵气,又能激发出比较靠谱有效的异兽能力,秦旭还是得跟经验丰富的老秦师父商量讨论。
  回城的车上,老秦师父坐在公交车的窗户边上,给秦旭提供他的建议。
  “将八条灵气利用到极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综合老朽这段时间所查阅的资料,以你目前的能力,能够分成两次利用这八条灵气。”
  “这一次,你可以尝试使用炼兽诀里的育成篇,尝试进行培育异兽。”
  秦旭以往修炼炼兽诀,都是使用基础篇。
  基础篇难度更低,能够最快速度地激发出动物的本能,获得特殊能力。
  秦旭之前使用炼兽诀的基础篇,培育异兽,最多不超过十个小时。
  而育成篇则需要在动物成长过程中,分别使用不同的灵气图阵,最终将异兽培育成型。
  有一些特殊能力,甚至要异兽下一代才能激发继承。
  秦旭听老秦师父说了半天,没有异议。
  但是他很好奇,老秦师父神情笃定
  “老秦师父,你直接说,我们下一个要培育的小家伙是什么?”
  在公交车的报站声中,老秦师父娃娃脸笑眯眯地说道:“蚕,和蜜蜂。”
  老秦师父给他的这个答案,秦旭隐约猜测到了。
  秦旭知道老秦师父最近在写关于蜜蜂的论文。
  他的论文长得像是一本书,早在一个月前就投稿给华国生物界的权威期刊,但等了这么久,却一直没有刊登出来。
  倒是那个据说全国顶尖的刊物,又发了三次邮件,都是进行提问咨询。
  老秦师父给它们的回答,每一次回答,都是上万字。
  总得加起来,并不比论文短多少。
  “在你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中,蚕和蜜蜂这两种昆虫,拥有很长时间的训话历史。而且也有很明显的生物特性,所以,它们很适合使用炼兽诀育成篇来培育。”
  老秦师父解释说道。
  “明白了。”
  秦旭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他拿出自己的手机,开始在网络上检索这两种昆虫的购买方式。
  反正秦旭的经验告诉他,上网购买,是现在获得某些动物最省心最最不麻烦的方式了。
  当然,花钱简单,有些自然规律,确实没有办法改变。
  现在已经是深秋,岭南省虽然满大街都是单衣薄外套,但越往北方,天气也就越冷。
  而华国最北端,早就雪花飘飘了。
  买蜜蜂不难。
  只要搜索蜜蜂活体,网络上随处可见,一百多元钱,可以买到一脾蜜蜂。
  无论是意大利蜂还是中华蜜蜂,当天购买,两天之内就能收到。
  秦旭干脆找了一个当地的蜂农,订了一箱中华蜜蜂。
  以岭南省发达的物流,不用等明天,估计傍晚的时候,就能送到。
  倒是蚕就麻烦了。
  有一句古诗,名叫春蚕到死丝方尽,可见养蚕的季节,主要是在春季。
  春季的气温正适合蚕宝宝的孵化和生长,而桑叶也鲜嫩繁茂。
  现在都快要冬天了,养蚕就很不合时宜了。
  果然,秦旭上网一搜,发现并没有蚕宝宝的成虫购买,只有放在低温环境下蚕卵。
  既然没有孵化出来的蚕,秦旭干脆就买蚕卵了。
  而想要蚕卵孵化,也不是难事,弄一个恒温箱就好了。
  而关于蚕宝宝的口粮,岭南省气温还不算低,现在桑叶应该还挂在树上。
  就算断粮了,秦旭还能通过明湖图的手法,以桑叶为原材料,制作一批很受蚕宝宝欢迎的“桑叶丸子”。
  等车到站的时候,秦旭已经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全了。
  老秦师父从窗户上站起来,感慨说道:“你们这个世界,虽然灵气枯竭,但其便捷之处,并不逊色修真界,甚至犹有过之。”
  在现代社会生活久了,老秦师父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对着汽车,一口一个“丑陋的铁皮盒子”。
  他越来越习惯接受科技社会的生活方式。
  ………………………………


第329章 蜂毒论文
  京城市,晚上八点二十分,《华国昆虫应用》编辑部,审稿编辑尤梁正在极为认真的核对每一个字。
  他表情严肃,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确认核对,不放过任何瑕疵。
  这是他审核过最长的一篇论文。


正文十一万字。
  附属解释说明,十万字。
  足够出一本专著书籍了。
  而这篇名为蜂类毒素综合应用的论文专着,论审核难度之高,不仅仅是尤梁二十年编辑生涯之最,同样也是《华国昆虫应用》这本杂志前所未有。
  尤梁将这篇论文的手稿打印出来,时常翻阅。
  每次翻看时,他脑中都不由自主地感到惊叹。
  这位名叫刘景怀的作者,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在蜂毒的研究上,才能将蜂毒的研究应用,进行地如此透彻深入。
  到目前为止,关于蜂毒的应用推广,涉及到医学,药学,化学,材料学,冶金学,农业学等多个方面。
  当初华国昆虫应用这本杂志的编辑部,第一位编辑刚刚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看得哈哈大笑。
  当时尤梁就坐在他的身边。
  名叫湖东河的审稿编辑,资历较浅,但他却是毕业名校的博士生,拜师华国生物学的院士,同时也在京城市当兼职教授。
  他当时指着电脑屏幕,就像看到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说道:“尤哥,你看看,我刚才收到一篇多么荒唐的论文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