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啦,你也不用自责啦,你经商才多长时间,有些事情你看的不够全面,也是很正常的,今后多多用心就好了。”
  张清欢还是十分的感激,抓紧了三夫人的手道,
  “这个店要是没有姐姐的帮忙,恐怕连一天都撑不住呢,如果姐姐不嫌弃,姐姐就和妹妹一同经营这家奶茶店。
  相信相公知道之后也不会反对的。”
  三夫人轻笑一声,
  “妹妹,你这可就难为姐姐了,别看姐姐现在好像没什么事似得,但过了年,姐姐就要到处去忙了,估计一年能回来一次就不错了,就算姐姐想和你一起经营,也是没时间的。”
  听说三夫人年后就要走了,张清欢十分失望和不舍的道,
  “姐姐到底要去忙什么,非要离开京城不可吗,咱们姐妹才认识这么几天,妹妹舍不得姐姐。”
  三夫人叹息一声,心里暗自嘀咕道,
  “还不是你的好相公,非要给我安排那么多的活,人家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女人好不好,他可倒好,完全没把人家当女人看。”
  心思虽然这么嘀咕,可她嘴上可不敢这么抱怨,只能安慰她道,
  “没关系的,姐姐只是出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只要忙过了这一年,姐姐就有的是时间陪妹妹你啦!”
  其实她这话只说了一半,后半截则是,
  “说不定到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呢,就算想要分开,也是不太可能了。”
  三夫人的这点小心思,张清欢可是猜不透的。
  今天的大起大落让她心神疲惫,此时又听到三夫人即将离开的消息,心情是一落千丈。
  三夫人瞧她脸色不算太好,就继续安慰她道,
  “妹妹,就算姐姐不在,你也要好好的经营这家店哦,姐姐希望回来的时候,能见到你将奶茶店,开满京城,甚至开满整个大明。
  让那些臭男人也看看,咱们女人也能依靠自己生活的很好。”


第616章 真凶是谁!
  张清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此刻虽然已经萌生了依靠自己的决心,但她的野心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感觉能守护好目前的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好了。
  但为了不让三夫人失望,她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道,
  “好,妹妹全都听姐姐你的,一年之后,妹妹一定会将奶茶店开满整个京城的。”
  有了奶粉,不再需要复杂的处理牛奶的过程,几千杯的订单也就不再是问题。
  张清欢顿时轻松了不少。
  趁着高兴拉着三夫人,一聊就是一个晚上。
  这期间,两人是天南海北聊了个遍,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开始不断的升温,几乎成了莫逆之交。
  就差像男人一样一个头磕在地上拜把子了。
  三夫人将自己经商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张清欢,张清欢听得十分的认真,还煞有介事的,用纸笔全都给记录了下来。
  谁也不曾想到,百多年后,张清欢的这份手稿居然会成为女子经商的典范,几乎是所有向往成功的女孩,必读的经典之一。
  而三夫人和张清欢这两个大明前期最杰出的女商人,也因为这本书,被后世无数的商人奉为先贤,供奉追捧。
  尤其是三夫人,更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以数千万的身价常年跻身于大明富豪榜的前三,被后辈无数人尊称为女商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张清欢和三夫人还只是一介小妇人,心里想的更多的,可能还只是怎么更好的帮助自家相公吧。
  ……
  本来,张清欢的奶茶店开业,李天作为她的相公,以及半个股东加技术支持者,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到场的。
  可他今天偏偏有事走不开没去成。
  不过,即便他今天没被事情给拖住,估计也是不会过去的。
  毕竟,今天奶茶店来的客人可都是京城中有名有姓的贵妇,其中少说有一半人都能认出李天来。
  李天可不想因为自己,将张清欢的身份给暴露出来,也不太想让人知道,这个奶茶店其实是皇家在背后支持开办的。
  至于原因吗,就算不多说大家其实也都能明白。
  单单就一个三夫人夹在中间,李天就不太可能,会因为区区小事,来暴露自己。
  虽然,现在三夫人已经有九成的把握知道了李天的身份,可谁让后知后觉的李天自己不知道呢。
  他还准备继续享受这种好玩的游戏呢。
  上午,李天本来也是闲着无聊,准备出宫去转悠转悠的。
  可情报科突然收到了一个密报,说是一群身份不明的人物借着商队的掩护悄悄潜入了京城。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帮人很可能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前段时间分析过,朝中可能有一个幕后黑手正在酝酿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
  而这个阴谋的核心,很可能就是自己。
  其实李天能有这个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本历史上的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病重死掉了。
  其实历史学家对朱高炽的死因,有诸多的猜测。
  有的人认为是朱高炽在当了皇帝之后,荒淫无道,以至于身体虚弱,一场小病就要了他的命。
  也有人认为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不满他当了皇帝,暗中收买了宫中内侍,给他下毒,最后让他中毒而死。
  还有更离谱的人说,是朱瞻基想要尽快登上皇位,串通内侍将他暗害致死。
  不管怎么猜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高炽死的似乎有点不太正常。
  李天也是知道自己穿越的朱高煦是个短命的皇帝,这才刚穿越来之后,就和王福等人学了内家功夫,而且极大的减少了房事,强身健体是一方面,担心自己过早的一命呜呼也是一方面。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手段,收了朱高煦的兵权,彻底的废了他谋朝篡位的机会。
  而后,又用皇家钱庄,皇庄,纺织坊等福利,收服了朱高燧的心,让他从里到外的臣服了自己。
  前面两个死因的猜测,此时看来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最后的朱瞻基暗害他的可能其实也微乎其微。
  且不说他此时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缜密阴毒的心思,就从皇后这边来看,朱瞻基这个大孝子,估计也是不太可能做出这种有悖伦常之事的。
  再加上,朱瞻基被自己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的,现在的心思更是全都放在了一个江湖女子身上,谋朝篡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历史学家分析出来的三个可能,此时来看都已经不成立了,按理说李天也该放心了吧。
  但经历了茶马案之后,李天反而觉得这种可能性,迅速的飙升了。
  这点从目前的道的蛛丝马迹上其实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再结合原本历史上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其实李天多少也能分析出来一些,到底是什么人,到底因为什么,这些人想要他的命。
  原本的朱高炽,是个敦厚仁慈且无比信奉儒家那套说辞的皇帝。
  他登基之后,发展生产,与民生息,不仅废除了很多苛政,更是赦免很多建文旧臣,平反了很多冤狱。
  在军事上的动作更大,他不仅推翻了永乐皇帝一贯的用兵方式,更是收缩大明的军备数量,准备完全放弃长城外的土地。
  表面上看来,这样一个仁慈的君主,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会受到群臣忌惮,想方设法都要弄死他的一个人。
  可他偏偏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死了,实在是让人费解。
  李天自打穿越而来,已经将可能导致自己死亡的原因,全都改变了。
  如果要说,此时还有人想要弄死他的话,那原因可能就出在,自己这半年来实行的新政和进行的改革了。
  单凭,被改革和新政影响到的人来判断幕后的真凶,还稍显不足。
  可若是将前世的死因和此时的状况结合一下的话,真正想要让自己死的人,其实也就不难猜了。


第617章 难以抉择
  前世的朱高炽,如果摒除后世历史学家分析出的那三个死亡原因之外,李天能想到的想让他死的人其实并不多。
  他也是想破了脑袋最终才稍稍分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可能。
  那就是朱高炽是铁杆的支持将南京重新立为京城的人。
  而且他登基开始,就开始筹划这件事,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阻挠,可他就好像一个顽固的孩子似得,说什么都不愿放弃这个想法。
  甚至在他临死之前,已经做好了完备的迁都的准备。
  提前几个月就将太子朱瞻基给打发到南京去准备迁都的事宜。
  李天认为,要说最有可能想要他命的人,应该就是极力阻挠他迁都的那些人。
  可是,此时的大明,又会有什么人会不惜以弄死他为代价也要阻止他迁都呢。
  李天觉得,最后可能人的其实就是南京那些被留下的勋贵们。
  他这么觉得其实也是有理有据的。
  首先,此时大明迁到北京也不过是四五年的事,跟着朱棣过来这边的勋贵们,要说不想念原本的家,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们甘愿跟着朱棣过来,足见他们对朱棣和大明皇室的忠心,所以他们反对迁都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其次,京城从南京变成了北京,看似南京被降级成了陪都,地位下降了不少,可对那些留守南京的勋贵们来说,反倒是让他们彻底解脱了。
  没了皇帝在身边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反而更加的容易揽财,继续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
  再次就是,南北两个朝廷的格局,对大明来说,看似权利分散了,其实对中原地区来说,有皇帝在边疆守家卫国,他们就可以在南方心安理得享受太平,实在是最好不过。
  所以,朱高炽一提出迁都,最先跳出来反对其实就是,那些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南京勋贵们。
  可以想象一下,一旦朱高炽带着整个大明的权力中心回到了南京。
  他身边的这些勋贵的住宅封地就要重新分配,一下就分薄了南京勋贵们一半的好处,他们岂能甘心。
  更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回到南京之后,他们的权利一下又要被打落回去,做什么事都施展不开,哪里有天高皇帝远来的舒服。
  经过这番分析,李天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前世害死朱高炽的人极有可能就是那些南京的勋贵们。
  而这一世,李天虽然没有任何迁都的念头,可却一上来就搞户改,然后又是清查天下卫所。
  这两件事,不管哪一样,对南京的勋贵们来说,都是拆骨削皮一般的威胁。
  户改一旦来到南京,就会将那些勋贵们凭借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来的土地和佃户清查的清清楚楚。
  到时候,他们手里真正有多少土地,就会天下大白。
  虽说兼并土地这种事在大明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行为了,可那仅是局限在暗地里。
  一旦那些佃户们被清查了身份,确定了佃户身份之后,他们可就是要实名缴税的了。
  到时候两头缴税,他们是否还愿意将土地投献给勋贵们,可就两说了。
  一个户改,就能将这些勋贵们手里将近七八成的土地给弄没了,这对于已经安于享受的那帮人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些土地即便没了,勋贵们还不至于说和李天拼命,大不了等风头过去之后,在想办法弄回来就是了。
  可清查卫所的消息一出,勋贵们是彻底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