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这里太乱,他们几个的印信腰牌,你回头安排一下,尽快发放,最好是三天之内!”
  王福虽然不太清楚李天为什么这么着急打发他们走,但还是点头道,
  “老奴遵旨!”
  ……
  经过这一番事故之后,净心禅院今后估计也无法开张了。
  李天在处理完最紧要的几件事之后,还是没等到庄少游的回信。
  于是他也不打算再等了,带着除了东厂驻防之外的所有人,一起向着京城走去。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
  一出偏僻的山坳之中,渐渐浮现出几个人影来。
  他们正是从地下暗道逃出来的刘纲等人。
  阿古拉似乎在为失去了一个兄弟感到悲伤和愤怒。
  敢从水里爬上岸,他就忍不住冲到刘纲的面前质问道,
  “刘纲,你可是亲口答应过我们的,事成之后,宝藏分我们一半,现在怎么说。
  宝藏没了,我还失去了一个手足兄弟,你打算如何赔偿我们!”
  面对盛怒的阿古拉,刘纲并未显得有多么慌乱。
  从容不迫的淡定说道,
  “阿古拉,你自己也看到了,若不是庄少游突然出现,我们就能轻易的擒住皇帝,到时候不要说区区一个宝藏,就算是裂土封疆也不是可能。”
  “我不要听这些借口,我是想知道,你接下来想怎么办!”
  刘纲藏在袖子中的一只手,轻轻抚摸了一下某个物体,冷笑道,
  “开启宝藏的机关需要两样东西,其中一个在我手中,少了这样东西,量他朱高炽也不打开石门取出宝藏。”
  “只要这东西还在,只要张仪良还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就有和当今陛下谈判的筹码!”


第341章 废除南京陪都?
  说着,一拍阿古拉的肩膀,郑重的道,
  “但我们现在人手有限,到底能不能成事,还要看阿古拉你是否愿意帮忙。”
  阿古拉有一个兄弟,丧命在李天的手上,等于是和明朝有了血仇。
  但他也知道,凭借自己等人的力量是根本无法替乌塔报仇的。
  于是他强忍下了,和刘纲算账的想法。
  低声问道,
  “现在宝藏的位置已经暴露,朱家皇帝必定会派出大队人马围剿我们,刘纲你到底有什么打算,既然两家合作,你什么都不说,让我们如何信你、”
  刘纲微笑着道,
  “阿古拉这点你大可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十分安全的藏身地,安静的等上几天,等风头没那么大了,在行动也不迟。”
  阿古拉用力甩了两下,头发上的水珠,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如此。
  “那好吧,听你的!”
  就在他们离去后不久,一道神秘的阴影出现在,他们先前落脚的地方,简单的查探了一下之后,随即朝着痕迹的方向追了上去。
  ……
  回京的路上,天色已经微微发亮,眼看就要日出。
  将近一宿没睡觉,略有些困意的李天,骑在东厂等人安排的高头大马上。
  心里突然间有了很多感慨。
  这刘纲居然能想出这么周密的计划,还能在背后设下这么大一个局,不管是能力还是手段,都甩了黄严几条街。
  若是他没有反叛,而是忠心耿耿的替自己办事,倒也是一个可用的人才啊。
  不过他此时也明白过来一个道理,那就是越有能力的人,野心也就越大。
  一个人的能力匹配的上野心的时候,就是他事业有成,人生持续上扬的时刻。
  若是一个人的能力匹配不上野心的时候,那就是他自取灭亡,自我毁灭的时候了。
  刘纲是有能力,但他的能力基本上全都体现在帝王赋予他的权力上。
  失去了皇权的庇佑,他也只不过是一只垂死挣扎的野狗而已。
  习惯性的对路人狂吠两声,终究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
  至于阿古拉等一伙人,就更不用担心了,天生一副异族的样貌,再加上五大三粗的身材,想要躲藏都没办法。
  他们的命运其实在庄少游救下李天等人的同时,就已经注定,不管他们今后弄出什么乱子,只要李天不死,他就不可能成事。
  刘纲等人的事,李天虽然已经不怎么放在心上了,可是关于徐景年奏报的,关于南京镇守太监马大忠等人贪墨军饷,吃空饷和兵血的事情。
  他却不得不慎重的考虑。
  清查天下卫所,本就是一件极其容易触动军中将领神经的事情。
  北方的众多卫所因为距离京城较近,被皇权控制的十分严格,再加上。
  李天得到了朱荣、吴克忠、成国公,英国公等人的暗中支持,整个北方基本上没怎么受到这件事的影响。
  唯一值得让他担忧的就是以南京为首的南直隶地区。
  现如今马大忠和南京的那些勋贵们斗的难分难解,其实正是李天插手其中的好时机。
  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要敲定好一个镇守太监的继任者才能实行自己的计划。
  但找遍朝野,有资格、有能力统领南京十二卫,还能压得住那些勋贵们的人选,目前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和。
  可是郑和现在不仅管着新军的事,还兼任着龙骧四卫大将军,和造船等诸多事物。
  可谓是分身乏术,根本就不可能去当这个镇守太监。
  虽然原本的历史上在这段时间,郑和的确是去接管了南京,而且还在哪里安家落户,甚至最后的衣冠冢都是留在哪里。
  但李天心中还有着一个极大的计划需要郑和和他的舰队,是不可能放任郑和就这么卸任养老去的。
  除了郑和之外,最能让李天信任的人也就是江保、王福、还有黄严这三人了。
  但以他们现在的资历和手段,是绝不斗不过南京的那些勋贵的。
  再加上,李天此时非常的需要他们几个在身边,帮自己解决各种事情,舍不得放他们离开。
  可这么一来,还在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去充任南京守备太监了。
  越想越烦,最后李天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不可抑制的想法来。
  这个想法一出现,李天自己都被这个想法给吓了一条。
  但同时他也知道,若是这个想法真的能实现,不禁现在的担忧能迎刃而解,甚至连今后的一大摊子麻烦事,也都能轻松解决。
  这个想法就是,彻底废除南京六部,让南京不再是陪都,不再是南方的中心。
  南京陪都是什么。
  是当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给自己和后辈留的后手。
  他总是担心有一天,蒙古人会再度侵入中原。
  北京理论上也是九边之一,被人突破的可能极大。
  而在南京留下一套班底,即便北京沦陷被人攻占,只要皇帝逃到了南京,那就还有翻身的一天。
  本来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甚至朱棣的后代,一直都奉行着他的这个意志。
  可是同时他们也都继承了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崇祯皇帝,宁死也不愿意迁都南渡。
  也正是因此,明朝虽然政治混乱不堪,却依然拥有很多死忠粉。
  但在李天看来,你都已经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了,那还留着一个后备的陪都干什么。
  人在还有后路可以走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拼命的。
  留着陪都,岂不是根本就没办法让人真的下定决心与京城共存亡?
  再加上李天从来都没将草原上的那些蛮子当回事,他就更不稀罕南京这个陪都了。
  想象一下,若是去掉了南京的这个陪都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第一,南京失去了陪都的地位之后,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地位会极大的被削弱。
  很多勋贵为了里皇权更近一点,很有可能会选择搬到京城来。
  这样一来南京虽然被削弱了,可是京城反而会更加的繁荣。


第342章 线索终于来了
  第二,南京城因为拥有一个完整六部和五军都督府,虽然大多官职都是虚衔,可人数并不比京城的六部少多少。
  若是将他们一柄清理了,朝廷在俸禄上面的压力会瞬间轻松不少。
  第一,就是南京的皇宫此时还留存在几千上万的宫女太监,这些人每年也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税负来供养。
  若是废除之后,朝廷税负的压力将会大大的降低。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勋贵们的封地。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南京附近的好地,基本上都被殉国集团们给占据了。这导致南京周边基本上已经没有百姓了,有的只是那些勋贵的家仆或者佃户。
  据说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人统计过仅魏国公一家,就拥有田产几十万亩。
  要知道这几十万亩可都是一点税负都不用缴纳的。
  这还仅是一个国公的侵占的土地,整个大明虽然比他更狠没多少,但比他稍差的却是比比皆是。
  李天完全可以趁着取消陪都和南京六部的同时,收回他们手中的土地,不管是在其他地方重新划分,还是消减封地数量。
  都能极大遏制这些勋贵们尾大不掉的情况。
  李天越想越是兴奋,废除一个陪都,居然拥有这么多的好处,他恨不得马上就回到皇宫发布诏令。
  但他转念又想到,其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和压力,激动的心情顿时消减了大半。
  南京六部的官员,也都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被打发道南京养老之前,多多少少也都在朝堂之上有着不小人脉的。
  他们若是得知李天想要废除南京六部,联合到一起,掀起的风浪,可能连李天也无法承受。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明,迁都才几年的时间。
  很多人其实都还未从新都和旧都的状态中醒悟过来。
  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用不了多久,京城还会迁回南京。
  毕竟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军事位置上看,南京的确是比北京更合适当国都。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高炽也有过要将都城迁回南京的打算,只不过还未等他真正的实施这个计划,就稀里糊涂的没了。
  连皇帝都这么想,可见底下的大臣们心里也有这个打算的人,也绝对不在少数。
  所以,李天若是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废除南京六部,绝对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甚至连杨士奇等人也不会支持他。
  只不过,想法这东西一旦萌芽,就很难控制住不让它长大,即便李天知道此时并不是何时的时机,可他还是忍不住经常去想这件事。
  他知道,这件事着急是绝对办不成的,就如同军改户改一样,只能慢慢来,等待何时的时机才行。
  ……
  李天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京城。
  净心禅院暂时是没法回去了,而老和尚和小沙弥暂时都没有地方去。
  他们本打算在京城中的某个寺院暂时挂单。
  但李天去是直接将他们接到了宫里。
  皇宫里面也有烧香拜佛的地方,暂时安排他们住下,并没有不妥的地方。
  猛然间来到了整个天下所有人最向往的地方,还不怎么通晓世事的小沙弥显得十分的兴奋。
  四处打量,到处查看搞得一直跟随他的小太监都差点被转混了头。
  小沙弥并没有什么名字,而他也没有到受戒的年龄,也还没有发号,他当年身上有一块绣着童字的襁褓,所以主持老和尚平时喊他小童。
  渐渐的小童就成了他的名字。
  李天虽然知道了他的身世,知道他姓陈,但他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