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天闻言正欲开口,却瞥见两个东厂番子,火急火燎的碰头走了进来,神色当即一正,咳嗽着示意李之凉先靠边,直接道:
  “出何事了?”
  “回禀陛下,白指挥使在黄华坊被掉落的梁木砸晕了。”
  被梁木砸晕了?
  李天微微怔神,心说白起良可真够倒霉的,随便问询了两句,转眼看向急切的另一人道:
  “你呢,有何事要报?”
  “回禀陛下,孙大人让小的火速来报,说南聚贤坊太仓里的粮食全都泡烂了。”
  什么!
  一声惊呼,李天顿时变了脸色,紧蹙着眉头语气有些不善道:
  “太仓的库吏呢,为何不提早转移粮食。”
  “陛下,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
  通过来往各坊的东厂番子,李天对城中灾情了如指掌,知道东南几坊损失尤为惨重,有不少百姓连家多没了。
  不过这个倒是好办,毕竟被雨淋塌的房子也不是什么好房子,朝廷拨一些银两让百姓们自行再建便是了。
  可太仓出事,却是让李天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太仓作为朝廷的常平仓,存的是百姓的救命粮,里头至少有十万石粮食,按照坊间目前的市价,这是一下子把三十万两银子给泡丢了。
  一直陪同在李天左右的吴中等人,显然也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震惊。
  “陛下,太仓于民生之重要人尽皆知,整个太仓的粮食都被泡烂,简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微臣请求马上将掌管太仓的库吏捉拿,查明真正原因。”
  “吴尚书所说乃是老成之言,朕深以为同。”
  两眼微眯,李天的眸中满是寒光,转脸看向黄严冷然道:
  “黄严,朕记得宛平县那边还有一座西太仓,你马上派人去查,西太仓的粮食是不是跟东太仓一样,也都泡烂了。”
  听着皇上咬牙切齿的口气,黄严吓的后脑勺直冒冷汗,急忙应声,大着胆子断言道:
  “陛下,老奴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废话,太仓里几十个库房,数十万石粮食,就是暴雨倾盆,哪有一下子全泡烂的道理。”
  毫不客气的怼了黄严一通,李天迎着雨幕负手而立,心中只有被欺骗的暴怒,深吸了几口气,强压着火气沉声道:
  “黄严,你亲自去仁寿坊一趟,把夏老尚书给朕接来。”
  “老奴遵旨。”
  不得不说,挖开城墙是个极好的主意,整个京城涌入东南三坊的积水,都因城墙断口而都有了去处。
  仅仅一刻钟,倒灌最严重的黄华坊,坊中积水便不再上涨,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下降。
  发觉这般变化,临时接替白起良的西城兵马司指挥使韩韬兴奋不已,赶忙抓住这个机会,疯狂的敦促属下疏浚泄水沟。
  泄水沟虽然浅显易见,但其水道却是直通城外,趁着这么个好机会,数百武侯巡使也都股足了劲,不消一刻,便成功疏通了坊中最大的一处水道。
  如此一来,下有暗河水道朝城外排水,上有城墙断口供积水奔涌,此消彼长之下,水患终于是被遏制住了。


第185章 民生之本
  人一上年纪,总是起得早也睡得早,对年逾七十的夏元吉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时逢八九月秋税入京,身为户部尚书,夏元吉最近这段时日可谓是忙不完的公务,操不完的心。
  回到府中只待日头刚刚落入西山,便拖着疲乏了一天的身子早早睡下。
  可惜人老睡的浅,更遑论夏元吉肚子里装了一箩筐的事,大雨忽的倾盆而来,顿时便将他从梦中扰醒。
  这么一醒,夏元吉哪还再睡得着,索性直接披上单衣踱步到了窗边,静听雨声哗哗。
  伸手支起上窗,四散溅落的雨滴被风吹着,打在了夏元吉沟壑纵生的老脸上,带走了他最后一点残存的睡意。
  望向院中,看着在暴雨下摇摆零落的花圃,夏元吉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了一年比一年少的秋税,有些伤感的摇了摇头:
  “我大明虽不是拂柳娇花,但也架不住这般作孽啊。”
  正想着,夏元吉却见前堂突然一亮,自己的老门房披着蓑衣蹬蹬而来。
  老门房瞅见夏元吉就站在窗边,心知定是这大雨吵醒了自家老爷,赶忙招呼一旁的小厮取来蓑衣竹笠,快步道:
  “老爷,东厂的黄提督来了,说皇上在明时坊等着见您。”
  听到皇上传召,夏元吉脸色一变,立刻收起了心中杂念,放下窗户出了房门,穿戴好雨具便急步朝前堂走去。
  黄严先前一直在明时坊侍奉李天左右,心里很清楚,太仓的事情麻烦大了,所以一路上都没敢歇息,只用了两刻钟不到便赶到了仁寿坊。
  见只穿着一身单衣的夏元吉疾步而来,黄严不敢托大,赶忙上前迎道:
  “夏尚书,太仓那边出了点事情,咱家特奉皇上之命来接您过去。”
  太仓?
  听到太仓出事了,夏元吉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太仓里的粮食,那可是京城百万百姓灾年的救命粮,岂能出半点差错。
  虽然心中十分好奇,但夏元吉也没赶着架子问黄严,毕竟他入仕几十年来,经历过的大事太多了,先帝几十万大军在戈壁上断粮,最后不也解决了么?
  “即是陛下相召,那就快出发吧。”
  夏元吉年逾七十,其实早就过了任职的年限,之所以还没退休,只是因其理财能力绝佳,深受几代帝王信任。
  身为东厂提督,黄严说自己眼高于顶,那都算是谦虚,遍观满朝文武大臣,他就没一个放在眼里的,也只有夏元吉这种老臣,能让他高看两眼。
  做足样子搀着夏元吉上了马车,黄严心知太仓一事夏元吉肯定没有掺和其中,也没什么顾忌,主动开口道:
  “夏尚书,刚才孙知府来报,东太仓的粮食全都泡烂了,皇上这会儿正盛怒呢,您老一会儿可得劝劝皇上,气大伤着龙体就不好了。”
  夏元吉一上车就在闭目养神,也没想着黄严会主动告知,当下知晓,破天荒的给黄严了个笑脸,微微颔首道:
  “有劳黄提督告知,老夫一会儿自会向陛下解释。”
  淡淡嗯了一声,黄严见夏元吉穿着一身单衣,随手往一旁的炭炉中加了两块石炭,然后也学着夏元吉的样子闭上了双眼。
  大雨倾盆,街上空无一人,马车飞驰,不一会儿便到了明时坊中。
  周大河家门前有不少东厂番子,黄严也没法再惺惺作态,一个跃身跳下了马车,迈着大步进了院子,恭声道:
  “陛下,夏尚书到了。”
  黄严不搀夏元吉,自有旁人伸手,被人掺着进了院中,夏元吉二话不说,先俯身跪在了地上,请罪道:
  “陛下,罪臣来迟。”
  “维吉你这是干什么。”喊着夏元吉的字,李天一把将其扶了起来,佯怒不已道:
  “朕召你来就是想跟你说说话,你这一跪,让朕如何自处,旁人若是不知,还以为朕要办你呢。”
  “老臣不敢。”
  拱手一应,夏元吉颤巍巍站起了身,环顾着四周直接道:
  “陛下,太仓库吏何在,容老臣一问便知。”
  夏元吉开门见山好不干脆,李天索性也不再客套,直接命人将五花大绑的大仓库吏拽了过来道:
  “维吉,朕刚才已经问过了,这小王八蛋一口咬定太仓是遭了水灾,绝无贪墨,刚才要不是吴尚书拦着,江保已经把他的脑袋割下来了。”
  太仓库吏虽然没有品阶,但却是户部一等一的肥差,夏元吉定眼一瞧,就知道这小吏是谁的人了,当即沉声道:
  “陛下,这小人是郭文玉的侄子,还请陛下马上召郭文玉前来。”
  朝中三品以上重臣的名单,李天早就熟记在心。
  郭文玉,大名郭括,和杨士奇一样,都是以字行于世。永乐四年丙戌科二甲进士出身,靠重修《元史》,擢升户部五品郎中一职。
  在一众清流大儒的运作下,于永乐十九年晋升户部三品侍郎,截止今时今日,已在户部侍郎的位子上待了三个年头。
  三年对一位部堂大员而言,并不算长,况且李文玉今年不过四十九岁,按照大明官员正常的仕途晋升,其政治生涯至少还有十五年之久。
  微微颔首,李天回过神来,转而看向王福道:
  “去,把郭文玉给朕找来。”
  郭文玉来还得一会儿,李天摆手让人先把太仓库吏带下去,深吸了口气看向夏元吉道:
  “维吉,刚才孙荣平又差人来报过一次,太仓新旧存粮十五万石粮食,只有不到五万石还可食用了。”
  虽然来的路上,黄严已经透过口风,但当下听到这话由李天亲口说出,夏元吉仍是感到五内俱火。
  太仓是什么地方,那是国家粮库,民生维稳之本,一场雨泡掉十万石粮食,这是把朝堂当成傻子了罢?
  “陛下,郭文玉虽然还未前来,但老臣敢打包票,此事与其定脱不了干系。”言尽于此,夏元吉愧疚的低下了头,切声道:
  “老臣身为户部尚书,虽不知此事,但仍难辞其咎,老臣恳请陛下降罪。”


第186章 大雨冲出贪腐大案
  “维吉言重了,天降暴雨,实乃天灾,此时也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少了这十万担救命粮食该怎么处理才是重中之重。”
  李天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听在夏元吉的耳中,还是如同擂鼓,让他胆战心惊。
  沉思半响才道,“大灾之后,粮价必定飞涨,老臣以为,可以先用完好的五万担稳定粮价。。。。。”
  “而后,紧急调派江南各州府的粮食运抵京城,号召城中屯粮大户,平仓放粮。。。。。”
  夏元吉不愧是当了半辈子的户部尚书,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将京城此时困局分析出来,并且给出了临时的补救措施。
  李天仔细咂摸这一条条的建议,然后才开口道,
  “调派江南各州府的存粮,费时太久,远水解不了近渴,可能粮食运到之时,城中早就饥殍满地了。”
  “号召城中大户平仓放粮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那帮子商贾唯利是图,怎肯轻易妥协?”
  绞尽脑汁才想出的应对方法,却被李天一句话给否了,这让夏元吉更加诚惶诚恐。
  见他七老八十了,浑身颤抖的样子,李天也是心有不忍。
  微微一笑,又继续说到,“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老臣惶恐,还请陛下明示!”
  “这个办法还要等皇家钱庄正式开业才能实行,反正没几天了,到时候在细说吧!”
  夏元吉所说的几个建议,其实主要都是应急的办法,真正要解决缺粮的问题,还是要从长计议的。
  但他没想到,李天居然有办法让京城存粮大户平仓放粮,这倒是让他十分的意外。
  若是能解决了这十万担粮食的空缺,不至于让京城饿死人,他的罪责至少能减轻一半。
  想到这里他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大半。
  大雨渐渐小了,有了点即将停歇的意思。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连带着李天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不多时,郭文玉就被带到。
  还未来到李天跟前,他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说话,一边匍匐前进。
  “户部左侍郎郭文玉叩见陛下!”
  见到正主终于到了,夏元吉心中憋闷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
  还未等李天开口,他就指着郭文玉的鼻子骂道,
  “好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