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硬核音乐生涯-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在有意的探索下,科考人员们果然在湖北随州一座厂房附近的山头,真的发现了曾侯乙墓!
  虽然晚了三十多年,但幸运的是,曾侯乙编钟仍然是出土了。
  而长达一年多的准备与反复测试后,曾侯乙编钟终于首次亮相于这样的舞台之上!
  亮相,也只能有一次!
  当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李文音也是目瞪口呆。
  我TM随口一说,你还真给挖出来了?!
  但随后,便是一阵阵的狂喜!
  这代表了李文音的那篇论文,从此无懈可击!
  国家对这样的文物也极其的重视!
  可以说,在这一次亮相后,再想欣赏这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便难如登天了。
  甚至拟定了相关的法案,禁止曾侯乙编钟出境!
  从九月份便开始生效!
  也就是说,在这亮相一次后,再想听响,基本上只能做梦……
  ——
  舞台之上,王学民教授来到编钟旁,转过身去,面对着观众们介绍着。
  “这是我国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王学民教授的脸上,似乎泛起了一丝因激动而产生的潮红!
  “是一件两千四百年前的文物!也是一组足以改写历史的乐器!”
  台下的观众们闻得此言,顿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惊呼。
  “两千四百年前的乐器?”
  一名亚麻色头发的大妈轻掩双唇,忍不住惊疑的问道。
  “还能演奏?!”
  “哦买噶!真的?!”
  “这太不可思议了!”
  听闻观众们的惊呼声,王学民教授笑了笑。
  似乎想起了当初介绍的时候,自己的那种震撼,更是想到了那些科研人员们匪夷所思的样子。
  出土了四个月后,科研人员们无比惊恐的发现。
  被水泡了两千四百多年的编钟,居然还TM没跑音!
  六十五件编钟保存完好!
  见了鬼了!
  当初出土了这个乐器,完全没人敢碰。
  生怕敲碎!
  于是乎,请来了一些老音乐教授,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对曾侯乙编钟开始了研究。
  一研究,顿时让项目的人士顿时眼珠子都蹦出来了。
  “没错!”
  王学民教授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
  “现在的它,依旧可以演奏!”
  台下观众们听到王学民的确认,顿时大为惊诧。
  甚至已经有观众不敢置信的高呼出声!
  “当然,不仅仅是可以演奏!”
  王学民教授笑着示意了一下,一名工作人员,在钟上敲了两下。
  明显不同的音,顿时让整个会场哗然了起来!
  一钟双音!
  正面敲是一音,侧面敲又是一音!
  音域极宽!
  这一组的钟,这么多,算起来,音域跨度极大!
  果然,王学民教授接下来的话,顿时让全场再一次沸腾。
  “与钢琴88个键七个八度的音域相比,曾侯乙编钟六十五口钟,五个八度,高音只少了一个八度,低音也只少一个八度!”
  能来看音乐会的人,也都对乐器与音乐有一定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自然能明白,这样的音域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这样的音域决定了,几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曲子,都可以演奏!
  ——
  霍华德脸色铁青。
  万万没想到,华国音乐团队,居然请出了这样的神仙!
  这TM搞出这样大的新闻,想要压制这样的新闻,难度会变大很多!
  这可是两千四百年前的乐器演奏!!
  看来得加把力了!
  想到这里,霍华德皱着眉,决定观望一段时间!
  不行!必须要压制住这样的新闻!
  虽然霍华德不懂音乐,没有意识到这一尊编钟出现的意义足以改写音乐史,但仍旧是能明白,这TM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啥好事!
  不过,转念一想,霍华德却蓦然发现。
  如果将宣传侧重点围绕在“华国出土两千四百年乐器文物,至今尚能演奏,改写音乐史的奇迹!”这一则新闻上,那李文音个人相关的报道便完全可以销声匿迹了!
  但这样的选择明显是有些两难。
  要么夸华国,要么夸李文音。
  完全杜绝或者禁止报道是肯定不行的。
  但象征性提一下,很快便撤回去是无所谓的!
  仔细思索了片刻,憋屈的霍华德咬了咬牙,终于做下了决定。
  宣传钟吧……
  靠着钟的热度去挤压李文音的新闻空间!
  毕竟,这种历史类的爆炸性新闻,或许会火一段时间,但对于一些国际影响力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就算证明了什么,也不会对本国有什么威胁。
  但李文音不同!
  相比于外国出土的一些重大文物的消息来说,很显然,一个外国天才音乐家,一个魔王级别的演奏家,更具有爆红的潜质!
  这样一想,他国文明探究的新闻与之相比,显然一名拥有巨星潜质的人威胁反而更大!
  一般般的人也就算了,但李文音这种特殊的情况,却不得不让人重视。
  虽然目前仅仅只是在古典圈中扬名,但李文音显露出来的潜质却绝对远远不止,甚至让人心惊肉跳,不加阻止,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成为第二个布鲁斯李!!
  毕竟,个人崇拜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影响到一代人,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声名鹊起后,巨星引起的个人崇拜是极其可怕的,一言一行中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
  就好比当年那个布鲁斯李,成功的让无数西方民众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认为,华国人都会功夫……
第327章 梦回长安今犹在!
  当初,专门为编钟谱曲的任务,便交给了李文音。
  但毕竟,编钟谱早已遗失无数,随着近代华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崩溃,大量文物的损毁,想要直接奏响古音无疑是极难的。
  毕竟,华国的“旋宫转调”,虽然与西方音乐的“大调小调”,“变调”,“离调”,听上去似乎是一回事,但实际操作起来……
  就好比你是一个在西方做了无数年西餐的厨师,需要用华国传统的食材调料与烹饪手法,去创造一个古代食谱,做出一道地道的华国菜。
  有点难为人了!
  毕竟,现代的音乐理论,都是基于西方古典音乐而来的。
  何况,华国音乐就和华国菜的煎炒烹炸蒸焖煮一样,就连旋宫转调之中,都暗涵天地韵律,顺旋,逆旋,左旋,右旋。
  更何况,华国五音七声十二律之上,以三种音阶形态施加于六十调上,变化出了一百八十个不同称谓的调。
  更令人恶心的是,在华国古代的雅乐祭祀活动中,讲究随月用律,某月用某均,是有严苛的规矩!
  例如现在的八月,即为南吕均!
  南吕均,宫音的唱名即为A!
  华国风无数可能性与无数种风格,便是基于这旋宫转调而来!
  而和声的编排,更是需要以主织体,配以五声主调的和声,主题动机与润饰中,雅乐与燕乐的音阶需要区分,同宫与旋宫系统的转掉更是要钻研。
  所以,在一些复杂的乐曲中,甚至是每一个小节,都可以看做一个旋宫。
  正是因为其中复杂的乐理完全不逊色于西方的乐理,甚至因为体系的失传,导致零散的知识更多更杂,难以统一,所以华国风的作曲编曲,难度程度max。
  所以,若是没有厚实的理论支持,并且为了迅速化,商业化,也必然会变得量产化。
  好比大街小巷的华国风似乎定了论一般。
  唱来唱去好像感觉都是一个样子。
  但偏偏有人喜欢讲三古三新的框架,还定义了一个所谓的“古风”。
  这样编排下,很多的华而不实的古风音乐,表面上很有古韵,实际上细致分析,就是单调的民乐+假声伪装的戏腔+五声音阶,缺乏了立体感。
  但实际上是五声吗?
  并不是!
  甚至调上的西方味道极为浓郁,只不过是在重音上强求了五声。
  亦或是光秃秃的五声没有任何的变调,旋律的走向僵硬且匮乏。
  要么只是皮毛,要么只是披了一层皮毛。
  反正听起来就是那么一个味道。
  而李文音接受了这个任务,必然不可能去像是写华国风流行歌一样去作曲。
  毕竟,古风的涵盖层面是相当之广的!
  搜翻了无数的曲谱后,李文音赫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曲谱,那是几乎没有。
  就算有,也都是残缺的,很难有改编参考的价值。
  还原古乐,自然是要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文化,与典籍记载的相关资料,根据古谱重编。
  但古谱没有……基本就等于无从下手。
  不过,幸运的是,在敦煌的莫高窟中,倒是挖出了一些残谱。
  ——
  随着王学民教授的指挥,乐团蓄势待发!
  观众们顿时来了兴趣。
  来自于千年前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
  民乐团也随着曲目的变动,调整了一下坐姿与位置。
  一圈奇形怪状的乐器,围绕着编钟,时刻准备奏响。
  “为什么还会有竖琴啊?!”
  台上有观众忍不住窃窃私语道。
  “对啊,不是说华国的传统民乐吗?!怎么还会有竖琴?!”
  “竖琴难不成也是起源于华夏?!”
  “不可能!竖琴是起源于希腊神话的太阳神!”
  “不对劲,这玩意看上去像,好像还有不少不一样,估计是一种近亲?”
  “……”
  当然,不只是这些外国人,甚至国内的许多观众都在疑惑。
  “这TM不是竖琴吗?!”
  “好家伙,竖琴的顶上雕个鸡头就是华国的了?!”
  “这都是从哪挖出来的乐器?”
  这些言论刚刚冒头,一些醉心于传统文化的人顿时坐不住了。
  就像是你永远不知道网络的背后说这句话的,到底是不懂装懂还是真大佬。
  一名穿着唐装的小老头坐在电脑前,气哼哼的用一指禅打出一个一个的字。
  四周的家具摆放明显颇为名贵。
  身边的儿子看老头这样,简直是哭笑不得。
  “竖琴个屁!这叫箜篌!”
  “哦哦!箜篌长这样啊!”
  “卧槽,见识了!原来箜篌是竖琴的近亲!”
  “确实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这玩意是东汉从古波斯传来的,竖琴单排弦,箜篌双排弦,竖琴共鸣区是三角形,而箜篌属于梨形乐器!”
  “这是凤首双排弦箜篌,失传乐器之一,估计是复原的,与竖箜篌很相近,其余种类还有小箜篌,卧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等!不一样的!箜篌的历史五千多年,能与之相比的也就骨笛,埙,陶笛,骨哨等寥寥无几的乐器了!”
  “还有!那个上面雕刻的不是鸡头,那特么是凤头,意喻为有凤来仪,是一种宫廷礼乐乐器!”
  这么多的回复,真是有些难为老人家的一指禅了。
  松了口气,推了推老花镜,老头子揉了揉手指,继续与网友们混战。
  老头子只感觉,这些网友们与自己的交流,仿佛就像是当初懵懂的孙子在请教自己。
  都是可爱的小家伙啊,老头子我有必要科普一下!
  看到大佬洋洋洒洒的科普,网友们顿时惊呆了。
  谁能想到,偶然间看到的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乐器,随口的一问间,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的东西!
  “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