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硬核音乐生涯-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是错误的!
  不过是想沾光而已!
  历史证明了,尺八确实在华夏失传,但长期演变下来,华夏大地选择了将尺八发展成洞箫与南箫,虽然并不排斥,甚至是鼓励尺八重拾,但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霓虹的尺八,实际上也是长久以来,基于唐尺八发展而来的!
  是兄弟,而不是祖宗,只不过三兄弟中的一个兄弟,出国了而已。
  在场的外国观众们也顿时对这个乐器产生了好奇。
  没见过啊!
  未知的乐器!
  这群音乐的爱好者们顿时产生了猎奇的心理。
  随着王学民教授挥舞着指挥棒,轻灵的古筝在低音区弹奏出流水般的音阶,轻柔的颤音揉弦,仿佛摸不透,抓不着一般。
  正如第二乐章的名字。
  《希声无形》!
  《道德经》之中曾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器晚成是错误的说法,追根溯源,应该叫做大器免成!
  华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便是推崇自然之美,天人合一。
  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缥缈无形。
  没有便是最美!
  而无形无声,酝酿的正是大形大音!
  南箫的声音随着一声气冲音,圆润的响了起来。
  气冲音,便是南箫,洞箫,乃至尺八均有的一种高阶吹奏技巧。
  一开始吹奏这样的乐器是比较难的,所以很经常会出现漏气的声音。
  但气冲音,正是在技艺磨至圆满后,重新追寻这种似漏未漏的感觉。
  吹奏而起的南箫与琴鼓和鸣。
  丝竹相伴,大道无形。
  如晨钟暮鼓,悟太极真意。
  白雪皑皑的昆仑山巅,闲云野鹤般的意境,飘飘若登仙!
  悠远,寥廓,大气磅礴。
  箫重气息!管子越粗,也越难吹奏!
  若说古筝是铁马金戈,那么南箫一定就是江湖豪情。
  悠扬的小提琴将这种潇洒渲染的淋漓尽致。
  丝毫不觉得东西方乐器碰撞有丝毫的不适。
  猛然间。
  沉重的大鼓伴随西洋乐团的弦乐响起。
  似如拨开云雾见光明般。
  随着那古筝那铿锵有力的断奏,仿佛如同拨开了仙境般的云雾,看到了竹林深处舞剑的侠客。
  随着短暂的筝独奏后,李文音猛然扬起南箫。
  又是一连串充满了肃杀意境的气冲音!
  似乎霓虹的电影之中,侠客拔剑对峙,必有这样的音效跟随。
  南箫的吹奏,不同的高低角度,会发出不同的音调音色。
  口唇与气息的轻微改变便极其容易失误!
  但此时的李文音却挥洒自如,丝毫不见吃力。
  交汇响起的西洋乐与民乐,便仿佛太极之道一阴一阳般圆润。
  华国音乐的可能性!
  与西洋乐相配完全没有任何不适!
  终于,在最后的主题动机落下,轻轻几声筝鸣,仿佛充满了惆怅。
  在场的外国观众们忍不住小声的耳语着。
  “这是什么乐器,好独特的音色!”
  “不知道,不过听上去好像是霓虹乐器,好像在霓虹的武士电影里经常听到!”
  “霓虹?霓虹的文化不就是从华国来的吗?!”
  “看起来好像是的,毕竟……这就是华国乐器的专场!”
  “他好厉害!”
  许多的外国观众,要么就是无意间买的票,要么就是日常听音乐会,没有看场子。
  更是有一些基于李文音名声,或是一些其他的作品,好奇的过来凑热闹的观众。
  但随着演出的进行,有一些观众,却似乎被这样的现场圈粉了。
  《希声无形》固然结束,但演出却绝对尚未结束!
  放下南箫,李文音盘膝坐下。
  因为乐章的原因,刚刚摘下的指甲被重新的缠起。
  虽然很麻烦,但实际上李文音的动作却非常的快,并没有耽搁太长的时间。
  手指扶上古筝。
  《圣火长存》!
  王学民教授点了点头,随着一声大鼓的边槌声后,拨动而出的古筝扫弦恍若流水。
  猛然间。
  轰重的鼓点炸响。
  金属感骤然而起!
  电贝司,电吉他,与架子鼓,猛烈的敲响。
  伴随着轻轻响起,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女声吟唱,恍若来到了阿拉伯国家一般。
  大漠,烈日,骆驼!
  笛子蓦然扬起,画面一转,异域风情似乎被同化成了唐音!
  李文音手里弹奏的古筝,清脆爽朗!
  颤音揉弦,摇指!
  利用古筝的音色,居然模拟出了西塔琴转音滑音的感觉!
  古筝与竹笛交相辉映。
  大漠孤烟直的潇洒,皎月正高悬的潇洒,骤然而出!
  李文音潇洒之中,眼神却蓦然锐利了起来。
  手指在琴弦上有力的刮过,仿若手持匕首,一刀划向咽喉之感!
  随即响起的女声吟唱,将异域风情再一次渲染。
  异域并非异国!
  华夏文化无尽的包容之力!
  西域!
  什么叫华夏文化的包容力?那就是来了那你就别想走了!
  这波斯音阶所带来的西域风情,却存在着浓浓的国风味。
  当年,从波斯传来华国的传统乐器,便有耳熟能详的琵琶,箜篌,甚至是唢呐。
  但经历华国的海纳百川,经历千年以来的发展的乐器,有了华国自己的风情。
  这正如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一般。
  摩尼教发展而来的民间组织,来到了华国后,有了另一个名字。
  明教!
  正如教义之中阐述的,光明与黑暗为善恶的本源,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
  《圣火长存》!
  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度,五十六种不同的风情,却在基于华夏文明之下的认知中,经历的千年的融合,如今抱成了一团。
  饱经风霜,华国千年的文化,一息不绝便圣火长存!
  李文音告诉了所有人,这就是华国文化的包容力。
  最为传统的,最为正统的本土乐器,竹笛与古筝。
  演奏着波斯小调的音乐,搭配着强烈的摇滚元素。
  你却依旧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华国风。
  西域风!
  竹笛的花舌音潇洒无比,配合着女声吟唱,剧烈的鼓点。
  人们好像看到了丝绸之路的壮美。
  文化的融合!
  正如大唐盛世之下,无数国外民族的特色乐器进入到华国,却一个都别想跑!
  来都来了,你说是吧……
  三首音乐,一悲凉壮阔,一缥缈出尘。
  而这第三首,不少人似乎都听出了那种……
  强烈的自信!
  这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文化自信!
  自信的人总是最美的,而自信的文明文化,也总是让人感觉到最神秘,最好奇的!
  “这就是华国的音乐吗?!”
  “听起来更像是印度啊?!”
  “风格实在是太多了,我现在都有点傻傻分不清华国风了!”
  “是啊!我总以为华国音乐就是京剧那种拉长声……”
  现场的观众们正在窃窃私语着。
  但华国的观众们明显感觉不一样。
  “卧槽!民乐也能这么摇滚?!”
  “好家伙,我感觉一群古人穿越到现代玩起摇滚了!”
  “还不止是古人,好像有什么蒙着脸的东西在台上刷电吉他!”
  “我特么当场惊呼666!”
  “那个哼唱太灵魂了吧!我好像真看到漆黑的大殿里有一团圣火了。”
  观众们的议论纷纷,却令台下的一个毛子小伙的内心很复杂。
  伊万怀疑人生了。
  虽然知道了当初在广场上跟自己争执的人正是李文音。
  但伊万依旧不愿意相信古筝一开始是武器。
  这不是闹呢吗?!
  抡起琴板子砸人,讲道理还不如拿根绳的杀伤力大。
  就算是李文音说的,但伊万依旧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只不过,在这一次弹奏中,伊万也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
  仿佛自己被割喉了!
  这刚劲的筝音,仿佛是一把把带有杀气的利刃,锁在脖子上,令人动弹不得。
  但偏偏李文音虽然目光犀利,但动作依旧优雅!
  伊万不得不承认,与西洋乐器不同的,华国的乐器里,似乎带有杀气!
  没错,西洋乐之中,或许有大气磅礴,也有气势宏伟!
  但似乎充斥杀气的却并不多见。
  但华国的音乐里,更加沉稳厚重,更加轻灵缥缈。
  却带有杀气!
  这顿时让伊万感觉有些莫名的意味。
  这充斥杀气的音乐,诞生的国度却从未主动侵略伤害他国。
  但彬彬有礼气势磅礴雄伟的西洋乐,诞生的国度却充满了殖民者。
  一曲落罢!
  很多观众的脸上,似乎带有一丝满足。
  今天的演出,充满了见所未见的异国韵味,也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东方巨龙》,《剑歌江湖》!
  诗情画意般的名字,顿时令人一阵的心驰神往!
  曲声落幕,似乎所有人都带等待着下一首音乐。
  这等用音乐描绘出的江湖画卷,该以何等笔墨结束?!
第323章 这是七千年传承下来的乐器!
  现场的观众们只感觉,这是自己参加过最不同的一次音乐会了。
  毕竟,能够前来参加古典音乐会的人,就算是再外行,音乐方面的知识也绝对有一定的基础。
  对于一些音乐上的了解,肯定要更高。
  即使也有少数附庸风雅的“暴发户”,但也能听出这一场演出的不同。
  虽然不至于爱上李文音,爱上华国的音乐,但产生好奇是肯定的。
  霍华德看着身边观众们的反应,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当然,演出尚未停止。
  李文音侧过身,将中间圆台的主位让出。
  另外两名老者也走到中间,与李文音相视一笑。
  持笛老者站在左侧,李文音侧着盘坐在右。
  站在了中位的,正是民乐团的团长吴建坤。
  此时的吴建坤,手里捧着一个小壶。
  似乎是一种乐器。
  “那是什么?!好古怪的乐器啊!”
  “真的是太神奇了!”
  观众们有些忍不住交流着。
  但随着乐曲的响起,大厅蓦然寂静了起来。
  《千古风流》!
  华国的观众们,看到主位上的吴建坤团长,手里捧着的小壶,顿时一阵发愣。
  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一次,似乎没有网友作科普了。
  华国一家平平无奇的居住楼中,正在笑呵呵陪着小孙女看音乐会的老者,突然浑身僵硬,眼眶一瞬之间便变红,猛地站起身,盯着电视中的这个小壶。
  “爷爷,你怎么了?!”
  今年已经十七八岁的小孙女,从未见过爷爷这样失态过。
  “这是……这是埙啊!”
  老者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泪水开始从眼角滑落。
  “熏?熏什么?”
  小姑娘顿时一阵发懵。
  激动的老者紧紧的抓着木椅上的把手,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
  “妞啊,介叫做埙,是俺们华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啊!”
  小姑娘似乎还有些许发懵。
  但此时音乐却依旧骤然响起。
  空灵的笛声响起。
  急促的气冲音传来,空虚的吹气声仿佛带有一丝来自远古的孤寂。
  低沉的大提琴随之响起,沉稳厚重的低音,与空灵的笛子高音,仿若一个天,一个地。
  隐隐之中,似乎传来了鸟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