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峰兄,暂且起身,起来说话。”郭威道。

    “若陛下不答应为臣讨回公道,臣愿长跪不起。”王峻坚持道。

    郭威亲自上前搀扶老兄弟,王峻仍然不肯起身,郭威无奈,只好保证道:

    “朕向秀峰兄承诺,七日之内,必定找出谋事之人。”

    “陛下要是找不到呢?”王峻反问道,“臣为我大周朝的重臣,深受陛下信任,为国忠心耿耿,奈何遭人忌惮,受此大辱!陛下若不能为臣伸张正义,臣有何脸面赴署视事?”

    士可杀不可辱,王峻就面临这样的情况,这是莫大的羞辱,摆明了是让自己难堪。换成韩奕或是别的什么人,也都会如此想。郭威无法安抚王峻,只得将满腔怒火撒在韩奕身上:

    “限开封府在七日之内,找出凶徒,为王卿讨回公道。如若不成,卿自请处罚!”

    “臣遵旨!”韩奕勉强答应。

    韩奕觉得十分冤枉,细想之下,觉得自己虽然干不出这样的事,但难保自己的义社兄弟们不会为自己出头。

    众兄弟中,呼延弘义是不屑于用这种小手段,他只会找上门去讨公道;陈顺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做出格的事;朱贵、冯奂章与李武三人昨夜在城外军营中当值,没有“作案时间”;只可能是吴大用与蔡小五这二人,这二人有抛人马粪的天份与胆量,或是义弟郑宝也有份?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奕暗道。昨日为了漕运的事,后来又去李毂府上,自己还未来得及见到这几人,难保义社兄弟不会故意羞辱王峻一番,吴大用一向鬼主意多,那蔡小五更是不容有人对韩奕不敬之举。

    王峻当然怀疑是韩奕指使人干的,他虽然震怒,但此时此刻绝口不提自己的怀疑,反倒更令郭威同情。

    就是郭威,也疑韩奕是幕后指使。两件事放在一起,这不能不影响郭威对韩奕的观感,所以郭威又说道:

    “卿暂且将漕运之事放下,由秀峰兄接替主持。卿全力侦察案情,在七日之内给朕一个交待!”

    韩奕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疏通漕运,本是一件大善政,利国利民,并且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又快,眼看就要实现了,这原本将会在韩奕的履历上增加厚重的一笔,到头来却让王峻提早摘到了桃子。

    得了郭威的旨意,王峻脸上闪过一丝异彩,这太令他意外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天眼看就要亮了,郭威见离上朝还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的两位大臣现在回家也是折腾,便邀请二位臣子在宫中吃点东西。

    无论是韩奕,还是王峻,向来不喜欢郭威的私宴,因为这种私宴一向没什么好吃的,即便如此,郭威吃得极认真和津津有味,仿佛那几张薄饼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

    郭威的至亲原本也不少,但可惜大多遇难,宫中除了皇后董氏,服侍的太监、宫女极少,皇子郭荣又远在澶州,所以这宫中也显得极冷清。

    尽管郭威是皇帝,但韩奕内心里对郭威表示同情。

    郭威与王峻二人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闲聊,韩奕坐在一边显得无精打采。

    “哈哈,秀峰兄此议正合朕意,好!”郭威突然爆发出欢笑之声,将韩奕惊醒。

    “陛下何故发笑?”韩奕忙问道。

    王峻微微一笑:“韩相公怕是太不专心了,陛下家中又要添口了!”

    “呵呵,方才秀峰兄为朕儿子做媒,替朕儿子讨一个令朕满意的儿媳呢!”郭威开怀大笑。

    韩奕心中一惊,暗道郭威如今只有郭荣这么一个养子,郭家娶媳,只能是郭荣娶妻。想当初郭荣本有妻刘氏,只可惜也在内难中一同遇难。

    “淮阳王符彦卿长女,虽是女流之辈,但在乱兵之中,能以智谋得保己身,世间罕有。朕当年见过她,也知她出身将门,但知书达礼,是位不可多得的女子。所以朕认她为义女,如今她嫠居母家,未曾他适,朕之皇子也是断弦未续,朕不如玉成二人好事。”郭威说道,他越说越觉得此乃天作之合。

    这真是天意,韩奕内心的感触真是无以言说。他瞥了王峻一眼,正撞上了王峻投来的审视目光。

    “韩相公以为老夫此议如何?”王峻表情玩味。他以为韩奕必然会大失所望,然后韩奕却道:

    “正如陛下所言,王相公此议真是天作之合。臣观陛下宫中,人口太少,太过冷清,为国朝远谋,子孙繁茂,方是昌盛之状。”

    “好,卿就做朕的赐婚使,赴青州向符王下聘,朕要跟符王做儿女亲家!”郭威当即笑眯眯地说道。

    韩奕闻言,几乎要崩溃了。郭威不知韩、王二人在自己眼皮之下勾心斗角,更不知符彦卿原本是想纳韩奕为婿,他原以为让自己的一对义子义女结为夫妻,怨女旷夫结成一对,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却不知道这当中的门道。

    王峻有此提议,是为了打击韩奕,韩奕原本也觉得这正好让自己有了让符彦卿改变心意的极好借口,好让自己风光地娶李小婉,然而郭威又要让韩奕亲赴青州下聘书,这无疑又是峰回路转,让韩奕陷入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尴尬。

    “这两天真够乱的!”韩奕暗恼。

    王峻却高兴至极,拍手叫好道:“让韩子仲充任赐婚使,实在是最佳人选了!”

    “陛下方才不是限臣七日之内破案吗?”韩奕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郭威这一点,尤其是王峻。

    不待郭威答话,王峻摆手说道:“老夫受辱,相较陛下家中的喜事,不过是小事一桩,拖些时日,又有何妨?”

    韩奕对王峻的“大度”恨得牙直痒痒:“这等天家的事情,又涉及到符王,陛下应遣重臣前往,方显郑重其事。依臣之拙见,举朝之中除了王相公,还能有他人更合适吗?”

    “要说当朝重臣,你韩子仲也不可小视,条划十八条,条条皆是治国良策,贤臣无双,老夫自愧不如也。陛下差你前往青州,也是恰当之选,你若是再推辞,未免显得骄傲自满了。”王峻很谦虚。

    “哪里、哪里,王相公是长者,韩某是后进之辈,岂能承担如此重任。非王相公不能行也!”韩奕不甘示弱。

    韩奕越是推辞,那王峻越是极力举荐。郭威听得头晕目眩,不得不止住二人的谦让:

    “朕观二卿也并非谦让之人,奈何为了前两日为了一些不肖之辈口诛笔伐?”

    “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二者不可混淆!”王峻老脸微红。

    “这就奇怪了,难道朕的皇子与符家女儿结为夫妇,并非是良配?二卿何故相互谦让?”郭威奇道。

    “天作之合、天作之合!”韩奕连忙答道。

    “既然如此,朕乾坤独断,子仲后日便奔赴青州!”郭威决断道,又道,“至于秀峰兄受辱一案,待子仲从青州返回,再作计较!”

    “遵旨!”王、韩二人躬身领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朝时,百官都知道昨夜王峻宅子里被人抛了马粪,也知道王峻与韩奕二人深更半夜被陛下召入宫中。先有漕运一案,后有宰相受辱一事,这不能不让百官议论纷纷。

    然而令百官惊奇的是,早朝时王峻与韩奕二人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依旧列班议论国事,甚至表现得极为融洽。

    散朝后,郭威极不可耐地留下王峻、韩奕,还有范质,郭威命范质撰写聘书。

    皇家的聘书,与民间其实也是类同,都有一定的格式,大致是说家中有第几男,年已长成,未有婚媾,承贤第(某)女,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同媒人某某,敢以礼请。伫听嘉音云云……

    范质的文采用来撰聘书,那是大材小用。郭威仍觉不满意,又命韩奕抄写一遍,韩奕也不客气,拿起羊毫就写。

    范质也曾听说过韩奕能写得一手好字,见韩奕的字果实极得魏晋风流,不禁啧啧称赞。唯有王峻觉得十分诧异,因为他看不出韩奕有何失望与愤懑之态,却不知韩奕内心中的尴尬远超他的想像。

    韩奕写完聘书,不禁笑道:“一夜两端,臣写了两回聘书!”

    “为何?”范质问道。

    “因为韩某也要娶妻,昨夜刚写过一份聘书。”韩奕答道。

    “敢问韩相公将娶何人家的女儿?”范质很是好奇。

    “三司使李相公的侄女,名曰李小婉。”韩奕笑答道。

    郭威抚额恍然道:“朕倒是忘了,子仲也应该娶妻了!”

    郭威趁着喜气,立马封了李小婉一个汝阴县君的封号,韩奕就是不想娶李小婉都不行了。

    “恭喜子仲了!”王峻勉强笑道,总的来说,这一局他有得有失,得大于失。

    而韩奕却在思索,自己将如何面对符彦卿和他的长女,那将会是一个令他与符家父女都尴尬的情形。

    他望了王峻一眼,暗道:“对了,还有让人头疼的马粪!”

………………………………

第十一章 桃夭5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十一章 桃夭5

    大梁城外,尘土飞扬。

    数千义勇军将士迎着旭日,急速向大梁城方向奔跑。义勇军一直驻扎在城外七里的皋门村,只要道路不至于泥泞难行,他们每天清晨都会跑一个来回。步军要携带二十天的干粮,而马军则要扛着自己的马鞍,无论是轮值的将军,还是无名小卒,上下一致。

    每一天沿线村庄百姓都会在义勇军的号子声中醒来,开始一天的劳作,比大相国寺里的钟声都要准时。

    返回军营后,将士们要先吃过早餐,然后稍作休息后,开始习练武艺,直到午时。其间人人均须一丝不苛,各有考核的标准,下午除了要再练习一个时辰的弓马骑射,主要是内务,包括养护自己的兵器、战甲与战马,如果被发现自己的装备有污垢,那就意味着要被严惩。一般每隔十天,进行一次全体演武,一般是有针对性的步骑攻防,锻炼的是将官的指挥能力与各部的临场应对能力。

    有张有驰,方是养兵之道。每隔六日,军士们便有一天假期,可以回家跟老婆亲热。

    大梁城百姓说,如果在城中看到两个军士,那个目不斜视行止有矩的一定是义勇军军士,另一个神情浑不在乎双眼东张西望的一定是别军的部属。

    自从义勇军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备了这样的习惯,一支军队的气质就是如此锻炼出来的,如果再加上沙场饮血的经验,那就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韩奕将这称之为传统。

    义勇军的大营背靠汴水,遥望大梁城,位于皋门村外的高地上,俯看北方平坦的原野。它内外的部置一如临战状态,引汴水绕营数匝,仅有数个吊桥可以通过,四周遍设鹿角、陷井,寻常人是无法潜渡入营的。

    从辕门入了军营,迎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驰道,通常情况下,是无人敢在上面纵马或者行走,没有紧急军情,无论是最高统帅还是小卒,只能从两边的便道上行走。要是夜里,奉命巡夜部曲的带队长官,需要凭轮值最高指挥的令牌行事,配以口令通行,一如战时,正是因为如此,当年初见义勇军的郭威甚至因此吃过吴大用的拳头。

    驰道两侧则分布着一排排兵舍、军械库、粮仓、马厩,用旗帜与竖栅隔开,无论横看纵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