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百战将军-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海峰说,若当时没有铁血队的支持,一路军可能已经消失不在了。

    他又说,他恨程斌,但也气他。

    恨他叛变革命,给一路军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气他不争气,看不清抗日的目的和本质,。

    叹的是,恶劣的环境、残酷的淘汰。

    叶磊想:某种角度上,现在留下来的人应该庆幸才对。如果到了那种境地,你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不叛变?不要现在说不会。不到那种程度,你的回答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叶磊又想道:如果是我呢?我能坚持下去吗?

    如果有人这么问,他肯定会说不会。但自己问自己是,就没必要这样回答了。因为他也没信心。

    至于怎样减少出现叛徒的问题上,黄海峰说了一些方法。但叶磊感觉这样就有些矫枉过正了。真要做到那种程度,不用鬼子上山来打,自己就得拼光了不可。

    如果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误,或是有一点点可以,就要采用那种方式解决问题,那这队伍还怎么带?人心惶惶、互相猜疑的环境下,还能集中多大的精力投入到战斗当中。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是这样做了还出现了那么多叛徒,不这样做那还不得成堆地叛变?

    “政委,问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以前是怎么发展队伍的?”叶磊问道。

    “还能怎么发展?只有查清了对方的底细,我们才敢招人。像现在这样收编俘虏是根本不可能。当时我们的兵员,大多来自于根据地里边,是组织推荐的。”

    “怪不得发展不起来啊!”

    “别看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真要打起仗来,被俘的肯定少不了。这叛变的,哎,不说了。越说越气愤。”黄海峰说道。

    “但这样的结果,你们想过吗?”

    “想过。但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就像咱们现在搞得这种方式,也不是没想过。但否决掉了。”

    “为什么?”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现在的敌人还是太强大了。双方的差距不是那么一点两点。说是差上十万八千里也不为过。在敌我双方的如此悬殊的对比下,就算我们如此做了下来,结果也是可以想象的。除了让更多的老百姓遭受灾难之外,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何况……”韩海峰说到一半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何况什么?”

    “算了,不说了。说了也没啥用。”黄海峰摇着头说道。

    “嘿嘿。说了没啥用,不说你就能膘上一斤肉?还是说说看看吧。”

    人就是这样,别人越不想说,他就越想知道。

    “你知道六三指示信吗?”

    “什么六三指示信,我咋就不知道呢?六一儿童节我倒是知道。可惜现在没人过这个。”

    黄海峰没理六一不六一的,慢慢给叶磊说起六三指示信。

    五年前,党中央发飙了八一宣言,也就是为抗日救过告全国同胞书。宣言中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和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卖国政策所导致的民族危机,热情赞扬了各抗日武装和许多爱国志士的英勇斗争,并号召全国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团结一致,停止内战,坚决抗日的主张。同时号召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集中、动员一切国力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战斗中。

    而在这之前,党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已经发出了一份给吉东负责同志的密信,简称六三指示信。

    “**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这是什么?”

    “这怎么解释呢?就是中央派到共产国际的代表吧。”

    “哦,你继续说。”

    指示信里先说了一段东北抗日邮寄运动的形成和特点,认为在东北造成了广大的民族反日统一战线的环境,当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已经在斗争中形成,并在逐渐壮大,与一些反日队伍初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但是,由于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不断的、残酷的进攻,使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条件异常困难,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还比较薄弱,未能结成广大的反日统一战线,并提出现有的反日力量还不能将日本帝国主义从东北驱逐出去。

    因此,考虑到目前东北抗日有机运动的形势不是最后决定胜负的时期,而是准备群众的时期,应该为争取最后的胜利而准备的时期。根据现有情况,指示信中提出了,积蓄力量、保存实力、准备将来决战的方针。这封指示信还进一步提出要扩大有机运动,联合一切反日力量共同抗日,为此可以打破各地的关门主义,吸收一切愿意参加武装反日的人进入游击队组织,要实现全民族的反日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建立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异类的组织。

    这封信和八一宣言都是**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的,其基本内容基本相同。

    但叶磊还是听出了一个差异,他问道:“黄政委,我问你。这指示信里的指示是党中央的指示还是共产国际的指示,或是两者都有?”

    黄海峰露出疑惑的表情,问道:“八一宣言是两者的名义发表的,而六三指示信是驻共产国际的中央代表团那里传来的。”

    “嗯……;这个代表团是谁领导的?我问发出六三指示信的那个时候。”

    “让我想想……应该是王明团长。”

    “谁?”

    “王明。”

    “王明?怎么这么耳熟?”

    “你竟然听说过?”黄海峰诧异地问道。

    王明这人,他也是从魏书记那里偶尔听到的。这叶队长是什么地方听说的呢?难道也是从魏书记那里听到的?叶磊对着王明这个名字感觉很是熟悉。想了一会都没有想起来,就翻起了自己的本子。他想从里边找找有没有记录。找了半天的结果,让他十分失望。别说王明,就是连赵明、孙明都没有记录。这人都当了代表团团长,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人物。怎么就记不起来了呢?

    又想了十来分钟,他认识连一点线索都找不出来。看来这记忆是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其实,想不起来这一结果,也在说明一个问题。至少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十分十分重要的人物,至少不应该是引导**带着八路军发展起来的人。

    那问题就简单了,这个没啥本事的人下达的指示真要听从吗?当然不。

    若他的判断真的很正确,那抗联不可能没几年就在东北地区消失的几乎见不到踪影。如果真那么正确,那以他如此的判断力,肯定会做出不止一个英明的决断。若如此,叶磊肯定是听说过的。

    很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就被叶磊给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真不知该可怜还没见着就被人贴上叉号的王明,还是得可怜这个仅凭自己个儿有限的只是乱给他人带上高帽子的叶磊。

    ;

………………………………

第三十五节 新局面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回想这指示信的内容时,叶磊感觉自己都冒出了一身冷汗。

    六三指示信本身倒没什么可说的,但其后两封补充信就问题多了。不止多还还危险。

    竟然还鼓吹反满抗日不并提。这能不一起提吗?溥仪就是傀儡,这满洲国大大小小事物都是日本人长官的。不反满就是不抗日,这能分得开吗?

    还有就是,信里竟然不反对日伪的归屯并户的措施,说是这样更容易搞群众运动。

    叶磊想:奶奶个,现在都发展都这种程度了。还搞什么群众运动。现在需要的是军队站出来用武力说话,而不是让群众站在前边用血肉搞运动。

    这人搞啥子的?是不是搞革命的。他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抗日还是挺日?

    特别是当叶磊想起那个共产国际时,更是火大的很。什么狗屁共产国际,那就是个老毛子的政治工具。既然这些信都是那边发出来的,那不停也罢。做了也是只对老毛子有好处的。

    “对了,这些信是由两个人署名的。一是王明,二是康生。”

    “什么?谁?你说的是康生吗?”叶磊大声问道。

    “是。队长,这有什么问题吗?”

    “妈个巴子,敢折腾到我头上来了!黄政委,我跟你提个醒。以后不许跟我说六三不六三的。这个咱铁血队不认。奶奶个,他都没打像样的仗,还知道什么抗日。他来过咱东北吗,啊?乱弹琴。还有,以后共产国际的话,在咱这里不好使。我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叶磊还不是党员,当上团员都没满一年。

    但黄海峰可就不同了。作为老党员,共产国际意味着什么,他是很清楚的。现在这个小小的队长,竟然嚷着说共产国际的话不好使,这让他情何以堪。

    “队长,那可是共产国际啊!”

    “什么国际不国际的。就是共产世界、共产宇宙来了都不好使。咱不听老毛子的话。我再说一次,谁敢再说共产国际怎么的,用它压我,我就跟谁拼命。你也是,抗联里怎么做的我管不着,但在咱队里,就不准提共产国际,也不许传达什么共产国际的一件。明白了吗?”

    说实在的,黄海峰对那个指示信也是很不满。但要让他去反对,他还真没那个勇气。现在叶队长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可由于的。干吧。现在已经没什么何况了。

    放下了包袱后,黄海峰感觉轻松了很多。

    “我把话给说明白了。按原来那套坐下去,坚持不到明年末。想要坚持下去,光躲着没啥用。那什么要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都是瞎扯淡。国民党都不让搞,小鬼子就能让搞?还有那个扩大队伍,又要小规模游击作战。东北就这么大点地方,一个游击队需要多大的活动范围,就算每个地方都有游击队,又能扩大到多少兵力,五万,十万,还是二十万?都是扯淡,万人都养不起。”

    “队长,你不让我说,你怎么说个没完了?”清松下来的黄海峰打趣道。

    “嗯,我也是气的。我虽然不怎么懂什么大战略,但咱身在其中,感受最深,远远比那个纸上谈兵的赵奢来得实在得多。”

    黄海峰充满期待地问道:“队长,你这说了半天,光是批判了。也没说要怎么做啊。”

    “还能有啥,怎样能活下去,就怎么做。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就是生存问题。只有活了下来,才能谈到最后的胜利。有句话说,不是胜利者能活下来,而是活下来的才是胜利者。还有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说起来都是一个道理。”

    如果用叶磊的话表达黄海峰此时的心情,那是佩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景仰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一泻千里的是无奈和失望,万丈破天的是希望与信心。

    不知说了多长时间,第一份电报送了过来。果如叶磊的估计,第一个传来捷报的是松香支队。十一点二十分,他们攻下了月岔军事部落。

    “政委,这是第一个捷报。怎么样?我早说过了。这敌人都是纸老虎。哈哈哈,你就写份贺电吧。祝贺祝贺他们。”

    黄海峰也高兴地很,拿起笔来,刷刷两三下就写完送了出去。

    “政委,咱打个赌怎么样?”

    “赌什么?”

    “就赌这捷报。”

    “好。我就赌下一个送来的捷报肯定在一个小时以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