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百战将军-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这次还调整了各部队的驻防。营部和营部直属部队将转移到青岭岗,加强连驻扎到青岭岗以东的山区,一连驻防西北岔周边和一号高地,二连驻防草帽顶子周边,三连驻防王八脖子附近,四连驻青岭岗西南方向的山区。
抽调一批人,又补充一批后,铁血营和五个守备连十个民兵连很快就会达到了满编状态。而从月初结束这轮战斗后开始的训练都进行了半个月,鬼子仍无一点反应,还是在那儿一点点调配兵力。
又过了五天,到一月二十二日,部队都完成了调防和整编,训练还在继续,可鬼子仍是不动。
这鬼子越是没动静,叶磊的心里是越没有底。
叶磊站在一座山顶上,看着白皑皑的群山,心中充满了疑问。
这鬼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还不来进攻?
鬼子不动,叶磊也没法调动部队主动防御。在不知道鬼子意图的情况下,叶磊按自己的想法,把部分队伍撒出去的话,很有可能中了敌人的计。但这么老是按兵不动,等着让鬼子采取主动,也不是很好的办法。
怎样才能解开这个局呢?
搬到这里已经有三天了。只要青岭岗根据地还在,这里就会是铁血营的根据地所在。青岭岗周边的山区地势险要,很多地方虽称不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但真要攻上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付出个成倍的代价,鬼子可别像通过任何一条山路。
就是敌人的飞机来了,对于藏在洞中的铁血营也影响不大。他来咱就藏起来,不来就钻出来继续抗击敌人。
唯一的问题的这些洞得不断地挖。因为没有水泥、铁板等建造要塞的物资,青岭岗各处的简易要塞,都容易被敌人的炮火给打坏。那就只好多弄一些要塞,一个被弄塌了,就换一个继续守。
再想回来,怎么守这青岭岗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还是鬼子的动向。现在叶磊感觉自己是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只听到外边有人走来走去,就是无法确定是谁,多少人,去了哪里等问题。没有这些消息,他还怎么针对性配置兵力。现在的布防只是为了方便整编和训练,而不能对敌人的讨伐形成有效地牵制。
叶磊站在那里眺望着崇山峻岭,整整考虑了一个下午。知道傍晚时分,他才最终下定决心。
吃过晚饭后,叶磊把李青、齐辉、刘松江三人找来,说道:“我准备打出去。蜷缩在这山沟里太被动了。从鬼子现在的调动情况阿里看,这次我们是彻彻底底守激怒了他们。他们这是要一次向把我们消灭干净。虽然这次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这青岭岗根据地我们还是要争取坚持下来。若失去了这里,我们就是无根之萍,就是吹落的枯叶。”
李叔说道:“鬼子的动向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就这么把队伍分出去的话,是不是很危险?”
“被动地等着鬼子来更危险。”齐营长说道,“鬼子都失败了两次,这次肯定会以他们自以为万全的方式来围攻我们。只要不出意外,他们应该采取重兵围困、稳步进攻、小分队骚扰等方法来讨伐我们。在兵力不如敌人多,战斗力又比鬼子差的情况下,被动挨打只有被消灭的份。还不如主动分散出击、多点开花、牵制敌人,或许还有机会能保住青岭岗根据地。”
“若鬼子对我们派出的小部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根筋的执行他们的讨伐计划怎么办?再派出一部分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的情况下,到时候我们兵力会更少,更难以抵挡!”刘松江说道。
“这就要看派出的是什么部队,派到哪里,又怎么配合主力行动了。”齐辉的作战经验丰富,这类情况他并不是没见过。“我说三点。一,派出去的这些部队必须有一定的战斗力,应该能对鬼子造成相当的危险。二,一定要派到鬼子重兵聚集的据点附近或后方。这样才能牵制敌人的主力。三,考虑到之前我们定下来的有来无回、有仇必报的原则,我们可以提前派出部队,但要先隐蔽下来。等鬼子发动对根据地的进攻以后,这些部队要同一时间对鬼子造成致命的打击。这样才能使鬼子的不得不回援。若他们不回去,那咱们就继续在敌人后方建立新的根据地。”
“你能说说我们可以把人派到那些地方吗?”叶磊问道。
“表面上看鬼子在周边布置了很多的兵力,但他们是想一次性消灭我们的前提下,可调动的兵力却不是很多。西枚顶子、金银别、二道白河三个地方的鬼子外,其他军事部落和据点中的鬼子和伪军的布置,仅够他们担任起围困的任务。所以对这些地方的敌人,我们只要注意他们的情况即可。若真有某个据点的敌人被抽调出来,咱们就把哪里打下来。保管这些鬼子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我们只要对付剩下的三个地方的敌人就可以了。再考虑到鬼子和伪军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训练出来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那这包围圈外围的兵力部署肯定要弱化很多。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向磖子地区、金银别以北地区,二道白河以东南等三个地区派出,三个连就能达到牵制更多敌人的效果。如果发现某些据点的鬼子确实比较少,以一个连的兵力能够打下来的话,我不反对这三个连对这些据点进行强攻占领。”
“我看可以。”要在这么多地方打仗了,李青有些兴奋了起来。“那我们应该派出哪些部队?铁血营要留在这里抗击敌人,那最好是把五个守备连派出去吧。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
“不。”齐辉道,“我们派出去的部队是为了牵制敌人,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攻打鬼子据点,甚至是要建立新根据地的。守备连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刘松江惊道:“那你的意思是要派……”
;
………………………………
第四十五节 五斤顶子
五斤顶子位于蒙江县城正北,离蒙疆有三十里左右。往北九十里为桦甸,往西一百二十里是辉南,东南九十里则有抚松。这片山区同青岭岗附近相比虽然山势不是那么险峻,但也是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找不到几个人类聚集地的大山区。这里的树林更加茂密,山小且多,其间的沟沟壑壑密密麻麻。所以这片山区很早就成为了抗联第一军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这里虽然远离鬼子的据点,但部队很难在这里得到补给。因此抗联在这里的活动较多,但那也是为了休整等原因,很少会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
虽叛变的第一师师长程斌举报了很多密营的位置,但这里也有不少程斌都不知道的密营,所以到现在这里还是有好几处密营存在。
在十一月末在头道溜河进行的会议中,杨靖宇和魏拯民同意了铁血连的计划,并决定由一路军警卫旅和一方面军在五斤顶子为中心的地区建立一个根据地。会后,杨靖宇就把少年铁血队留在了头道溜河附近,而只带着警卫旅来到了这附近。并于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与曹亚范率领的第一方面军成功会合。
当时警卫旅有六百余人,而一方面军则只有三百余人,两支队伍加起来才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中,一半以上都是由三年以上军龄的,剩下的那些大都也有一两年。虽然在人数上只比长白铁血队多上不到三百人,但战斗力可不是铁血队可比的。
有了长白铁血队那边送过来的粮食,这些部队的过冬的粮食基本不成问题了,还能稍微有所富余。现在只要先用着密营里的存粮,等魏拯民那边把粮食等各种物资送过来就可以。
吃饱肚子了,就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为了缴获急需的粮食和被服等物资,被动地攻击鬼子防守严密的据点和军事部落,打起战都来更是游刃有余。
十二月初,杨靖宇连续指挥了几场歼灭战,先后打掉了五斤顶子、那尔轰、杨木河子、小岭东等四个孤立在山中的军事部落,又于一月初拿下了四方顶子子、三岔沟、甫板等三个挨着的村屯。到此时,一路军的警卫旅和一方面军可以说已经完全占据了龙岗山脉东北麓,控制了七个村子。
经过多次战斗,一方面他们的缴获颇多。粮食、被服、枪械、弹药等物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来形容,还俘虏了不少伪军警。
说到这里,杨靖宇不得不佩服铁血队的叶磊。真不知道他这个法子是怎么想出来的。使出来还真是好使。去年十二月,在占领的四个部落里连着搞了好些场诉苦运动,那盛况都不足以用言辞表达。虽然在这东北已经战斗了好多年,又在磐石等地区弄过地方政权,但当时再怎么搞,都是没见过这般情形。这次杨靖宇没有采用以前的方式,大搞什么抗日统一战线,而是吸取了铁血队那边的经验。随着一个个作恶多端的为军警、汉奸,甚至是地痞流氓一个个被举报了出来,又一一被枪毙,本来还敢怒不敢言、逆来顺受的老百姓和底层伪军警热情就爆发了出来。这还不算什么,当做了第二项工作的时候,四个部落六七千的老百姓更是用户起了部队。
说搞什么工作,会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就是彻底的土地革命。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就应该解决什么。你给普通老百姓讲那么多大道理,他们又没念过书,见识有限,觉悟不高,怎会拥护你?只要他们不给敌人通风报信就算不错了。
当诉苦运动中没收了的各种房产和土地及从少数的像陆家那样的地主那里赎出来的土地一,一分给老百姓后,从未想到能拥有一块自己土地的他们更是把自己家里藏下的唯一值钱的东西都给拿了出来。说是咱这地不白要,虽然我们这东西不值钱,你们先拿着,以后收下来粮食,我们再用粮食顶。
以前给地主做活,顶多能留下三成,现在是只交三成。虽然数字没变,但对象变了。以前的三成仅够一家人勉强填饱肚子,现在是留下七成,一家人吃饱了肚子还能有余量。大道理是不懂,可咱老百姓这点道理还是懂得,这点算法还是会的。谁对他好,谁对他孬,他们的心里就想明镜似的。
各政委和指导员到处解释,这不是卖给你们,而是白给你们的,你们只要到时能交上三成收获就可以了。但这也没挡住老百姓们的热情,反而过来送东西的人是越来越多。有送鸡蛋的,有送工具的,有送衣服鞋子的,还有人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部队里来。
为什么叫老百姓?是因为他们太老实了?看着激情高涨的百姓们杨靖宇偶然想道。肯定不是这个原因。但不得不否认,咱老百姓就是很老实。只要你不逼他造反,只要能让他活下去,他就像一头大黄牛辛辛肯肯劳动。一切都是只为了能活下去。
这两个由铁血队先试行的方法,在四个村落得到了彻底的实行,效果可谓是异常良好。最明显的是,在十二月末的那次反讨伐作战前,为了保护自己获得的土地,老百姓们踊跃把自己的子弟送进了部队。部队也从一千人猛长到两千五百余人,其中有八百多人是前伪军警,其他是百姓子弟。这还是不计算各村的民兵队情况下的数字,如果都给算上了那还不得有个三千五六百人。
经过九天的反讨伐战后,杨靖宇突然发现打了这么多仗,这部队怎么不见人少,还有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