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祖良,到你家中坐坐。”
  韩祖良的家是三间土房。整个连部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土坯房。
  军屯总的原则是先开垦土地再建房,烧窑制砖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人力自然是先放在开垦土地上更加的高效。
  “中,总统,不过家中有点狭窄,您别嫌弃。”
  “你们天天都住在这里,我就进去坐坐,哪里有那么娇贵。”董书恒笑着说道。
  “您请。”韩祖良的紧张顿时缓解了不少。
  房子中间是堂屋,后墙是一个齐胸高的长条柜子,上面摆着祖宗牌位,条柜前面是一张餐桌。
  屋内收拾得倒是很干净,应该是专门打扫过的。
  董书恒抽出一张小方凳坐下,环顾中堂,两侧的房间和堂屋的门上都装着帘子,素色的麻布坐的帘子,看不到里屋的情况。
  “韩祖良,你是河南人?”
  “嗯,是的,俺家是开封府的。”
  “哦哦。”
  董书恒知道,治理黄河,开封迁移出来的人很多。
  “那你应该是复兴元年的时候进的军屯吧。”
  “对对,是的,总统。”
  “家里还有谁啊?”
  “家里还有婆姨,两个娃子。父母都不在了。”韩祖良指了一些东边的里屋,然后又看向条柜上的牌位说道。


第六七一章 会面
  “哦,没关系,让你婆姨带孩子出来吧,我们就是随便唠唠家常。”董书恒道。
  韩祖良没想要这样的大人物说话跟普通人没啥区别。
  一开始的紧张感渐渐消退。
  “孩子他妈,带着娃子出来吧。”
  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小奶娃,小奶娃只穿着一件的肚兜,看起胖嘟嘟的。
  手上还牵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这孩子也只穿了一条裈子。
  那妇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只是已经有些褪色,军垦的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的衣服。
  按照军垦的规定,每年冬夏都能够发一身衣服,这也算是军垦的福利。
  通常情况,大家都不会自己买衣服。军装穿旧了之后还可以改改给孩子穿。
  妇人也是黝黑的皮肤,头上围着一个薄布方巾,并不漂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长期下田劳动的人大都是这个样子。
  “坐吧。”董书恒见那妇人有些拘谨,于是微笑着说道。
  “韩祖良,出来有三四年了吧,你想不想家?”
  “回总统,不是太想,家里就还有大哥一家,每年会有通信,大哥一家也还过得过去,没啥可念想的了。”
  “这两年俺们师一直忙着开垦,也木有时间回去。”
  “过两年要是有假,俺倒是想带婆姨回去一趟哩。俺婆姨也是师部招募的女兵,婚事是在这边办的。娘家的是陕西的,要是能够回去,俺们想先去婆姨的娘家,然后再回一趟河南老家。”
  军垦招募的女兵; 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军屯男性的婚姻家庭问题。这跟农垦招募女工是一个道理。这些女兵到了军垦很快就会跟这里的军垦战士组成家庭。
  有些人还可以将老家的父母接来奉养。
  “恩,是该回去看看呢,再等两年; 你们这里就修铁路了,到时候坐火车回去也就三四天时间就到陕西了,带着娃子,坐火车也方便。”
  “俺们这里也要通火车吗?那感情好啊。”
  “自然是要通的。”
  韩祖良是军垦的一名小班长,手下还管着十几户人家,是知道火车这个东西的。
  “你家中两个都是男娃子啊?”董书恒道。
  “嗯,是的,老大是前年生的,老二是今年开春生的。”韩祖良有些自豪地说道。
  “可以啊,韩祖良年纪轻轻就两个男娃,将来你家中也是人丁兴旺呢。”
  “嘿嘿,大总统,咱这不是响应官府的号召嘛。再说将来这些田还得娃子们来种啊。”
  “那你再努力一把,明年再添一丁,你们师部就要给你颁发个模范家庭的牌匾了。”
  “现在一个月能够拿多少工资,一家人用的吗?”
  “够用咧,俺一个月有两华元的军饷另外有两石粮食的粮票以及五斤肉票,可以用来换羊肉、马肉或者牛肉。以前在河南哪里吃过肉哦; 孩子她妈现在在家带娃还没上工; 饷钱和补助减半。总的来说能吃饱饭哩。”
  董书恒之前也有了解; 这样他们基本上能够吃饱饭,每个星期能够吃到一顿肉。蔬菜一般都是自家在院子里种植,自给自足。
  每个团的团部有供销社,销售一些生活必须品。
  至于孩子,超过两个之后,政府会专门给孩子发放补助,要不孩子多了,以韩祖良两口子的收入,吃饭还真的成了问题。
  “嗯,现在万事开头难,以后还会变的更好的。”董书恒道。
  “生产要搞上去,训练也不能拉下啊。”
  “那是自然的哩,俺们也是参加过战斗的呢。”
  这个倒是真的,每个军垦师基本上都跟着主力部队出去历练过。
  去年弗兰西人进攻安南的时候,沙俄曾经发动了一波大规模的摩擦。
  那个时候西域这里只有五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的正规军。
  但是,王从志抽掉了一半的军垦师,这样组成了一支将近十五万人的军队。
  沙俄人差点要被吓尿,赶紧将军队退到了西哈克地区固守自己的堡垒。
  不过因为后勤补给困难,王从志也没有杀过去。
  只是带着这些人将整个中哈克地区又给梳理了一遍。
  将渗透到这里的那些哈族牧民给全部迁走。
  就连自然繁殖的野驴群都给带回来了。大军过后,整个中部戈壁草原几乎是一个活物都没有。
  “怎么样,你有没有歼敌。”
  “嗨,那些罗刹鬼呐,还没见到就跑的没影了。俺倒是发现了一个马群,也不知时野的还是无主的。最后还给俺记了一个三等功。”
  “是吧,马群也好啊,一个敌人也不一定能够比得上一匹马啊,那你也是得了勋章的人了。”
  “嘿嘿,那个奖牌给俺婆姨收起来了,总统您肯定是见过的,俺就不拿出来显摆了。”
  “韩祖良,我看你将二老的牌位都给立了起来,想必你也知道了,你们以后要在这里的扎根下来了。”
  “你们跟那些野战部队不同,他们服役三年还是要回到地方上去的。但是你们一旦成为军垦就一辈子都是军垦人了。”
  “总统,大家伙心中都有顾虑,俺们会不会跟那些军户一样,世代军籍,孩子以后可以作别的吗?”
  跟董书恒聊着聊着,韩祖良就渐渐忘记连长交代的不能在总统面前乱讲话的叮嘱。
  “哦,这个不用担心呢,现在不是孩子还小嘛,很快你们军屯也会跟那些民营农场一样建立学校。”
  “以后你们的孩子也要进学校读书,他们以后考书院不仅仅不会受到歧视,还会因为你们是戍边军人的身份而加分。”
  “不过读书这种事情还是要自己努力,我们都不会区别对待,就连那些归附的克尔克孜和哈族人的孩子,也一样可以考书院,以后想要做官还是做别的事情都没有任何问题。”
  “是俺们乱想了,之前有人说俺们就是戍边的屯卒,世世代代都只能在这里了。有些人心就乱了,您知道俺们是无所谓,这辈子就这样了,娃子们以后还想着能够出息哩。”
  “也是我们官府做的不到位,我回头会让内阁出一部法律。这样确定下来了,你们也就不用再担心了。”
  “不过,韩祖良,你说这里是戍边就不对了,咱们的边界可不在这里,还在西边老远的地方呢。你们要是担心以后孩子在这里生活的不好,就要努力地将这里建设得更好,兴许以后这里也是一个大城市呢。”
  “你看这里有山有水,可以种田,可以开矿,周围还有草原可以放牧。你们想要吃饱饭根本就不成问题啊。大家以后兴许会抢着把孩子就在军屯工作。”
  “是呢,当初在老家的时候,那么多人守着那一点土地,辛苦种的粮大部分都交了地主家的租。遇到水灾就要逃难,俺爹跟俺娘就是为了把吃的省给俺们哥俩生生饿死的,现在不管怎么样都不用担心饿死了。”
  “你们现在都是拿着工资,种的是军屯的地,有没有人偷懒,你也是个班长,管着一个生产小组,平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董书恒见到韩祖良的话匣子打开了,试着问一些敏感的问题。
  她的媳妇坐在丈夫的边上,头都不敢抬,是个淳朴的农家女子。笃姬在一旁帮忙带着两个两个孩子。
  大孩子的手中拿着棒棒糖在添,也不吵闹。小的躺妈妈的怀里还在睡觉。
  魏玉祥站在董书恒的身后,还有几个身影站在边上,这几人很容易就让人忽略掉他们。
  军垦的那些军官都被留在了外面。
  董书恒不高兴带着那么一群人跟后面。
  那样韩祖良估计腿都要被吓软,还有什么可聊的啊。
  “总统,这么说吧,大家都觉得不是自家的田,做多做少都是领着一样的军饷和补贴。但实际上,俺们都很清楚,俺们自己的口粮还是咱们自己种的田里出的,种不好田,大家还是要饿肚子的。师部每年也会对每个连的产量进行评比,产量高的给予奖励,比别人产量低的给予处罚。”
  “要说这种田实际上跟打仗一样,平时投入的多了,产量也就高。我们这里有水渠基本上不用考虑旱灾的问题。所以只要好好种都能将田种好。”
  “我们的种田小组就是最基本的劳动单位,所以说干得好不好,我们这些小班长作用很大,我平时会盯着手下的十几户人家,好在我们班里都是老实本分的。如果别的生产小组要是有偷懒耍滑的,连部也会处罚的。”
  “那你们连部都是怎么处罚,偷懒也不算什么大过错。”董书恒问道,很多事情都不能单独依靠军中的条例就能够进行约束的。
  “正常会减少肉票,扣除年底的奖励。”
  董书恒点了点头,这些方法都不是自己交代的,显然都是这些基层的人自己探索出来的。但是却非常的实用。
  “你们做的对,赏勤罚懒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地重要。”
  “就是要让大家都抢着做事,抢着将事情做好。”
  “是的,总统说的是,大家都做懒汉,啥事情都干不好。”
  ……
  时间差不多了,董书恒起身。
  韩祖良知道总统这是要离开了,赶紧起身相送。
  原本还很紧张,没想到跟总统聊天很轻松。看总统的表情似乎也很满意。
  可以跟连长交差了。
  来到院子中,王从志和军垦四师的师长正在聊天。
  军垦归军区来管,这里是他的辖地,后面还跟着一帮子团长,还有这个连的连长。
  “从志,你们工作做的不错。以后农业规划上的事情还可以跟地方上多沟通。现在就属你们这里的兵力最多了,后勤物资能够在当地解决的当然更好。”董书恒说道。
  按照这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种植棉花,然后在汉套城发展纺织业,被服一块也能够自己解决了。
  这么多的人口兵力,完全能够养活一个中型的纺织厂了。这些工厂还能够安排进一些军垦的女兵、军属。
  这里的人口以后是要继续增多的,也要考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后世这块地方,可是装下了两个中亚国家的首都。
  完全可以养活上千万人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