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自己则带着手下主力重新反到了西边,他利用廓尔喀人擅长走山路的特点避开了平坦的大道,躲过了英印军的眼线。
  然后选择英印军援军刚刚离开岸边炮艇的掩护范围,就开始进攻。这个时候英印军刚刚离开掩护他们的炮艇,警惕心还没有提起来。
  这次布朗调来的援军有两万多人,几乎是西线军队的一半。光是廖祥东一部是没办法吃下的。
  廖祥东之所以敢伏击英印军。是因为圣军的李天茂带着飞龙军已经秘密迂回到了这里。
  这支军队的存在,布朗甚至都还不知道。
  陈玉成猛攻赖根杰的英印军主力防线,除了要为廓尔喀新军打掩护之外,也是在为飞龙军的迂回打掩护。
  一开始的时候,面对廓尔喀新军的伏击,拥有人数优势的英印军并没有慌。
  他们不仅仅没有后退,反而对山坡上的廓尔喀新军发动了反冲锋。
  在英军正规军带领下的仆从军还是敢打敢拼的。英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布朗将英军打乱了,将英军和仆从军搭配在一起作战。
  令英印军感到疑惑的是这些廓尔喀人也冲了上来,他们连山坡上的地形优势都不要了。
  当英印援军的指挥官在嘲笑这些廓尔喀人是不是一个愣头青在指挥的时候。
  英印军的后方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那声音有些低沉,就像是雨季连绵不断的闷雷一般。只有大规模的骑兵集体冲锋的时候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反观这支英印援军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的骑兵。
  他们的骑兵部队主要都留在西边用于警戒那些叛军。
  因为叛军中的詹西军有大量的骑兵,所以英印军要留下大量的骑兵监视对方。
  援军的指挥官还没有等到后方军队的报告,飞龙军就已经杀进了英印军的后对。
  英印军的援军本来就是在行军的状态中,没有任何的防御设施。
  遭受伏击之后,注意力又被伏击他们的廓尔喀新军完全吸引住。
  在他们的情报中,这支骑兵是根本不应该出现的。
  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仓促的状态下迎战这支骑兵。
  但是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又是被骑兵爆了菊花,英印军的失败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一支由三十几艘炮艇组成的内河水师也沿着雅江来到了达卡城外。
  在达卡城西,五万缅甸军队已经准备好蓄势待发。
  这次圣军算计东线的英印军,发动了这么大的阵仗,怎么能够少的了伽罗亚这个反英同盟的中坚力量呢?
  事实上,英军撤走之后,伽罗亚就一直在想着反攻了。
  当阿瓦城的那些大臣们上书催促他班师回朝的时候,伽罗亚不仅没有回去,反而调集了更多的兵力人力到达卡。
  现在的达卡以及周边的地区已经聚集了上百万的缅甸人。其中光是士兵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
  有了这么多的人口和兵力让伽罗亚的信心渐渐膨胀起来。
  这次的计划,石达开也事先找到了伽罗亚。
  但是伽罗亚此时要袭击英军就必须要渡河。
  这条河流本就是英国人重点监控地方。
  缅甸的沿海都已经被英国人肆虐过了,伽罗亚现在手中不要说战船了,就连运输船都没有多少。
  如果要用浮桥或者是竹排渡河的话,不可能逃过英国人的眼线,被人家半渡而击的话,那就成了送人头了。
  好在圣军的苍龙军已经初步成军。
  在复兴军的支持下,丁苏吉亚的造船厂已经交付几十艘炮艇,其中有好多还是铁壳的炮艇。
  这次机会难得,石达开为了能够重创英军,也是下了血本。
  两支新建的军团都拿了出来。
  而苍龙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缅甸军队渡河。
  不过苍龙军能够到达达卡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达卡的上游还有英国人的炮艇巡逻。
  但是这些英国炮艇没有想到圣军也有自己的炮艇了。
  要知道对方可是一支叛军,枪炮可以购买,但是炮艇可是搬运不了的。
  他们很难想象到一支叛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自己造船厂,甚至都造出了这么多的炮艇来,还是非常先进的铁壳炮艇。
  就这样,苍龙军第一次出动就跟英国人的炮艇在内河中干了起来。
  苍龙军到底是有备而来,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
  火力上也一点都不比英国人的炮艇差。
  而英国人的炮艇大部分都在恒河支援陆军作战,在雅江流域的数量并不多。
  这才让苍龙军旗开得胜,打赢了出师以来的第一场水战。
  一路过关斩将,到了达卡城西之后,炮艇编队与河中沙洲上的要塞配合终于掩护着缅甸军渡过大河。
  缅甸军渡河之后在苍龙军的配合下击败了对岸监视缅甸军的英印军。
  这一部英印军的数量只有一万人不到,面对五万缅甸军进攻,还有河中炮艇的火力支援,没有坚持多久就失败了。
  接下来,缅甸军并没有直接杀向加尔各答,虽然那里非常的诱人。
  伽罗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手下的缅甸士兵是什么德性,他非常的清楚。
  让这些士兵去进攻英国人驻守的坚城,无疑是去送死。
  伽罗亚听从王振友的建议,让军队向西北方向开进,先攻克了小城巴布纳,然后继续西进,杀向北方地区与加尔各答之间的交通要地拉杰沙希。
  拉杰沙希一直是加尔各答北部防线的后方大本营。
  这里储备着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是此时这座城市中的守军只有不到五千人。
  不过拉杰沙希城的城防工事非常的完善。
  缅军要想占领这里并不容易,但是只要能够占领这里,则相当于截断了北边英印军的退路。
  如果从地图上就能够发现,此时廓尔喀新军、陈玉成的主力军团以及缅甸军已经从三个方向将东部防线上的英印军给包围了。
  赖根杰这个小城根本就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军队。
  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布朗在得知援军被伏击消灭之后,知道大事不好了。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援军可以调动了。
  他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给东部防线上的士兵,而是送给西部监视叛军的那一部分英印军。
  布朗命令他们绕道退会加尔各答。
  然后,他留下一万多仆从军留守在这里,带着剩下的军队向拉杰沙希方向撤退。
  这留下的一万人实际上是布朗的弃子了。


第五九八章 前方加尔各答
  有了那一万炮灰在后面拖着陈玉成的军团,布朗终于带着五万残兵脱离了战斗。
  陈玉成可不会就这样将布朗给放跑了。
  刚刚解决好战斗的飞龙军马不停蹄地追了上去。
  飞龙军的后面是廓尔喀新军跟着,两只军队一前一后跟在布朗的后面。
  布朗不得不再次分兵一万堵住后面的追兵。要不然他率领的步兵根本就跑不过圣军骑兵。
  原本他应该从河边撤退的,那样就不用担心追兵。
  但是飞龙军和廓尔喀新军恰好就挡在英印军退往河边的必经之路上。
  无奈之下布朗才从陆路撤退。
  再次留下一万人殿后之后,布朗手中的士兵不到一万人了。
  得知拉杰沙希被缅甸人五万大军给包围了,布朗带着手下退到了沿河的英吉利巴扎尔城。
  配属给他的船队也集中到了这里。
  到了这个时候,布朗才放下心来。通常在河边的时候,因为有炮艇的支援,圣军是不会主动进攻他的。
  这次的战斗,圣军层出不穷的后手让他应接不暇。英印军的损失惨重,他手中损失的兵力已经将近六万人。
  这样的失败要是传回到本土去,他布朗的名声可就要烂大街了。
  说不定自己还要进军事法庭,接受那些带着假发的道貌岸然的家伙的审判。
  想到这里,布朗心中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到北线来。
  像罗伯特将军在南线,只有泰米尔人一个敌人,那样的仗打起来就简单多了。
  在这里,他不仅仅要应对印度叛军,还要应对那些狡猾的华人军队,以及那些凶残的缅甸军队。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战争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英吉利巴扎尔也是守不住的,他手上的兵力不足,后面足足有五六万的军队在追着他。
  在城内草草修整了一下,布朗带着手下的残兵上船准备继续向加尔各答前进。
  城内的百姓知道了英印军打了败仗,都争先恐后地向城外逃去。
  当布朗带着手下上船的时候,不知为何涌过来了一群当地百姓。
  这些人大都是当地的贵族,或者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布朗的船队装载他手下的士兵都有些勉强,哪里还有空间装载那些百姓。
  于是,布朗命令士兵们开枪将这些人给吓了回去。
  船队终于开动了起来,沿着恒河向下游开去。
  刚刚离开了英吉利巴扎尔,布朗这下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圣军布下的后手还没有结束。
  布朗的船队前进了不到七十公里,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苍龙军。
  远远的英印军的内河船队就是发现了打着圣军旗帜的炮艇编队。
  每艘炮艇编队上面都拖着长长的烟柱,想不看见都不行。
  英印军船队中的护卫炮艇赶紧迎了上去,他们要保护那些运兵船。
  “该死的,圣军的战船怎么窜到这里了。”布朗忍不住骂道。
  自己这边只有十艘炮艇,其他的都是运兵船。
  而从望远镜中,布朗很容易就能发现,对方全部都是战船,看起来应该有二三十艘。
  布朗还没见识过圣军的战船的战斗力,现在只能看到对方也是蒸汽动力炮艇,还不知道对方的火炮威力如何。
  出于一直以来对水上力量的自信,他觉得大英帝国的战船应该会比对方强大吧。
  基于这样的自信,布朗甚至都没有下令船上的士兵暂时先躲到岸上去。
  他们就坐在船上等着自己的这边的战船好好去教训一下那些不知天靠地厚的反叛军。
  “轰轰轰……”双方的炮艇隔着老远就开始在江面上对轰了起来。
  一团团灰白色的硝烟从炮艇上漂了起来。宽阔的恒河河面上很快就被烟雾笼罩。
  现在已经要进入雨季,印度地区还是吹东南季风。
  这样的方向对于从南面的杀过来的苍龙军显然更加有力。
  东南风将苍龙军这边的硝烟向英印军那边吹过去,这挡住了英印军炮手的视线。
  而苍龙军这边至少能够通过硝烟中的火光分辨对方位置。
  布朗的自信来源于英军的炮艇这两年也都更换了后膛跑。
  因为印度地区一直处于作战的状态,英国人不吝啬将好的装备送到这里。
  现在阿姆斯特朗的兵工厂已经制造出了铁甲舰使用的大口径后膛炮。
  这种炮艇上使用的小口径后膛炮早就已经造出来了。并且优先装备到了印度恒河的内河舰队。
  所以现在英国人的炮艇在火力上与圣军的炮艇相当。
  但是圣军的炮艇上面安装有防护炮塔,这也是复兴军那里传过来的技术,而英军那边却没有。
  英国人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话说要不是董书恒个人的见识,复兴军的舰船设计师也不会想到射击专门的炮塔。
  因为炮塔会影响到船只搭载火炮的数量。这个时代的人还是人为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