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派了一些官员来管理他们。
  然后又在尼布楚东边的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仿照国属农场的形式设置国属牧场,归农业部下面的农垦局管理。
  这些草原牧民摇身一变成为了复兴军牧场的工人。
  每个牧场除了饲养牛羊、种植牧草、粮食,同时那些青壮的男性牧民还要参加民兵的训练,接受作训部的管理。
  “多谢总统夸赞。”牧场的林场长此时非常的激动。虽然提前知道要有大人物过来,但是没想到这个大人物就复兴军的大总统。
  此时,董书恒能够夸上他一句比什么样的奖励都要来的实惠。
  “大总统,您看,那片一大片木栅栏围起来的地方的就是我们的奶牛场。现在奶牛场有五百多头奶牛,一百多名女工负责挤奶工作。”
  “挤好的牛奶会被送到尼布楚的食品厂去做成各种奶酪、黄油以及奶粉。”
  草原上的牧民本身就会制做各种奶制品,尼布楚那里投降的沙俄人又带来了欧洲制作奶酪、黄油的技术。
  这让复兴军的食品厂可以快速将不易保存的牛奶做成各种各样方便保存的奶制品。
  各种奶制品也就成为了草原地区与羊毛、皮革同等重要的商品。
  董书恒还引进了一些好的奶牛品种。
  草原人原本喜欢挤马奶,但是马奶的产量哪里比得上牛奶。
  董书恒这么致力于推广奶制品也是想要改善华夏人的饮食结构。
  现在复兴军治下的百姓普遍身体素质不强,实际上除了吃不饱饭,跟饮食结构也有关系。
  蛋白质的摄入来源太少太单一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咱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国。
  牛马都是作为重要的畜力使用。
  牛奶这种东西除了达官贵人,很少有普通的百姓能够享用到。
  现在提倡喝牛奶已经成了新生活运动的一部分。
  妇女互助会也一直在帮助推广使用奶粉。
  不是每一个孩子一出生都能够吃的上母乳。
  很多生了孩子的女人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是产不出母乳的。
  有钱人家能够请到奶妈,普通人家只能够用米汤喂服。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夭折。
  所以,董书恒推广乳制品也能够提高婴儿的成活率,对增加人口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的奶粉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主要还是数量不足。
  等到以后奶牛的保有量下去了,奶粉一定能够进入普通家庭。
  现在对于生孩子比较多普通家庭,复兴军的政府会给他们补助奶粉。
  现在这些牧场产的奶粉实际上大都是给政府收回去了。不过政府也会给牧场支付价款的。
  虽然是国属的牧场,但是他们跟大多数的农场一样都是要自负盈亏的。
  董书恒可不想让这些人真的以为自己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大锅饭。
  “林场长,牛奶的产量怎么样?”董书恒问道。
  “现在每天可以送过去二十桶牛奶。”林场长回答道。
  他所说的桶是指那种装在牛车的上的大木桶,并非是挤奶用的小桶。
  复兴军这边给拉牛奶的桶做了专门的标准。
  每桶大约可以装牛奶350升。
  “你们的奶牛种群还要继续扩大啊。我们的奶制品需求量还要增加,缺口大的很呢!”董书恒说道。
  现在婴儿潮已经到来,董书恒很清楚,随着出生率的提升以及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
  以后各种奶制品以及奶粉的消耗量将越来越大。
  现在草原上的牧民还没专门养奶牛的习惯以及技术。
  大部分的牧民只是在牛马产仔的时候挤奶,产量并不高。
  但是此时的欧洲已经有了养殖奶牛的技术了。
  此时,复兴军的这些国属牧场中养殖奶牛的技术就是从沙俄人那里学来的。
  不过董书恒相信,这个技术一定会越来越成熟的。
  因为复兴军可能是现在最为重视农牧业技术研究的了。
  董书恒甚至让人在昆明和长安分别建立了一座野生植物园,收集培育世界各地的野生粮食作物种子。
  他知道这些东西以后会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无论什么时候,生存都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而食物就是生存的重要条件。
  “是的,总统,我们现在牧场的小母牛都是像大姑娘一样供着,就是希望它
  们能够早点成熟产奶。”场长回道。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了“吭哧吭哧”的声音。
  “呃,总统,怕是打草的拖拉机回来了。”场长解释道。
  果然远处一辆手扶拖拉机的车厢上面堆着高高的草垛正在慢悠悠地从远处开来。
  董书恒见怪不怪,这些拖拉机是第一批出产的手扶拖拉机,华夏东西南北各处的农场都分了一定量的配给。
  主要是测试拖拉机在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的实际工作情况。
  像桃树湾牧场这里能够分到一辆并不奇怪。
  “林场长,这个拖拉机你们用的怎么样。”董书恒随口问道。
  “总统,您还别说这个拖拉机真不错。”
  “这吃油的车子咱们还是第一次见。”
  “它现在可是我们这里的明星了。这段时间新鲜劲儿才过去,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出去打草,他们都争着要坐拖拉机。”
  “简单点说,这家伙就是劲儿大,还耐用,车厢大,装的东西还多,我们这辆用了一个月了,还没有出过故障。”林场长忍不住夸赞道。
  这个拖拉机隔一段时间保养一次就好了。不用的时候放在仓库就好。
  拉车的牛马还得专人照顾呢。
  如果都用了这个拖拉机,那么牧草就可以用来多养一些可以赚钱的奶牛。
  林场长的这笔账算的很精细。
  “好用就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以后我们还会有打草机,这个拖拉机可不仅仅能够拉东西。马上我们会造一种更大的拖拉机,在那上面装一个机器就能够自动打草。”董书恒笑着说道。
  现在这种小拖拉机只能够在前面加装一个割草机。就都这还没有用上呢。
  “那感情好,总统,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养更多的奶牛和绵阳了,不用再担心没人照应。现在的每年光是打草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林场长说道。
  他不担心有了机器牧场的人没事情做。
  现在牧场这边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消耗人力的。
  比如说伺候那些奶牛、挤奶一个人只能弄几头牛。
  如果有机器能够分担这些最苦最累的打草工作,那当然是更好了。
  “那爱华,过来。”董书恒对着跟在林场长身后那爱华喊道。
  这个小伙子的事迹,董书恒刚才已经听林场长介绍了。
  没想到这个瘦小得像是个孩子一样的青年竟然能够杀死那么多的沙俄人。
  “总统叫你,你还不过来。”见到那爱华傻站在那里,林场长赶紧没好气的提醒道。
  他刚才已经想尽办法帮着这个小子在总统的面前露脸了。
  牧场中那么多出身草原的小子一个个都是呆愣愣的,老林也就觉得那爱华这孩子还算聪明。
  那爱华这小子那么年轻就能够立这么大的功劳。以后兴许会成为一个将军。
  要是他们桃树湾牧场出了一个将军,他这个场长也与有荣焉!
  所以刚才带着董书恒参观牧场的时候,他就将那爱华带在身边。


第五二二章 那爱华的安排
  “是,总统。”那爱华终于反应了过来。
  “那爱华,那拖拉机你做过吗?”董书恒指着停在边上拖拉机问道。
  “嗯,坐过,总统,跑的没马快,不过力很大。”那爱华答道。
  “哦,对哦,你还是一个骑兵呢!那你说要是我能够让它跑的更快,再给它的外面套个铁壳子,驾驶员呢在里面开拖拉机,车厢也用钢铁罩住,留出来射击空,在里面装上转管机枪,再在顶上装一门炮。”
  董书恒先对那爱华描述了一下装甲拖拉机的样子,然后继续问道:“要是这样的话你率领骑兵去跟他的对抗,还能够打得过吗?”
  那爱华想象了一下董书恒描述的那个四不像的样子。
  挠了挠头说道:“总统,那个拖拉机是我们这边的,那我肯定会选择坐在那个拖拉机中,战马再厉害也跟人一样是血肉之躯,如何跟钢铁对抗。”
  “哈哈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那爱华你回头去新京陆军学校就直接去的特种骑兵科吧,到时候我会亲自去给你们授课。”
  说着,董书恒担心自己会忘记这件事情,于是对身旁的大秘魏玉祥提了一下,让魏玉祥去安排一下。
  “唉,臭小子,还不谢谢总统。”林场长知道董书恒这是在提携那爱华,赶紧提醒他谢恩。
  那爱华还在思考什么是特种骑兵科呢。
  实际上这是董书恒暂时想出来的替代名词。
  拖拉机有了,“水箱”肯定也会出现的。为了保密,董书恒只能先称呼这个特殊兵种为特种骑兵。
  现在虽然还没有制造出来实物,但是人才得先培养起来。
  哪怕是到时候真的弄几个装着铁甲的拖拉机也可以吖。
  无非是柴油机驱动有装甲,有攻击的手段。
  打仗的时候用上自己速度、装甲和火力就好了。
  “哦,谢谢总统,敢问总统,我本来就是要去骑兵科,这特种骑兵科又是什么?”
  林场长在一边简直是要气炸了,有这么和总统说话的吗?
  这小子平时挺机灵的,为啥今天老是犯浑呢?
  董书恒却是没有在意,这个那爱华也就十六七岁,还是一个单纯的小孩子心境,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他笑着开玩笑道:“这是军事秘密,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牧场很大,占地有十几万亩,董书恒只是在场部的周边看了一看。
  外围的区域主要都是草场和农田。
  董书恒又去军马场看了一下,每一个牧场都会强制蓄养一定数量的战马,以保障军队战马的需求。
  复兴军现在虽然控制着大量的草原,不缺马匹的来源。
  但是普通的战马已经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复兴军迫切需要大批量培育更加优质的战马。
  从沙俄那里缴获的顿河马,从哈萨克缴获的大宛马。还有布哈拉上贡的汗血马现在都能够在复兴军的军马场看到。
  布哈拉汗国自从被复兴军打服归顺之后,就紧紧抱着复兴军的大腿。
  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比沙俄更加强悍的国家,这个国家还可以做自己的靠山。
  做华夏的藩属国总比被沙俄灭亡要来的好吧。
  布哈拉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唯一闻名于世的就是汗血宝马了。
  貌似汗血宝马这个名字还在咱们华夏人帮它起的。
  当然了,那里其实还是有一件宝贝的,那就是石油,不过这东西现在还没什么人稀罕。
  董书恒虽然知道那东西好,但是他现在有几个易开采的大油田就已经足够用了。
  毕竟他拖拉机才刚刚搞出来,所需要的油耗还不如后世的一个小县城呢。
  至于老百姓家中烧的煤油,那就更是毛毛雨了。这能烧掉多少啊?
  现在的复兴军跟阿曼王国搞贸易,又搞来了许多阿拉伯马。
  可以说现在复兴军掌握的战马的品种以及数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齐全。
  董书恒让各处牧场蓄养战马,这样有利于培育出更高的战马品种。
  因为战马在国属的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