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还沉浸在思考中的胡貺生有些不淡定了。
  这么大一笔钱在大清的时候相当远上千万两的白银了。
  胡貺生的是做过满清的地方官的,而且是一个研究经世致用之学的地方大员。
  他非常的清楚有这么多的钱在一个行省究竟能够办多少的事情。
  “嗯,很好,这件事情给大家都记一功。让财务人员催促这些人尽快将钱存入复兴银行。”胡貺生交代到。
  复兴银行掌国库以及地方上的府库。所以复兴军的政府建到什么地方,复兴银行就要建到什么地方。
  这么大一笔钱,胡貺生的小心脏都砰砰跳,还是让他们尽快地放到国库之中才放心。
  “是的,大人,我们已经联系了复兴银行的人了。不过参加拍卖的人都是只交定金。后续的资金没有那么快到位的。”小秘书何延年解释道。
  “没关系,咱们也不会一下子用这么钱,现在有这些定金就好了。至于剩下的尾款,只要他们按照合同履行就好了。”
  “延年,你去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给我叫过来,现在钱到位了,我们的要将今年的预算做一下了。”胡貺生吩咐到。何延年现在就相当于是胡貺生的秘书。现在吕宋行省的政府刚刚建立,很多部门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胡貺生身边也就几个秘书帮忙。
  “嗯,是,胡大人。”
  城内留下来的房产基本上都卖了出去。但是胡貺生带来的人以及今后来到的这里的普通人还得有地方住啊。
  所以,胡貺生第一步就准备在马尼拉城外建造一座新城。为马尼拉的普通百姓提供平价的住房。
  现在他手中有钱了,就可以开始规划吕宋今后的建设了。
  所有跟胡貺生一起到吕宋的人,除了下派到地方上的除外。其他人现在都在原本的总督府中合署办公。
  所以很快人都凑齐了。
  原本总督府宽敞的会客厅现在成为了一间会议室。
  “诸位,刚才拍卖的收入,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加上之前缴获的财物。我们现在可以支配的财政资金已经有两千多万华元。”
  “接下来,我们要制定今年的财政预案,因为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所以将大家都叫过来。”
  “我这边已经有了两个项目,一个就是马尼拉城外的新城项目,还有一个就是修建一条从马尼拉北到林加延,南到八打雁地区的短途铁路。”这条铁路虽然不长,但是这至少解决了吕宋岛上铁路的有无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土人劳工的去处问题。
  “各位,都说一下自己的部门准备做哪些预算。正好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
  花钱的大户,教育厅的总长率先说道:“胡大人,在吕宋岛上只有一些当地家族建立的私塾。我们教育厅准备先用一年时间将这里的小学教育建立起来。这样我们大概需要建立五十所小学堂。另外还要从国内招募一千五百名教师,这些教师杨帆出海过来,每人必须要给一笔安家的费用。因此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元的预算。”
  好吧,这一下子就去掉了十分之一。华夏现在非常重视教育,各个地方在教育中的投入都非常的大,更何况现在是初立阶段。大量的学校都要新建。加上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才会这么多。
  但是以后肯定会少的多。
  “另外,我们的还想建造一座矿业职业学校,当然这座学校的钱可以由矿业公司来出。毕竟是帮他们的培养人才。国内的很多职业学校都有企业出钱建造运营的,咱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厅的总长继续说道。
  “如果经费允许的话,我们还准备建立一所国立南洋书院。可以面向整个南洋地区招生。当然了,也可以拖后一些,全凭胡大人安排。”
  胡貺生认真的听完。教育确实是重中之重。因为的要想彻底的同化这里就必须要推广教育,以后就是当地的土人也都要接受华人学校的教育。
  董书恒对于这些新占领区的的教育比国内地区还要重视的。
  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人对华夏缺乏认同感,所以的更加需要用教育去同化。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胡貺生非常的清楚,要想要推广王化,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所以在教育上的投资,复兴军一直不会吝啬。
  胡貺生自然也不会在这上面卡的紧紧的。
  第二个站出来讲话的是卫生厅的总长。各地的学校要建立。
  那么医院和卫生院自然也要建立起来了。
  这个自不必说,投入主要也是在基础设施以及招募人员上。
  吕宋这里潮湿闷热本就容易滋生疫病,建立医院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在医生和老师都只能从国内的招募。
  海外工作的话,肯定要有额外的补贴的,不然谁愿意来啊。
  现在国内的人才都还在紧缺的状态。
  各个医学院校和师范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都非常抢手。
  在国内的小学,很多的老师都是原本的秀才、童生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充任的。
  不过,胡貺生觉得他们招募的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人,师范学校培养的老师谁愿意到这里啊。
  接下来是交通厅的总长。各地主干道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了。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俘虏正在各处的道路上对原本的道路进行扩建。
  复兴军建造道路有自己的标准,国家级的直道是一个标准,省级、府县级都有自己的建造标准。
  “胡大人,我们准备正在扩建的省道,还是使用砂石路面,吕宋这里多山,采石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要是修建水泥路面的话,成本太高,等到以后本地的水泥厂建好之后,再对其进行硬化就好了。”
  交通厅的总长能够站出来帮着省钱,这让胡貺生非常欣慰,前面两位刚才已经拿走了三百多万了。
  交通的投资建设本来就是最为耗钱的。
  接下来邮政局人出来要钱建造各地的邮递网络,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他们要拉一条连接国内的电报线。
  胡貺生自然知道电报线路非常的重要。但是这里和大陆之间远隔重洋,怎么拉电报线啊。
  胡貺生不是专业人士,他不知道电缆是可以走海底的。
  只要在海底的距离不是太长,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坐到。
  复兴军通过山东半岛拉到朝鲜再到远东的电报线就走了海底。
  吕宋岛北部距离台南地区已经不是很远,只要能够并进台湾岛上的电报线就大功告成了。
  这个方案大家都是支持的,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以前需要等很多天的批复,要是有了电报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吕宋岛上的一帮子人已经准备好了的大干一场,他们的底气就是手中的这一大笔钱。
  殖民者通过鱼肉殖民地的百姓来完成原始积累。复兴军直接靠着打劫殖民者完成原始积累。
  效果似乎一点也不差。


第四六四章 双体鱼雷艇
  滦州第一拖拉机厂。
  工厂的后方的是一大片的空地,这是工厂的试验场。
  试验场上的有模拟各种条件下的道路,有农田,有矿井,有模拟的码头。
  此时的在试验场上有一辆的造型奇特的车辆。
  两个巨大的轮子托起的一个的铁皮铆接成的车厢。
  车厢的底盘上一根工型的钢梁伸到前方跟前方的车头连接到了一起。
  车头的主体部很明显就是之前出产的一号柴油机。就是那种小马力的柴油机。
  柴油机也是装在一个底座之上,下面由两个小一些轮子托举。
  橡胶做成的轮子上刻画着深深的纹路。很显然是为了增加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车头的底座之上有两个的手扶的握把,上面有一些可调节的部件通过硬钢丝与柴油机头连接在一起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没错,这就是我们后世经常看到的手扶拖拉机。
  这种小家伙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活跃在大部分的乡村地区。
  “老刘,让我来试试。”董叔恒的手上拿着一个“z”型的摇把跃跃欲试。
  前世的时候他十二岁就已经可以开着手扶拖拉机下田耕地了。
  “总统,这,这有些危险,操作不熟练的话,点火之后摇把可能会抽不下来。要是让您受伤了,我可担待不起。”
  “放心好了,老刘别忘了,这个外形设计还是我搞的呢。”董叔恒坚持道,实在是他的手痒了,想要体验一下儿时的记忆。
  老刘无奈,只能让几个试车员跟在董叔恒的身边。要是总统的车把没抽出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将总统拉开保护在身后。
  董叔恒右手拿着摇把走到了这个略小的柴油机头右侧,将摇把插在侧面的插口上。
  然后左手的压住同样在车头右侧的一个油门装置。
  右臂发力,缓缓地转动摇把。
  董书恒能够听到柴油机内部活塞运动,进气排气发出的吭哧声。
  “吭哧、吭哧、吭哧……”随着他加快手臂转动的速度,这种声音的频率越来越快。
  董书恒的左手微微下压,油门放大,柴油机内部终于点火成功。
  董书恒感觉自己发力的右手突然间一松。燃油点燃之后,活塞自动推动着柴油机运转了起来。
  紧接着,他猛地向后抽出了摇把。
  左手继续加大油门。
  “吭哧”声变成了“嘭嘭嘭嘭……”的声音。
  柴油机头后方一根竖直向上,在顶部向左边拐了一个弯子的烟囱冒出了一朵朵的黑色烟团。
  这个时候董书恒才慢慢地将油门调小一些。直到烟囱的烟团颜色浅了下去。
  “总统,您真厉害。您的操作很熟练。让我们的试车员给您演示一下吧。”老刘过来一阵奉承,实际上是担心董书恒还要亲自试车。
  “这车很不错,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是不知道跑起来怎么样?”这辆车子跟董叔恒前世见到过拖拉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只是焊接的工艺不同,大部分地方都是使用铆接的工艺。
  还有就是钢铁的品质可能比不上后世的钢铁。
  所以,董书恒就是担心它在路况差的情况下能否承受那样强度的颠簸。
  后世七八十年代农村的路况跟现在实际上差别不大。
  都是土基的道路,上面有一些坑坑洼洼是在正常不过的。
  这对于前轮驱动,加高了底盘的手扶拖拉机来说都不是个事儿。
  而且这个小家伙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很多的地方的都是经过了加固的。
  所以它没别的优点,就是的耐艹。
  一名试车员上了车厢前面的座位,这种座位的设置跟现在很多的马车都差不多。
  只见这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右脚踩下力合。
  左手拨动的一根连接车头的杆子,这是在挂档。
  这辆拖拉机的出现,至少要比历史上的最早出现的汽车先进一些。至少后世车辆应该有的东西他基本上都有了。
  而不是像莱布尼茨一样只是用一辆马车装上发动机。
  试车员双手握着扶把,慢慢地松开了脚底下的力合。
  车身突然间就像被一股力量拉扯着微微抖了一下。
  随即车辆向前走去。
  试车员加油门提速,然后换挡,一系列的动作都非常的流畅。
  车子行到了一处坡道,只见试车员降低档位,然后拨动油门,小拖拉机虽然冒出了黑烟,但是还是很容易就爬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