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如何高效地对付小股的敌人,他们是这支队伍的匕首。
  而那些日本人,他们都是太刀队中的佼佼者,他们很多人都是近战肉搏的能手。
  而且这些人吃苦耐劳,服从意识很强。只要确定了上下级的关系,他们就会绝对地服从命令。
  三类人员在这支队伍中正好可以完美地互补。
  乌苏里江以东的滨海之地,自海参崴往北数十个农场同时开建。
  如果乘船沿着海岸线航行,就能够看到一阵阵硝烟弥漫的场景。
  这是农场的开拓者砍伐树木之后在烧荒。
  这些农场都是挑选了最好的地方,地上的土层积攒了厚厚的腐殖质。
  今年他们已经来不及种植了,他们得先将生活设施给建立起来。
  这个冬天他们必须依靠带过来的补给,以及他们在当地的狩猎、采集来维持生活。
  每个农场是以一部分原来的农场老人,带一部分新征募的新人组成。
  这种以老带新的模式可以让淮海军的农场滚雪球式地增加,而且不会改变既定的管理模式。
  更多的移民还在一批批地往远东赶,这条线路淮海军有几个固定的补给点。
  这是一条成熟的线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沿着这条海上线路到远东生活,缓解关内地区的人口压力。
  现在董书恒正让远洋公司,沿着这条线路开辟一条北美的航线。
  从库页港向东到千岛群岛再到阿留申群岛,最后到达北美的西海岸。
  这条线路比从日本横滨转道夏威夷群岛,旧金山的线路要近的多。
  这次北海水师的一部去北美洲袭击沙俄美洲公司的据点只是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探查这条海路。
  太平洋连接东西的海上线路只有北、中、南三条。
  北线就是董书恒现在探查的,实际上是由俄国人开辟的。
  中线是美国人开辟的,途径夏威夷和日本进行中转。这条线路淮海公司已经开辟了跑旧金山的专线,不过这条线路上的船队名义上是美国西海岸公司的船队。
  南线是当年西班牙人开辟的,南线的岛屿最多。但是靠近赤道,海况也最恶劣。现在淮海公司跑秘鲁就是走的这条线路。
  一个国家航海事业的崛起,海路的掌握同造船技术一样重要。
  董书恒现在这样四处开辟航线,也是为将来华夏成为航海大国打下基础。


第二二八章 发展江宁
  有时候老天爷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喜欢捉弄一下弱小的人类取乐。
  之前天热的时候,董书恒想去江西避暑,可是事情接二连三地找到他。
  现在忙好了,一场台风袭来,又让天气凉快了下来。
  今年的台风并不大。
  因为淮海军重新修建了海堤,而且设置了水闸。
  往年司空见惯的海水倒灌,今年奇迹般地没有发生。
  让很多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都将此传为神迹,甚至有人说董书恒是共工转世。
  如果你能征服大河你就是英雄,但如果你能征服大海,那你就是神了。
  当然了对于这种谣传,董书恒只是一笑而过,他没必要去制造这种谣言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你神话了自己,以后你的继任者要有很大的概率会想你一样神话自己。
  因为他继承了你的权力,再继承你的神力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个确实有能力又头脑清醒的神没有太大的危害。
  怕的是那种明明没有什么能力,更别说神力的人,他们很容易真的将自己当做神。
  那么他想展露神力,就会对这个天下带来无穷的危害。
  比如说洪秀全这样的传教传到最后将自己都洗脑了。
  在董书恒心中更希望去用制度和法律来巩固自己统治。
  法律和制度时候看似是在约束你,实际上他们更大的作用是在保护你。
  就连在自由主义横行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都说“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人想要自由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自由不被侵犯,那就要先约束自己周围的人,当然这种约束也必然要施加到自己身上,不然别人也不会遵照执行。
  董书恒认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统治者。
  从中国历史上的横死率来看,统治者似乎是一个弱势群体。
  ……
  有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今年江北种植了大量的水稻。
  当然也有很多不适合做水田的地方种植了大面基的棉花。
  由于两江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棉花的价格一路走高。不光是农场,就连许多农户自己都会种植棉花。
  董书恒仿照后世,让军政府倡导各地组建种植经济作物的合作社。
  让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加科学,同时销售也更加顺畅。
  魏玉珍似乎比董书恒还要忙,不仅仅要管理自己的报社,还要到书院教书。
  最近她似乎又跟笃姬成了朋友。
  董书恒突然发现凡是跟自己有些瓜葛的女子,都成了魏玉珍的朋友。
  当然除了吕飞燕除外,那个女人现在已经成了朝廷通缉的头号女匪首。
  清廷开除了十万两白银要买她的人头。这些钱自然是山西的那些狗大户出。
  吕飞燕过去这段时间将重心转移到了山西方向,在山西几进几出。
  官军根本就拿她没办法。山西的那些大户就遭了殃。好几个晋商家族祖宅被攻破。
  存放百年的大银球都被太行纵队融了带走。
  这对于这些山西老抠的刺激非常大。
  抠门如他们一般,也开始出钱训练民团。山西这个清廷的后花园开始向着军阀化发展。
  再来说这个魏玉珍,董书恒怀疑她是要提前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当然也有可能自己有好感的女人都有相似之处,她们碰到了之后会物以类聚。
  想到这里董书恒摇了摇头。还是家中的慧儿最是省心。每天陪伴着母亲,对自己言听计从。
  董书恒不明白自己这样一个有着后世生活经验的人,为何还会喜欢那些身上带有后世元素的女人。
  两江那些想将闺女送进董书恒被窝里的名门大户,可是多了去了。
  也许是因为几个女人都没有裹脚?
  董书恒前世的时候还见到女人裹小脚的样子。
  那是隔壁邻居家的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就是从小裹脚,一次她当着几个小孩子的面把袜子脱了。董书恒就见到了她被裹后的小脚。
  小脚趾都被拉扯着长到了脚梁自的中间位置,离着前面四个脚趾老远。
  真的像鸡爪一般,那次差点在董书恒心中留下阴影。
  不过那是前世最后一次见到那样的脚了。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没想到自己的周围全是这样的脚,包括他的母亲。
  慧儿是到了他家才开始裹,董书恒将她解开之后,小丫头的脚还没怎么变形。
  ……
  “玉祥,玉珍最近在忙些什么?”
  “呃,这个,您这可难倒我了,我这个妹子比我们两个哥哥都忙。”
  “家父现在整天呆在博物馆南边,也没时间管她。您最近不是给他送去了一些上面带字的兽骨和龟甲嘛,他现在在研究上面的文字,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你这么说,倒也是的,老师他身体本就不好,最好不要这么劳神。研究甲骨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些兽骨和龟甲的确是董书恒命人找来的,考古和历史研究看似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现实意义。
  其实不然,历史研究能够探究一个民族的形成演化,对于民众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非常的有帮助。
  董书恒的这次大丰之行,除了无烟火药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去见了小克虏伯一趟。
  夫妇俩现在在大丰过得很好,没有在普鲁士的时候,处处被现实束缚的窘境。
  小克虏伯最近一直在组建大丰的这边的研发中心。
  将从普鲁士带过来的技术整理出来。尤其是火炮和冶炼技术。
  淮克的工厂虽然没有建立,但是这些技术要提前授权给大丰的兵工厂以及徐州的钢铁厂使用。
  董书恒还特意参加了两人在教堂补办的婚礼,为二人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令夫妻二人感动不已。
  实际上,这次他过来找小克虏伯主要就是为了商量几个新厂选址的事情,一个是兵工厂,这个兵工厂主要进行火炮的生产,另外一个就是钢铁厂。
  董书恒的意思是将两个厂子放在江宁城的滨江地区。
  一来那里有长江的水路交通便利,二来董书恒知道后世的马鞍山就是一个铁矿产区。
  如果说马鞍山的铁矿品质不高的话,那么上游的大冶的铁矿可是高品质的铁矿。
  另外,江西的萍乡盛产优质无烟煤。有了这两者钢铁厂就能建起来了。
  另外这几个地方,萍乡和马鞍山都在淮海军的管辖下。
  大冶在左宗棠的治下。董书恒要去买他的铁矿,那是给他送了一条财路,老左估计要笑的会合不拢嘴。
  而且江宁城离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差不多,都有水路联通,运输成本很低。
  当然了,董书恒也就是前世看了看了汉冶萍公司的介绍得来的结论,实际上他对钢铁冶炼一窍不通。
  所以他这次亲自找到了小克虏伯,就是想要他这个冶炼方面的专家亲自去走一趟。实地考察一下,做一个评估。
  钢铁厂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迁移起来也是一个大麻烦,所以选址方面一定要慎重,选好了就不能再随意地更改。
  听了董书恒的建议,小克虏伯欣然应诺。
  他高兴地对玛丽说道:“亲爱的,欠你的蜜月之旅可以补上啦!”
  玛丽也是一个性格跳脱的人,他也喜欢旅行,尤其是在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
  显然两人将董书恒安排的考察当做了一次旅行。
  不过也确实如此,对于两个第一次来中国的外国人,这样的考察活动确实像是旅行。
  他们俩不知道,两人这次出去拍了很多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照片。
  玛丽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连同这些照片做成了一本画册。
  这本书被魏玉珍看重,放在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行销欧洲,成为了一本畅销书。
  甚至有人说它是当代的《马可波罗游记》。只不过同马可波罗不同,她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了欧洲人。
  这是后话了。
  董书恒想将这两个厂子放在江宁也是出于今后发展江宁的考虑。
  一个超大型城市不是仅仅依靠轻工业就能发展起来的,必须要有一整套的工业体系。
  重工业就是其中的根本。
  离开大丰后,董书恒路过高邮,去参加了高邮的铁路通车仪式。
  这个时代的铁路修建速度真是急死人。两江的电报线路都已经全线开通了。
  差不多一起动工的铁路才通了一小段。
  当然还有很多路段是同时施工的。但是,目前真正通车的就是只有扬州到高邮。另外徐州到海州的铁路也基本上要完工了。
  董书恒也找工程师了解过,主要的时间还是花费在桥梁的建设上。
  铁路桥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桥梁架设,对桥梁的强度要求很高。目前一般采用钢架桥。
  江苏地方的河网密布,要修建铁路需要建造大量的桥梁。所以有的地方虽然铁路线好了,但是通不了车,就是在等桥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