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粮商们一个个呼天抢地,通州官府乱做一团。
  京城的百姓反应非常的快,各大粮行的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没了粮仓里的粮食补充,粮行铺面里面的那些米面一会儿就没了。
  紧接着一期新的《长江商报》投送到了京城。头版刊登了一则重要新闻:淮海公司将全面暂停从运河以及海上向北京输送米粮。而且由于运河封冻,运河航运也将暂停承运业务。
  这下子整个京城都沸腾了。粮行的大门很快紧紧闭合了起来。一些街面上甚至出现了打砸米铺的事件。
  咸丰帝紧急召开朝会商讨对策。大臣们一个个跟斗败了的公鸡一样低着头。没人能说出好的办法。事情是皇帝搞出来,一些人甚至在心中暗暗地等着看皇帝的好戏。
  现在即使能想到办法,时间上也来不及。这半年来京城的物资基本上都是淮海公司从运河输送的。就是几大粮行的货都是从淮海军那里进的。
  一下子最大的供货方没了,大家一时也找不到新的供货商。尤其是货运路线还掌握在淮海公司的手中。
  本来要一周之内把米价炒上去的。可是才三天,京城的黑市就把价格炒到了十倍之上,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各大粮行纷纷关门。
  周围的官府甚至有人把府库里的官粮拿出来倒卖。利润实在太大了。
  可是此时京城的西边、南边都在闹匪患。临近省份的商队根本就进不来。山西的粮食到了太行山就会被截胡。
  咸丰帝把这个锅推给了户部,限令户部半个月内调入粮食平抑物价。这个命令让户部尚书恨不得马上辞官回家。
  这个时候京城周边的几个府县也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收购粮食。抬高粮价,这让清廷想通过直隶府县抽调粮食平抑物价的想法也夭折了。
  咸丰皇帝平时看起来很温和的一个人,这几天火气很大,被抬出宫去处理掉的宫女太监都已经好几个了。
  “赫敏,事情查清楚了吗?”
  “回皇爷的话,都查出来了,确实是人为的纵火。不过纵火的人早就逃走了。”
  “奴才派出了最得力的手下,追踪到了一群人,不过对方很厉害,我们的探子只跑回来一个人。这几天奴才把人都撤到了宫里。”
  “你担心,这群人会对宫里不利?”咸丰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陛下,这些人都是练家子出身,而且他们的装备比咱们的更好。奴才担心他们潜入宫禁之内。”
  “这个董书恒果然是有野心,竟然豢养了这么多的死士。”咸丰懊悔地说道。
  本来也是他想推一个典型出来,才破格提拔的董书恒,现在这个自己提拔的人竟然这么快就开始反噬自己,让他感到被人啪啪啪地打脸一般。
  “嗯,你做的很对,命令神机营和前锋营这几天加强防备。”咸丰还是怕死的。
  这京城的防卫力量主要都是八旗组成,这些人中很多都抽大烟,还有很多都是世袭下来的,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战力。淮海军的人要想摸进皇宫还真有可能。
  春节前夜,醇郡王府招待好宾客,整个王府重归安静,外面的百姓在为下一顿饭着急,但是这不影响达官贵人们继续纸醉金迷。
  京城的百姓大部分都没有多少存粮,包括一般的八旗家庭也是这样,大家都是每个月拿了钱就去买米面生活物资。现在钱是拿到了,但是这个钱已经买不到东西了。
  半夜时分,一队黑衣人潜入了醇郡王府,悄无声息地干掉了所有的护卫。
  第二天,一则消息如同十二级地震一般震动了整个京城。堂堂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弟,大清醇郡王家中惨遭灭门。家中财物被劫掠一空。
  咸丰帝知道后,再次在宫中大发雷霆。


第一二八章 刺杀
  京城的达官贵人也都人人自危,大家在心中盘算着有没有得罪过淮海军。
  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在偷偷地卷铺盖准备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躲一躲。
  淮海军的一套组合拳打得咸丰帝是晕头转脑的。负责京城治安的步军统领、五城司坊以及顺天府的主官全部都被捉拿查办。
  咸丰随即宣布京城戒严,这让已经快要无米下锅的京城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扬州,董书恒跟其他人一样都在加班。
  “刘部长,最近去南洋的船回来后全部运粮食回来,等军队到了天津之后,就把这些粮食屯到天津城。”董书恒对刘明远说道,涉及经济商贸的事情还是刘明远在管。
  “这两天安排一下,我到底下去慰问一下,咱们虽然没放假,但是老百姓还要过年,我想下去看看老百姓的年过得怎么样?一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对侍从室的李存训说的。
  “总统,这几天京城传回来很多消息,我们前期的行动已经完成了目标。现在咸丰帝是六神无主,底下的一些势力都在观望,他们估计在看咸丰会怎么继续出招吧。这个皇帝也是够悲催,都快成了孤家寡人。”这时曾宪风汇报道。
  “总统,您看,我们的部队还有必要过去吗?我看光是物价很快就能够把清廷压垮。”
  “根据的我们调查的数据,京城一般家庭的储备粮食只够半个月使用,现在京城又戒严了,堵上了很多人跑到乡下度过难关的路。因此断粮的情况有可能会提前。”
  “到时候,咸丰要是不低头的话,京城有可能就要发生暴乱,天津周边的清军的存粮也基本上只能够维持到那个时候。等军队乱了,再加上边上的几万太平军,那么清廷就真的要出局了。”曾宪风又补充道。
  ……
  咸丰帝依然在苦苦支撑,今天胜宝和僧格林沁已经派人到京城催要军粮了,军中的粮食只够10日之用,节省一些也只能撑上半个月。
  对此户部表示要粮没有,要命一条,户部尚书把大印都挂出来了。
  “赫敏,你那件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奴才已经安排好了,人已经在扬州周围了,董书恒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还好我们安排得早,淮海军现在在江苏处处设卡,现在要想混进去还真的很难。”赫敏禀报道。
  “吉尔杭阿到哪里了?”
  “已经过了河南,这次他是秘密南下,奴才安排了一些好手跟着他,按照皇爷您的计划,吉尔杭阿会先到北大营,收了琦善的兵权,有了皇爷您的圣旨,相信不难办到,那些北大营的兵将大都是北边调过去的,量他们也不敢抗旨。”
  “到时候淮海军群龙无首,北大营精兵尽出,相信很快就能够收拢淮海军的兵权,那时我们再把江苏的粮食顺着运河调运回来,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赫敏说的,就是咸丰制定的计划。这个计划咸丰甚至都没有跟军机处讲过,他现在对周围的人一点都不信任。
  就是那种“总有刁民要害朕”的感觉。
  他现在只相信身边的赫敏等人。咸丰之前在朝堂上面对老臣,一直底气不足,这次他想通过自己得运作办成一件大事,向那些老臣证明自己。
  就像一个孩子在长辈面前表现邀功一般。
  淮海军的运河水师以及沿海路秘密北上的南洋水师及三个团的士兵还在路上飘着。
  双方现在处在相持阶段,都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
  大年初一,董书恒一直在陪着家人,两个可爱的双胞胎妹妹也从高邮回到扬州跟董书恒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魏玉珍也被两个妹妹邀请到了的家中做客。三女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倒是慧儿有些融不进去。
  可能是慧儿还在觉得自己是个丫鬟,没办法跟这些小姐们平起平坐。
  为了开解开解小丫头,董书恒决定带着她出去走走。
  魏玉珍知道慧儿是董书恒的贴身丫鬟,对于慧儿跟着董书恒倒是没什么意见。
  她虽然思想进步一些,但是毕竟在这个社会长大,对男人三妻四妾这种事情还能接受。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董书恒只能爱自己一个只能娶自己一人。
  反倒是董书恒自己心虚,在魏玉珍面前连慧儿都不好意思提起,就更别说吕飞燕了。
  没办法,董书恒这人情商太低。
  今天董书恒是准备下去慰问,他准备从扬州一路到高邮,再去东台。途中会走访几个村落、农场,另外还有两个工业区。
  虽然淮海军进入了一级戒备状态。百姓们的年还是照样过。
  这一年来在淮海军的治理之下扬州治下的百姓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
  普通的百姓,苛捐杂税少了,自然手中的余粮余钱就多了。同时他们农闲时,还能去军政府的工程上打工赚着外快。
  那些在工厂或者农场工作人们,年终的时候会得到一笔奖金。他们的生活旱涝保收,手中有点钱自然也愿意拿出来花。
  因此,扬州以及周边的小城市,市面上异常地繁华。大家的消费多了,那些手工业者以及小商户也跟着受益。
  路上的行人非常的多,这给淮海军各地关卡的盘查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五辆四轮马车行驶在通往高邮的道路上。
  每一辆马车看起来都一样。这是总统府内卫的特别安排,艾能奇的安排很细致,为了董书恒的安全他也是绞尽了脑汁。
  虽然他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他并不笨。
  董书恒总是要到处跑,他就在交通工具上下功夫。当年秦始皇出行的时候都是要几辆相同的马车同行,让刺杀的人分不清是哪一辆。
  因此他就给董书恒安排了五辆相同的马车。
  警卫连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连长李严带队走在最前面探路,潘起亮带人跟在后面。中间还有一队警卫拱卫在两次,警卫连都是骑马前进。
  内卫则一般坐在车上跟在董书恒的身边。
  这时在车队前方的一个桥洞内,两个人正在交头接耳。
  “长顺,轮到你为皇爷献身的时候了,你放心,总管答应给你家的一个世袭百总的位置不会少的,弟兄们都会帮你盯着。”
  “你先走一步,说不定哪天还有任务,兄弟们也要下来陪你了。”
  这是一个头目正在跟他的手下做最后的道别。
  他们都是粘杆处的死士,从入行开始,他们随时都要做好准备为皇家去死。
  这件事情他们策划了很久,先是利用过年人流多的情况,混进了扬州。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研究董书恒的出行规律,选择这个地方埋伏是通过对以往董书恒出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得来的。
  这座桥下已经被这些人安置了大量的黑火药,这个时代可还没有遥控装置。必须有一个人留在桥下引爆炸药。
  如果使用引信的话,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会增加失败的概率。
  所以就有了这一幕。
  “我走了,马车还有两公里就到了,前面过桥的是骑马的警卫,等警卫过去后,第一辆车子过桥的时候,你就炸桥。引信很短,一点就炸,兄弟走好,保准一点痛苦没有,你的妻子儿女,兄弟们会照应好的!”
  说完这个小头目就沿着河道向远处跑去。
  这条河大概有七八米宽,河里面的水不多,露出了大量的河床,桥面离河床的距离相应的也增加到了四五米的距离。
  炸药是被木板顶在桥面下方,木板下有一根棍子支撑着。
  这是一座新桥,使用石头和水泥建成,非常的结实,桥面很宽,可以并行三辆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