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包围了!”

    杜楚客也是脸上充满了笑容,觉得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可以看到回报了。

    一直以来,李泰是李承乾储君之位最热门的人选,没有之一。

    如今李承乾自己把自己玩废了,那么储君之位……

    杜楚客想了想,觉得自己离宰相的位置又更近了一步。

    “真是天助我也!我这大哥,先是派人刺杀我,现在又准备杀入大明宫,他的胆量,可是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啊。不过,我得感想他,要不是他这么大胆,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李泰深呼吸了几口气,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作为皇家子弟,这点掌控情绪的能力,他还是有的。

    “皇子谋反,按照大唐律当诛!不管太子殿下如何推脱,这一关,他绝对是过不去的了。”

    “来人,备马,本王要进宫!”

    这个时候,肯定是大明宫的消息才是最集中、最准确、最及时的,所以李泰果断的决定进宫瞧一瞧。

    ……

    杜府之中,杜荷面色惨白的跪在杜构面前。

    “大哥,我之前是跟太子殿下和长孙冲走的比较近,但是这两年已经很少来往了。我敢对天发誓,这一次的太子谋反案件,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很显然,作为京兆世家的杜家,也已经收到了李承乾谋反的消息。

    杜构第一反应就是把杜荷叫到了跟前,询问他跟东宫的关联。

    “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这是陛下登基以来最大的案子,历朝历代,碰到这样的大案,不得血流成河?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到时候我们杜家能不能置身事外,完全要看别人的心情。”

    杜构作为杜家的家主,也是很有压力的。

    虽然以杜如晦当年跟李世民的交情,只要杜荷牵连不深,杜家应该不会受到大的牵连。

    但是,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大哥,这件案子,陛下肯定也会让房相一起参与调查,要不今晚我们去房府拜访一下,把情况跟他说明一下,免得到时候有人故意往我们家泼脏水?”

    “哼!要你提醒?不过今晚肯定不行,明天吧,明天晚上我亲自去房府走一趟!”

    ……

    尉迟恭很快就把李承乾以及东宫主要的人员给带到了大明宫。

    李世民谁都没有见,直接让长孙无忌等人去审理。

    出人意料,李承乾这一次一点也没有反抗。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完了!

    不管怎么反抗,怎么狡辩,都没有用!

    东宫之中,留下的证据实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今天又被尉迟恭碰了个正着,可谓是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倒不如给自己留点颜面。

    “高明,你这是何苦呢?”

    长孙无忌哀叹一声,看着站在众人面前的李承乾,脸色很是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承乾会走到这一步,跟长孙无忌也有一点关系。

    因为之前,长孙无忌算是李承乾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也就长孙皇后的支持力度会比他更大。

    但是,当看到李承乾很可能没有希望继承大统之后,长孙无忌果断的抛弃了李承乾,不再给与任何支持。

    要知道,长孙无忌跟他舅舅高士廉,都是当过大唐吏部尚书的人,朝中许多官员都算是长孙党。

    失去了长孙无忌的支持,李承乾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掉了一大截。

    这也让李泰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对李承乾是步步紧逼。

    “呵呵!长孙司徒,你倒是眼光很好,早早就改换门庭了!你自己心中是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就不用在那里假惺惺的了。”

    李承乾连舅舅都不愿意叫了,显然是恨上了长孙无忌。

    “太子殿下,是不是东宫之中有谁挟持你,所以你才被逼着谋反?”

    房玄龄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为的就是看看能不能保住李承乾的条命。

    李世民是很爱这个儿子的,哪怕是心中对李承乾再不满,那种父亲对儿子的爱,却是一点也不假。

    只是,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父亲。

    房玄龄作为旁观者,自然很清楚这些。

    “房相!没有人挟持我!真要说是谁挟持我,那是满朝文武在挟持我!明明我是大唐名正言顺的储君,为何朝中那么多人就是不支持我?为何百官天天都弹劾我?宣政殿中,弹劾我的奏折,都能堆成一堵墙了吧?”

    李承乾破罐子破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房相,要不我们先分头去审一审其他的案犯,然后再看怎么处理?”

    岑文本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大家都很尴尬。

    与其这样,倒不如先把东宫的其他人给审理了,到时候信息自然就齐全了。

    “好!那大家就赶紧行动,今晚连夜审理,争取在明天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房玄龄看了看李承乾,听从了岑文本的建议。

    ……

    “阿耶,我让人煲了一壶鸡汤,听说您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要不您先喝一碗鸡汤吧?”

    宣政殿中,李治跟兕子一起提着食盒,来到了李世民面前。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李治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他也只能当做是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为了让李世民能够平缓一下心情,他还拉着兕子跟自己一起来到了宣政殿。

    “兕子、青雀,你们来啦!”

    看到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小女儿来到跟前,李世民的脸上稍微挤出了一点笑容。

    不过,那个笑容在李治看来却是比哭还难看!

    “阿耶,这鸡汤可是九哥亲自去御膳房,指挥着厨子按照二哥府上的做法来炖制的,我要先喝一碗,他还不给呢!”

    兕子很不客气的坐在了御座的扶手上面,从食盒里面端出了一盅鸡汤。

    并且还略带夸张的赞了一下李治。

    当然,她很聪明,知道自己这样说了之后,李世民很可能会让她陪着一起喝汤,这样就达到了让李世民吃点东西的目的了。

    至于她自己,真要是想要喝汤,哪用得这么费劲?

    “哦?雉奴有心了!兕子,你九哥不给你喝,父皇给你喝,来,我们每人喝一半吧。”

    李世民果然如同兕子猜测的那样,拉着她一起喝起了鸡汤。

    李世民是个女儿奴。

    虽然他对李治和李泰几个都算是非常喜爱,但是跟兕子比起来,就没得比了。

    不仅兕子,李丽质、高阳等几个公主,得到的宠爱也是远高于其他皇子的。

    像是今天,如果是李治自己过来的话,十有八九李世民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先有李祐叛乱在前,接着李承乾又来了致命一击。

    这简直就是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啊。

    所以,这个时候李世民再看到自己的儿子,要想生出喜悦来,可是有点困难。

    “阿耶,九哥在长安城为母后修建的寺庙,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你要不要抽空去看一看?”

    兕子也已经不是单纯的小孩子,知道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李世民的注意力。

    很显然,这个时候,让李世民转移一下注意力,是最好的办法。

    否则,他在大明宫中只是越待越生气。

    “过段时间吧,等到正式竣工的时候,朕一定亲自去一趟。”

    李世民喝了一口鸡汤,抬头看了看李治,脸上多了几分温柔之色。

    雉奴这个孩子,没有枉费自己夫妇两人的一片疼爱之心,果然还是很孝顺的。

    要是每个儿子都能像雉奴一样孝顺,那就好了。

    哎!

    想到李承乾今天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忍不住叹了口气。

 第842章 一并发配

    长安城上空笼罩着一层阴霾。

    哪怕是政治觉悟能力很低的百姓,也感受到了这几天的不一样。

    各家勋贵,也都纷纷奔走,或是希望躲过这一次的劫难,或是希望从这一次的变故之中谋取好处。

    反正,大家都在忙碌着。

    “舅舅近来为国事奔波,整个人都瘦了,我专门找人买了一批新罗出产的山参,虽然不是特别贵重,也算是外甥的一片心意。”

    长孙府中,李治很是低调的去拜访长孙无忌。

    虽然李治这两年已经感受到了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对自己的关注和关照,但是有些事情,他还是需要展示一些态度出来的。

    “雉奴,来舅舅这里,需要带什么东西呀?人来了就行了,下次别破费了!”

    长孙无忌嘴上是这么说,心里面却是很受用。

    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亦或是李治继承大统,对他来说都是自己的亲外甥,长孙家的权势,短时间内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外甥跟外甥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自从有一次长孙无忌敏锐的感受到李世民的身体不如从前了,有一个想法就不可抑止的萌生了起来。

    李承乾顺利登基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与其让相对聪明且对自己不够尊重的李泰上位,倒不如扶持李治成为储君。

    在法理上,一旦李承乾被废,李治是仅次于李泰,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

    最关键的是,这些年李治在朝中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等到他继承大统的时候,肯定会对自己这个舅舅百般依赖。

    到时候,朝中大事,岂不是全部由自己说了算?

    大丈夫,何患无妻,患无权啊!

    尝试到了权利滋味的长孙无忌,希望自己的权利能够变得更大。

    所以有意无意的,他开始亲近起李治来了。

    “舅舅,近来我读春秋,时常碰到一些不大懂的地方。虽然父皇也安排了教谕讲授,但是这些人的见识自然是比不上舅舅的,我在想,以后可不可多来找舅舅请教一下呢?”

    长孙无忌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史,李治这个说法,倒是让人非常受用。

    最主要的是,聪明的他,已经从李治的这个请求之中读出了一些别的味道。

    李治不是今天才开始学春秋的,长安城更不是只有长孙无忌才能讲好春秋,偏偏李治在这么一个时间点,来到了长孙府,跟长孙无忌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其中的意思,就很值得推敲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意识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孔夫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非常深刻政治思想的大作,现在儒学学者普遍都把它当做一本史书来读,这其实是不对的春秋这本书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孔夫子心中对历史事件的评判,你可以通过这些评判来学王之术。”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李治就心中猛跳。

    帝王之术!

    看来舅舅是支持我的!

    谁说我在朝堂之中没有任何支持的?

    “多谢舅舅指点!不过说来惭愧,这几天,长安城里风波云诡,连我都变得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不知道舅舅您有什么建议呢?”

    “做好你自己就行,有时候,不争就是争!”

    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

    “不争就是争?”李治好好的品味了一番长孙无忌的这话,心中有了一些主意。

    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