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哪里能够想到,李世民依靠玄武门之变上台,给大家做了多么坏的一个开头。

    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凭什么你可以通过政变上台,我就不可以呢?

    “晋王殿下,权万纪已经被齐王殿下肢解了,头颅就挂在齐王府门口枭首示众呢。再加上齐王殿下身边有阴弘智煽风点火,很多事情已经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了。”

    王玄策虽然不是直接负责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人,但是所有的相关情报,他都有权限了解,所以对于李佑的情况,他也算是比较清楚。

    “雉奴!我们进宫吧!”

    听到这里,李宽已经明白了。

    历史的大势,还是按照它的固有轨迹在前进。

    虽然有些地方改变了,但是在不怎么受到自己影响的地方,还是在继续按照历史发展。

    看来,很可能李佑造反,只是贞观十七年的开胃菜了。

    李宽觉得自己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了。

    ……

    “嘭!”

    “哐当!”

    “孽子!都是一帮孽子!”

    宣政殿中,李世民将御座上的文房四宝全部推倒,还把自己一直喜爱的一个紫砂壶给直接摔在了地板上。

    李忠负责的百骑司,有了内帑的充裕资金支持之后,这几年发展的也非常迅速。

    甚至李忠已经感受到了楚王府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运转。

    所以齐州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自然可以第一时间就拿到。

    “陛下,或许是其中有什么误会,亦或是齐王殿下是被人挟持的也有可能。”

    李忠在一旁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堂堂一个亲王,如果他自己没有这个心思,又有谁能比他造反呢?

    这是会掉脑袋的事情啊!

    “呵呵!挟持?朕恨啊,恨当初就心慈手软,让阴弘智这个畜生留在世间!”

    聪明如李世民,此时自然很清楚李佑造反的背后,必然有阴弘智的影子在里头。

    甚至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阴弘智在谋划。

    毕竟,阴弘智已经辅助了才二十来岁的李佑很多年了。

    不客气的说,少年时期的李佑,阴弘智对他的影响力比李世民这个当爹的都要大很多。

    原本,李世民以为阴弘智已经彻底的放下了仇恨,毕竟自己登基以后,对阴家还是很不错的,阴弘智在长安城中的风头,甚至一度直追长孙无忌。

    没想到,居然养了一只白眼狼。

    “陛下,齐州叛乱,哪怕是阴弘智做了完全准备,也不可能聚拢太多的兵马。朝廷只要安排周边各州的府兵前往平叛,瞬间可以打败阴弘智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

    李忠这话,倒是不假。

    但是,让李世民心疼的不是叛乱。

    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帝王,李世民什么战事没有经历过?

    去年才刚刚把高句丽给灭了呢。

    让李世民心痛的是李佑叛乱,而李佑是他的亲儿子啊。

    他最害怕的事情,如今居然发生了!

    再想一想李承乾跟李泰如今斗的如火如荼,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心中一片凄凉。

    自从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就觉得自己的状态下了一个台阶。

    虽然不至于老眼昏花,但是精神气却是明显不如前了。

    “陛下,请节哀!”

    就在此时,李宽跟李治来到了宣政殿。

    其他得到消息的大臣也在往宣政殿里敢。

    显然,楚王府得到的消息还是比大明宫要早了一会。

    否则宣政殿两边办公的大臣肯定比李宽更早到来。

    “父皇,五哥肯定是受到了什么蛊惑,儿臣愿意亲自去齐州走一趟,劝说五哥来到长安城给父皇请罪!”

    关键时刻,李治的表现倒是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这个九儿子,虽然自己一直非常喜欢,但是从小到大,李世民都没有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做事唯唯诺诺,一点也不果断。

    再加上李治并不怎么喜欢舞刀弄枪,就是骑马都不如一般的士卒。

    李世民除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外,实在是生不起其他的心思。

    “雉奴,你在一旁好好听一听,看看朝中大臣是怎么议事的。”

    李世民没有接李治的话头,而是别有用心的吩咐了一句。

    不过,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让李宽的心中猛跳。

    李治今天显然是刷新了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

    虽然李世民心中应该还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心思,但是潜移默化之中,已经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很快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来到了宣政殿。

    “陛下,大唐如今的发展局面非常良好,我们不能让一场叛乱破坏了河南道的局面,甚至影响了整个大唐的发展。齐州虽然平时不是那么显眼,但是地处河南道中央,是登州通往长安城的必经之地,也可以快速的前往幽州,南下还可以威逼徐州,破坏大运河的运行。”

    房玄龄第一个站出来发表了看法。

    不管是齐州叛乱的人是谁,都要镇压,并且是最快速的镇压。

    “玄龄说的没错,齐州的叛乱,影响太过恶劣。虽然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但是不用等到明天,长安城就大家都知道了。最关键的是大唐在齐州附近并没有布置什么兵马,如果叛军快速出动的话,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附近的州县失手,甚至连登州都有可能面临兵临城下的局面。”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是态度鲜明的站出来支持平叛。

    这个时候,安抚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安抚有用,人家就不会走到造反的路上了。

    “陛下,微臣愿意带领三万大军,火速前往齐州平乱!”

    调养了好几年身子的秦琼,主动请缨要带兵平乱。

    反倒是李靖很低调,这几年都没有主动要带兵。

    “叔宝身子骨还没有完全好,我老程去走一趟就行!三个月,最多三个月,必定还陛下一个安定的齐州!”

    不管是什么时候,程咬金总是喜欢争抢带兵的机会。

    李世民这一次没有让程咬金他们争抢下去,而是果断直接的下达了命令。

    “诏令兵部尚书李积发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府兵,与刘德威一起讨伐平叛!”

    快刀斩乱麻!

    这就是李世民现在的想法!

    其实,李宽很想站出来说,只要有个几千兵马去意思意思的走一趟,齐州的叛乱就平定了。

    但是,涉及李佑,自己要是主动要带兵去平乱,很容易让人生出忌惮心思。

    怎么?

    你李宽对于镇压自己的弟弟这么积极啊?

    所以李宽一直没有多说什么!

    安排好了平叛将领,李世民没有心情继续讨论事情,而是让众人退下,自己伏案奋笔直书。

    “孽子!朕曾经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不要被人蛊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谄媚的言论所蛊惑,如今终于招致祸端自取覆灭。痛心啊,真是愚蠢到极致。”

    李世民写下这么一段话,眼泪就忍不住滴落了下来。

    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努力的避免着这种事情的发生,可是最终还是来了。

    “孽子!你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了世间的忠孝,扰乱齐州……”

    “孽子!你违背礼和义,为天地所不容啊;你抛弃父兄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怒啊……”

    李世民越写越生气,怕自己心中多年以来对儿子们的不满全部都发泄了出来。

    “你以前是朕的儿子,如今是大唐的仇人……”

    慢慢的,雪白的纸张上面涂满了墨迹。

    一些字迹还没有完全干燥就被李世民的泪水打湿。

    期中,李世民几次哽咽停笔!

    心如刀割!

    虽然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是他对孩子们的爱,却是真心的!

    奈何身在帝王之家,真心这东西,值几个银币?

    ……

    “太子殿下,机会来了!”

    东宫里头,贺兰楚石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李承乾的身边。

    “什么机会?”

    李承乾醉醺醺的喝了一口七里香,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比较难熬的,因为朝中大臣隔三差五的弹劾他,李世民又对李泰偏爱有加,这不能不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齐王殿下反了!”

    “老五反了?”

    李承乾稍微愣了一下,不过并没有特别在意。

    在他看来,长安城兵精粮足,李佑在齐州搞事,注定是要失败的。

    “是的!陛下已经下令兵部尚书李绩带兵前往平叛了!”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当然有了!齐王造反这种事情都能发生,说明他已经谋划了很久。这个时候,长安城里发生几件刺杀事件,岂不是再正常不过?太子殿下,您不是一直发愁找不到对魏王殿下下手的合适时机吗?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啊!”

    贺兰楚石两眼放光的看着李承乾,觉得自己离国公之位又近了一步。

    “你是说我们安排人去行刺李泰,然后嫁祸于李佑?”

    李承乾也不傻,立马就明白了贺兰楚石的意思。

    这两年,为了对付李泰,李承乾可谓是使尽了手段,甚至还专门安排人进入魏王府,然后举报魏王府里头的不法事宜,但是都没有起到效果。

    所以李承乾干脆就开始准备从上来消灭李泰。

    只是,李泰也知道自己如今是什么处境,出入都防卫的很严密,李承乾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没错!让纥干承基带领几名精锐死士,人也不需要多,拿着精巧的手弩在魏王殿下出入王府的并经之路上埋伏,这两天就出手!成了当然是最好,哪怕是不成,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朝中那些大臣,特别是父皇安排来教导我的大臣,为了自己的虚名,动不动就当场劝谏,动不动就在父皇面前弹劾我,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也拿出来扯,好像不这么干就显示不出他们的忠心来,我早就受够了!

    既然李佑连造反都敢做,那么安排人来长安城刺杀几名亲王,也算是再正常不过了,大不了我再安排一帮人也行刺一下我自己!”

    李承乾沉默了片刻之后,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李承乾没有有些人吹嘘的那么优秀,但是也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不堪。

    客官的说,他只是一个身在帝王之家的普通人。

    只不过,大唐朝堂上有一股风气不是很好,那就是在魏征的带领下,劝谏之风非常盛行。

    别说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了,即使是当着李世民的面,魏征这些大臣也敢于直言顶撞。

    这是因为犯颜直谏被他们看做是一种忠于君王、忠于大唐的一种劝谏。

    如果发现了问题,却是不提出,那是不忠,是佞臣。

    所以很多大臣为了能有一个响亮的名声被人们所知,各种花式“碰瓷”。

    特别是李世民安排给李承乾的一些老师,更是天天把挑李承乾的毛病当成了主业。

    这么一来,李承乾本来没有那么多问题都给搞得好像很烂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