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让大力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支船队居然没有招呼苦力们帮忙搬运东西,似乎想着自己去搬。

    这种情况,虽然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最划算的方法。

    除非你船上没有什么东西。

    “阿南,有点奇怪啊。你看这些人,两人抬一个箱子也非常吃力的样子,要么就是箱子里的东西很重,要么就是这些人的力气太小。这帮出海回来的人,不是出手都很大方的吗?怎么连出一点搬运费都舍不得?这不是不给我们这些人活路嘛。”

    大力跟着一帮码头上的苦力,站在刚刚靠岸的船队附近,邹着眉头看着人家在那里忙活。

    “看他们的样子,船上的东西似乎不少,偏偏什么都要自己来搬,确实有点诡异。莫非这些东西见不得光?”

    阿南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什么事情都自己搞的船队。

    要不是看他们的船员数量挺多,码头上绝对有苦力会过去找麻烦。

    洛阳到长安的水路经过清除淤泥和拓宽之后,从扬州经大运河而来的船只,已经可以全部直通长安。

    依靠码头生活的苦力数量,也一年比一年低。

    这些苦力,往往都是以老乡为小团体,各自团结在一个小圈子。

    当然,在长安城中,这些人也闹不出大事来,更多的是形成一个自保的团体。

    就连阿南和大力这样的老实人,也不能例外。

    “看,有人要去找事了。”

    连大力和阿南都看不顺眼眼前的这支船队,就更不用说一些脾气暴躁的苦力了。

    本来这几天不断的下雨,许多船只都暂停了货物的装卸,相当于这些苦力在这几天的收入大幅下滑。

    不是每个苦力都跟大力一样把钱存下来,有些人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留隔日钱的日子。

    这几天没有收入,生活质量立马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嘭!”

    只见两个搬运着一箱东西的船员,被一名苦力猛地撞了一下,然后那个苦力就钻进人群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那两船员,本来合力抬着一个箱子就已经颤颤颠颠,猛然之中,有一个人被撞了一下,箱子的平衡立马就被打破了。

    箱子掉在地上,里面的东西被倒了出来。

    这个时候,乌云正好从天空中飘走,阳光慢慢的露出了自己的身影。

    倒在码头上的金沙,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闪闪光芒。

    “啊!金金子?”

    阿南忍不住咽了口水,眼睛一转不转的盯着码头上闪闪发光的东西。

    金币在长安已经流通了好几年了。

    虽然码头上的这些苦力,几乎没有哪个手中是有金币的。

    但是见过金币的倒是不少。

    很显然,眼前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应该就是还没有铸造成金币的金子。

    “哐!”

    原本站在码头上观望的李耿,立马拔出了佩刀,带着十几名精锐的护卫,快速的驱赶着两旁围观的苦力,让他们不要靠的那么近。

    财帛动人心。

    虽然长安城乃是首善之地,敢光天化日在渭水码头抢东西的没有几个。

    但是在大量的金子的刺激下,在法不责众的潜在意识下,只要没有把这股苗头给压下去,指不定就生出什么乱子来。

    好在他们船队靠案这么久了,东海渔业驻扎在渭水码头的人手也早就过来了。

    看到眼前的这个局面,纷纷帮忙维持秩序。

    原本有点躁动的人群,总算是给压了下去。

    “难怪他们不愿意雇佣我们去搬运东西,原来里面是这么贵重的金子啊。”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大力恍然大悟。

    不过,阿南却是提出了疑问,“不可能全部都是金子吧?”

    “这些人似乎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有几个我觉得有点面熟。”

    大力在一旁观察了一会之后,发现了一些似乎有点熟悉的面孔。

    虽然这些人都已经变黑了很多,但是联想到去年观狮山书院有一批人员出海,大力觉得十有八九是眼前的这些人。

    “观狮山书院?莫非是他们下南洋回来了?我之前听谁说在长安晚报还是哪里看到过一篇章,说是观狮山书院有一艘叫做格物书院号的海船出海一年了都没有回来,十有八九是没了。”

    阿南属于那种日光族,不过了解的一些信息却是比大力要多一些。

    “让开!”

    “都让开!”

    没等大力和阿南再往前瞅瞅,就有一帮人马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很显然,人家的船队靠岸之后,立马就安排人员去叫了帮手。

    “李郎君,要不要让市舶司人员也过来一下?我们的船只在杭州换船的时候,并没有缴纳市舶税呢。”

    码头旁边,杨七娃站在李义协跟前,提醒了一句。

    作为最早跟随东海渔业出海的人员,杨七娃可是见证了市舶司的成立过程,自然也清楚李宽对这方面的一些要求和期望。

    “市舶司?”

    李义协自然也是有听说的,毕竟市舶都督府就是李宽在负责。

    不过,他还真是没有想到自己这船上的东西也要交税。

    毕竟,他们不是商船。

    “是的,所有出海的商船都要向市舶司缴纳市舶税。我们虽然跟一般的商船不同,但是船上也从澳洲和南洋带回来不少东西,按照市舶司的规定,也是要交税的。”

    杨七娃在一旁解释了一下。

    虽然他们不交税,市舶司的人也不见得会过来找麻烦。

    但是,终归是坏了规矩。

    “不用我们去叫了。喏,那边市舶司的人已经过来了。”

    就在李义协还在想着交还是不交的时候,身后的朱铜示意大家市舶司的人过来了。

    作为大唐特殊的一个征税机构,李宽给市舶司的胥吏定制了专门的服饰,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

    “市舶司的人既然已经过来了,那就按照他们的规矩来交税吧。”

    李义协也不纠结了,这个时候,纠结也没用了。

    方威是长安市舶司的一名普通胥吏。

    由于出海的船只,大部分都是在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和广州各地出发,并在这些地方缴纳市舶税,所以方威日常的工作并不算忙。

    很多时候,一天也不见得有几艘船只需要缴纳市舶税。

    原本,今天他跟往常一样在渭水码头旁边的办公楼里喝着商家孝敬的香茶,看看大唐日报,就这么打发一天的时光。

    不过,今天的一壶茶还没有冲第二泡,就有人上来通知大家去码头收税了。

    没办法,他只好跟着大家出门。

    市舶司已经成立了好多年,怎么收税已经有了一套约定成俗的方法。

    大多数时候,都是根据商家自行申报的数据,再抽检确认符合性,然后就开始缴纳赋税。

    所以这项工作,倒也不是多么繁杂。

    当然,他也听说在杭州等地,每天都有大量的海船进出,那里的市舶司的人员,就要比自己忙碌多了。

    “这些货物有多少。你们自己也不清楚吗?”

    当方威跟着管事来到码头,准备跟往常一样开始工作的时候,却是发现情况似乎跟往常不大一样。

    “我们带回来的东西都在这些箱子里面,称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李义协看到市舶司的管事用质疑的眼神看着自己,有点不爽。

    这些黄金,都是在澳洲意外发现的。

    为了避免让船上有大量黄金的消息外传,一路上都没有安排人去盘点。

    至于称重之类的,更是没人去做了。

    “那那就称一下吧。不过这样就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了。”

    市舶司的管事刚刚也是知道眼前的船队是观狮山书院属下的,虽然心中有点不爽,也不敢太怎么样。

    谁都知道李宽很重视观狮山书院,他才没有那么傻,跟自家顶头上司过不去。

    “我看这些箱子大小基本上都一致,里面装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吗?”

    轮到具体干活的时候,方威这些胥吏就要出马了。

    所以当他把刚刚倒出金沙的箱子称重完毕之后,便随口问道。

    按照他们以前的工作方式,如果每个箱子都一样的话,往往抽着称重就行。

    “每个箱子都是不同的,既然要交税,那就全部称一下吧,免得到时候有人弹劾我们观狮山书院偷税漏税。”

    杨七娃在一旁协调着给船上搬下来的箱子称重。

    “行,那就都称一下吧。第一箱,金沙,二百三十四斤。”

    方威一边说一边记录,然后再次确认了一下箱子里装的是金沙。

    作为市舶司的胥吏,他虽然有点震惊这箱子里居然有这么多的金沙,但是也就是震惊而已。

    出海回来的商队,很多都是带着价值连城的物品回来的,要不然谁愿意出海?

    所以,一箱金沙,也不算什么。

    有本事,你每一箱都是金沙啊!

 第538章 黄金的魅力是永恒的

    “金块一箱,三百四十三斤!”

    “金沙一箱,二百九十八斤!”

    “金金块一块,六十四斤!”

    渭水码头,陷入了一场诡异的宁静之中。

    虽然刚开始倒出来的那一箱金沙,给了大家不少的刺激。

    但是很快的,在李耿带着护卫的弹压下,码头上面的氛围就得到了平息。

    可是当市舶司的人开始过来征税的时候,气氛慢慢的就开始变化了。

    就连负责记录的方威,手也开始颤抖了起来。

    这么多的黄金,他是第一次见过。

    最关键这些黄金,还不像是那些铸造好的金币。

    一块块,一粒粒的不规则模样,带给大家的冲击是巨大的。

    很显然,这些都是纯天然的黄金。

    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这么多天然的黄金?

    观狮山书院的人下南洋到底找到了什么?

    这些黄金,现在还有吗?

    无数人心中都在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力,这这南洋真的是遍布香料和黄金吗?”

    不远处,大力和阿南并没有离开,而是跟着一帮苦力围在那里看热闹。

    有市舶司的胥吏在那里收税,又有船家的人手在那里维持秩序,倒是没有哪个苦力敢再捣乱。

    聚众闹事这种事情,往往刚开始没有搞起来,后面就搞不起来了。

    “听我们家大郎说,南洋遍布岛屿,有许多地方都跟我们大唐很不一样。但是没有听他说南洋有很多黄金啊。”

    大力看着那一箱箱黄金,眼睛都直了。

    要说他们这些苦力,也不是没有搬运过贵重物品。

    甚至大唐皇家银行转运金币和银币的船只,他们也曾经帮忙装卸过。

    但是,那种感觉跟现在是完全不同。

    “大力,要不我们也跟着下南洋吧?只要出去一次,回来就发了。”

    阿南的嘴角留着口水,眼睛里都是炙热。

    “下南洋的船队不少,但是除了观狮山书院的这个船队,也没有听说谁弄了这么多黄金回来了啊。”

    大力觉得现在的工作也不错,虽然没法大富大贵,但是衣食无忧却是可以的。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