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钟就是送终,有些礼物买不得!”

    韦挺刚打开长安日报,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标题。

    往常,他都是先看朝政新闻,今天却是被这个标题给吸引了。

    “长安城里进来新出了一个叫做座钟的昂贵物品,许多人可能觉得送礼又多了一个选择。笔者今天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送礼千万不要送座钟,你这送的不是礼,送的是终啊。你要是不小心犯了这个忌讳,那完全就是钱也花了,事情却是没有成的状态”

    韦挺快速的浏览了一下这篇章。

    这种章,明显是给楚王府找麻烦的,也就长安日报敢这么写吧。

    “我如今身体好着呢,夜御两女都没有问题,有什么怕忌讳的?”

    韦挺看到这篇章,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没有人给自己送座钟这个新式的礼物呢。

    感情有些人担心翻了自己的忌讳啊。

    可是自己明明不怕这个忌讳的呀。

    “哎,看来只能是自己去买座钟了。”

    韦挺再次叹了一口气,觉得这一次要出血了。

    有点烦恼啊。

 第521章 父凭子贵

    压力就是动力。

    朗清在钟表作坊直接忙了一个多月,据说每天都要挑灯奋战,搞得李宽生怕他猝死,强制性的给他放了三天假。

    欲速则不达。

    没办法,李宽下了命令,朗清只好休息了。

    借着这个机会,他也回到了位于永和坊的家中。

    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

    朗清现在可是李宽树立起来的标杆,所以许敬宗专门安排了一架马车,上面准备了各种东西,绝对可以让郎家过一个丰盛的元宵佳节。

    “郎明,我听说明德门上那大笨钟是一个叫做朗清的人发明的,到底是不是你们家的那个朗清啊?”

    “不会是重名的吧?那朗清据说获得了一万贯的赏赐,如今在观狮山书院可是很有名气的呢。”

    推荐下, 看书,离线朗读!

    “对啊,我要是有一万贯,不,哪怕是只有一千贯,那我也不住永和坊里啦。”

    “听说你们家朗清送到观狮山书院学习之后,一年也不回来几次,如今更是连过年都没有回来,这儿子,不会替别人养了吧?”

    “朗明,听路口的屠夫说,你们家除了过年那天买了半斤瘦肉,到现在就再也没有去买过肉了,你这也太节省了吧?”

    元宵佳节,各个作坊都放假了。

    虽然才是早上十点来钟,永和坊的各个邻居们都三三两两的坐在家门口,在那里吹牛聊天。

    原本朗明的存在感一直都不强,大家很少把他拿来作为聊天的话题。

    不过,前段时间不知道哪里传出来一个消息,说明德门上的大笨钟是朗清发明的,这下子邻居们对朗明的兴趣就变大了许多。

    郎姓不是什么大姓。

    重名的应该不多。

    再加上朗明的儿子在观狮山书院上学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就难怪永和坊内街坊们都变得八卦了起来。

    “大家别说笑了,这朗清,可能刚好是跟我儿重名。”

    忠厚老实单纯的朗清有点诺诺的坐在人群之中,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个朗清就是自己家的朗清。

    其实,刚开始他也认为这个朗清一定是自己儿子。

    但是连过年都没有回来一趟,朗明的信心就开始没有那么足了。

    以前朗清不大喜欢过年,那是因为别人家孩子过年都是有好吃的,有漂亮衣服穿,可是他都没有。

    现在有一万贯的赏赐了,这些东西都不缺了才对啊。

    “我觉得也是重名,要不然哪会大过年都不回家的。”

    “嘿嘿,不会是怕钱多了,我们上门借钱吧。”

    “有可能,说不定人家已经在长兴坊那些富贵人家居住的地方买好了院子,就等着搬家呢。”

    看到朗清这么说话,邻居们接着调侃了起来。

    其实,他们也不见得就有什么坏心眼,只不过是有点羡慕,有点嫉妒而已。

    不过,老实人也有几分火气。

    本来就因为朗清过年没回家,心中不时很舒服的朗明,如今有听到这些话,立马就提高了声音说道:“你们整天这样子嚼舌头有意思吗?”

    朗明说完这话之后,刚提起的怒火,立马又发不出来了。

    一个老实人,从来没有跟人脸红过,就是连骂人的话都不会说。

    “哟,我们的郎大匠有了厉害的儿子之后就不一样咯,都知道吼我们了。”

    “朗明,你不会到时候走在路上都当做不认识我们吧?”

    “不过是一个重名的,你神气什么呀?”

    好多人这辈子都还没有被朗明吼过,觉得现在突然被吼了一句,心中甚是不爽。

    朗明被几个街坊怼的下不了台,满脸通红的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咦,我们这条小巷子,怎么会有这么豪华的四轮马车进来呢?”

    很快的,大家的注意力就转移了。

    因为这个时候小巷的出口处,一辆四轮马车正缓缓的驶入。

    虽然四轮马车在长安城不是什么稀罕物件,甚至可以说是满大街都能看到。

    但是像眼前这种豪华的四轮马车,出现在永和坊中的一个小巷子里,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别看这些人都是在长安城里的有房一族,但是家中拿得出一贯钱的,没有几个。

    像是这种价值几百贯的豪华四轮马车,就更不是他们能够想的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贫民窟中,来了一辆劳斯莱斯幻影,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这车上面了。

    “奇怪了,不会是迷路了吧?怎么还往里面走。”

    “这马车上有观狮山书院的标志,似乎是观狮山书院的马车呢。”

    这些街坊虽然谁也买不起这样的豪华马车,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掌握一些知识。

    这就跟后世大家说起豪车的时候,都说的头头是道,仿佛家中都有几辆法拉利一样。

    人之常情啊。

    “咦,马车没有拐走,向我们而来了。”

    “它减速了,不会是不会是来找朗明的吧?”

    巷子里就朗明家中能跟观狮山书院扯上关系,也就难怪大家会这么想了。

    “阿耶!”

    伴随着车夫叫停马匹的声音,朗清身手掀开了车厢的帘子,一下就看到了坐在自家小院子门口的父亲。

    “大郎,你你怎么坐着马车回来了?”

    朗明看到许久不见的儿子,居然就这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有点不习惯。

    “今天是元宵佳节,楚王殿下不让我继续在作坊里干活,所以让许参军安排了马车送我回家。马车上还有不少东西呢。”

    朗清跳下了马车,然后看到周围熟悉的邻居,打起了招呼。

    “郎大郎这是发达啦。”

    “你居然能够见到楚王殿下?”

    “听说那明德门的大笨钟是你发明的?”

    “大唐日报上说发明大笨钟的观狮山书院学员获得了一万贯的赏赐,是真的吗?”

    朗清刚下马车,邻居们就七嘴八舌的问着。

    “各位叔伯见笑了,那大笨钟是我在楚王殿下的指导下,在其他学员和匠人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至于那个赏赐,其实说法不是很准确,那只是楚王殿下让人提前发放的分红而已。”

    虽然邻居们都算不上什么好人,但是也都不是什么坏人。

    朗清在这里长大,自然也是清楚这些人的秉性。

    今天他们吵架,明天这两家为了围墙要往里一尺而闹得不可开交。

    但是,真要是碰到谁家有难的时候,又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么说,你这真的是家财万贯的人了?”

    朗清听了这话,没有出声,脸上笑了笑,算是默认了。

    不过,这倒是把朗明吓坏了。

    一万贯啊。

    这这钱怎么感觉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普通人家,要是突然有了几十贯,甚至几百贯钱,那肯定是欢天喜地的。

    但是要是猛然间多了一万贯钱,那更多的就是担忧了。

    喜悦之情反而不见得有多少。

    哪怕是后世也是差不多的。

    你要是中了五百万的奖金,那肯定是笑的睡不着觉。

    但是你要是中了一个亿的奖金,那晚上就要紧张的睡不着了。

    “这马车上有一只杀好的羊和半只猪,阿耶你招呼大家帮忙分一分吧。”

    朗清这话算是把朗明拉回了现实。

    那个驾车的车夫应该也是得了许敬宗的吩咐,主动的帮忙从马车里面往外搬东西。

    羊肉、猪肉就不用说了。

    稻米和面粉也有几袋,还有不少的菘菜和莱菔,甚至有好几坛二锅头和烧刀子。

    至于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哎哟,这大郎看来果然是发达啦。”

    “还是大郎懂事,我家刚买新买了一把菜刀,正好用来分肉。”

    “我把家中那块没用的门板搬过来,正好用来放肉。”

    “我去挑担水过来吧,正好一会用来洗一洗。”

    看着眼前的一只羊和大半只猪肉,邻居们立马就忙碌了起来。

    虽然刚刚过完年,大家肚子里都不是很缺油水,但是这年头的百姓,又有几个是会嫌弃吃肉太多的?

    何况还是这种明显是不要钱的肉。

    “大郎,你过来。”

    跟邻居们兴高采烈的表情不同,朗明倒是有点担忧的将朗清拉到了一边。

    “阿耶,怎么啦?”

    “外面的传言是真的吗?”

    “什么传言?”

    “就是那一万贯的事情?”

    “阿耶,这不是什么传言,这是事实。如今我是观狮山书院钟表研究所的所长,下面带着几十号人干活,在书院里还有一处单独的住处呢。阿耶,以后你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朗清有点感慨的看着自己父亲。

    由于阿娘早年生病去世,自己阿耶那真是含辛茹苦才把自己跟两个弟弟妹妹养大。

    甚至因为自己的拖累,他一直都还是孤身一人呢。

    别看如今还不到四十岁,看上去却是已经老态尽显,让人心酸。

    “这这”

    听到朗清这话,朗明反倒是有点手足无措了。

    自己虽然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好日子,但是这个好日子跟自己想象的差距有点大啊。

    “二弟跟三娘呢?”

    朗清看了看,没有发现自己弟弟跟妹妹,忍不住问道。

    “今天有庙会,他们一大早就出去逛庙会了。”

    人多力量大,这话可不是盖的。

    就在朗明跟朗清在一边说话的功夫,马车上的东西就都已经被搬进来郎家的院子。

    本来就不大的院子,挤进了十来个邻居,还有一堆东西,立马就显得拥挤了起来。

    “郎民,这些肉怎么切割,你说一声,我保证给你分的妥妥的。”

    一名早年间跟着屠夫学过一段时间的邻居,手中拎着刀,脸上尽可能的露出笑容。

    “阿耶,要不这样吧,这羊肉我们留一腿,猪肉留几根排骨,几瘦肉和肥肉,剩下的都平分给邻居们吧。”

    朗清看到自己阿耶看向自己的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