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大部分船员都上岸了,但是船上放着这么多黄金,李耿自然是要安排一些人守着。

    “高阳公主,遗爱,来,推门进去看看,这可是我们格物书院号从澳洲带回来的东西哦。”

    李耿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搞得房遗爱心痒痒的,也不管那么三七二十一,直接推开了船舱的门。

    虽然是白天,但是船舱里面的光线谈不上多好。

    房遗爱勉勉强强看到一堆石头在船舱中,没有看到还有其他特别的东西,不由得感到失望。

    至于高阳就更是如此了。

    “李耿,你们费尽千辛万苦去到澳洲,就带着这一堆破石头回去吗?”

    “高阳公主,你再看看这些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李耿从随从手中接过了一盏鲸油灯,再从船舱里拿起了一块“石块”。

    “嗯?这些石块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但是也不值得你们万里迢迢的从澳洲带回来啊。”

    虽然这些金块的含金量已经非常高的,但是毕竟不是冶炼过的金块。

    再加上形状非常自然,高阳一时还真没有意识到它的不凡。

    “等一下,这个石块似乎有点像是金块,不过这个纯度似乎有点差啊。”

    房遗爱可是在倭国见识过金山银山的人,眼光倒是比高阳要强一点。

    “遗爱,地面上随便捡起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金块就能达到这样,你还嫌弃它纯度不够?”

    李耿半是嫌弃,半是自豪的冒出了一句话。

    “地面上随便捡起来的?”

    这个时候,轮到高阳震惊了!

    虽然作为李世民宠爱的公主,高阳从来都是衣食无忧的。

    但是,这并不表示她的例钱就有多高。

    相反的,其实每一个大唐的公主,在出嫁钱,其实都没有太多零花钱的。

    至少李世民给的不会多。

    你要是有其他的方法来钱,那是你的本事。

    “没错,你再看这个,这狗头金,得有十几斤吧,也是小溪里捡到的。”

    高阳:

    房遗爱:

 第500章 广州的这个冬天有点不一样

    说岭南四季如春,可能不是很贴切。

    但是农历十二月,广州府的气温也低不到哪里去,这倒是真的。

    程刚作为宿国公府上派到广州的大掌柜,刚刚清闲了一阵子,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首先,就是继续购买各种田地。

    今年种植甘蔗挣的钱,一钱都没有带到长安去,反倒是全部用来买地了。

    程府甚至还从长安派人带了一千个金币去到广州,为的就是多买一些田地。

    今年,程咬金准备让程刚在广州至少种植三万亩的甘蔗地。

    已经尝试到甜头了,要是还不赶紧梭哈一把,等着别人追上来吗?

    除了买地,程刚最近也在忙着应酬。

    广州城中,许昂、程刚、房镇,如今是最有名的三个掌柜,也是甘蔗种植的大户。

    其他人如果想要大面积种植甘蔗,不找他们是搞不定的。

    因为你可能连甘蔗种都搞不定。

    “许兄,听说楚王府今年要种十万亩甘蔗?你这可是大手笔啊。”

    广州酒家的雅间里头,许昂几个今年都是宾客,见面之后自己先聊了其阿里。

    作为广州城中最有名的酒楼,广州酒家的东西也算是富有岭南特色,据说是冯家的产业,基本上上档次的宴席,都是在这里举办。

    许昂:“你这规模扩张的也可以啊,直接从一万亩跳到了三万亩,看来今年收割甘蔗的时候,用工慌要更加明显了。”

    房镇:“大家去年都尝试到了甜头,这种植甘蔗可比种其他的东西有意义多了。今年自然是要多种一些了。杜二郎今天请我们过来,应该也是为了种植甘蔗的事情吧?”

    房家跟杜家的关系,明显要比楚王府、程府跟他们的关系要好一些。

    所以房镇也照顾着杜荷的面子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题上。

    “几位掌柜都是广州城第一批种植甘蔗的先驱,实话说,我今天请各位相聚,确实是为了种植甘蔗的事情。希望各位掌柜不吝赐教,让我们杜家也为大唐制糖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形势比人强,杜荷也没有办法,在几个大掌柜面前,也得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其实,他也不是真的那种缺根筋的人,只不过一直都是眼高手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而已。

    这一次,杜构亲自带人去到朔州,同时强令杜荷带人去到广州把甘蔗种植的事情搞起来。

    杜家的甘蔗园要是没有搞起来,就不让他回长安。

    这就由不得他不着急了。

    广州这地方,杜荷哪里呆得住啊。

    往常他最喜欢的就是去平康坊转悠,或者约上几个勋贵子弟去五合居聚餐。

    如今在广州,人生地不熟的,他出门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楚王殿下对于推广甘蔗种植,一直都是持着支持的态度。所谓有钱大家一起挣,我们没想着要吃独食。但是,这也是有前提的。有些规矩,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守。”

    许昂倒是没有难为杜荷。

    楚王府是大唐最大的白糖制造商,现阶段,不管是甘蔗种植面积多少,收购价格其实都掌控在楚王府手中。

    如今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对白糖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糖霜供应要求,自然也是不断增加。

    所以不管是杜家还是长孙家,亦或是其他勋贵家族来到广州,许昂都没有使过一次绊子。

    要不然你以为这些人最近刚刚来到广州,就能顺风顺水的买到土地,雇佣农夫吗?

    插一句, 手机都支持!

    “许掌柜你放心,我们杜家绝对不会是规则的破坏者。在广州城,你许掌柜怎么说,我们杜家就怎么做。”

    杜荷的姿态摆的非常低。

    他希望尽快的把杜家的甘蔗种植园给搞起来,他自己好尽快的回长安。

    “许兄,单单我们三家种植的甘蔗面积,今年就已经有十六万亩了,杜家、长孙家、萧家、顾家等种植的甘蔗面积预计也会超过十万亩,这可就相当于去年好几倍的种植面积了,到时候会不会搞得甘蔗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呢?”

    程刚有点但有的看着许昂。

    他的觉悟可没有那么高。

    在他看来,种植甘蔗的人越来,程家的利益就会受到越大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也不算有错。

    许昂:“程兄你放心,我刚刚收到从长安城来的消息,如今白糖的销量猛增,上上个月一个月的白糖销量,就比去年好几个月加起来还要多。等到明年,这个需求就更加旺盛了。杜郎君刚才长安过来,应该对此最有发言权了。”

    许昂的话刚说完,程刚和房镇就把眼光转向了杜荷。

    这位郎君可是前几天才从长安过来的,对这个情况着实比其他人都要清楚。

    “许掌柜说的这话倒也不假。如今长安城的各个酒楼之中,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甜味菜式很是流行,又有各种各样的甜品畅销,指不定这段时间楚王府中又流传出新的甜食。所以长安城勋贵百姓对白糖的需求,着实增加的非常迅猛。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出现在众位面前的原因之一了。”

    杜荷想着自己在五合居中吃到的各种甜味美食,倒是对甘蔗的种植多了几分信心。

    唯一不好的就是杜家没有人懂甘蔗种植,要是许昂他们做局坑自己一把,那结果可就悲催了。

    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了。

    这也是他今天为什么要屈尊请他们几位来广州酒家吃饭的原因。

    “既然许兄你都不担心,那我也不想那么多了。不过,这种植甘蔗的面积增加了这么多,到时候上哪找那么多人去呢?”

    程刚心中有开始纠结了。

    这种植三万亩的甘蔗,农忙时节,少说也要一千人去帮忙。

    如今各个勋贵家中种植的甘蔗加起来都有二三十万亩了,需要的人更多了。

    广州城里可没有那么多的闲人呢。

    这几年,因为海外贸易益发的兴盛。

    广州也是新开了好些作坊,大大的消耗了富余的劳动力。

    “这个程兄你放心,广州城里的人口是不足,但是往西有大量的僚人部落,我跟冯家已经商量过了,他们会帮我们出面招募这些僚人来到广州帮忙种植甘蔗。”

    许昂显然早就为这个问题做了准备,要不然楚王府的十万亩甘蔗,靠谁来种植呢?

    总不能从大食海商那里买昆仑奴吧?

    价格高不说,数量也有限。

    还是让这些僚人来种植会好一些。

    “这倒是个好主意,僚人的生活据说一直都比较穷苦,吃饱肚子都是个问题。偏偏这些人还喜欢隔三差五的闹事,如果能够将他们招募到甘蔗园里种植甘蔗,倒是一箭双雕的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过,这些僚人就会那么乖乖的冯家的话吗?”

    房镇的这个疑问,让程刚的心中又是一紧。

    “对啊,我们也在广州待了一年了,这岭南道的僚人,自古以来可都是没有那么好对付的。如今的冯家,可不是冼夫人健在的时候,这些僚人不见得会听他们的吩咐吧?”

    程刚口中的冼夫人,乃是冯盎的祖母,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巾帼英雄。

    作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冼夫人是南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还有着收服崖州这样的丰功伟绩,在岭南的影响力无出其右。

    冯家在岭南有如今的局面,冼夫人功不可没。

    “程兄,冯家怎么让这些僚人过来,这不是我们要操心的事情。到时候我们只要按照两个银币一个的超低价接收冯家提供的这些僚人就可以了。”

    许昂不大想在酒桌上谈太多的血腥之事。

    这僚人要是不愿意自愿来种甘蔗,能怎么办?

    强办呗!

    广州城中,冯氏祖宅。

    “阿耶,如今长安城的勋贵们在广州种植甘蔗搞得如火如荼,我们家要不要也种植一些?”

    今天是冯家每月一次的家族例会,房中主要的人物都齐聚一堂。

    坐在正中间的,就是掌握在岭南道实际话语权的冯盎。

    冯家子孙可谓是遍布岭南道各个州县,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智玳,这甘蔗在岭南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很早就有了,为什么今年才热乎起来?还不是因为人家掌握了将甘蔗变成糖霜的技术。我们冯家本来在岭南就已经很扎眼了,如果再跟长安城来的这些勋贵竞争,指不定会给家族招来什么祸事。”

    冯盎的眼光,自然比冯智玳要看的长远。

    如果种植甘蔗的都是一些田舍奴,冯家早就出手了。

    但是现在看看番禺县中大肆购买良田的人家,有哪个是善茬?

    不是王爷就是国公,得罪了这些人,哪怕冯家是岭南土霸王也要受不了。

    如今的大唐,可不是地方势力可以随意跟朝廷掰腕子的时候。

    “阿耶,这种植甘蔗,一亩地的收益据说顶得上十几亩稻田,我们把那么多的良田出售给他们,岂不是吃了大亏?”

    冯智玳是许昂的女婿,对于甘蔗种植的情况了解的比一般人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