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武媚娘的理解中,长安城的糖霜都是从天竺而来,真要是跟那帮天竺商人搞坏了关系,除非你不按商业规则来,要不然就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大胆的拒绝去吧,到时候你要多少糖霜就有多少。”

    今年广州种植了几万亩的甘蔗,虽然这个数据跟后世比起来那是什么都不是,但是放在这个年代,几万亩甘蔗产出的糖霜,已经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

    观狮山书院的一个角落,紫霞站在满地黄叶之中抚琴。

    落叶!

    琴声!

    鸟叫声!

    形成了一副独特的画面。

    不过,这幅美景却是被云儿的一声抱怨给打断了。

    “姑娘,今天那糖霜居然又涨价了,再涨下去,感觉都要吃不起了。”

    紫霞如今作为观狮山书院的教谕,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钱,再加上之前留下来的积蓄,主仆二人的日子倒也过的比较惬意。

    不过,像是白糖这种奢侈品,她们还是比较少用。

    虽然她们都喜欢甜食,但是大多数时候都去买相对便宜很多的糖霜。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已。

    “怎么?不是前阵子你刚抱怨涨价了吗?怎么现在还抱怨呀。”

    自己抚琴被打断了,紫霞倒也不恼。

    如今她的心境,已经非常平和,基本上也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如果观狮山书院能够招收一些女学员,时不时有女学员来跟自己聊聊天的话,那就更好了。

    “前阵子抱怨是因为糖霜接连涨价,现在抱怨是因为糖霜的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比之前更高了。我粗粗的算了了一下,现在一斤糖霜的价钱,都能在年初的时候买上两斤了。”

    云儿嘟囔着小嘴,气冲冲的在紫霞旁边坐下。

    由于主仆两人的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云儿如今也变得精打细算起来。

    像是糖霜这个价格涨法,就让她很难受了。

    虽然这玩意对于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必需品,但是对于她们主仆二人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是经济危机时候的口红,销量暴涨,那是因为化妆是女人的刚需,没钱买昂贵的护肤品,相对便宜的口红还是要继续买的。

    这就跟白糖吃不起,糖霜还是要吃的是差不多的道理。

    “听说那点都德和味之素都推出了好几款口味酸甜的菜式,很受欢迎,搞得长安城很多勋贵人家都开始学做这几样菜,这白糖和糖霜,一下就变成勋贵人家厨房的必需品了。这买的人多了,涨价几乎是必然的呢。”

    “姑娘,你还替那些奸商说话,这东西没有变化,价格却是涨了这么多,这不就是坑人吗?奸商!这些都是奸商!”

    “云儿,这话你可不能乱说,你虽然去买的是糖霜,是那些天竺商人贩卖的;但是长安城最大的白糖商人却是楚王府呢。”

    紫霞虽然身在观狮山书院,但是对于楚王府的一举一动却是一如既往的关注,这白糖是哪家搞出来的,几乎是长安城人所皆知的事情。

    “我这不是说的糖霜嘛,我又没有说白糖。”

    云儿嘴中虽然还是这么说,不过声音明显是变小了。

    “你呀你,这糖霜价格上涨了,大不了最近我们就少吃一点呗。”

    “可是我担心这价格继续往上走,要不要干脆我再出去多买点吧,要不然过几天又涨价了。”

    “不用,我不觉得这糖霜价格还能涨多久。今年楚王殿下安排了许参军的大郎去到广州负责甘蔗的种植,以王爷的本领,肯定可以将甘蔗变成糖霜,一举打破这些天竺商人霸占糖霜供应的局面。”

    紫霞很明显比一般人要对李宽更有信心。

    白糖这么神奇的东西都制作出来了,黑乎乎的糖霜还没有办法弄出来吗?

    当然,长安城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跟紫霞一样想的。

    “潘掌柜,按照您的吩咐,今天我一口气买了一百斤的糖霜,足够我们楼里用好一阵子了。”

    五合居中,负责采办的伙计邀功一样的站在潘旺面前。

    “现在这些客人,喜欢吃甜食和酸甜口味菜式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一百斤糖霜,我看顶多就支撑个半个月就没了。”

    潘旺觉得自己痛并快乐着。

    一方面,五合居的生意变好了,他自然是开心的。

    但是,刚刚推出不久的新菜式,如果就因为糖霜价格上涨就跟着涨价,这就很伤人气了。

    有些客人倒是不差这点钱,但是觉得心中不痛快,可能下次就不会来五合居了。

    毕竟,跟五合居齐名的点都德和味之素,就在旁边呢。

    “那那我还要再去买吗?今天我去拿天竺商人甘迪的铺子里头,发现好多人都几十斤几十斤的采办糖霜了,这个局面,跟以前可不大一样。”

    “再去买一百斤吧,先备够一个月的用量,后面要不要再买,我要再想想。”

    潘旺思索了一会,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行,那我去账房取钱,现在就立马去买。等到明天,说不准这糖霜的价格又上涨了。”

    像是五合居这样的场景,在长安城很多地方都在发生。

    甘迪站在铺子中,看着人来人往的顾客,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像糖霜这种不是普通人家消费的东西,越是价格上涨,反而卖的越好。

    这根卖其他东西的逻辑,可不大一样。

    看来,自己这步棋是走对了。

    不过,也是时候再控制一下糖霜的售卖速度,让大家感受一把糖霜货源不足的情况。

    甘迪一边想,一边拿起了一跟雪糕品尝了起来。

    房府。

    房玄龄刚刚下值回到府上,卢氏就在那里抱怨。

    “我说房乔,你不是安排那房镇去广州种了一万亩甘蔗吗?不是说这甘蔗可以制作糖霜嘛,怎么长安城的糖霜和白糖价格,都是一天一个价啊。”

    卢氏掌管着房府的财政大权,像是糖霜和白糖价格急剧上涨的情况,负责采办的伙计肯定是要跟她说明的。

    要不然凭空多花了那么多钱,账房根本就不会随意同意支取。

    别以为人家身在唐朝,就没有什么防止腐败的措施。

    “这凡事都有个过程,那甘蔗也是今年才过去种植的,不管是能不能成功制作出糖霜出来,都要等收割了才知道。如今长安城家家户户,但凡是家境还不错的,都喜欢买点糖霜,这买东西的人多了,自然就涨价了。”

    当初在广州买了一万亩地,这么大的事情,房玄龄自然是知道的。

    说起来,这算是房府这几年比较大的一笔投资了。

    要不每年在东海渔业有分红,房遗爱搞出来的味之素又来钱很快,仿佛还真没有办法一出手就买一万亩土地。

    哪怕这个土地是在广州。

    “哼,大道理谁都懂,但是这价格无缘无语的上涨这么多,那些商家就是奸商。”

    “怎么就是无缘无故了呢?我刚不是说这长安城勋贵富商对糖霜和白糖的需求多了,但是供应没有怎么增加,所以就涨价了。当然,西市有些商家,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多挣点钱,这个情况应该也是有的。”

    “那朝廷就不去管一管吗?就任由那些商人随便涨价?”

    “这糖霜又不是粮食,吃不吃都是可以的,大家要是觉得贵,完全可以不买啊。这种东西,朝廷是不可能去管的。”

    “那我要不要安排人明天再去西市多买一些?要不然以后还得涨价,花的钱财更多。”

    房府如今虽然富有,卢氏却是跟早年一样,习惯了精打细算。

    “这个没有必要吧。之前楚王殿下建议我们去广州种植甘蔗的时候,也是有说这甘蔗的情况,算一算,那些甘蔗应该都已经收割了,指不定什么时候长安城就多了一堆的糖霜呢。”

    房玄龄稍微犹豫了一会,不过还是选择了相信李宽。

    虽然房玄龄很清楚这糖霜制作是天竺商人的核心秘密,肯定不会轻易外传,但是楚王殿下既然建议自家去广州种植甘蔗,并且楚王府种的面积是自己的几倍,肯定是有办法把这些甘蔗利用起来的。

    这也是经历了无数次教训之后,房玄龄重新树立起李宽的形象之后的决定。

    “哼,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要是糖霜价格继续上涨,你这个月就不要想有零钱上酒楼了。”

    一旁路过的房遗直,当做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低着头加快了脚步。

 第473章 再一次被撸羊毛的天竺商家

    渭水码头经过几次扩张,已经可以同时容纳上百艘船只,每天都有一堆的纤夫和苦力在这里讨生活。

    “大力,这个月你至少挣了这个数吧?”

    乘着午饭的间隙,阿南坐在大力旁边,闲聊了起来。

    “嘿嘿,差不多,今年码头上的船只比往年多了不少,只要早点来,晚点走,一天能挣过去两天的钱。”

    大力脸色被晒的黝黑,浑身虽然谈不上多么精壮,但是胳膊却是看上去很有力量的样子。

    阿南:“还是你厉害,这一个月下来,比长安县的那些胥吏挣的要多多了。”

    阿南和大力都是同一个村子过来长安城讨生活的,倒也什么话都敢说。

    大力:“哪能跟他们比呢,这些胥吏的俸禄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长安城那么多商人,只要稍微给他们意思意思,就比我们辛苦几个月还要挣的多了。所以还是要会点什么东西才行,不能跟我们这样单单靠体力讨口饭吃。”

    阿南:“这就是你支持你家大郎去观狮山书院读书的原因吗?要我说,他都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书了,十几岁的年龄,完全可以出来帮忙挣钱了。就这码头上的挣钱速度,读什么书呢?哪怕是到时候可以去到哪个地方当胥吏,也不会是在长安呀。”

    阿南的这个想法,在渭水码头代表了一部分纤夫的想法。

    不过,更多的却是跟大力一样,支持自己孩子去到蒙学、小学,甚至是书院里面进学。

    受到楚王府的影响,长安城各个大作坊都会建设自己的蒙学和小学,同时也会适当的对外招生。

    可以说,在长安城,你只要想读书,门槛已经比十几年前不知道降了有多少。

    要是在大力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别说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纤夫,哪怕是就是普通村子里的小地主,要养一个读书人,压力都是非常大的。

    读书,基本上是一件跟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的事情。

    “阿南,不一样的。我家大郎到时候是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哪怕是毕业后跟我一样来到码头当纤夫,日子也会过得比我们要好。其他的都不说,单单他的那些同窗,就注定了他这辈子不容易被人欺负。哪像是我们,时不时的就有泼皮想要到我们的主意。要我说啊,你家的二郎现在还有机会,让他再回到小学上个几年,到时候也去观狮山书院。”

    大力自己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对于自家孩子读书这件事,却是非常支持。

    不要说这两年收入水平好了很多,就是几年前收入差的时候,他都咬着牙送家里的几个娃上学呢。

    长安城那些蒙学和小学,对作坊子弟的收费是很便宜的,但是对于无关人员,那是正常收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