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孽子-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是所谓的南洋大国的占城和林邑,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是他们看得上眼的。
没想到继续往南之后,却是在蒲罗中看到了这么一座坚固的城池。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在这座码头上就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家乡感。
整个码头完全是仿制登码头的格局而来,就连船只的泊位都安排的差不多。
这个尉迟环,也算是够懒的了。
“肯定就是这里了,船长和瞭望手都是到过蒲罗中的。再说了,你在哪里还能看到这么一座中原风格十足的城池了?”
李义协虽然看到码头四周有许多昆仑奴在那里劳作,但是并不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长安城的勋贵们,本来就爱用昆仑奴,只不过这蒲罗中码头的昆仑奴,似乎有点多就是了。
“这里气温已经达到了三十八度,果然跟房郎君说的情况非常吻合呀。”
旁边朱银和朱铜两兄弟拿着一个气温计,手上在忙碌的记录着什么。
对于观狮山书院来说,气温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格物书院的学员更是人手一根。
作为对气候变化最有研究的两个学员,朱银和朱铜两兄弟,此次南行,自然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app, r>;
“没错,房郎君说这蒲罗中就在赤道附近,继续往南而去,还会有新的岛屿出现,那个传说中的澳洲,也是在蒲罗中的西南方。”
朱银满怀期待的朝南看了看。
这一路以来,船队可是见识了太东西了。
很多以前学院里面教谕说的内容,特别是楚王殿下和房教谕说的内容,大家都在路上进行了证实。
所以,还没到蒲罗中,李义协、李耿等人和大家就一起商量好了,到了蒲罗中之后,休整半个月,然后船队继续向前,去传说中的澳洲看一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的探索船刚刚在蒲罗中码头靠岸,船员们都站在甲板上面欣赏着码头上的风景,而刚刚靠岸的另外一支船队上面,哈梅迪也在好奇的看着这艘船只。
东海渔业的飞剪船造型很独特,航行速度非常快。
这个信息,哈梅迪早就知道了。
很多行走在南洋的海商都想着能不能买到东海渔业的飞剪船,不过都没有如愿。
眼前这艘船,从旗帜上来看,明显不是东海渔业的海船,但是这飞剪船的造型,却是明显比自己以前看过的都要大一号。
能够拥有这艘船的人,很明显有点不一般啊。
“萨拉伊,回头你去打听打听,看看这艘海船是哪家商号旗下的,看看能不能跟他们拉上关系,哪怕是刚开始吃点亏也没有关系。”
哈梅迪满脸好奇的看着船上鱼贯而下的人员,脸上的好奇心更重了。
出海在外的海员,身上普遍都有一种彪悍气息。
没办法,这个年头的大海,你要是不彪悍一点,根本没有办法在大海里讨生活。
但是,眼前的这帮人却是看上去有一股雅气息,倒是跟蒲罗中城里面的蒙学教谕有点像。
“主人,这些唐人怕是来历不凡,要是能够跟他们打好关系,对我们商号肯定有很多好处。等会我就去请码头上的唐人吃饭,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什么。”
波斯国内的局面,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跟旁边蒸蒸日上的大食国相比,天平却是在不断的倾斜。
哈梅迪看的着急,却是没有什么办法。
以他对隔壁这个崛起的帝国的了解,一旦波斯真的被人家攻陷了,自己家肯定会倒大霉。
这个时候,提前考虑一下后路就变得很重要了。
而根据哈梅迪的了解,除了东方的这个国度有跟大食国相抗衡的实力,其他的都完全不行啊。
自己如果要找一个新国都安家,大唐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哈梅迪对蒲罗中的事情那么上心的重要原因。
第435章 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
广州的光塔码头,这几年变得愈发热闹了。
去年底的时候,程家听了李宽的建议,已经安排人手去广州购买了上万亩良田用来种植甘蔗。
这广州虽然是岭南道的繁华州府,但是地价跟长安城是完全没有办法比。
这让程家对甘蔗种植的前途多了几分信心。
地价低,就为意味着成本低,只要甘蔗的价格不是太差,就有利可图。
“郎君,一路辛苦了。”
程处默刚刚下船,程家派去广州负责甘蔗种植事宜的程刚就已经在码头上等待了。
程刚可是知道程处默今春也是会来岭南的,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下人到码头附近等候,一旦发现程家的船只进港,立马快马回来告诉自己。
这样一来,程处默一下船就能看到自己,也算是程刚心中的一点小心思。
不管是什么时候,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如今这种情况,程处默对自家在广州的甘蔗种植情况了解非常少,程刚能够第一时间汇报,这个功劳就先拿到了三分。
“程刚,怎么样,这甘蔗都已经种上了吗?”
虽然如今的程家,也算是长安城里有数的土豪之一,但是一下在广州府买了一万亩土地,哪怕是价格比关中便宜,也算是一笔大投入了,由不得程处默不关心。
“郎君,全部都已经种上了,目前长势还不错。这岭南的气候,比关中可要暖和多了,甘蔗长的很快,估摸着到六七月份就能收割了,很可能到时候还能种第二季。”
程家在广州的产业,目前就一个甘蔗种植,程刚自然要把甘蔗种植的相关事情全部摸清楚,要不然这个管事的职位,铁定做不长。
要知道,房府和楚王府也都有各自的管事来到广州,大面积的买地种甘蔗呢。
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到时候谁的表现更好一点,自然一目了然。
“广州这里,种植甘蔗的多不多?”
程处默下了船,骑上了程刚准备好的骏马,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着。
这可是程处默第一次来广州,按照计划,他至少要在这里待上小半年,自然要好好观察一下这座城市。
“往年种的倒也不算少,不过基本上都是零零散散的,很多农户各自种植一些,榨成汁后晒干,售卖给一些商家或者自己食用。也辛亏好多农户多多少少都种植了一些甘蔗,要不然我们这几万亩的甘蔗地,还真是不好找到种呢。”
“几万亩?”
程处默回过头疑惑的看了一眼程刚。
自家不是只买了一万亩地用来种植甘蔗吗?
“是啊,我们程家的一万亩,房相府上也种了差不多一万亩。种的最多的是楚王殿下,许管事直接买了三万亩地,现在还在不断的买地。不过因为甘蔗种的问题,有些地还没有来得及种上甘蔗,这些可能赶不上一年两季了。”
程刚这段时间,不管是于公于私,都跟楚王府、房府在广州的管事保持密切的联系。
岭南毕竟是冯家的地盘,程家在长安城虽然无人敢惹,但是到了广州的话,还是要先收敛一些。
“楚王府的管事是谁?”
听程刚这么一解释,程处默倒也理解了。
这种植甘蔗,本来就是李宽建议程家这么做的。
“是许昂,楚王府许参军的长子。”
“楚王殿下把许敬宗的独子给派到了广州?看来他还真是看好这广州的甘蔗种植啊。”
程处默对于楚王府的情况比较了解。
那个许敬宗虽然之前的风评不算很好,但是如今在楚王府里面却是混的如鱼得水。
特别是他负责观狮山书院以来,许家在长安城的地位水涨船高,大小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这许昂的女儿去年刚刚许配给冯盎的十二子为妻,算是岭南第一勋贵冯家的亲家。属下估摸着楚王殿下派他来负责楚王府在广州的一应事宜,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
“耿国公冯盎?如今的广州刺史也是冯家的人吧?”
要来广州,程处默自然也对这里的情况作了一番了解。
不客气的说,岭南道如今最大的势力,就是冯家。
在这里,冯家说的话,有时候比朝廷说的还要管用。
当然,这冯家倒也还算忠心,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没错,属下也前去拜访过几次,为人倒还算方正。冯家子弟在广州府,倒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嚣张跋扈。”
程刚离开长安城去广州的时候,可以说是充满了担忧的。
岭南啊,自古以来可都是发配罪犯的地方。
听说那个地方到处都是俚僚,天高皇帝远的,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
不过,真正来到广州府之后,他发现只要别离开广州太远,其实跟大唐的其他州府差别倒也不算特别大。
住在广州城里的人,还是汉人居多。
“今晚把那许昂和房府在广州府的管事都一起邀请过来,我也见一见他们。”
程处默不大喜欢用脑,但是广州府如今种植甘蔗最多的就是这三家,三家在长安城里就关系密切,他来到广州,自然也要先见一见这里的管事。
“没问题,许昂和房镇这些天也在打听郎君你什么时候到呢。”
“对了,这甘蔗都已经种下了,那个许昂有没有跟你说到时候这些甘蔗怎么处理?”
程处默知道楚王府是长安城最大的白糖生产商,但是他们的白糖也是从天竺商人那里收购的糖霜。
这怎么把甘蔗变成糖霜,似乎是个难题。
本来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想去找李宽问一问的,奈何人家早就巡视天下去了。
可别到时候甘蔗都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变成糖霜,那就麻烦了。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不过那个许昂只说到时候楚王府会在广州建设一座甘蔗的压榨作坊,把压榨出来的甘蔗汁晒干之后运到长安城去即可。”
很显然,李宽并没有把打算制糖技术留在广州。
这种核心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外泄。
只要把晒干的甘蔗汁,这种白糖最初的原料运输回长安,在那里进一步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对了,我们的地,都在广州府哪个地方?”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带我去看看吧。”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棉花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本他今年是想继续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