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花?这个时节的花朵应该不多吧?”

    眼看着已经入秋,各种水果都开始成熟,百草园里面,鲜花也比较少见了。

    “王爷,是百草园中种植奇花异草的区域那里,最近几天新开了一种白色的花朵,甚是好看呢。”

    程静雯在一旁解释了一下。

    “花花,好看。”

    小玉米已经有点会走路了,从地上爬了起来,蹒跚着跑到李宽面前,保住大腿。

    “走,那就去看看吧。”

    傍晚的太阳已经没有那么大,适当的晒晒太阳也有利于补钙,李宽倒也没有拒绝小丫头看花的要求。

    百草园在楚王府别院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每年的面积都在不断扩大。

    好在楚王府别院占地够广,倒也不至于因为几亩地而影响百草园的扩张。

    李宽亲自抱着小玉米,跟程静雯几个进了百草园当中。

    不时有鸟鸣声从园中的树林里传来,也有下人在那里忙着除草松土。

    “花花,这边。”

    小玉米的表现出乎李宽的意料。

    这还不满一周岁,就已经有方向感了。

    “王爷,那片奇花着实是在这个方向呢,我也就前两天带她来看过两次,没想到她居然就记住了。”

    程静雯也对小玉米的表现有点意外。

    “走,本王倒是好奇了,什么花能够让这小丫头念念不忘。”

    “王爷,要不要让她坐在小推车上?”

    程静雯看李宽一直抱着小玉米,脸上似乎有点汗水了。

    而绿竹推着一辆特制的婴儿车在后面跟着,这个东西还是李宽亲自设计指导制作的。

    据说,这个婴儿车也成为长安城好多勋贵人家中的标配了,就连西市里头都有专门的铺子在贩卖类似的婴儿车了。

    “不用,就抱着吧,我这阵子陪她的时间少了点,感觉她都没有那么黏我了。”

    小丫头也就十几斤重,李宽倒是不介意辛苦一下下。

    百草园虽然不小,走走也是很快就到了程静雯说的那块花地。

    “王爷,就是这里了,这花似乎比前两天开的更加密集了。”

    程静雯摘下一朵白色的花朵,递给了小玉米。

    李宽看着这一片开满雪白花朵的花圃,很是意外,去年似乎没有这些花啊。

    “这块花地,是今年新种的吗?”

    “是的,听说还是从凉州送过来的种子。马周在一家西突厥的胡商的院子里看到了这花似乎盛开的时候很漂亮,刚好这花似乎中原地区没有见过,就送了一批种子过来了。”

    程静雯作为女主人,对楚王府里的有些小事,反倒是更加的熟悉。

    “西突厥来的花?”李宽忍不住俯身仔细观察了一番。

    突然,李宽似乎想起来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第352章 三十八文钱一只的登州大虾

    衣食住行。

    说到吃,李宽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土豆、玉米、南瓜、花生和辣椒。

    但是,如果提到衣,李宽想念的就是棉布了。

    自己现在身上穿的是丝绸织物,虽然凉快是凉快了,但是吸汗性能并不好。

    如果有一件纯棉的衣服穿在身上,触感应该会更好。

    而在大唐,别说是棉衣了,就连“棉”这个字都还是不存在的。

    如今,大唐只有可以用来填充被褥的木绵,根本就没有棉花。

    李宽也不知道棉花的原产地是在哪里,曾经在长安城多番寻找之后,就放弃了。

    如今,突然在自家的百草园里面,发现了一片棉花。

    这个惊喜,来的有点突然啊。

    自己喜欢收集各种奇花异草放到百草园中种植,这是长安城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很多人以为这是玩物丧志,是李宽有钱没地方花,非得从胡人手中不断购买各种稀奇古怪的种子。

    只有李宽自己清楚,他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发现一些大唐现在还没有的花草树木。

    撒网撒了这么久,今日终于有了收获。

    一下网到一条大鱼,哪怕是以后什么新的收获都没有,那也值了。

    “静雯,王府里就只有这一小片棉花吗?”

    李宽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之情,想要确认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个棉花,按理来说,是不会在此时出现在长安的。

    但是如果这是马周从西突厥的胡商手中收集过来的,那倒也说的过去。

    毕竟,西突厥如今的疆域也是非常广阔,哪怕是后世很多中亚国家,如今也是在西突厥的统治之中。

    可以说,西突厥是占据着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交流的一个最主要的中间国家。

    “王爷,就只有这些了。你知道的,百草园里种植的新奇花草,种植面积都不会一下子就搞得很大的。怎么,这些花有什么问题吗?”

    程静雯虽然也觉得眼前这些花朵长的还算美丽,但是也没有到让人多么惊奇的程度。

    而以她对李宽的了解,很明显这花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没有问题,不仅没问题,相反的,种植这花,意义可大了。甚至可以说,马周在凉州待了那么久,功劳都比不上找到这花。”

    “啊?”

    听到李宽这么说,程静雯愣住了。

    凉州能够有今日的繁华,马周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

    不客气的说,整个楚王府的下属,除了王玄策之外,可能就要数马周的功劳最大的。

    如今王爷居然说他的功劳还比不上找到这些白色的花朵。

    王爷也不是那种玩物丧志之人啊。

    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

    “君买,你立马安排人快马加鞭的去凉州,让马周大力收集棉花种子。”

    棉花作为后世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作用巨大。

    它不仅产量比较大,最关键是价格还便宜。

    只要大规模的种植,完全可以解决大部分人的穿衣问题。

    并且,除了制作衣服,棉花还有不少其他的用处。

    即使在医学上,她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棉花,李宽觉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棉花种子?”席君买有点困惑的上前,“王爷,就是这种白色的花吗?”

    “没错,就是这种白色的花。马周既然能够在去年找到这些种子,凉州城里十有八九应该是有些胡商种植。”

    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人发现棉花的纺织功能,都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在使用的。

    李宽猜测,凉州城的胡商家里,应该也有人把它种在花园里,作为一种观赏花卉。

    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够找到更多的种子,对于尽快实现大面积推广,意义重大。

    “王爷,这棉花,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莫非它有什么其他用处?”

    程静雯看到李宽郑重的安排了人马去凉州收集种子,好奇心更盛了。

    “没错,长安城以前是没有,这个名字是我给起的。嘿嘿,容我卖个关子,这棉花的用处,等过段时间,我再让你见识见识。”

    楚王府的暖棚,这几年都没有再扩大面积,李宽觉得又到了扩建的时候了。

    为了尽快的获取更多的种子,加快棉花的生长周期就很有必要。

    如果不使用暖房,一年只能种植一季。

    除非李宽能够搞到大量的种子,要不然大规模的推广,至少要等到七八年以后。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李宽希望过个三四年,棉花就能在长安城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然后再用两三年的时间,在关中道、河北道和河南道推广。

    六七年以后,让棉织品走入大唐寻常百姓家。

    要完成这个任务,可没有那么容易啊。

    些许暖房建设的成本,就不值得太过计较了。

    “王爷,你这么一说,我就更好奇了呢。”

    程静雯看到李宽居然卖关子,跺了跺脚,撒娇着说道。

    别看她已经是当娘的人,其实也就是二十周岁不到的妹子而已。

    放在后世,还是个学生妹呢。

    “对啊王爷,这棉花到底有什么用处啊,我只听说江南道和岭南道有木绵花,听说可以用来填充被褥。莫非这棉花也跟木绵花一样,可以用来填充被褥吗?”

    晴儿也在一旁提出了疑问。

    “猜对了一小半,这棉花,自然也是可以用来填充被褥的。但是它更大的用处,是制作布匹。”

    对程静雯和晴儿她们,倒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

    “制作布匹?”程静雯一脸困惑,“夫君,听说木绵是不能用来制作布匹的呀?”

    “没错,木绵是不可以,但是棉花可以,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不客气的说,一旦棉花大规模的种植,麻布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宽的这个论断,哪怕是程静雯和晴儿对他非常信任,一时也是难以接受。

    不过,只要知道自家王爷种植棉花不是玩物丧志之举,就够了。

    “走,我们再去别处看看,说不准又有新的发现。”

    李宽突然对自家的百草园充满了兴趣,自己只是小半个月没来,就有这么大的惊喜。

    像是棉花,如果不是看到它开花的场景,李宽是认不出来的,自己前世又没有种过棉花。

    其他的东西也差不多,你可能认识某种花草在某个阶段的模样,但是换一个阶段,你可能就不认识了。

    就比如在后世,大米和小麦,吃过的人有无数,但是不认识它们幼苗的人,一抓一大把。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奇迹,李宽带着小玉米在百草园转了一圈,除了棉花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发现了。“王爷,房二郎离京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嘛,奇花异草,南洋最多了,到时候船队回来了,说不定就有很多惊喜了。”

    程静雯看李宽有点失望的样子,便出言安慰。

    去年的南洋之行,尉迟环他们把重心都放在了香料之中,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太多关注。

    今年春天出发的时候,李宽专门叮嘱了,让他们在南洋留意一下各种稀奇的作物。

    这一次的下南洋,船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完善补给点,采集一些特别的蔬菜粮食种子,最后才去香料岛装香料回来。

    由于目的明确,航线清晰,应该等到入冬的时候就可以回到长安城了。

    “算了,有这个棉花,惊喜就够了。”李宽叹了口气,觉得还是先把棉花的事情搞妥当再说,“君买,你再派个人去凉州,跟马周说,让他了解清楚棉花的来源。如果知道确定消息的话,让西北贸易专门派一个商队出发,去到西域多搞一些种子回来。”

    李宽想了想,觉得在凉州不一定有大量的棉花种子,可能去一趟西域,收获会更大。

    正好,也让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人马往西突厥渗透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伴随着一阵秋雨,长安城的炎热有所下降。

    这个夏天,给长安城很多人留下了许多不一样的回忆,而制冰技术的传播,让不少行业悄然产生了变化。

    点都德算是其中的受益者。

    “吴公公,怎么样,我没有骗你吧,这点都德的盐焗登州大虾,是长安城一绝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