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宫之中,每年都有不少的冤魂,刘兰萱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但是一次性的搞死几百人的事情,她还是没有经历过的。

    “没错,这些桑树种植园和造船作坊里头的和农户和匠人,听说有五百多人,没有一个活口。

    其中有不少还不是被大火烧死的,而是在混录之中被弩箭、刀剑给斩杀的。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德妃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刘兰萱突然打了一个冷颤。

    自家娘娘突然跟自己说这么一个故事,显然不是吃饱了撑的。

    刚刚自己提出想要在齐王港种植茶树,修建制茶作坊。

    如果真的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是不是齐王港这里的茶园和制茶作坊也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大火呢?

    隐约之中,她察觉到了什么。

    “娘娘,这个事情,难道是我们自己的人做的吗?

    新罗人自己一直都是没有办法制作丝绸的,所有新罗等地的丝绸都是从我们大唐售卖过去的。

    现在他们准备自己搞起了桑树林,显然是想要尝试着自己制作丝绸。

    这么一来,就会让我们大唐的商家受到损害。

    一旦新罗那边的丝绸上了规模,到时候甚至会跟我们大唐的商家在海外抢夺市场。”

    刘兰萱毕竟不傻,她很快就醒悟过来了。

    “是啊,你说的没有错。

    如果我们在齐王港种植茶树,那么很快的可能天竺那边也会有人种植茶树。

    就以这里的气候跟人口数量,将来这里出产的茶叶,哪怕是质量不如我们大唐,但是数量肯定是不会少的。

    你都知道,一斤一贯钱的茶叶,在齐王港可以售卖十几贯钱。

    这里面的利益是非常丰厚的,也给我们大唐带回去了非常多的财富。

    如果我们把这笔财富给搞没了,你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德妃娘娘这个时候总算是把话给彻底的说透了。

    “嘶!”

    刘兰萱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时候她算是彻底的反应过来,自己刚刚提了一个多么愚蠢的提议了。

    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娘娘,奴婢错了,以后再也不会提在齐王港种植茶树的事情了。

    并且不仅我自己不会再提,我也会留意有没有其他人不懂事,在这里种植茶树,给我们招惹祸患。”

    “我们那个太子殿下,是非常仁慈的,但是也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大唐百姓,他充满了友爱。

    但是对于番邦属国的人员,他却是一向是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摩对方。

    当初他还是楚王的时候,就安排人员去对付新罗王国的桑树林和造船作坊。

    如今对于丝绸、茶叶、瓷器这些给大唐带来巨大利益的技术,那是绝对不会放松的。

    任何人想要在大唐本土以外制作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对大唐的挑衅,必须坚决打击的。

    甚至在移民的时候,那些会制作丝绸和炒制茶叶的的人,都是属于限制移民的。

    而在我们齐王港以及其他各个地方,肯定都有朝廷的耳目在打听消息。

    一旦有人尝试打破规则,踩踏红线,立马就会遭受到惩罚和报复。”

    反正话都已经说到这里了,德妃干脆跟刘兰萱好好的聊了聊。

    “娘娘您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

    不管是丝绸还是茶叶,亦或是玻璃镜子和瓷器,这些都是大唐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也给大唐的作坊和农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这些东西都是属于我们大唐的根本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去破坏的。

    如果有人敢尝试挑衅这些东西,朝廷就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刘兰萱松了一口气。

    还好自己跟娘娘汇报了这个事情。

    要是什么都不说就先开干的话,到时候种植茶树的技术传播开来,自己就成为罪人了。

    “现在知道怕了吧?身在海外,很多事情跟长安城是不一样的。

    有些东西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但是有些事情却是要非常小心,千万不要做错事情了还不知道。

    到时候就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话说到这里,今天的这个谈话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

    刘兰萱自然也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去管理

    ……

    “阿姊,我感觉这齐王港比长安城还要舒服啊,天高皇帝远的,也不用担心有御史来弹劾。

    哪怕是朝廷有什么不满,也是鞭长莫及呢。”

    齐王港城主府中,韦待价咬了一口香蕉,很是恰意的坐在一张藤椅上面。

    天大地大,在齐王港,李祐最大。

    作为当年的齐王妃,虽然现在没有封号了,但是李祐的夫人韦氏在这里的地位自然不会低。

    除了德妃之外,她算是整个齐王港最尊贵的女人了。

    这也是韦待价会把韦家在海外的贸易重心放在齐王港的重要原因。

    作为仅次于五姓七望的京兆韦氏,在关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不过在海外,他别说跟太子党比,就是跟萧家或者程家比,也是大有不如的。

    好在齐王港这几年发展很快,把重心放在这一块的崔家,算是享受到了一把红利。

    “阿耶派你来海外,是想要让你历练一番,可不是让你过来游山玩水的。

    我可是听说这段时间你经常出没在青楼酒肆之中,小心阿耶知道了打断你的腿。”

    韦氏就韦待价这么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所以对于韦待价也是非常的纵容。

    不过,该叮嘱的,她倒也还算知道要叮嘱。

    “阿姊,我去青楼那是为了跟那些商家搞好关系。

    我们韦家除了城南马车行还算比较有名气,其他的不管是棉布还是丝绸,名气都不算最响亮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运输过来的货物高价出售,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韦待价显然早就给自己找好了理由。

    作为一个海上中转港,齐王港的流动人口是非常多的。

    船上的海员在齐王港停留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一个月。

    这些在船上可能已经飘了好几个月的海员,来到了齐王港之后,自然想要找到一些青楼酒肆发泄一把。

    在考虑到齐王港这里有专业的捕奴队从各个地方捕捉青壮年男女。

    所以青楼里的资源其实是不缺少的。

    有市场,又有供应。

    齐王港里头的青楼,立马就像是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已经成为这里的一个特色了。

    不过,在这里的女子,很少有唐人女子。

    “你就在那里糊弄吧,能够把握糊弄过去,你觉得可以把阿耶糊弄过去?

    我跟你说,进入了贞观二十二年之后,来到齐王港做生意的商家是越来越多了。

    这虽然意味着机会变多了,但是也意味着竞争变激烈了。

    到底怎么将我们韦家的生意发展壮大,你真的要好好的想一想。”

    虽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但是韦氏这样的人物,是不能不跟家中联系的。

    “你放心,我都已经想好了!这段时间我打听到了一个消息,有商家从坎奇普兰城北边的港口登陆,然后走陆路一路前往天竺北边,最终到达吐蕃国。

    这条商道跟之前陇右道那边的很是不同,吸引了一部分冒险的商家去那里发展。

    这几年,我们对吐蕃国的封锁做的比较厉害。

    除了一些利润比较高的生意,其他的日常物资,其实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的。

    如果我们的货物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天竺北部和吐蕃国,那么带来的利益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有一些商家把这条商道给打通了,我们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韦待价虽然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

    但是这个年代敢出来海外闯荡的人,就没有谁是真的愚蠢的。

    很多事情,他显然已经安排妥当了。

    “跟吐蕃国人做生意吗?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太子殿下应该是很讨厌吐蕃国的。

    我们这么跟他们发展业务,真的没有问题吗?”

    韦氏有点担心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这可不要搞出什么事情出来了啊。

    “我们又不是从凉州出发去吐蕃国,在海外,谁知道我们到底是跟谁做的生意呢?

    只要我们不出现在逻些城,不可能有人会知道这些信息的。”

    韦待价作为勋贵子弟,自然也是听说了朝中有一些特别的势力活动在各个地方。

    像是作为吐蕃国国都的逻些城,肯定就有朝廷的探子的。

    “其实我觉得你只要跟天竺人好好的做生意就行了。

    天竺那么大,除了现在的南天竺王国和北天竺王国基本上都是被太子党的势力给霸占了,其他的地方都还属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这里的百姓普遍都比较富裕,手中有些钱财可以购买东西。

    这样的生意,哪怕是大家都知道了,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东宫那边甚至还是鼓励我们去做这样的生意的。”

    韦氏在齐王港待了那么几年,对于附近的情况显然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孤悬海外,大家自然要了解清楚自己周围的情况。

    “天竺人的钱,以前是比较好挣的,但是现在好的地段都已经被人瓜分了。

    除了去大食帝国那边发展之外,也就是天竺北边的吐蕃国还有比较大的拓展潜力了。”

    “大食帝国那边还是不要去了,听说那里的风俗更我们非常不同。

    各种各样的规矩非常多,并且跟我们大唐的关系非常的差。

    指不定这两年我们还会跟大食帝国发生大的冲突呢。”

    对于自己的弟弟,韦氏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她把自己听到的一些话也都说给了韦待价听。

    “我也是觉得去大食帝国的风险比去吐蕃国还要大,所以才有了这个选择。

    至于阿姊你担忧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

    顶多就是我们去到天竺北方之后,就不继续往北行军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售卖货物出去,顶多就是分润一部分的钱财给到当地的商家而已。”

    很显然,韦待价不是愿意那么容易改变自己主意的人。

    “算了,既然你都已经有了决定,我也不多说了。

    但是我感觉最近几年的局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你出门在外的时候,要多带几个护卫在身边,免得遭人暗算了。”

    韦氏找不到特别好的理由去说服韦待价,只好选择了妥协。

    ……

    “哈桑,我看你气色不是很好啊,最近的生意不大顺利吗?”

    在大食帝国的一处港口,穆阿维叶跟哈桑在一顶大帐篷里头吃着手抓羊肉,交流着最近的一些事情。

    “哎,穆阿维叶将军,你也知道,我之前最主要的生意就是麻布售卖。

    但是在大唐棉布的冲击之下,麻布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了。

    要不是因为这些年帝国南征北战的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国内一下就会冒出成千上万的失去了生存基础的种麻农户。

    好在我及时的转型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