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些协会与其说是一个协会,倒不如说是一个个的小圈子。

    并没有起到王有才希望看到的作用。

    但是刚刚王大力说的大唐橡胶协会,显然有点不一样。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所有更橡胶相关的事情,基本上都会交给橡胶协会去管理。

    到时候官府只要每年确认各个行业的发展有没有进步就可以了。

    “没错!王院长您说的实在是太对了!我之前看《经济日报》的时候,就看到过不少您写的文章,没想到今天还能亲自跟您一起交流。”

    王大力刚刚听尉迟环介绍王有才的身份的时候,就很想跟他搭讪几句。

    不过王有才刚开始的时候不苟言笑,搞得王大力不敢随便张口。

    “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成立一个大唐橡胶协会的?”

    王有才选择性的忽略了扑面而来的马屁,直接进入到主题。

    “这个是这样的,南洋如今各个种植园里头,陆续都开始有些橡胶树可以收割橡胶了。

    那么大唐的橡胶产量在今后几年内肯定会有一个快速的增加。

    产量增加了,如果需求没有变化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这个时候,橡胶的价格就会出现的大幅度的下跌,这会导致刚刚发展起来的橡胶种植业,迎来一个灭顶之灾。

    这自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我跟阿南商量了一下,想要支持观狮山书院橡胶研究所好好的研究一下橡胶的各种用途,比如看看能不能制作出空心的橡胶轮子,让自行车和四轮马车能够使用减震性能更好的轮子。

    但是这些事情,其实都不但是我们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的事情。

    虽然我们愿意去推动,但是如果只是我们一家出钱出力,其他人跟在后面享受的话,肯定不是一个持久之计。

    所以我们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大唐橡胶协会,把其他的种植园主都拉到这个协会里头。

    大家一起商量扩大橡胶运用的事情,一起出钱出力,让橡胶产业的发展能够进入到正轨。”

    王大力自然知道王有才的身份,也知道他说话的分量。

    所以很是坦诚的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你们作为第一家出产橡胶的种植园,现在就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实在是非常了不得啊。

    尉迟郎君,我觉得这个思路完全可行。

    不仅如此,其他的行业也可以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的。

    你刚才不是在纠结应该怎么来管理蒲罗中吗?依我看,王大力提出的这个方式,就很值得尝试。

    把官府的很多事情交给行业协会去做,这样的新得治理模式,也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有才越说越兴奋,对这个模式充满了兴趣。

    如果这样的运作方式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大唐海外的许多州城都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对应。

    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避免了封疆大吏权利过大的问题,也能有效的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可以说,这既满足了商人的需求,有符合衙门的需要。

    “王院长你都觉得值得考虑,那我们就好好商量商量吧!”

 第1507章 不一样的造纸作坊

    三味书屋是荥阳郑氏的产业。

    当年,受到新华书店的影响,三味书屋差点就没有倒闭。

    好在三味书屋的郑掌柜,还是颇有本事的,一次又一次的让三味书屋渡过了难关。

    伴随着新华书店旗下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的技术的外传,三味书屋也算是慢慢的缓过来了。

    如今虽然没有办法坐上长安城第一的位置了,但是第二的位置却是非常的稳。

    而就在去年的时候,郑掌柜又抛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提议,在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他总算是说服了荥阳郑氏在长安城的负责人郑海,同意去南洋开办一个造纸作坊。

    为了让这个造纸作坊尽快的运行起来,郑掌柜也算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直接带着一帮人马在南洋待了将近一年了。

    “掌柜的,我初步核算了一下,这些纸张放在这里生产,跟放在长安城生产,制作成本降低了一半都不止。

    哪怕是算上运输费用,我们的成本也能对半砍。

    这么一来,我们三味书屋售卖纸张的利润一下子就上来了,也可以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

    紧接着,我们的书籍印刷成本也能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可以考虑重新夺回曾经的第一。”

    项金是郑掌柜的外戚,这一次下南洋,财务自然是要带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一起。

    好在造纸作坊的成本核算,也不算是特别困难,在三味书屋做过一段时间账房的项金,很快就上手了。

    “你确定制作成本有差异这么大吗?可不要核算错误了?”

    郑掌柜自然是希望纸张的成本越低越好,但是也生怕项金搞错了,那就尴尬了。

    “是的,确实差异有那么大。我举几个主要的差异点,您可能就能理解了。

    第一,制作纸张的木材,在长安城周边的山林已经不让随意的砍伐了,需要到稍微远一些的地方运输木材回来制作纸张。

    但是在南洋这里却是完全没有问题,各种各样的木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最关键的是我们还不需要亲自安排人去砍伐,只需要放出风声去,说我们这里愿意收购各种各样的木材。

    特别是适合制作我们需要的纸张的木材,立马就有很多人扛着木头过来售卖了。

    所以单单木材这一块,成本就远低于长安城,最便宜的时候,木材成本只有长安城的一两成。

    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毕竟我们的造纸成本当中,有相当大的一块是木材成本。

    第二点就是纸张的加工成本,长安城现在的人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已经连续上涨了将近二十年了。

    如今一名还过得去的匠人,一个月的工钱就要好几百文钱,那种掌握了核心收益的四级工、五级工,工钱就更高了。

    但是在南洋这里,只要每个月支付一百文开元通宝,就有大把的人愿意过来。

    这么一来,我们的加工成本自然也就直线下降了。

    当然了,从长安城带来的那些伙计和匠人,工钱比长安城的时候还要高,这算是少数高于长安城的制作成本的地方,但是这个影响很小。

    最后就是在这里制作纸张,什么废水也好,都是直接排到河流里头就行了,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

    但是在长安城的话,现在的限制就越来越多了。

    特别是针对我们的造纸作坊,简直就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再加上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所以我们的纸张成本就比长安城低了不少。”

    项金为了让郑掌柜相信自己真的是认真核算了造纸成本,把具体的情况都给介绍了一遍。

    “我们直接把那么脏的水排到了河流之中,没有什么问题吧?”

    造纸作坊的污染问题,是这几年比较受到长安城百姓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居住在造纸作坊四周的百姓,经常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郑掌柜会下定决心来南洋修建作坊,也是跟这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

    所以他很是关心这一点。

    “掌柜的,您放一百个心!南洋这里不缺水,到处都是河流,我们的造纸作坊虽然规模很大,排出的污水比较多。

    但是下游居住的人比较少,并且这里的人对水污染没有任何的概念,只要我们愿意来这里修建作坊,他们开心还来不及呢。

    别看这里的百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轻易不容易饿死。

    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收入,想要去市面上购买什么东西的话,手头上基本上没有钱财。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砍伐一些树木就能换到开元通宝,或者是直接来我们的造纸作坊帮工,也能挣钱。

    这么一来,他们就能拿着这些钱财去市面上购买各种各样的物资了。

    要知道,这些年我们大唐的商家,已经把南洋主要的人口集聚城池的市场都给占领了。

    每个城池都有我们大唐商家开设的铺子,售卖各种各样的大唐货物。

    不管是打火机也好,还是镜子也好,亦或是其他的瓷器、铁器,在这里都非常受欢迎。”

    项金这段时间在南洋的日子过的显然还不错。

    事实上,很多人来到了南洋之后,都会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原本以为这里是南蛮之地,会有各种各样的危险不说,还会有很多不适应。

    但是真正的过来之后,发现情况似乎不是这样啊。

    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来到南洋修建作坊的人,这里的生活简直太舒服了。

    随便一个匠人,拿出一点工钱出来就可以雇佣一个女奴,不管是帮忙干活还是干其他的什么,都没有问题。

    你要是钱财足够多的话,还能去到附近比较大的城池的青楼里头,不管是新罗婢女还是倭国女人,亦或是南洋其他口味的姑娘,都能找到身影。

    最关键的是来到了南洋之后,他们的身份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长安城,他们只不过是普通的一个伙计、匠人。

    但是到了南洋之后,他们就是天朝上国来的人。

    许多人为了能够有机会跟着去长安城,甚至宁愿倒贴跟着他们回去做妾。

    这样的体验,简直就不要太好啊。

    好在大唐不是一夫一妻制,要不然这些人来到南洋之后,家庭肯定都会变得非常不和谐了。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南洋这里的造纸成本这么低,我还在纠结要不要进一步的扩大规模呢,现在看来,不需要纠结了啊。”

    郑掌柜对项金还是非常信任的。

    既然他说了造纸作坊在这里的情况没有问题,那显然就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要不然估计这些人早就吵着闹着想要回长安城了。

    “完全不需要纠结!掌柜的,我们仓库里头已经有了不少的纸张,我觉得可以先运输到蒲罗中售卖。

    那里的《南洋日报》,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之前都是从大唐运输过来的,成本肯定是比较高的。

    我们以一个有着绝对冲击力的价格杀入蒲罗中,直接就垄断这里的市场,把所有大唐过来的造纸铺子都给挤压下去。”

    项金是负责核算自家作坊的生产成本的,对于价格这个东西特别的敏感。

    虽然他们造纸作坊出产的不是什么高等级的纸张,但是用来印刷报纸和一般的书籍,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价格足够低,那些商家肯定会选择自家的纸张的。

    本来这里的纸张成本就远低于长安城,现在反过来自己不用支付特别高的运输费,而对方却是需要。

    这么一加一减,成本差异就更加夸张了。

    不客气的说,哪怕是郑家的造纸作坊以长安城的纸张售价在蒲罗中售卖纸张,也能抢占大量的市场。

    如果能够稍微低一点,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这样的价格,对于郑家的造纸作坊来说,完全就是暴利啊。

    “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