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玄龄说的没有错,没有人否认铁路的出现对于大唐会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这个好处到底怎么样,会不会引起一些列的其他问题,这是大家现在还不清楚的。

    我听说在长洛铁路修建的时候,沿线好些村子里头就有人闹事,认为铁路的修建破坏了他们的风水。

    但是最终都被南山建工强势的给处理下去了,甚至当地的县衙还把这个村子里头的许多人都搞去各地移民了。”

    借着这个机会,长孙无忌自然要给楚王府上一上眼药。

    “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长安晚报》还专门多次报道过相关的情况。不过后面《大唐日报》上面也绑着南山建工澄清了相关的情况。

    这些村民会出来闹事,完全是因为拿了一些人的好处,故意想要拖延南山建工的施工进度,所以最终才会被县衙判处流放蒲罗中的。”

    房玄龄说话说的很委婉,但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听懂了。

    把《长安晚报》点出来,表明这个事情之前长孙家就是唱反调的。

    而再把《大唐日报》的澄清拿出来,也告诉李世民这个事情之前两边已经斗争过来,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了。

    “根据户部汇总各州县统计的数据来看,大唐各地的人口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再加上我们大唐对于番邦属国的吸引力非常强,现在长安城各个作坊用工紧张的局面应该是大大的缓解了。

    如果人口继续高速的增加下去的话,那么要想所有的百姓都能过好日子,那么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就变得越发的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修建水泥道路还是修建铁路,意义都还是非常不凡的。”

    李世民倒也没有糊涂到长孙无忌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程度。

    反正楚王府跟长孙党不对付,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段时间但凡是有机会,彼此都是要踩一踩的。

    不过,房玄龄现在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李宽这边,倒是让李世民感到有点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没有李宽搞出来的青霉素,房玄龄估计已经是不在人世了。

    这个救命之恩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再加上房家本来就跟楚王府走的非常近,房遗爱更是李宽的跟屁虫。

    所以房玄龄现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倒也不算一个让人感到诧异的事情。

    就连长孙无忌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大唐地大物博,不管是辽东道还是镇北道,亦或是江南道,都有大量的田地可以开发。

    之前在朝廷的推动之下,不少突厥人移民到了江南道,对于江南道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江南道中西部地区,仍然还有大量的田地没有人耕种。

    哪怕是再多的人手,我们都是有办法消化的。再不济,也可以送到澳洲或者美洲,绝对不用担心人太多的。”

    长孙无忌的这个反驳,倒也很难让人找到什么不是。

    这话本身是没有错的,甚至是李宽一直鼓吹的。

    那是现在被哪来反驳,房玄龄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虽然海外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发展,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只要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海外的。

    如果在大唐就能有足够的优质工作岗位,自然是比去到海外要更加吸引人。

    大唐要发展,海外要扩张,但是也不能出现外强中干的局面。”

    房玄龄难得的跟长孙无忌在李世民面前直接斗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也颇为无奈。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现在力挺李治的话,李世民都已经下定决心要再次的易储了。

    但是现在因为长孙党的问题,让李世民心中多少还是有一点顾虑的。

    毕竟,他也不想看到朝中出现乱局。

    “在长安城跟洛阳之间,人员和货物往来非常的频繁,所以修建铁路的话有一定的意义,也能有机会收回成本。

    但是修建其他的铁路,有那个钱财的话,倒是不如去修建更多的水泥道路,然后顺便把沿线的水利设施搞一搞,这才是正道。”

    虽然大唐的工业发展也很快,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至少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农业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产业,不能出任何差错。

    否者就是地动山摇的局面。

    “水泥道路要继续修建,并且扩大修建规模,这个我是完成认可的。不过这并不耽误铁路的修建,楚王殿下已经给出了三种融资的方案,如果朝廷有顾虑,完全可以一文钱不出的。”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这么一路上斗着。

    在“哐当哐当”声中,李世民越发的觉得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个决断了。

 第1467章 李世民有请

    洛阳在华夏历史上一直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之后,洛阳的发展可以说是水涨船高。

    在这个年代,洛阳城本就四通八达,是一个陆上交通中心。

    而水运的便利,让洛阳城的交通更加便利,商业极其繁华。

    此时的洛阳城,街道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店铺,真的不比长安城差多少。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

    这个说法名副其实。

    当夕阳照射在这片大地,将整座洛阳城都笼罩在其中的时候,“贞观号”在汽笛声中缓缓的入站了。

    洛阳留守率领一众官员来到车站迎接李世民,搞得甚是热闹非凡。

    不过天色已经不早,李世民心事重重,今天显然是没有心情跟洛阳的官员寒暄什么了。

    所以直接就住进了洛阳宫。

    这一次出行并没有携带妃子,所以当夜李宽和李泰等人也被留宿在洛阳宫里头。

    也算是一种荣幸了。

    “王爷,陛下有请!”

    李宽刚刚用完晚餐,兰和就亲自过来请李宽去见李世民。

    这倒是让李宽觉得颇为意外。

    作为跟在李世民身边的老人,兰和在宫中的地位其实是非常高的。

    已经上了年纪的他,有没有子嗣,所以并不需要对哪个大臣刻意的谄媚。

    “兰总管,陛下舟车劳顿了一天,怎么突然要召见我,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李宽跟兰和也是老熟人了。

    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问题,兰和倒也不会对李宽隐瞒什么。

    “楚王殿下,陛下为何召见您,奴婢不是很清楚呢,不过今天一天,陛下并没有收到长安城来的消息,也没有其他人跟他汇报什么特别的事情。

    只是在过来的路途中,跟房相和长孙司空交谈了比较久而已。”

    兰和迟疑了一瞬间,立马就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楚王府现在的影响力太大了。

    整个大唐最厉害的医学技术,就掌握在楚王府的人手中。

    谁也不敢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生病,兰和自然也不例外。

    他虽然没有子嗣,但是自己还想多活几年啊。

    这个时候卖李宽一个面子,自然是有好处的。

    反正从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来看,自己现在交好李宽,应该是不会犯什么忌讳的,也是很是时候,有一定必要的。

    ……

    “李忠,带着人站的远一点,朕跟宽儿有些话想要说。”

    当李宽来到李世民的房间里头的时候,立马就听到李世民发出了这么一个旨意。

    很显然,李世民今晚会找李宽,谈的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陛下,这么晚了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当李宽出现在李世民面前的时候,看到他正独自坐在靠窗旁边的一张桌子旁边喝茶。

    很显然,应该是没有出什么大事。

    不过李宽也着实有点搞不懂今晚李世民想要干什么。

    “坐吧!今晚没有君臣,只有父子,有些事情朕想要跟您好好的聊一聊。”

    李世民这个态度,让李宽心中一震。

    隐约之中,他猜测到了李世民想要跟自己谈什么东西。

    “当年父皇在太原起事,五弟在长安城没有及时逃走,惨遭迫害。

    后面父皇登基以后,就想着在我们兄弟几个当中找个儿子过继。

    当时青雀跟你都没有逃过过继的命运,这里面自然也是有朝中一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不怎么说也是朕有点对不起你。”

    当看到李宽在自己对面坐下之后,李世民开始说起了往事。

    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

    要不是李世民现在不适合饮酒,这个时候就应该来一杯好酒。

    “陛下,时也,命也!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我从来没有怪过您!”

    还不知道李世民接下来要具体说什么,所以李宽只是简单的安慰了一下李世民。

    “小时候,你可是在是太调皮了,长安里头的泼皮都没有你招人讨厌。

    朕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三岁的时候,就带着一个书童偷偷去了青楼……

    三岁啊,宽儿你说你三岁去青楼能干啥?

    你的贴身丫鬟晴儿,就是六岁的时候,你带着护卫从金吾卫手中抢走的犯官之女吧?

    还有你九岁的时候,更是纵火把长安城最有名的酒楼给烧了,原因居然是对方不肯再赊账了。

    现在想一想,还真是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啊。

    真要说起来,你第一次让朕感到惊讶,是作了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作,当时朕是怎么都不敢相信是你写的。

    特别是你紧接着就把整个楚王府都给卖了,更是没有办法把你跟这样的额才子联系在一起。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顿悟了,从此之后,居然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表现,一次又一次的给朕惊喜。

    不客气的说,大唐能够有今天的局面,你的功劳是最大的。”

    李世民一边品着茶,一边把李宽小时候的趋势娓娓道来。

    这倒是让李宽感到颇为意外。

    很多事情自己都已经记不住了,没想到李世民居然记住了。

    “大唐能够有今天,完全是陛下您励精图治,带领满朝文武不辞辛苦的结局,我也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而已。”

    自己的贡献有多大,不需要自己说,大家自然很清楚。

    这个时候,李宽自然知道应该要说什么。

    “这些年,你没有主动的争过什么,朕很是欣慰,不过你不争,并不表示其他人也什么都不争啊。”

    李世民仿佛想到了什么。

    百骑司现在在内帑的支持下,可谓是实力强劲。

    长安城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李世民基本上都知道。

    甚至李宽怀疑楚王府情报调查局里头都有百骑司的探子。

    因为百骑司里头,一样有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人员。

    “人总是不甘落后的!微臣之前只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并不想争什么,甚至对于很多人期待的位置,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但是我这么认为,并不表示别人也这么认为,甚至没有人会认为你是这么认为的。”

    李宽这话说的有点绕口,但是彼此都知道话里的意思。

 第1468章 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