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洲的发现,对整个大唐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这倒也是,不管是土豆还是玉米,对大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如今的局面,是千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李世民很是自豪的说道。

    “是啊,历朝历代,就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够解决百姓们的饥荒问题。哪怕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也是不行的。

    陛下的功劳,是旷古绝今啊。

    大唐如今已经建立了三十年,在这么一个重要的时候,微臣倒是觉得可以册封一批功臣,大赦天下。”

    长孙无忌开始将话题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引导。

    果然,李世民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

    “这个事情,确实可以好好的考虑一下。朕自登记以来,对各种爵位的封赏都削减了很多。

    眼下也是时候可以增加一批了。”

    “昨天晚上在家中小酌,正好喝的就是青雀葡萄酒。葡萄酒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是大唐主要的酒类品种之一了。

    青雀去到莱州之后,能够用心的为当地百姓着想,大量的种植葡萄,还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虽然当初他也是犯了错误,不过四年过去了,许多事情其实也可以考虑翻过去了。”

    长孙无忌一边说,一边察看李世民的脸色变化。

    眼看着李世民一点也没有要生气的样子,他心中立马就有了底气。

    “青雀的事情,朕也是听说了,这几年他的表现,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甚至有点超出朕的想象。”

    “如今各个亲王,普遍都被册封到了海外,想要回到长安城一次,其实也是非常麻烦的。

    但是陛下身边也是需要一些晚辈来孝敬,微臣建议可以把青雀召回长安城,也让他有机会尽尽孝心。”

    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世民沉默了。

    虽然当初李泰跟李承乾为了储君之位折腾了那么久,让李世民很是失望。

    但是他内心之中对于李泰的喜爱,其实并没有少多少。

    如果不把李宽算在内,他的嫡子当中,李泰算是最受他喜欢的。

    哪怕是李治也比不上。

    “无缘无故的把青雀召回来,肯定是不合适的。”

    李世民这话一出口,长孙无忌就眼前一亮。

    这意思,基本上就相当于同意了。

    现在无非就是要一个台阶而已。

    “陛下,青雀幕后的忌日也快到了,这四年来,青雀一直都在莱州,一次都没有回长安。

    这一次,让他回到长安城,想来朝中大臣们也没有什么好非议的。

    并且,当初突然之间把他从魏王贬为东莱郡王,其实对他来说还是有很大打击的。

    借着大唐立国三十年的这个机会,陛下大赦天下,可以考虑重新给青雀册封一个亲王的王位。”

    长孙无忌的这个提议,算是挠到了李世民的痒处。

    本来他还想着要不要再表示一下这样子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不过他又担心自己要是一委婉,指不定长孙无忌就悟错意思,那就尴尬了。

    “如果是重新封亲王爵位的话,你觉得什么比较好呢?”

    李泰被贬之前是魏王,现在哪怕是要重新册封,也不合适继续叫做魏王了。

    好在长孙无忌显然是有准备的,立马就有了主意。

    “这个其实很简单,微臣已经想好了,濮王这个封号,其实就很合适。一方面,濮王已经没有魏王尊贵,大家的反应应该也不会那么大,另外一方面,这也算是一个一字亲王,符合青雀的身份,同时……”

    长孙无忌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生怕李世民再反悔。

    “青雀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朕心中有多记挂他。原本无忌你今天不提,朕也想着什么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召他回京。

    现在既然你我君臣想到了一块去了,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吧。”

    虽然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信任有了一点点的下降,但是他仍然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所以长孙无忌的这个提议,他并没有太过折腾,立马就算是同意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了。

    历史上,李泰本来也就是在贞观二十一年重新被册封为濮王,如今只不过是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所以长孙无忌操作起来,自然不会遇到什么障碍。

    怎么说也是权倾朝野的人物啊,这点事情还是很快就搞定了。

    没多久,册封李泰的圣旨就出来了。

    而长安城中,因为这个圣旨,也多了一股暗流涌动。

 第1438章 李治的烦恼

    “于师,父皇突然把四个召回长安,还册封他为濮王,这个事情背后,是不是有着什么不一样的含义?”

    东宫之中,看着明显衰老了一些的于志宁,李治很是耐心的请教。

    虽然他也算是一个聪慧的人。

    但是这段时间朝中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大多了,李治的能力和见识,明显还是有一些不够。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手中的力量比较有限,不能搜集到足够的情报,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事情他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为什么当领导的往往能够相对准确的做出一些决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经历多,信息更加丰富,看的更加全面。

    李宽有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消息,李世民有百骑司提供信息,看到的东西自然不一样。

    而于志宁这些世家大族的当家人,虽然手中的力量没有李宽和李世民的那么强大,但是也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要不然世家大族的生命力怎么可能那么顽强?

    “陛下一直都是很喜欢濮王殿下,这个事情在朝中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一次的圣旨,出来的确实有点突然,背后除了陛下的喜爱之外,难免会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说实在的,于志宁现在也有点慌。

    李世民突然册封李泰为濮王,并且把他召回长安城,这对东宫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如果正常在李泰和李治之间选择的话,李世民肯定是会选择李泰的。

    只不过当年李泰一不小心说错话了,结果最终虽然逼反了李承乾,却是让李治捡了便宜。

    如果李世民重新启用李泰,虽然朝中也还会有很多阻力,但是可能性却是完全存在的。

    眼下于家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了李治身上,这要是到时候登基的不是他,那于家绝对要倒大霉。

    当然了,这些话,于志宁没有办法跟李治直说。

    “父皇会这么做,肯定是有人在他的面前提议了什么,否则他自己是不合适主动提出来的。”

    这点见识,李治显然还是有的。

    “就朝中的几方势力来说,楚王党的人,肯定是不会跟陛下提出这种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而那些世家大族,大部分我都已经去沟通过,他们大多数都是愿意支持太子殿下的,哪怕是有些没有表达意见的,也不会站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也就是朝中帝党和长孙党的人,有可能会跟陛下提出这样的建议了。

    但是再进一步的考虑,帝党的人物既然不愿意掺和储君争夺,按理说也不会去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毕竟,濮王殿下回到长安城之后,大家难免会把他的回京跟储君争夺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于志宁简单分析之后,李治的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按照于师你的说法,这件事情是舅舅主动提出来的?”

    “也有可能是陛下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但是这种可能性不是很高。”

    于志宁这话说完之后,书房之中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这个事情如果是长孙无忌主推的,那么背后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李治现在很愤怒,但是又无可奈何。

    太子党现在还是太弱小,要不然也不会跟长孙党联合。

    但是长孙无忌很显然是想两头下注啊。

    反正不管是李泰还是李治,都是他的外甥。

    “于师,有没有可能阻止四哥回到长安城?舅舅这个做法,根本就没有跟我们商量过,虽然他的出发点可能也是为了对付楚王党,但是最终损害最大的却是我们。

    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不阻止的话,指望楚王府的人去阻止,是不大可能的。”

    李治对这个问题倒是看得很清楚。

    他明白在李宽眼中,此时的李泰还不能成为他的对手。

    自己也就是占据着储君的位置,要不然也肯定不是对手。

    要是李泰跟自己能够联手,那大家还能好好的斗一斗,但是想一想这个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陛下的圣旨都已经发出了,要收回来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要阻止濮王殿下回长安,那就只能是让他变得没有办法回来了。

    但是,动其他的人还好,如果是动濮王殿下的话,不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肯定都会遭到百骑司的追查,到时候很难确保我们的手脚不暴露。

    那时候,对于太子殿下您来说,就太被动了,甚至会让陛下心灰意冷。”

    于志宁自然也是非常讨厌李泰回长安城的。

    但是他的脑子还算清醒,知道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去阻止的。

    李世民最喜欢看到兄友弟恭的场景,李治当初为何能够从李泰手中把储君之位给抢过来?

    还不就是因为李世民觉得只有他登基之后,其他兄弟才有可能有活路。

    如果是让李泰登基,到时候其他兄弟估计全部都得跟着自己去地下了。

    如今李治要是也走上了当年李泰的路,那么失去李世民的信任和爱护,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东宫还怎么跟楚王府争夺储君之位?

    “有没有可能让楚王府的人出手阻拦四呢?很明显,舅舅的这个做法,虽然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但是对于楚王府来说,也算是多了一个威胁。

    毕竟四哥当年也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人,父皇对他的喜爱似乎也没有消失。”

    李治显然是不希望就这样束手就缚。

    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楚王殿下是个聪明人,他不会阻拦濮王殿下回来的。同样的情况下,他获得更多支持的可能性是更高的。

    濮王殿下只不过是长孙无忌拿出来对付楚王府的一张牌而已,这张牌,威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于志宁的话,让李治彻底失望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舅舅将我们甩开,转而支持四哥吗?”

    虽然李治心中不喜欢长孙无忌,但是也很清楚长孙无忌对自己的支持,是将来能够顺利登基最重要的保证。

    如今要是长孙无忌转而支持李泰了,那么朝中的风向立马就会变化。

    一直没有什么功绩的自己,目前都没有得到朝臣的认可,更换储君的难度,仅限于李世民的一念之间。

    “太子殿下,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加应该跟世家大族合作了,只有跟他们合作了,我们能够掌控的资源才会变多。

    才能抵御更多的风险,否则的话,就只能随便人揉捏。”

    “于师,这个道理我知道,你具体去负责办理就行。只要我将来能够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