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宽儿之外,无忌那边这段时间是频繁的出了东宫吗?”

    “是的,长孙司空这段时间见太子殿下的次数比以往都要频繁一些。

    不过他是太子殿下的舅舅,当初皇后娘娘把太子殿下托付给长孙司空,他去东宫倒也不好说就一定是有什么事情。”

    李忠只能说这些言不由衷的话。

    但凡是涉及到储君之争,都是非常敏感,非常残酷的,他其实不想介入其中,哪方面的势力都不想得罪。

    “哎,大唐英雄纪念碑中,朕可是把无忌摆在了最耀眼的位置,没想到他也会做出让朕失望的事情出来。”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有点落幕。

    作为帝王,几乎是没有什么朋友的。

    哪怕是房玄龄这些人,跟他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像是朋友一样的交往。

    以前,朝臣当中,也就是长孙无忌跟他更像是朋友,能相对平等的进行交流。

    但是当你发现自己最信任的人背着自己做了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

    “长孙司空当年那么做,应该也是为了秦王府的长治久安着想吧。如果嫡子不是长子,王府里头很可能就会凭空添加一些麻烦。

    在那个时候,对秦王府来说,其实不见得是好事。”

    李忠很清楚李世民嘴里虽然这么抱怨,但是心中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却是并没有下降多少。

    这个时候,他哪里敢落井下石?

    所以他反倒是难得的替长孙无忌辩解了一番。

    果然,李世民听了这话之后,心情立马就好了一点。

    “雉奴呢?听说那个于志宁这段时间频繁的跟各个世家搞串联,他难道也要搞什么动作出来吗?”

    别看李治和于志宁的动作做得很隐秘,但是李世民想要知道长安城里的情况,还是轻而易举的。

    顶多就是不知道他们见面的时候具体谈了什么而已。

    “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能确定于志宁去拜访各个世家跟太子殿下有什么关系。

    毕竟于家本身就是关中豪族,跟许多世家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治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自己刚刚汇报之后,李世民一定能够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的。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就只能继续和稀泥了。

    要不然怎么办?

    去深入调查太子殿下,然后把他搞下去吗?

    “原本朕以为雉奴是几个兄弟之中最安分的,现在看来,在皇位面前,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啊。

    反倒是宽儿一直以来的表现,让朕有点看不懂。”

    李世民想到了当年自己为了皇位而做出的许多事情,再想一想现在的场景,心中有点悲凉。

    他是最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了皇位在那里争夺,搞那种骨肉相残的事情的。

    但是看看李承乾,看看李泰,看看李祐,再看看现在……

    “楚王殿下做事,一心为了百姓。客观的说,最近十几年,我们大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除了陛下英明的领导,楚王殿下层出不穷的各种奇思妙想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

    要是一般的亲王有他那样的成绩,早就变得骄奢淫逸起来。

    但是这些年,楚王殿下却是一直都非常的低调,并没有特别的怎么样,这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给长孙无忌和李治都说过好话,李忠自然也要给李宽说一说好话。

    客观的说,几方势力当中,李忠跟楚王府的关系应该是最紧密的。

    看看他的儿子如今一直在为楚王府做事就知道了。

    好在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要不然李世民早就不会让他继续坐在这么关键的位置上了。

    “宽儿要是变得骄奢淫逸了,朕反倒是安心了。大唐如今富有四海,楚王府更是富可敌国,不管他怎么骄奢淫逸,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反倒是比以前变得更加谦逊了,变得更加礼贤下士了,这个时候,朕反倒是担心了啊。”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忠就不知道要怎么接话了。

    很显然,李世民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觉得李宽其实也是在谋划皇位,要不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形象搞的那么好啊。

    历朝历代,如果一个不是储君的皇子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做出一些超出大家想象的事情出来,那么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应该是有所图谋的。

    这种事情,不管你怎么解释都是没有用的。

    瓜田李下,根本就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解释。

    好在李忠没有继续接话,李世民也不介意。

    说这个东西,他也没有指望李忠会跟自己深入的讨论下去。

    整个大唐,都不会有人会跟自己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要不然天子怎么会被称为寡人呢?

 第1414章 朝会

    当贞观二十年进入到尾声的时候,在最后一个朝会上面,李宽意外的出席了。

    这让许多人都变得紧张起来。

    难道最后的一个朝会,也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今年这个年,还能好好的过吗?

    哪怕是坐在御座上面的李世民,心情都有点紧张。

    他也生怕李宽在今天搞事啊。

    至于长孙无忌和李治,神情就更加复杂了。

    未知的东西,才是最让人感到恐惧的。

    楚王府手中可以打的牌非常多,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李宽到底会怎么出牌。

    “无忌,等会不管是李宽说什么,我都先站出来反对,然后你随机应变,看看要不要再进一步的招呼众人站出来反对。”

    高士廉就站在长孙无忌旁边,看到李宽之后立马就低声轻语。

    “先不要着急,我们都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

    如果李宽突然冒出什么特别的东西,那么只要不是立马要陛下做出决定,应该也影响不大。”

    长孙无忌深呼吸一口气,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其实是最大的。

    一方面,他担心李世民知道了那个传言之后,对自己会有什么想法。

    另外一方面,他也担心李宽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虽然他希望李宽做错事情,但是他不希望这种错事是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代价的。

    楚王府很邪门,他们总是能够搞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如果真的要安排人背后对付自己,那么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在这里窃窃私语,其他一些朝臣也差不多。

    “延族,王爷事前有跟你谁他今天为什么会参加朝会吗?”

    马周对于今天李宽会参加朝会,也是感到奇怪的。

    主要是这段时间长安城的气氛比较诡异。

    长孙党、太子党和楚王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很吸引人注意的。

    “没有,这几天楚王殿下都没有找过我,本来我还想去见一下王爷的,但是也没有见到。”

    许敬宗也是觉得奇怪。

    原本他以为李宽是准备低调的度过这一次的风波,然后以后再慢慢的图谋大事。

    当时想现在看来,自己对王爷的了解还是不够啊。

    “那等会我们就见机行事吧。王爷没有特别吩咐我们什么,估计也不需要我们特别的做什么。”

    马周想了想,觉得有什么事情后面再应对应该也是来得及的。

    ……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当兰和那略带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来的时候,贞观二十年的最后一个朝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眼看着朝廷各个衙门也要放假了,所以今天讨论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大事。

    当然,每个部门都要站出来刷一下存在感,所以朝会还是很热闹的。

    本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过等到李宽“咳咳”两声之后站了出来,四周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李宽是很少参加朝会,也是不喜欢参加朝会的,这个情况大家都算是比较了解了。

    如今他突然参加今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又是在长安城内流言传开的这个背景下,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亦或是李世民和其他的人员,都是有点好奇李宽今天会抛出什么东西出来。

    “陛下,过完年之后,贞观二十一年的春闱很快就要展开。

    科举制度在我大唐已经运行了将近三十年,如今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为我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年,大唐的科举制度也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以便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

    但是,伴随着大唐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现在的科举制度已经有必要进一步的进行改革。”

    李宽这话一出,许多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科举改革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要命。

    反正大唐的科举制度经过了几次改革之后,早已经面目全非。

    以前,勋贵世家还能有许多办法搞出类似于科举作弊的事情出来,现在有了胡名制度和其他的各种措施,难度立马就不在一个等级了。

    李宽就是再改革,也就那样了。

    不过,长孙无忌和李治偷偷的松了一口气,孔颖达等人却是紧张了起来。

    科举虽然一再改革,但是儒家的地位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进士科一直比其他的科目的地位要高,这要是李宽的目标对准了进士科,那可就要命了。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他们都为我们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共享。

    为了让朝廷能够通过科举制度进一步的选拔人才,微臣建议放宽各行各业参加科举的限制。

    除了罪犯等一些特殊人员,其余各行各业都应该允许他们参与科举,以体现朝廷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虽然在李宽的努力下,朝廷对商人参加科举的限制有了很大的松动。

    但是对于三教九流和奴仆以及一部分匠人子弟,还是设置了很多的门槛。

    哪怕是看上去可以参加,实际上你可能也没有机会。

    这一次,李宽准备彻底的放宽门槛,只要不是违反乱纪的人员,全部都允许参与科举。

    这也算是进一步的巩固楚王府在各行各业的人员当中的影响力。

    “人有三六九等,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科举,当朝廷官员,那这个世道岂不是乱套了?”

    李宽的话刚刚说完,孔颖达就站了出来。

    对于他来说,扩大科举的人员范围,这对于扩大儒学的影响力来说,看起来好像也有好处,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孔颖达却是很清楚。

    新增加的科举人员,普遍都不是参与明经科、进士科这些传统科目的。

    换句话说,这一次的科举要是改革了,到时候其他几个科目的地位,很可能就跟明经科和进士科越来越接近了。

    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不过,看到孔颖达跳出来跟李宽掰腕子,长孙无忌和李治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有点搞不懂李宽这个提议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深意,所以还不知道今天到底要支持还是反对,亦或是当个旁观者呢。

    让孔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