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说完,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第1375章 双管齐下

    放在十年前,蒲罗中的名气是非常低的。

    除了一些海商对东海渔业大力修建的新城池有点印象之外,其他人都是闻所未闻的。

    但是到了贞观二十年,蒲罗中的知名度已经比大部分的大唐州县要高了。

    你走在朱雀大街,随便找几个百姓问一问,他们可能不知道江南道的汀州、豫州之类的州府,但是十有八九却是知道蒲罗中。

    至于喜欢看报纸的人,那就更是知道蒲罗中的厉害了。

    不管是《大唐日报》还是其他的报纸,隔三差五,总是会有一些蒲罗中的相关报道。

    甚至在长安城的一些蜂窝煤铺子里头,还有蒲罗中那边初版的《南洋日报》售卖。

    这座距离大唐非常遥远的城池,以其独特的活力,在大唐的曝光度绝对是非常高的。

    这座城池如今长期生活的人口数量,也已经突破了十万人。

    如果把蒲罗中四周的一些岛屿上的人口计算上去的话,那么人口数量已经逼近二十万了。

    虽然对于长安城来说,这么一点人口实在是不够看的。

    但是在海外,要有这么一座大城池,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关键是前往蒲罗中的大唐百姓,这几年一直都在增加。

    下南洋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不是那么谈之色变的事情。

    特别是江南道和岭南道,由于有定期前往蒲罗中的船只,百姓们要背井离乡去讨生活的话,难度其实没有那么高。

    “吏部上半年的考核已经展开,借着这个机会,我觉得可以向陛下提议安排一些优秀的官员前往蒲罗中任职。

    作为一座大海外的大城池,吏部还从来没有安排官员过去任命。

    楚王殿下也从来没有主动地向吏部请求支援,长期这样下去,蒲罗中就变成法外之地了。”

    作为吏部尚书,高士廉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插手蒲罗中的事情的。

    虽然蒲罗中孤悬海外,肯定会有它的一些独特性。

    但是不管怎么说,吏部要插手蒲罗中的官员任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舅舅,蒲罗中是楚王府修建起来的城池,如今也完全把控在楚王党手中。

    如果单纯的安排官员过去,估计一般的人都不愿意去那里任命,不愿意跟楚王府作对。

    并且,哪怕是安排我们的人过去,效果可能也很有限。

    毕竟,我们不可能一口气安排大量的人去蒲罗中上任。”

    长孙无忌虽然想要以蒲罗中为切入点,介入到楚王府海外的统治土地的管理之中。

    但是显然也知道这个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所以他今天才要过来跟高士廉好好的商量一番。

    “无忌,这个我倒是觉得你不用想那么多。要对付楚王府,自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只要我们把蒲罗中的官员任命权利的大义收回到吏部,那么哪怕最开始全部还是任命蒲罗中现在的人员为官,也是可以接受的。

    后面我们可以慢慢的改变这种局面,让大家默认这种局面。”

    高士廉看问题的角度,显然还是非常高的。

    海外的那些领土,现在的归属是不清晰的。

    他首先就想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

    只要这些地方全部纳入到大唐的州县之中,那么不管是哪些官员在任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像是登州、凉州这些地方,虽然是大唐固有的州县,但是现在一样被楚王府的人把持着。

    高士廉没有指望一下子就改变这个局面。

    除非李宽干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嗯,这个方法倒也可行,楚王府的人也很难跳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敢不同意,那么我们就可以弹劾李宽有私心,想要在海外建国,想要谋反。”

    论起扣帽子的水平,长孙无忌不觉得自己会比别人差。

    反正这就是阳谋,自己这边抛出来之后,看看楚王府的人能够怎么接。

    “这个事情,我们最近就可以先在朝会上抛出来,打李宽一个措手不及。

    并且,我们最好就能同时找到其他的几个事情,一起抛出来,到时候哪怕是其中一个达不成,也算是一个胜利。”

    高士廉想了想朝中现在的情况,虽然房玄龄跟楚王府的关系很密切,但是并不能说是楚王党。

    准确的说,房玄龄是帝党。

    谁是皇帝他支持谁。

    其他一些朝臣,要么是帝党,要么是长孙党,属于其他派别的非常少。

    除了程咬金那些武将,跟楚王府关系比较密切之外,李宽在朝堂上的势力,并不算很大。

    更多的时候,楚王府的影响力都在民间。

    所以高士廉觉得在朝会上提出针对海外领土的相关提议,反对的人应该是很少的。

    哪怕是程咬金,也不好站出来说什么。

    毕竟,一不小心,这就涉及到敏感问题了。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蒲罗中也好,那个什么永平港、齐王港和函馆港也好,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屹立不倒,最主要的就是市舶水师的存在,保证了它们的安全。

    如今朝廷虽然也设置了大唐水师,但是实际上水师全部都还把控在市舶都督府手中。

    我们可以提议大力发展水师,让市舶都督府把大部分的水师交出来,只保留最基本的征税需要的船只。”

    长孙无忌的这一招,不可谓不狠。

    最关键的是,他的这个提议,还真的是为朝廷着想。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治,肯定都是非常希望看到这个局面的。

    历朝历代,也没有哪个单独的衙门下述的将士,战斗力居然这么强大的。

    “哈哈,无忌你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这么一来,我倒是很好奇楚王殿下会怎么来应对。”

    高士廉的老脸,满是笑容。

    果然,还是阳谋最好用,用起来最痛快啊。

    到时候,楚王府的人明明心中很不乐意,却是不得不同意的场面,想一想都让人开心。

    “嗯,等会我再请几个同僚去我府上聚一聚,跟大家好好的通通气。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给楚王府一个狠的,打压一下他们的发展势头。”

 第1376章 发难

    楚王府情报调查局已经成立了十几年。

    这些年,他们不敢爪牙说遍布大唐,但是在各个主要官员府中都有耳目,却是真的。

    不差钱的情况下,要发展情报力量,还是比较简单的。

    长孙无忌跟高士廉的谋划,楚王府情报调查局虽然没有完全掌握,但是自然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王爷,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长孙党在准备对我们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他们很可能近期就会在朝堂上提起一些对我们不利的提议。”

    王玄武面色郑重的站在李宽面前。

    这些年,王玄武是愈发的低调了。

    很多人都快要忘了楚王府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反倒是王玄策、王富贵和许敬宗、褚遂良、马周这些人的知名度要更高一些。

    “长孙无忌总算是要忍不住了啊。我还以为他愿意一直当缩头乌龟呢。”

    李宽冷笑一声,倒是对王玄武汇报的这个消息不感到意外。

    两家的关系,一直都很差。

    以前长孙皇后还在的时候,李宽是比较收敛的。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

    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了,双方一度爆发了毕竟严重的冲突。

    特别是在商业领域,长孙家被压制的差点都要活不下去了。

    不过长孙家终究是深得李世民的信任,要想那么轻易的打压他们,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李世民还在位的时候,李宽倒也没有想过要让长孙家灰飞烟灭。

    再加上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长孙家也在发展,但是楚王府的发展速度明显要更快。

    所以李宽反倒是不着急去对付长孙无忌了。

    就按照现在这个发展节奏,再过个五年,长孙无忌想要对付楚王府,估计都不知道从哪里下嘴了。

    到时候各个州县都有大量的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哪怕是刺史是长孙党的人,如果李宽有意见,很多政令都不见得能够实施下去。

    “从我们打听到的只言片语来看,这一次他们很可能会拿我们海外的那些城池说事。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打入到高家和长孙家的钉子,没有得到他们的重要,只是普通的仆人而已。

    所以没有办法进一步的打听更详细的事情。”

    “没有关系,他们要那海外的那些领土说事情,翻来覆去的,无非就是那些个说法。

    这些应对之策,我们好几年前就已经在考虑了,不至于因为他们的动作而搞的手忙脚乱。”

    楚王府养了一帮谋臣,自然不是吃干饭的。

    虽然李宽还不知道长孙无忌准备双管齐下,同时拿海外城池的官员任命和市舶水师来说事,但是李宽并不太担心。

    真的要是双方撕破脸了,李宽觉得长孙家并不能讨到好。

    ……

    李宽一如既往的不去参加朝会。

    哪怕是他从楚王府情报调查局那边得到了消息,知道长孙无忌最近会有动作,也没有改变这一个特点。

    果然,几天后,长孙无忌就开始发难了。

    不得不说,长孙党遍布朝野,还真不是盖的。

    长孙无忌都没有亲自挑起话题,只不过附议了一下,身后立马就有一帮人跟着赞同。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到下面官员提议向蒲罗中派遣官员,将蒲罗中纳入到岭南道的统治范围之中来;还有大力发展大唐水师,削减市舶水师的提议,脸色很是奇怪。

    他又不傻!

    突然之间冒出来的这个事情,他自然知道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李世民现在没有刚刚登基那会那么勤劳,但是朝中的局面,还是稳稳的掌握在他的手中。

    别看长孙党遍布朝野,但是如果李世民要对付长孙无忌,仍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雉奴,这事,你的意见如何?”

    朝堂上闹哄哄的喧哗了半天,李世民却是突然问出这么一番话,倒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至于李治,那就更懵了。

    刚刚他还想着看热闹,让长孙党跟楚王党斗个死去活来,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没错,李治已经看出来了,今天的这些提议,其实就是长孙党在向楚王府党发难呢。

    没看到长孙党的人跟楚王党的人在那里不断的互喷口水,述说着各自的观点?

    只是他没有想到李世民怎么突然问自己问题了。

    看热闹看成了主角,李治也很是郁闷。

    “父皇,兹事体大,儿臣认为应该要从长计议。反正也没有那么急,晚一点再做决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李治肯定是不会站队的。

    不管是靠向楚王党还是靠向长孙党,都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陛下,微臣同意太子殿下的意见,这个事情影响很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大唐在海外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面被破坏了。

    如今别看倭国也好,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