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如果在金城能够捷足先登,实现海外销量的逆转,倒是很有可能。

    以金城为中心,城南马车行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四轮马车售卖到朝鲜半岛各个王国。

    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加起来,那也是有超过一千万人了。

    “这一次新罗人的钱基本上都是掌握在大唐皇家钱庄手中,而大唐皇家钱庄又是完全听楚王府的话。

    在金城修建四轮马车作坊是有利可图的事情,楚王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吧?

    到时候我们怎么才能确保自己在金城能够比得上奔驰四轮马车作坊呢?”

    韦思仁在楚王府的手中吃过了很多次亏,显然这一次不想再吃一次。

    “郎君,您说的没有错,新罗人借的两百万贯钱,都是掌握在大唐皇家钱庄手中。

    但是在金城独资修建作坊的话,并不需要新罗人出什么钱,跟大唐皇家钱庄没有什么关系。

    并且,正因为这一次楚王府涉及的利益比较深,为了避嫌,他们在非关键的领域,反倒是有可能不插手。

    就像是四轮马车,一旦我们放出风声要在金城修建作坊,那么很可能奔驰四轮马车这一次就不去那里修建作坊了。”

    韦掌柜会有这样的判断,显然也是基于过往对楚王府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

    他发现,相比四轮马车,似乎楚王府更加重视永久自行车作坊。

    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在金城只生产四轮马车,把自行车的业务让给楚王府。

    大家一起划分好市场,一起挣新罗人的钱。

    在队伍外族人方面,从过往的情况来看,楚王府还是很愿意跟大家合作的。

    “新罗人这一次的动静搞的那么大,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哪家准备去金城修建作坊吗?”

    韦思仁显然还是有点担心。

    这人生地不熟的,到时候要是韦家在金城被人坑一把,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还是有挺多作坊都有兴趣的。当然,大部分的人只是考虑去金城开设商铺,不一定在那里修建作坊。

    因为对他们来说,把货物运输到金城,其实并不算特别麻烦。

    但是我们的马车不一样,从长安城运输过去的话,根本就不现实。”

    “朝廷不是说支持新罗人引进水泥制作、蜂窝煤制作等技术吗?难道就没有人去金城开设水泥作坊和蜂窝煤作坊?”

    “郎君,水泥作坊和蜂窝煤作坊这些东西,跟其他的行业不一样。

    这属于新罗人重点需要引入的作坊,应该会走技术引进的路子,不会直接请我们的人过去开设作坊。”

    虽然朝廷对待新罗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具体出炉,但是许多消息其实已经在商圈传开来了。

    为何不管是什么年代,大家都喜欢搞圈子文化?

    那就是因为圈子里面大家可以共享信息,互相扶持,彼此获得好处。

    “你可以先准备一下,如果到时候风向明确了,那么可以先在金城开设一个组装作坊。

    所有的零件从长安城运输过去,在金城当地组装。

    一旦形势不错,我们再进一步的推进一部分的零件在金城本地生产。”

    思考了一会之后,韦思仁最终做了一个折中的选择。

    这个选择倒是很有意思。

    在后世,各个国家的汽车企业进入到华夏市场的时候,基本上最开始也都是走的散件组装的路子。

    通过散件组装,先把工厂的框架搭建起来,把路子搞熟悉了,然后再慢慢的提高国产化率。

    这不失为一条稳妥的办法。

    “明白,那我现在就去安排,先让几个人去新罗走一趟,然后我也让人先准备一批零件的库存。

    到时候一旦确定要去金城修建作坊,立马就可以开始动起来。”

    虽然没有完全达成自己的预想,不过韦掌柜也算是基本满意了。

    。

 第1328章 国子监的春天

    国子监。

    虽然现在还处于放假之中,不过孔颖达和司马才章等人已经回来忙碌了。

    “孔祭酒,新罗人搞出这么一出东西出来,我们国子监的学员就不用再担心没有考中进士的话,不知道去哪里好了。”

    一直以来,对于观狮山书院学员的就业去处,司马才章是很羡慕的。

    不仅各个州县招募胥吏的时候,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很有优势。

    单单他们深受各个作坊喜爱,这就不是一般的国子监学员可以比。

    现在的作坊匠人,地位虽然还是远远比不上官员。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出生的学员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当然,对于勋贵子弟出生的学员来说,肯定是不屑于去某个作坊当一名匠人的。

    哪怕是对方开的工钱很高。

    “这个李宽难得的干了一件好事,要求朝廷向新罗安排一帮人马去指导、监督新罗王国的改革。

    这些人去到新罗,不仅可以享受最好的住宿、餐饮条件,所有的俸禄也都是新罗人给发的。

    出了什么事情,新罗人还不能惩罚他们,必须由朝廷驻扎在金城的使臣去处理。

    这么一来,国子监的许多学员都对去新罗王国有兴趣了。”

    孔颖达的心情难得的舒畅。

    国子监被观狮山书院打压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

    “嗯,我听说楚王殿下跟陛下提议了,要在金城设立一个租界,唐人去到金城,主要居住在租界里头,金城的官员没有得到许可,不允许进入到我们的租界之中。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国中之国了,也亏得新罗人有求于我们,要不然这个条件是很难答应的。”

    司马才章自然很清楚所谓的租界是什么回事。

    也就是这个金胜曼一门心思要搞全面唐化,为此付出各种代价也愿意。

    “虽然说这个租界对大唐是有好处的,不过我总是觉得楚王殿下这么提要求,有点乘人之危的意思在里头,恐怕不是天朝上国该做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我们国子监已经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些许小事就交给他来处理吧。”

    借着这个机会,孔颖达准备好好的在新罗推广儒学。

    要是到时候能够在新罗恢复儒学在东汉时期的繁荣,那他孔颖达在列祖列宗面前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嗯,这一次一口气在新罗扩建十二所孔子学院,我们国子监的学员单单去到这些学院里头当教谕,就至少需要几百人。

    再加上还需要安排人去新罗人的衙门之中,我觉得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人手紧张的局面。

    今年招收新学员的时候,也可以考虑扩招了。”

    孔颖达之前看到观狮山书院的规模不断膨胀,心中是非常着急的。

    现在总算是轮到自己的国子监发展壮大了。

    那个心情,真是酸爽啊。

    “现在各地识文断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每年来长安城参加联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肯定可以招收到不少水平更高的学员。”

    司马才章对于大唐教育部这几年的功劳,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在大部分的州县,如今都有教育部支持修建的小学。

    最近五年,大唐入学的孩童比例,在州县里头,至少是翻了一番的。

    放在整个大唐,这个数据就非常吓人了。

    “嗯,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安排谁去新罗王国吧。”

    孔颖达拿起了一个名单,开始规划去后面的安排。

    ……

    新罗使臣在元宵之前就已经到达了长安城。

    礼部立马就有一帮人去跟他们对接。

    这一次,大家的效率都非常的高。

    只不过是过了一个星期,南山建工就接了一个大单。

    修建从金城通往新罗北部港口的水泥路。

    “刘兄,听说这一次去金城,南山建工这里是由你全面负责?”

    味之素里头,刘青跟刘方两兄弟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商量着事情。

    “这个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但是现在南山建工在很多地方都有项目在搞,去新罗的话,应该没有太多的人手可以抽调。

    大概率应该是我带着一部分的匠人去负责新罗人的水泥道路的修建。”

    刘方现在也算是南山建工的重要人物了。

    之前已经是长安城到洛阳铁路的其中一个工段的负责人。

    现在把他安排到新罗负责新项目,也算是正常。

    “刘兄,这两天有好几个掌柜找我打听口风,他们都想在新罗人的这条水泥路上分一杯羹。

    有些是制作水泥的作坊掌柜,有些是制作铁器的人家,反正都是修建水泥道路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器具的作坊相关人员。

    回头我把名单整理一下,您要是有空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挑几家见一见?”

    刘青是刘方身边的小跟班,又有亲戚关系。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在帮刘方处理。

    “那些作坊的人动作这么快?”

    刘方有点惊讶。

    果然,这帮商人的鼻子都是属狗的,这么快就闻到味道了。

    不管是大唐还是后世,一旦涉及到大的工程项目,背后的各种材料、设备厂家,都是很积极啊。

    “刘兄,虽然新罗人修建的这条水泥道路不算特别长,但是听说使用的是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钱,修建的预算还是比较充足的。

    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条路的利润应该是比较高的,自然是都很积极了。”

    长安城里,没有绝对的秘密。

    许多东西,一旦有了动静之后,立马就会传开来。

    “新罗这一次的动作很大,这个水泥道路虽然是由我统筹负责,但是各种供应商的选择,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你都知道钱掐在大唐皇家钱庄手中,所以到时候这些材料的选择,他们肯定也是有话语权的。”

    刘方平时做事也算是尽职尽责。

    但是他也不是完全那么迂腐。

    在不违背底线和原则的情况下,他当然也是愿意跟一些商家合作的。

    “没关系,先见一见,了解一下各个作坊的情况,到时候水泥道路的修建也会更加顺利嘛。”

    刘青听到这话,心中立马就有数了。

    只要不拒接,其实就是接受了。

    。

 第1329章 好事不断

    登州城是大唐北方最繁华的州城。

    没有之一。

    但凡是带上之一的东西,往往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在繁华的登州城,文登码头自然是最繁忙的存在。

    得益于登州造船业、晒盐业、捕鱼业、捕鲸业的繁荣,再加上登州地理位置的优势,文登码头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出没。

    如今大唐前往朝鲜半岛和倭国的航线,九成都是从登州出发的,少量是从扬州、杭州等地出发。

    “使君,这段时间感觉登州城内,什么东西都快要卖脱销了,就跟不要钱的一样,实在是太夸张了。”

    文登码头,淳于博跟淳于难亲自在那里转悠。

    作为登州的地头蛇,淳于家绝对是登州本地实力派的代表。

    虽然这些年,不少长安城的勋贵都涌到了登州,这里已经不是淳于家一家独到的局面。

    但是抱上了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