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了,如今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在大唐各个州县都修建医馆,这些医馆里的郎中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

    “没错,我觉得你们也不用嫉妒。这明医科的人哪怕是考中了进士,除了少部分人进入太医院之外,大部分的人其实也最多只能去到一个下县当一个县丞,或者去当地的医馆当一个馆长,跟进士科的进士还是不能比的。”

    虽然李宽在不断的提升明医科、明法科、明算科的地位,但是要想超越传统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显然还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可以说这一辈子估计都是做不到的。

    毕竟,一个进士科的进士,最差都能成为一个下县的县令。

    而其他科的进士,只有三甲之士才有这个机会。

    吏部现在在考虑让更多的胥吏成为朝廷官员,其实也是考虑到了未来各个科目的进士的安排问题。

    如果每个县衙都多出五六个官员位置,那么不管是明医科还是明算科,亦或是明法科的进士,都将变得很好安排。

    哪怕是今后接着扩大科举的规模,也没有问题。

    “这些年,明法科、明算科已经扩大了不少进士规模,现在明医科也在扩大。只有明经科和进士科的增幅是最小的,这很不公平啊。”

    “话也不能说这么说,你要是觉得不公平,也可以去参加明法科的科举嘛。”

    一帮士子就在那里沸沸扬扬的讨论着,不过,终究谁也没有办法抵挡这种历史的潮流。

 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凉州

    凉州城的二月。

    春未暖,花未开。

    但是,凉州北市却是火爆异常。

    “府君,这段时间,不仅长安城那边来了许多商家,就连四周的薛延陀、仆骨、回鹘、羌人等部落,也有许多人来到北市采办物资呢。”

    阿斯卡跟在上官仪身后,来到了北市。

    由于两个人都带了一顶防风沙的纱帽,除非对他们两极为熟悉的人,否则现在没人认得出他们来。

    “听说且末城那边,热闹程度也不比我们北市差多少?”

    上官仪自然是值得凉州北市今年为何比往年要热闹那么多。

    大量低价的牛羊物资被运送到这里售卖,还有各种各样的奴仆,男女老少都有,可谓是给商人们带来了一场饕餮大餐。

    “且末城那里听说确实也挺热闹的,不过许多商家都是从我们凉州这里过去的,最终还是会携带着大量的物资回来。说起来,且末城越热闹,就意味着我们凉州城会更繁华。

    唯一遗憾的就是朝廷官道的水泥路,还没有铺设到那里,要不然货物的流通会便捷很多,高原上的许多东西,也都会在凉州中转之后,运输到大唐各地。”

    阿斯卡的儿子达飞参与了去年冬天对付吐蕃国东北部各个洛扎的行动,如今人都还在且末城。

    所以对于大唐西北边陲的这座城池,阿斯卡还是比较了解的。

    “原本我一直以为吐蕃国那帮人,穷的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应该没什么油水才对。

    现在看来,我还是小看了吐蕃国啊。像是这些牦牛,可都是好东西呢,运输到长安城再宰杀,出售新鲜的耗牛肉的话,听过极受欢迎。”

    大唐内地,宰杀耕牛仍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但是像是牦牛这种东西,唐人都不认为它是耕牛,杀起来就不受管辖了。

    “是的,从大唐日报上面来看,长安城的冬天很流行吃火锅。特别是今年楚王妃娘娘找人搞出来的海底捞火锅,据说更是受到了长安城勋贵商家的欢迎,他们每天都至少需要消耗两头牛的牛肉。”

    阿斯卡对长安城的生活是非常向往的。

    每年他都会找机会去长安城走一趟。

    不过他也知道凉州城更需要自己,所以定居长安的事情,他暂时还没有跟上官仪提出来。

    “这段时间送过来的奴仆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人了吧?席君买和达飞他们在吐蕃国,到底搞出了多大的动静啊?”

    虽然这一次的行动,不少人马都是从凉州抽调过去的。

    但是上官仪却不是行动的负责人,所以大家也不会直接把最新的消息向他汇报。

    这么一来,上官仪还真是不知道席君买他们到底打下了多少个洛扎,给吐蕃国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听说这一次我们联合了且末城附近的羊同人,还有其他好几个部落,一起对吐蕃国东北部的洛扎展开了清理。

    在雪橇的帮助下,我们的人几乎就像是天神下凡一样的出现在吐蕃人面前,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所以战果很不错。”

    阿斯卡想到达飞跟自己飞鸽传书说第一次行动的经过的内容,心中也忍不住有股冲动,想要参与到这次行动中来。

    这种别人没有任何准备,自己这边却是全副武装的行动,几乎是一边倒的结果,谁都喜欢啊。

    “拉一批,打一批,楚王殿下对付吐蕃国各个部落的手法,估计要让逻些城那些贵人们头疼了。”

    “去年冬天,他们是没有准备。等到大雪融化之后,逻些城那边肯定也会收到消息,到时候我们还想那么容易取得胜利,就很难了。”

    作为这个时代的地区霸主之一,吐蕃国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要不然也不会给大唐带来威胁。

    这一次之所以那么顺利,那是因为对方真的没有任何准备。

    每年冬天都是那么过的,从来没有碰到什么危险。

    哪怕是再警惕的部落,也放松了戒备,准备好好的过一个冬天。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席君买和达飞他们联合投靠大唐的各个部落,装备着雪白的披风和雪橇,动手了。

    吐蕃国人要是不先遭受一个重大打击,就对不起大唐的这种精心准备了。

    “楚王殿下应该也没有想着每次都能那么顺利。席君买他们出去好几个月了,估摸着应该会退回且末城或者凉州城修整一段时间。

    让那些投靠我们大唐的部落,在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也接受一些吐蕃国大军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到时候我们再出手帮助他们,这些人再想脱离我们大唐的控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上官仪一边看着北市街道两边售卖的物品,一边述说着自己的看法。

    “确实要回来修整一下。不过我听说雍州府那边出了一点事情,不少勋贵子弟最近都逃到凉州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今后的形式带来一些影响。”

    长安城到凉州的报纸,在这种天气下,还是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到达的。

    所以阿斯卡并不了解最新的情况。

    但是阿斯卡不了解,并不表示上官仪不知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已经彻底的控制下来了。”

    “真的吗?那就好!”

    阿斯卡松了一口气。

    两人继续在北市玩起了微服私访。

    “郎君,家主是让我们去镇北道视察土豆种植的事情,现在突然来到凉州城,会不会不大好?”

    长孙宽跟在长孙冲身后,有点无奈。

    “你想多了!阿耶这一次同意我去镇北道,其实种植土豆只是一个借口。他最开始可是希望我去广州的呢,难不成也是去广州视察土豆种植?”

    长孙冲不傻。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自己阿耶为何一定要把自己搞出长安城,那么现在早就明白了。

    作为朝中大臣,他肯定更早就知道了蓝田县的事情,所以才会急急忙忙的让自己离开长安城。

    “话是这么说,可是凉州这里,我们长孙家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专门从镇北道拐到这里来,意义也不大啊。”

    长孙宽喜欢按照计划过日子,不喜欢有太多的意外。

    可是偏偏长孙冲就喜欢隔三差五的给他搞点意外出来。

    “楚王府如今是我们长孙家最大的对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凉州作为楚王府最早经营的一个州府,我们对它的了解却是非常少。

    除了通过报纸上的一些消息,我觉得实地观察一下这座雄踞大唐西北的州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孙冲这个借口,让长孙宽无话可说。

    “那我们在这里待几天,然后就尽快回镇北道吧。按照观狮山书院农学院那帮人的说法,再过半个多月,镇北道那里就可以开始种植土豆了。”

    “放心!我们就在凉州停留个五六天,看一看这到底是一座怎么样的城池。如果可以找到一些楚王府违规犯法的线索,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长孙冲看来,楚王府经营凉州城这么多年,肯定没少干坏事。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池,四周生活的又都是各种各样的胡人,长孙冲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找出一些问题来。

    到时候,找一般御史弹劾一把,哪怕是不能真的把楚王府怎么样,也可以狠狠的恶心他们一把。

    “郎君,凉州城现在可是关系到长安城许多勋贵的利益。这里的羊毛产业,这里的奶粉产业,还有这里的各种各样的铺子,可不是只有楚王府在折腾,您不能乱来呀。”

    没有长孙无忌在身边压着,长孙宽还真怕长孙冲放飞自我了。

    楚王府要是那么好对付,还能轮到自己一行人来到凉州找他们麻烦吗?

    一个不好,路上一帮“马贼”就把他们这些人给灭了。

    到时候来一个死无对证,可就倒了大霉了。

    “放心,我有分寸的!”

    长孙冲不满的瞪了长孙宽一眼,觉得自己阿耶把他安排自己身边,真的是碍手碍脚。

    逻些城。

    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商讨着今年的作战方案。

    这几年,吐蕃国都是通过不断扩张的方式来缓解国内的矛盾。

    大部分跟着出征的部落,能够缴获战利品,各种意见基本上都能忍着。

    哪怕是一些新政府的部落,发现加入吐蕃国之后,部落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对外作战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赞普,西域那些国家,没有一个是我们的对手,只要派出几万大军,基本上可以灭掉任何一个国家。

    这几年,由于大唐通往西域的商道恢复的很快,沿途的各个王国,都获得了不少的利益。

    我觉得今年可以进一步的向西扩张,让我们的统治面积继续扩大。”

    禄东赞如今深受松赞干布信任。

    哪怕是外面有一些风言风语,也没有影响这种信任关系。

    当然,这种信任是基于吐蕃国的国力在执行了禄东赞指定的策略之后,不断上涨的基础上的。

    一旦这种上涨的势头被打断,许多问题就会爆发。

    这就像是一家企业,业绩不断上升的时候,许多矛盾都被掩盖了,大家也不会去深究。

    但是业绩下降的时候,那么各种矛盾和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好像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突然出现的一样。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今也就是往西和往南比较容易。不过继续往西的话,出征的路途还是挺远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往南发展?或者是尝试着往北和往东?”

    虽然吐蕃国在西域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不过伴随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