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跟国子监的关系,如今就是这么紧密。

    “我们国子监有一万多人,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么多年来,我们跟观狮山书院的矛盾是越来越深,不少学员都不喜欢李宽。

    这一次,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我们完全可以组织整个国子监的学员和教谕,在朱雀大街上来一个大游行,口号我都想好了,就叫做‘身体发肤,受制于父母,胡乱剪短,不忠不孝’。”

    孔颖达说完,双眼盯着司马才章,希望得到他的回应。

    虽然司马才章觉得剪头发跟“不孝”还能勉强扯上关系,但是跟“不忠”似乎没有什么联系。

    但是在孔颖达虎视眈眈的眼神之下,他什么都没有多说了。

    “孔祭酒,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您要我往西走,我绝对不会往东;你要我向南走,我不会朝北。”

    “好!才章,不枉我这些年信任你!那现在我们就风头行动,马上组织国子监的教谕和学员,开始上街游行!”

    孔颖达觉得自己心中的那股怨气,今天要是不发泄出来,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奇耻大辱啊!

    当着那么多朝臣的面,自己被迫晕倒了。

    估计很快的,长安城中就会传出各种各样的版本的传闻了。

    ……

    “反对剪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不忠不孝,人见人唾!”

    朱雀大街曾经是长安城最重要的一条大街。

    不过,自从大明宫修建之后,这条街道的重要性就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长安城最主要的街道。

    等到李世民搬到城外的颐和园办公,一个月都没有几次回到大明宫的时候,朱雀大街的重要性就进一步的下降了。

    但是,不可否认,朱雀大街仍然是长安城最有代表性的街道。

    宽敞的大街,可以直接容纳十几辆四轮马车通过。

    青石花岗岩修建起来的大街,一直都没有被改为水泥道路,倒是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街道两旁种满了银杏树,没到深秋时分,银杏叶子黄了,朱雀大街就成为了长安城最美的大街。

    不过,今天的朱雀大街,却是突然被一股人流给堵住了。

    各种马车被迫停靠在了街道两旁,动弹不得。

    而孔颖达则是一马当先的站在队伍前方,时不时的还挥舞着拳头,喊着口号。

    国子监上万号人猛地涌进朱雀大街,大家还聚在一起。

    这个场面可是非常的壮观。

    街上巡逻的警员,立马就发现了情况不对。

    然后就骑着永久自行车,飞快的回到警署呼叫增援。

    好在国子监的学员也只是游行,并没有搞“免费购物”。

    所以朱雀大街上,虽然交通拥堵了,但是并没有引起什么慌乱。

    “韦兄,这孔颖达,没想到还有这么刚烈的一面啊。”

    朱雀大街街边的马车当中,杜构跟韦思仁看着缓缓前进的游行队伍,心中颇为感慨。

    “这一次,马周的话对孔颖达的刺激太大了。他要是什么都不做,那就相当于默认了他孔颖达的心中,只有孔家,没有大唐。这个罪名,可是非常大的。

    虽然事实上,孔颖达的心中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想归想,被人在朝会上这么指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韦思仁自己就是世家子弟,碰到事情的时候,肯定是把家族的利益排在前面的。

    这在大唐,并不是什么秘密。

    只不过以前没有人敢堂而皇之的这么说而已。

    如今,马周把这块布给揭开了,情况就不同了。

    “游行虽然可以给楚王府施加一定的压力,但是人家要是不理会的话,孔颖达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杜构有点好奇李宽会怎么对付孔颖达的游行。

    按照他的理解的话,当做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乎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单纯的游行的话,除非国子监每天都这么搞,要不然影响还真是比较有限。除非他再搞出什么静坐、绝食之类的抗议措施,那么陛下很可能就会介入了。”

    “就是不知道国子监的学员们,心是否有那么齐了!”

    莫名的,杜构有点不大看好孔颖达搞出来的反击。

    在他看来,孔家这一次的亏是吃定了。

 第1142章 总想上头条而不得

    “陛下,孔颖达闹事了!”

    颐和园中,李忠面色严肃的走进了御书房。

    “他又闹什么事了?不是刚刚才晕倒吗?他还嫌弃自己不够丢人吗?”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说道。

    对于剪发的事情,李世民是比较认可房玄龄的观点的。

    你愿意剪头发就剪头发,不愿意剪头发就不剪。

    不要上纲上线!

    “他带着国子监的一万多名学员和教谕上街游行了!”

    “什么?上街游行?”

    李世民眉头一皱,放下了手中的书本。

    大唐立国几十年,还真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上万人到街上游行的事情。

    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就看李世民怎么看待了。

    “是的,他们如今已经走上了朱雀大街,正在那里游行。一帮人不断的喊着口号,时不时的还有人停下来跟旁边的民众说着什么。”

    长安城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百骑司自然还是第一时间就把情况汇报给了李忠。

    “孔颖达这是什么意思?他以为国子监是他家的吗?看来马周说的还真是有道理,这些世家啊,心中都是只有家族的利益,大唐的利益在哪里,压根就没有人在乎。”

    李世民明显是生气了。

    如果孔颖达什么都不做,只是在那里装可怜。

    那么李世民肯定是要稍微考虑一下他的感受。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你搞出这么一个游行出来,想要干什么?

    “陛下,是否需要让警察署的人把游行的队伍拦下来?”

    “不用!朕要看看这个孔颖达,到底想要搞出什么花样出来!”

    儒学的发展,是有利于社会统治的。

    这一点,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些年他对孔家的人,还是礼遇有加的。

    要不是因为有观狮山书院的异军突起,儒家在大唐的地位肯定要更上一个台阶。

    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因为。

    ……

    “王爷,那孔颖达出招了!”

    楚王府中,李宽整根小玉米在那里玩躲猫猫呢。

    结果王玄武就带着最新的消息出现了。

    “哦?出的什么招?”

    “游行,大游行!孔颖达带着国子监的人全部到了朱雀大街上,搞出了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如今长安城各个报社的写手,估计都聚集在朱雀大街,想要把这个事情作为明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呢。”

    王玄武有点担心的汇报着消息。

    在他看来,孔颖达裹挟了这么多人一起闹事,楚王府这边想要对付他们,还真是有点麻烦。

    总不能把这些人员全部都拿下吧?

    “除了游行,他还做了什么?”

    “没有,只是在那里游行,然后喊着口号,并没有其他行为。除了朱雀大街上的马车被堵住了,其他的影响不大。甚至沿线的雪糕铺子,生意还别的比往常更加好了。”

    “孔颖达想要裹挟民意,但是国子监那点人并不代表着民意。宫里头如果没有什么旨意过来的话,你也先按兵不动,看热闹就行。

    反正剪头发这个事情,该剪的已经剪了,其他的不着急了。说不准因为他们这一游行,让许多原本不知道剪头发的事情的百姓,也了解情况了。

    到时候,愿意剪头发的人,说不定会更多。这三百六十行,很快就要多一个剪发行了。”

    李宽的反应跟李世民其实比较相像,都没有太把孔颖达搞出来的动静当回事。

    国子监里的学员,有不少都是勋贵子弟。

    让他们跟风去街面上走一走,他们就当是散布了,支持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让他们做出进一步的事情出来,大家就要权衡利弊了。

    毕竟,勋贵世家子弟,没有几个是傻子。

    “好的,那属下就先安排人盯着游行队伍,一旦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拿到消息。”

    “嗯,你去安排吧。”

    李宽说完,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对了,你去把玄策叫过来,我有事情安排。”

    虽然孔颖达不管怎么折腾,李宽都不担心。

    但是他也不想每天都被人恶心。

    如今要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王爷,你找我?”

    “今天种植的土豆,眼下应该到了可以挖的地步了吧?”

    土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李宽安排了王玄策亲自负责跟进所有的事情。

    “王爷,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土豆研究所的人员最近一段时间,每隔两天就会挖一颗土豆出来看一看成长情况。按照他们昨天确认的情况,如今的土豆已经有鸭蛋大小了。”

    王玄策不确定土豆要长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可以挖了。

    所以只能可能的描述一下情况。

    “有鸭蛋大小就可以挖掘起来了,毕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时候,种子就只有鸭蛋大小,只不过经过了一季的种植,是不可能有特别大的变化的。不过,我们在重选选择下一季的种子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挑选一些长得比较大的,这样不断的培养之下,以后的土豆就会变成鹅蛋那么大,甚至变成一颗土豆就有一斤多那么大。”

    李宽可是知道后世的大土豆可以大到什么程度。

    虽然很多时候,小土豆的口感可能更加好。

    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产量绝对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东西,其他口感什么的,都可以靠边站。

    你去外面随便问一问,一种亩产一百斤但是口感很好的稻谷种子跟一种亩产五百斤,但是口感很差的种子,大家会怎么选?

    “那……那属下就安排人开始挖土豆了?”

    王玄策再次确认了一下李宽的意见。

    “挖!不过,不能这么毫无动静的就去挖。之前,长安城不是很多人都对土豆亩产千斤的报道有疑问吗?认为这是我们编纂出来的消息,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亩产千斤的粮食。

    这一次,我们自然要好好的邀请长安城所有报社的写手都到现场看着我们挖土豆,也要邀请陛下、太子殿下和朝中的大臣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这挖掘的时间,就定在明天朝会以后,到时候多准备一些锄头和称,我估摸着陛下他们可能会下地亲自挖土豆。”

    这么好的宣传土豆的机会,李宽自然不会放弃。

    再说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转移话题的机会啊。

    孔颖达不是在朱雀大街搞什么游行嘛。

    他不就是想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想要达成自己的一些目的嘛。

    那自己偏偏不让他如愿。

    只要明天开始挖土豆的消息传开来,肯定会吸引长安城所有勋贵百姓的注意。

    这个年代,就没有人是对粮食产量提升不感兴趣的。

    再多的粮食,也没有人嫌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