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昏君-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文禽兽掏出一张名片,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李先生,我个人愿意出价三万,买下你这块玉佩,不知李先生可愿再将玉佩拿出来与我一看?”
“三万块啊,”李漼并没有接那张名片,而是掰了掰手指头:“不卖!”
斯文禽兽有些尴尬的收回名片:“五万如何?”
李漼双眼一翻:“不卖。”
斯文禽兽似乎是一咬牙:“这样吧,我也不跟李先生卖关子了。十万块,你这块玉佩虽然是赝品,可玉质是好的,十万块可是天价了。”
旁边王安全随声道:“李先生,十万块啊,这可是不少了。”
李漼“哼”了一声,干脆不再理会。
李柷和张婉兮在另外一个房间,对客厅对话却听得一清二楚,李柷愤怒的一脚踢开门:“十万块?你们怎么不去抢,快给我滚!”
当了这么久皇帝,李柷身上一举一动自有一股威严。斯文禽兽吓了一跳,随即将名片放到桌子上:“李先生还请考虑一下,这样吧,只要李先生开个价,多少钱我都买。”
“滚!”李柷怒喝一声,二人灰溜溜的走了。
第二天李漼拿着金条去了三家金铺兑换了七十多万。一次性不敢兑换太多,这七十多万还是对方反复确认下的交易。
不知道消息如何泄露了出去,很快古董商都知道李漼家里有一块玉佩,他们闻风而至,价格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出十万,有的出三万,还有的出价两百,最高的一个客户出价两百万。
也多亏李漼的家住在江城市警察局家属院,安保森严,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否则他家怕早就被贼人光顾无数次了。
这日天刚擦黑,又来了两个人。这俩人言行举止看起来比较有素质,他们穿着也很朴素,一人拿着一个挎包。
挎包最先自我介绍:“李先生,我们是博雅国际(江城)拍卖行,听说先生手里有一块唐代玉佩,我们公司可以代为托卖。”
这一天天的骗子是来了一拨又一拨,李漼气不打一吃来:“滚滚滚,我家没有什么玉佩,早就扔了卖了,你们走吧!”
挎包倒是没有生气,似乎对这种事司空见惯:“李先生,您先冷静一下,我们并无恶意。可能您被一些皮包公司或者骗子公司欺骗了,可我们是正规公司。而且,拍卖之前我们前期不收任何费用的。”
这倒是让李漼愣了一下:“什么,不收费?”
挎包点了点头,拿出一份合约:“这是我们公司的合约,麻烦您先看一看。”
李漼被骗怕了,他不太确定:“柷儿,柷儿!”
李柷正在内屋,也是气哼哼走了出来:“说了多少次了,你们怎么还来,再来打扰我们报警啦!”
挎包站起来鞠了个躬:“实在抱歉打扰你们,我们是正规拍卖行,因为得到李先生家里有一块唐代玉佩的消息,我们这才赶过来。”
挎包说着又转头对李漼道:“李先生,这块玉佩卖与不卖是您的权利,不过我们还是提醒您一下,现在市面上的骗子公司太多。我们博雅国际是工商合法注册,网上都有我们公司的成交案例,而且我们成交前期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既然李先生不愿意出手,那就打扰了,告辞。”
挎包不像是其他的人,他并不纠缠,只是临走留了张名片,说是李漼愿意卖的话就去江城东区航贸大厦b座找他。
送走挎包,李漼将事情来龙去脉一说,李柷也感觉像是比较正规。于是他又在网上查了查,这不查不要紧,一查之下这博雅国际拍卖行竟然是全国十大拍卖行之一。
许多国宝级字帖名画都是他们公司拍卖的,李柷想了想,还是决定明日让李漼去试试。反正目前没有什么好的买家,就算这博雅是个骗子,一块区区的玉佩对他来说都是小事,大不了回大唐再弄几块来便是。
张婉兮正在屋内看古装剧,李柷一进来她便开始吐槽:“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大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完全驴唇不对马嘴嘛。”
李柷已经跟她解释过电视的原理,还有什么是电视剧。张婉兮跟着算科学子一起跟着李柷学过一些知识,加上李柷这么一解释,她基本明白电视的原理。
这就是和书籍差不多一个意思,不同的是书籍是以文字的形式、电视剧是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一种精神食粮。
这电视剧叫什么《大唐昏君》,说的是唐玄宗时代的故事,拍的那叫怎地一个‘烂’字了得。
他们看的是水果台每晚两集联播,才看了两集,张婉兮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柷哥哥,我们大唐哪有这样的烛台,还有你看他们穿的花里胡哨的都是些什么啊。”
李柷笑了笑,他倒是习以为常:“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古装剧嘛就是雷一点,神一点。”
张婉兮睁大了眼睛:“什么叫雷一点?”
“雷剧、神剧,就是瞎扯淡,可以手撕敌人,可以胡说八道。你看看这剧中的李白,居然叫玄宗为皇上,这还不算,你看看玄宗吃的是什么,王八蛋朱老辣。这王八蛋朱老辣是朕带过去的,大唐之前从未有此物,这玄宗怎么吃到的?还有你看这杨贵妃,她居然除了喜欢吃荔枝之外还喜欢炒菜?炒菜,也是朕带过去的!所以说,这导演是个脑残,这编剧是个辣鸡!”
第250章 丝绸之路
《大唐昏君》这部电视剧拍的着实太烂,网上吐槽声一片,唐玄宗和杨贵妃被人骂成了狗,号称2018烂片之王。
这当然不是李柷所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博雅国际。网上看到工商注册信息都很完整,在国内也有这几次竞拍成功案例,李柷放心了不少。
李漼拿着玉佩走了,去了博雅国际拍卖行。李柷这次来收获甚大,首先蒸汽机全部资料他搞定了,还有就是水力发电、冶金、采矿、五金制作、甚至是生活用品他都搜了大量的资料足足装了一大箱子。
“婉兮,咱们该回去了。”李柷拍了拍箱子说道:“有了这些宝贝,咱们回去可以让大唐步入工业时代。”
在这里没有人伺候,没有前呼后拥,张婉兮反而恋恋不舍起来:“陛下,这里生活真好。只是,你这么聪明,原来是从这里学的。我,我……”
“想说什么你便说罢。”
张婉兮抬起头:“能不能把长安也带过来,让她在这里上学堂,学本事?”
李柷猛地眼前一亮,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对啊,把长安公主弄到现代,让她来这里上学,长大后把她送回大唐,还有将来自己的儿子,都可以在现代上学,接受文明教育。
就跟自己一样,接受现代教育,然后回到古代为所欲为。
“好啊,朕不但让长安过来,以后咱们的孩子都让他们来上学。”
张婉兮大喜,如此一来,大唐可保万世基业真的不是做梦了。
回到大唐,立政殿内婉兮已经痊愈,李柷带来了一大堆的研究资料。要命的是这些资料都是简体字,那么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怎样把这些简体字资料改成繁体的。
“有为,去把李保国给朕叫来。”回到明安殿的李柷看着这一大箱子资料发愁中。
午时,李保国入宫,满脸兴奋之色。还没等李柷开口,他便兴奋的道:“陛下,广元子从琉璃厂传来利好消息。咱们的钢笔墨水研制成功,也就是说,咱们除了铅笔还有就是这钢笔墨水能用来书写了。”
钢笔和铅笔的制造成功,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却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大唐的生活。
首先钢笔和铅笔便于携带,更利于书写,再就是可以节省纸张。
要知道毛笔写字不但速度慢,而且字体也大,这不是比书法。科研、草图、记录都离不开书写,钢笔的便携性和铅笔实用性大大解决了这个问题。
”好,以后朕批阅奏疏就用钢笔。保国啊,朕又得了一些书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我大唐的瑰宝。里面包罗万象,冶金、钢铁、造纸、酿酒、采矿、发电、农业、乃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只是这些东西都是来自海外,而海外小国文字与我大唐各不相同。幸而也有共通之处,只是他们的文字更简介,所以保国啊。朕让你找一些通译人员,讲这些资料通通给朕翻译过来。”李柷指着那一箱子各种资料说道。
李保国吃了一惊:“陛下,这么多资料,臣又不懂这海外语言,如何翻译的了?”
李柷微微一笑:“无妨,此国乃是自东汉末年滨海百姓为躲避战乱,他们坐船出海流落海外孤岛。不知因和机缘巧合得此天书,这才研究出各种先进文明。他们的文字出自中原,与我们大同小异。朕再给你一本字典,你不懂的字可以从这本字典上寻找答案。”
幸亏箱子里还有一本新华字典,上面写着简体繁体注释。李柷教会李保国怎么用这幅字典,然后依照字典上的字体便可以将这些资料全部翻译成大唐繁体字。
有了这些资料,大唐遇到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含元殿,李柷很久没上朝了,今日早朝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陛下,科举制度已尽完善,各地选拔出来的学子不日即将入京。还有,此次科考一算科为主,明科为辅,各地也纷纷开设起算科学堂。”
“陛下,还有京城各学堂也都将算科加入主课程。只是这些教书先生自己也不太懂算科,幸亏印刷司印制了不少算科书籍,这些先生也是边学边教授学生。这还要多亏了陛下那些天子门生们,教书先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去请教那些天子门生。”
“还有,陛下,西域各国国王、各部落首领纷纷上书要求大唐在西域重建都护府,由大唐出面解决各部落之间的纷争。如此一来,咱们大唐便可以重现贞观开元之辉煌。”
“陛下,臣也有本要奏。如今洛阳城开始大批涌进一些胡商,京城更是多出了几家胡姬酒楼,据说生意不错。陛下,咱们应该尽快建立起四方馆。这四方馆逛置人员,以《永徽律》为基准,约束这些外国人。”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些喜事,李柷越听越高兴,大唐终于开始慢慢恢复了。
首先这算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类似于现代的理科。算科可是大唐科学技术的人才,再就是西域各国的归附。
西域各国如今都是一盘散沙,互相争斗不断。他们急需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平衡各方势力,如今以大唐为尊。若是大唐在西域成立都护府,这些各族部落便以大唐马首是瞻,也能避免互相争斗。
还有就是京城来了不少胡人,甚至波斯、西亚人都开始往京城行商。唐初,大唐都是以《永徽律》来约束这些外国人。
大唐是一个从不崇洋媚外的国家,对待外国人犯法一律绝不姑息。《永徽律》的制定,使得这些外国人在大唐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
还有就是四方馆,京城设置的四方馆专门处理外国商人之间的各种纠纷。四方馆隶属鸿胪寺,为外国人的办事衙门。
大唐禁止人才外流,却大力吸引外国人定居。凡是外国人入我大唐,皆免去十年赋税,这在唐初便已经开始了,所以才会有大量外国人选择来定居。而你要出国,没有官府同意就是偷渡了,当年唐三藏去印度,就是属于偷渡性质。
李柷非常高兴,这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好,朕决定重开丝绸之路,与各国通商。此事交给裴枢来处理吧,朕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