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昏君-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都知道李柷之能,开元柜坊和琉璃厂就是个例子。一听皇帝有发财之道要教给他们,李裕几人面面相觑,无不大喜。
“大哥,你喜欢家具对吧?”李柷看着屋子里摆满的家具问道。
李裕点了点头:“嗯。”
“那你就在翡翠巷开个家具店,专门卖家具。”
李裕一愣:“可是陛、九弟,这开家具需要大量资金。再者人家卖的这些家具都是由京城一流木匠打造,我怕到时候比不过人家。”
李柷笑了笑:“什么狗屁一流木匠,他们做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也配叫木匠?”李柷指着一屋子的家具说道。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大都是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
但这些家具也仅仅是比汉朝进步一些,大唐竟然连一把椅子都没有,人们坐得更多的是圆凳。有条件的坐的是榻,虽然华贵,但绝算不上舒服。
有一种类似椅子的东西,叫做胡椅。虽然也有靠背,可从人体工程学上来看,还是有一定的缺点。
众人面面相窥,不知道李柷这话什么意思。德王爱好家具,这屋子里的家具虽然算不上奢华,可也都是精挑细选,李柷在李柷眼里竟然如辣鸡一般的存在。
“九弟,不知道你有何高见?”李裕又问道。
李柷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这个呢,是朕凭记忆画的。当然其中可能有些许出入,你们招几个木匠,照图所制,照着这个做出来的家具,保证你们会在京城大火。”
李裕将信将疑的借过来一看,仅仅翻了几页就被镇住了。
李裕虽然不懂木匠,可他对家具颇有研究,一看这图上所示的家具就知道肯定大有市场前景。
尤其李柷画的这个椅子,椅背不再是笔直的,而是相对人体脊椎弧度制作。其它的还有摇椅、木床、圆桌、方桌、屏风、长条凳、衣柜、橱柜等等,都独具一格。
李裕越看越喜:“妙哉,照这个做出来的家具在京城肯定大受欢迎,九弟,你是如何得知的?”
李裕不过是随口一问,李柷顿了一顿:“哦,这、这个是有人自海外带来给朕的。这些家具风格与咱们大唐有异,不过朕看着蛮有趣,就带过来了。”
李裕大喜:“果然是好宝贝。”
“还有这个,”李柷又拿出一本册子:“这个叫水力纺车,也是、是这个炼丹师们自海外带给朕的。这种纺车可带动数十个锭子,昼夜可纺纱百斤。”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
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
纺织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而这种宋朝才出现的水力大纺车,李柷一拿出来立刻又让几个亲王们震惊了。
这要感谢李柷的爷爷李漼了,穿越之前,李漼就逼着李柷看这些古代发明的东西。
可惜当时李柷不知道什么意思,根本就无心学习。比如对火药的研制,李柷就没有用心去学,直到现在大唐还造不出一门炮来。
但这木工家具和纺车引起李柷极大的兴趣,他记得小时候上美术课,他还照着古书画了一张古代水力纺车图。
因为那副画得了全校绘画大赛一等奖,所以李柷记忆犹新,直到现在他还依然记得水力纺车的图样。
水力纺车的图样是摘自元代的王祯农书,里面详细描绘了水力纺车的原理和构造。
几个亲王一看,无不目瞪口呆。
“朕记得京城有条伊河,那里适合建水力大纺车。朕是这么想的,你们几个合起伙来建几个工厂。所谓工厂呢就是、就是花钱雇人干活,能行成规模,行成自己的牌子。要让京城的人一看这个牌子就知道是你们厂子做出来的,这水力纺车可省人力。这样织出来的布在市场上就能占据价格优势,怎么样,几位哥哥有没有兴趣入伙?赚了钱大伙儿平分。”
几位亲王只听得是热血,这么一来肯定是赚钱啊。不但赚钱,是大赚特赚。
照此方法制作出来的家具既美观又耐用,自然会深受欢迎。这纺车更别提了,一台纺车顶三十多个人力,成本自然大大下降,仅仅以价格优势就能占据市场份额。
虔王李禊有些担心:“可这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咱们,咱们恐怕没这么多钱吧。”
“贷款啊,朕的、不是,朱二公子的开元柜坊有的是钱,你们可以从他那里贷款。”
李裕摇了摇头:“我听说那朱友能霸道蛮横,这种人咱们还是少去招惹为妙。”
李柷恨铁不成钢:“大哥!你是亲王,朕的哥哥,他朱友能能把你怎么样。你尽管放心的去找他贷款,就说是朕的旨意。”
这个木头脑袋李裕,和赵占国那个窝囊废儿子赵方逐有得一拼。不过赵方逐已经今非昔比,将玻璃大棚建的是风生水起。
再说朱友能一听是亲王来贷款,焉敢不从。那可是李兄的亲兄弟们,朱友能胆子再大也不敢欺负亲王。
第二百零一章 卖炭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柷给几个兄弟指点了一番发财之道,这几个亲王喜得是抓耳挠腮。
家具是划时代的改革,一经推出肯定会大热。至于纺织,到时候用价格就能把同行压的死死的。
一台水力纺车顶三十台人力纺车,这中间利润有多大可想而知。
几个亲王合伙入股,包括最小的李眩畹v都能分红。
如此一来,这几个亲王将会成为京城不可小觑的一个大财团。
李柷和他们商量了一会后续事宜,带着有为和想你一会回到了皇宫。
这家具和纺织业李柷本来是找朱友能合作的,结果他看到了亲王的窘迫,就给了他们。
好在大唐还真如大臣们所言百废待兴,反正有的是好项目,将来慢慢做就是了。
回宫的路上,李柷一路在想着自己的宏图大业,初八成亲,然后接着开春就得耕种了。
本来李柷还在为新作物种子推广而担心,现在看来完全多余了。那些大臣们见到玉米和红薯的逆天产量以后,纷纷主动要求耕种。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洛阳城百姓都知道这种种子。而藩镇也一直在打这方面的主意,据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已经准备派船去海外寻这种作物种子去了。
接了来应该是年底或者明年初发兵削藩了,李柷相信明年粮食产量会是一个大爆炸。有了粮食,就可以发动战争了。
“石炭,上好的石炭啦!”
回宫的路上,李柷看到有人拉着牛车,车上一车来自黄陵山的石炭。
黄陵山的石炭成了京城的抢手货,这个冬天洛阳城不再寒冷。
许多煤炭贩子架着牛车,一车车的将石炭运到京城贩卖,从中赚取一些差价,也养活了不少人口。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李柷不禁想起白居易这首卖炭翁来,要命的是赶着牛车的那人也是个白发老头,他穿着一身粗麻衣衫,也是冻得瑟瑟发抖。
如今的洛阳城虽然相较以前是富庶了许多,若是要做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还是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老头,你这石炭怎么卖?”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从对街一府上走了出来。
来了主顾,老头慌忙笑脸相迎:“一车炭,一贯钱。”
“好,这车炭我家大人要了。”瘦猴子一摆手,人模狗样的带着老头去了后门。
老头极是高兴,这一车炭若是卖了,还能赚他家两个月的开支。
李柷抬起头,看了看那座府邸:“这是谁的府上?”
有为在一旁道:“主人,这是鸿胪寺卿农景逸农大人的府邸。”
“农景逸,”李柷想了想:“就是他接待的来京藩镇使者吧。”
有为点了点头:“正是。”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
“哦,那走吧。”一个鸿胪寺卿还不至于引起李柷的兴趣。
三人刚走没几步,便听到农府后院那卖炭老头的叫喊声:“使不得啊,我这车炭是一贯钱,可不是连牛车都给你们啊。”
只听里面那尖嘴猴腮的家伙怒道:“是你说一车炭一贯钱,怎么,老子给了你钱你还想抵赖。瞎了你的狗眼,你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府上,我们家大人可是鸿胪寺卿。趁早拿着钱给老子混蛋!”
紧接着后门打开,那卖炭老头被尖嘴猴腮给推了出来。那老头手里拿着一吊钱,瘦猴将他一把推在了地上,铜钱撒了一地。
老头哭喊着一个个捡起地上的铜钱:“求大人行行好,我是卖炭,不是卖牛啊。老汉只说炭钱值一贯,没说连牛车给你们哇,你们不能这样啊!”
“快滚!再不滚老子打死你。”瘦猴挽起袖子。
瘦猴说完看到了李柷他们,然后瞪起眼睛:“看什么看!”
李柷还未发作,那老头哪里肯走,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这时只听府内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二娃,吵吵什么呢?”
那叫二娃的瘦猴一听这声音,立刻成了无脊椎动物,腰弯的似虾米:“大人,这卖炭的刁民再这撒泼,说好一车炭一贯钱,给了他钱他还不走。”
那府内的人咳了一声,推开府门走出来。
李柷三人迅速找了个墙角躲了起来,只见这鸿胪寺卿农景逸大腹便便,一脸油腻。他看了眼地上衣衫破烂的老头,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这么回事?”
老头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清楚,农景逸哼了一声:“你这老丈,做生意怎么滴出尔反尔。你既然说这一车炭值一贯钱,一车炭,自然是车加炭。你还在这啰里啰嗦作甚,再不走本官叫大理寺将你捉了去,送官查办!”
李柷大怒,仅仅一架牛车市值四五贯。他本以为这不过是那管事二娃仗势欺人,没想到这鸿胪寺卿也不是个东西。
李柷猛地想起,曾听朱友能无意中说起,少府监刘德旺的二女婿就在鸿胪寺当了个典簿,而且据说还是这鸿胪寺卿农景逸亲自提拔的。
败家子不涉政务,但言语间对这个农景逸颇有微词,说他很是嚣张。当时李柷也没多想,以为或许是他得罪了朱友能罢了。
好你个鸿胪寺卿,撞在朕手里算你倒霉。
显然那句送官查办吓住了那老头,老头哭哭啼啼将散落在地上的铜板捡了起来。农景逸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回了府,那二娃狗仗人势的在后面跟着呸了一口。
可怜这老头,其遭遇如白居易笔下卖炭翁如出一辙。
寒风刺骨,他单薄破烂的粗麻布衣衫裹住瘦弱的身体,他将那一贯铜钱踹在怀里欲哭无泪。
老头伸出袖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