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昏君-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臣面面相窥,皇帝疯了吧,哪有这么折腾人的。
只听李柷又道:“你们都是大唐柱臣,平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们有谁可曾体会过百姓疾苦?朕几日就是让你们尝尝这耕作的滋味。只有亲身体验过,你们才知道百姓之苦。来人,朕和你们一起掰玉米!”
说着李柷操起镰刀下了地,一刀将一颗玉米砍倒:“孔林、裴枢,你们几个过来帮朕把这玉米掰下来,剥掉外衣,装进麻袋里!”
皇帝疯了,不过疯归疯。天子都亲自下手了,理由还这么充分,体验民间疾苦么。大臣们也不好再争辩什么,于是这些拿笔杆子的文臣们一个个弯腰下地开始掰玉米。
慢慢的众人开始发现不对劲,这玉米产量
这里的大臣们虽然大多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儿,可这产量太他妈滴逆天了。
居资治通鉴载“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又有新唐书。崔弘札载“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因唐制,1顷100亩,因此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每1唐亩产1石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一亩地也就收割百多斤的粮食。而这玉米,这玉米,这玉米足足有几十麻袋之多。
这还是仅仅一亩地的产量,看这架势这一亩地顶上十亩产量了。
有人开始发抖了,这么逆天的高产作物带给大唐什么,众人是心知肚明。
若说开始群臣是满怀怒气来收割玉米,而现在换来的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独孤大人,你看这,这产量,怎么会如此之巨?”赵占国悄声问道。
独孤损已经忘了刚才被侍卫架过来的羞辱:“依我看,陛下让我们来收庄稼并非是单纯的让我们体验耕作之苦。”
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李柷掰了没几个玉米棒子就去找地方休息去了。
皇帝可以偷懒,臣子们不敢啊,他们只好继续在田里干活。
鬼知道什么时候,败家子朱友能来到了李柷身边,二人挤眉弄眼了起来。
“李兄,这玩意儿太吓人了,怎么会收获这么多?”朱友能也被吓着了。
李柷轻轻一笑:“这算什么,以后还有更吓人的。告诉你朱兄,用不了多久,你就是洛阳城首富了。”
这话朱友能爱听,他嘿嘿的笑着:“我现在已经是了,你是不知道咱卖玻璃和折扇赚了多少钱。”
李柷摇了摇头:“你不是。”
朱友能一愣:“我不是?”
“别忘了,你只是占了两成,那八成收入是老子的!”李柷指了指自己。
这一点朱友能就有些不解了:“不是,这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唉,”李柷叹了口气:“你是不知道这些御史和大臣,朕动国库一分钱就跟割了他们的肉似的。所以,老子才不去看他们这群狗官的脸色,我的钱存你那儿,以后朕需要了,就以你的名义来开销。”
PS:感谢逝去独舞的打赏。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城防火
够狠,朱友能现在成了皇帝小金库的管理员了。
也就是说,朱友能将来会成为京城首富,甚至于大唐首富,他的财富可以富可敌国。
在古代富可敌国可不是好事,会有人惦记你的财产,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明初沈万三就是富可敌国的大土豪,结果被朱元璋发配。
朱友能则不一样,就算他富甲天下,可他也只不过是明面上的土豪,他还有幕后大老板,那就是当今天子。
幕后老板一般都是不适合出面,但却有着通天能力的大人物。
抡大唐王朝谁的能力最大,有人大的过天子么?
朱友能不去想,不敢想自己的未来。认识李柷,交了这个朋友是他这辈子走的最大的狗屎运。
一亩地的玉米其实没有多少,满朝文武这么多大臣很快就完成了。
其实李柷也并非单纯是让他们来体验生活,他要的是给这些臣子们一个震惊的结果。
“诸位爱卿辛苦了,这玉米收了多少?”
韩鄂一直在做着记录:“陛下,一共是三十五袋半。”
“嗯,不错。”李柷点了点头:“给朕称一下,有多少石。”
大唐已经有了秤杆,很快有人搬来,然后开始承重。
一袋玉米重达六七十斤,然后群臣们惊呆了。
伴随着一次次的称重,群臣的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三十多麻袋玉米,称了小半个时辰,结果终于出来了。
韩鄂都止不住发抖的双手,他拿着纸笔上前道:“陛下,这一亩地的玉米,经称重,共计一十九石。”
晚唐,一石大约在一百零六斤的样子。十九石,就是两千多斤。
这个结果也让李柷吃了一惊,放在现代一亩地也就一千多斤的玉米产量。
这足足亩产达到两千斤的玉米啊,出去里面的棒子和水分,哪怕晒干以后也得一千二三百斤。
再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时代,这个产量足以逆天。
其实正是没有化肥和农药,土地不会板结,更利于作物生长。而土地产量的高低要看这地的肥沃程度来决定。
笔者曾看过一个节目,有人实验过不使用化肥种植玉米,只要管理得当,产量也差不多。
实际上古人也是这么做的,古代早已发现养地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化肥,可以用农家肥。
广王是谁,朱温的亲哥哥,他家的地那都是洛阳城里最肥沃的一块了,所以这玉米种出来才会有如此高的产量。
群臣彻底我伙呆,疯子,这东西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诸位爱卿,有什么想跟朕说的?”
还有什么好说的,群臣个个激动万分。尤其是户部侍郎张文蔚,他是深知其中厉害的:“陛下,此物如此高产,一旦普及开来,我大唐则无饥荒矣。”
“是啊,是啊,这东西太可怕了。百姓若是种植此物,咱们的粮食怕要堆满京城啦!”
“老臣家里还有几亩薄田,陛下可否恩赐一些种子?”
“臣也要!”
“还有臣。”
李柷笑了笑:“玉米种子朕有的是,恩赐给你们也可以。但有一条,你们要以身作则,给洛阳城百姓做个榜样,让百姓也跟着种植玉米。而且这些种子是朝廷免费发放,待明年收获之时,朝廷再按律收税。”
谁不种谁就是傻子,群臣纷纷跪地山呼万岁。
李柷心想有你们激动的吧,等地瓜熟了的时候,那产量更吓死你们。
广王府种植玉米,产量达近二十石的事很快传遍了京城,百姓争先恐后表示愿意种植。
这玉米产物是普通粟米的十倍啊,十倍!等于说是种了一亩地相当于你辛辛苦苦种十亩的产量。
不过群情激昂,李柷却并没有下令发放种子。朝廷只是登记造册,要等明年开春才能免费发放。
一是怕现在发放下来以后被百姓给吃了,还有就是怕流入到藩镇那里去。
虽然普及天下是早晚的事,但李柷首先要保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先普及开来。
这次由户部拨款,在洛阳城建了一个超级大粮仓。就在皇宫西边,由令狐云龙带一队禁卫军负责看管。
粮仓存的都是朱友能地里的作物,玉米的收割全部晒干储存做来年的粮种。
李柷相信,明年的洛阳城粮食产量足以能养活十倍人口。第三年他就可以对藩镇开战,荡平天下!
经过这一系列奇异事件,敢怼李柷的臣子越来越少。人们终于渐渐发现,这皇帝是个怪物。不对,是真龙天子。
李柷私自出宫的事他们也渐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为群臣们都知道,皇帝有他的理由。
流民已经开始涌进来了,还好现在人数不多,朝廷完全有能力安置。
金吾卫大将军萧诺言,他正带着士兵们在北城盖房。
朝廷征集了洛阳城百姓们服徭役,不同于以往历朝历代的徭役,这次朝廷是发钱的。
其实这已经算不上徭役了,去的百姓管吃管住,还有钱领。虽然不多,可总比以前自带干粮免费服徭役强得多了。
去了,就可以为家里节省一部分粮食,所以洛阳城出现了这么一件怪事。
以前服徭役,百姓们是被逼着去的。现在报名处被人头给挤满了,去了的个个兴高采烈,去不了的人人垂头丧气。
北城在扩建,朝廷出钱出力盖房。不求奢华,仅能安身即可。
这是李柷为流民们安置的房屋,未雨绸缪。万一大批流民涌进来,这些房屋可以作为他们安身立命之处。
整个洛阳城的百姓忙碌起来,北城到处一片热火朝天。
李柷懊恼的是没有火车,要是有火车,就能将黄陵山制造的瓦片运来了。
房子好盖,泥胚石块搭就的房屋六七个人几天就能完成,快的两天就能盖成一栋民居,只是屋顶是个问题。
瓦片稀缺,只能用茅草代替。好在这个时代百姓都住的是茅屋,可是房子建的多了,附近的茅草也成了稀罕品。
为此又不得不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别处寻找茅草。
还有就是城市街道的规划,必须整齐划一。尤其这北城流民安置所,李柷吩咐街道必须要宽敞。
因为得防火,这要是弄不好,一家点了能烧遍半个洛阳城。
唐已经有水龙,就是用竹筒做成的喷水器,用来防火的。饶是如此,李柷还是严令城中除了水井处,每百步必须置一个大水缸。
因为范瑶得到一条消息,有人想在洛阳城放火。
西川王建,派出一些细作深入洛阳城。他们要等待流民涌进的时候,在城中放火制造混乱。
“陛下,臣已经在京城各处放置水缸。不良人业已全部出动,金吾卫也派人巡逻城中各处,一经发现可疑人员,即刻擒拿。”范瑶在明安殿上报给李柷。
李柷点了点头:“务必尽量捉活的,要严加审问!”
“臣遵旨。”
昨日张婉兮在翡翠巷等了大半夜,结果李柷爽约了。他只好派有为给她捎个信,约定今晚再见。
昨日就是为了处理流民一事,李柷顾不上出宫浪。今日无事,他还是一个光棍皇帝,于是躁动不安的心开始跳动起来。
已过午后,李柷去了大同殿。把自己关在里面,有为和福全两个狗腿子服侍在侧。
“陛下,这是您要的银粉。”有为拿过一些银粉。
银子伴随铜矿而生,黄陵山的铜矿可以提取大量银子。只是银两还不是大唐主流货币罢了。
硝酸铜,硫磺、银粉、蒸发工具,玻璃、木制框架、还有锡液外带一个炭炉,大同殿俨然成了一个化学实验室。
李柷确实也在搞化学实验,他先将硝酸铜中的硝酸提取出来,然后加入银粉蒸发结晶制成硝酸银。
有了硝酸银溶液,还有氨水等倒入玻璃一面上。然后经过喷涂、烘烤等工序做出了第一面玻璃镜子。
其实李柷本没有这么麻烦,他只需用锡液和水银就能做镜面。可是水银是含有毒性的,李柷并不想这么做。
玻璃镜效果还不错,能够清晰印出景物来。
李柷用金刚石将镜子裁成圆形,然后将木框镶上。就这样,一副完美的镜子就已经做好了。
有为和福全活见鬼一般的表情,二人拿起裁剪下来的镜子下脚料,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个不停。
“陛下,这又是什么神奇的东西?怎么这么清楚。”有为问道。他二人现在已经对李柷所做的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