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长苏元春见大局已定,就留下了一个旅在这里打扫战场,然后自己率领其余两个旅向俄国第一方面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俄国第一方面军指挥官弗拉基米尔在向二零二师的阵地进攻两天之后,已经损失了一万多人,而现在剩下已经不足两万部队了,并且都已经成了疲惫之师。
此时的弗拉基米尔也象巴恰洛夫一样,开始痛恨起俄国的那些个枪炮设计师们,他在收到巴恰洛夫的报告之后,对清军的机枪也很是重视,同时弗拉基米尔做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一眼就看出了机枪在陆军之中的作用。
但是直到此时,那些个枪炮设计师们也没有研究出来,并且此次弗拉基米尔也亲自见识到了机枪的厉害,令弗拉基米尔也心惊胆战,这种机枪的杀伤力太大了,这不光是步兵们的恶梦,同时骑兵在机枪面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自己的侦察兵们也向他送来的情报,清军在东面、西面与北面先后突破了自己的阻击部队,正在向自己这边快速赶来。
弗拉基米尔知道,自己败了,是彻彻底底的败了,并且还是全军覆没。所以他停止了进攻,他不愿他的士兵们再做无谓的牺牲了,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虽然不能将他们带回家中了,但是他也能将他们都送向死亡。
弗拉基米尔到此时也想不明白,清国人是怎么看出己方的兵力部署的,自己在这数个月的时间里,可是浪费了无数发的炮弹,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迷惑清国人,即他们有所怀疑,但也不可能这么肯定。
因为从表面上看,双方的兵力是基本想同的,自己这样打,清国人也只能是认为自己这里不是进攻的主方向。即使他们进攻,也不可能这么大胆的敢将自己包围,所以弗拉基米尔敢肯定,清国人一定是知道了自己的真实兵力,否则绝对不敢将自己围歼。所以弗拉基米尔一直都没有担心过自己不能全身而退。
弗拉基米尔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破绽并不是因为他的指挥失误而露出的。他是败在了一个叫阿娜斯塔西娅的女人手里,正是因为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使得大清皇家情报局海外司得到了这个重要的情报。
但是这所有一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弗拉基米尔已经败了。此时的弗拉基米尔在认命之后,人好象一下子解脱了,内心也轻松了。
俄军第一方面军指挥官在知道自己被包围之后,想从北面进行突破,在进行了两日的突围之战后,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在皇家第二军的二零三师、二零四师、二零五师从三面追击过来之后,弗拉基米尔率领俄国第一方面军剩下的不足两万残军选择了投降……
此次由左宗棠亲自制定,由皇家第二军军长聂士成亲自指挥的,对俄国第一方面军的围歼之战,从前面布局到最后的战斗结束,共经历了十多日的时间,彻底的解决了西北方俄国的来犯之敌。
此战共歼敌三万人,俘虏了俄军二万来人,而清军,由其是在北面负责阻击俄军逃走的二零二师,损失最大,由其是在哥萨克骑兵冲击的时候,他们也失去四千多优秀的战士,但是杨玉科的二零二师并没有被打垮,在此战结束之后,又匆匆起军,向托木斯克方向而去,并且皇家第二军的军长聂士成也前往托木斯克,准备亲自在托木斯克进行指挥……
………………………………
第五十二章 西北反击战(七)
在皇家第二军对俄国第一方面军打响了反击的号角之时,皇家第二军二零一师在师长段从文的率领率领之下,先是顺叶尼河而下,先是偷袭了叶尼塞河旁边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将俄国在亚洲的一个重镇拿下之后,并留下了一个团在此驻守,然后大部队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向西,直赴俄国在亚洲的又一个重镇——托木斯克。
这个段从文之所以能任皇家第二军二零一师的师长,其实这个段从文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是载淳成立的最早的一批军官教导团的一员,参加过早期载淳指挥的对英法联军之战,然后又随载淳下了江南,参加了对长毛乱匪之战,所以作战经验也是非常的丰富,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活泛的军官。'。'
在二零一师师长杨班候晋升为皇家第二军的副军长之后,段从文就接了杨班候的位置,任职二零一师的师长之职。这次他也是接受了重要任务,偷袭俄国在亚洲的重镇——托木斯克,然后在托木斯克构筑防线,阻挡俄国的援军。
段从文在开始偷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的时候,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在从叶尼塞河下来之后,段从文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的西面布下了重兵,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突围去托木斯克报信。
所以二零一师成功的阻截住了消息的外泄,在拿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之后,并没有俄国的逃兵能向西逃窜。
段从文也知道早一日拿下托木斯克,就能早一日构筑防线,对阻击俄国的援军也就更有利。所以二零一师师长段从文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并没有多停留,只让部队休整了半日时间,就快速向托木斯克进发了。
而皇家第二军军长聂士成对此战也是非常的重视,将皇家第二军听唯一的一支特战部队——特战营也派给了段从文。
而在二零一师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出发的时候,天公很是不做美,居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使得本来就不算平垣的道路,又增加了泥宁,使得道路就更加的难行起来,队伍的行军速度也变得缓慢起来,这令师长段从文很是着急,因为晚一日拿下托木斯克城,就意味着左大人的作战计划多一份危险。
段从文看到士兵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行军,每个人都扛着一支步枪,步履蹒跚。但还都努力的向前行进着。段从文的心中很不是个滋味。自己骑在马上,显得狠是另类。段从文甩下身上的蓑衣,跳下了战马,和士兵们一骑步行,同时嘴中还大声的唱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当段从文唱起这首由载淳从后世之中引荐过来的《精忠报国》之后,所有的士兵也不由的跟着唱了起来,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激励着每个战士的心,他们的疲惫不知道哪儿去了,脚下的步伐也随之轻盈起来……
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到托木斯克城差不多要一千二百多里的路程,而二零一师只用了不足十二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段从文并没有急于进攻托木斯克城,而是将部队隐藏在托木斯克的同围。
段从文看着托木斯克的地图,托木斯克是位于托米河边,距离鄂毕河只有一百里的路程。是俄国在亚洲的又一座重要城镇,距离鄂木斯克有近两千里的路程。
而看现在托木斯克城,还应该不知道西北的战局,也不知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失守的消息,因为托木斯克城还很正常,并没有一丝紧张的气氛,因为俄国与大清在唐努乌梁海的战征距离他们好象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加为毕竟距离这远还很远。
段从文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大胆的做出了决定,派出了一个旅先秘密潜到托木斯克城的西面,先掐断托木斯克通往鄂木斯克的道路,尽量不让消息外泄出去,延长俄国人知道消息的时间,好为自己的布防时间更充分。同时也可以让友军能够及时赶到。
然后又派出皇家第二军的特战营,一部分人化装成商人,先秘密潜入托木斯克城中,并约定在今夜零时开始攻城,并由他们从城内接应大部队进城。
特战营派出了一百名对员化装成商人的模样,分别从四面进入城中。因为此时的托木斯克城表现得还是很安定的,根本就没有一丝战征的气息,所以他们很容易的就都混进了托木斯克城中,然后分别找客栈住了下来,等待晚上,城外的大部队攻城之时,他从城内接应,最好能将城门打开,实在不行,就在城内制造混乱,或都是暗杀城中的官员。
段从文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太阳终于慢慢的下山了,夜幕开始笼罩了托木斯克城,随着夜色渐深,托木斯克城也渐渐失去了白日的喧哗,安静了下来。
段从文不停的看着怀表,觉得表针走得是如此的慢,在到晚上十一点三十分的时候,段从文将组织起来的突击队派了上去,同时让余下的特战队队员先摸了上去,看是否能提前摸开城门,如果真的能成功,那么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现在大清的陆军的各个军中都有一个特战营和狙击队,这也是在载淳的倡导之下,为了增加各军的攻击能力而成立的。同时锋镝营也为各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皇家第二家物战营的队员在黑夜之中就象是一群幽灵一般,快速的向托木斯克靠近。不得不说,俄国人的筑城水平还真是不怎样,城墙高不过七八米左右,这对特战营的队员们来说还真是小菜一碟。
他们观察了一下城墙上,见没有什么动静,就见一个人蹲了下来,后面的一个人站在这个人的肩膀之上,然后又有两个一托第三个人,站在了第二个人的肩膀之上,随后又上了第四个人。最底下之人,在旁边两个人的帮助之下,慢慢的站了起来。在最上面的第四个人脚下一用力,双手就抠住了城墙沿,然后侧耳向四同听了听,见没有任何的动静,就双手一用力,如猿猴般窜上了城头……
见两名俄国兵正靠着城墙睡觉。这名上来的特战营队员脸上露出了一丝残忍的笑意,掏出匕首,快速的将两人给解决了,从头到尾没有发出一丝的响动。
这名特战营的战士在解决完两人之后,将背后的绳了解了下来,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将另一头扔了下去,城下的特战营战士见上面扔下来绳子,知道上面没有什么情况,一个战士试了一下,然后就如猿猴一般,快速的攀上了城头,紧跟着第二个、第三个,并相继有绳子不断的扔下来……
段从文在远处虽然看得不是十分的真切,但也能看个大概,见特战营的战士上了城头,提着的一颗心才算稍稍的放了下来,他知道,托木斯克城已经基本上被拿下来了,同时也非常的佩服这群特战营的战士,他们简直就不是人,就是一群怪物……
………………………………
第五十三章 西北反击战(八)
而在托木斯克城中的特战营战士们,在侦察完托木斯克的防御之后,都会心的笑了。因为此是的托木斯克城根本就没有一丝战争到来的气氛,防御也是很松懈。这托木斯克城内的的俄国人根本就想不到,会有军队来偷袭。
所以城内的特战营战士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直奔托木斯克城的伯爵府,先将托木斯克的伯爵擒拿。另一路则是向城门之处,将托木斯克的城门打开,迎接大军入城。'。'
伊格纳切夫伯爵在托木斯克已经十多年了,这里远离了圣彼得堡权力的喧嚣,与他的伯爵夫人过着比较悠闲生活。经过十多年的沉寂,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安逸,没有争斗。要不是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决定对清国用兵,这里还很是安静。
可是自己去年开始,这里做为俄国远征军的一个重要周转站,开始热闹起来。周时驻军也由原来的两千增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