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就在医生开方之时,一位侍者匆匆进来,在琼琚的耳边轻轻的嘀咕了几句,还没有等琼琚说话,载淳就已经见到,问道:“琼琚,有什么事情?说出来,朕的身体朕还是清楚的,朕没有事。”
琼琚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皇上,国家事务院唐绍仪总理在宫外,说有要事求见。可是现在已经十一点多钟了。”
载淳疑惑的说道:“都这个时候了,少川进宫来见朕,那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情发生,欧洲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凡尔赛和约》也刚铡刚执行半年多时间,会有什么事呢?
快,快将少川请进来,朕在东暖阁中等他,溥华,与朕一起来吧!看看到底有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说道:“皇玛法,毓英现在也已经成人了,也该为皇玛法分忧了,皇玛法也让毓英去吧!”
溥华一听,见到是自己的长子毓英,今年也已经二十三岁,也是与自己差不多,在早年之间,就被隐姓埋名的养在了民间,在十九岁之时,才回到宫中,与自己的性子差不多,很得载淳与溥华两人喜爱。
但是溥华也知道,此次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而此时毓英就来了这么一句,这要是放在什么擅忌的皇上,很可能会为此而……
就在溥华一瞪眼,刚要说话之时,载淳却说道:“好,不愧是朕的长孙,毓英的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护在我们的翅膀下,这样的小鹰永远也不能成为雄鹰的。毓英,那就与皇玛法一去来吧!”
在东暖阁之内,载淳祖孙三人没有等多长的时间,就见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就见唐绍仪平时那么儒雅与稳重的一个人,此时在三九严寒之夜,额头之上,已经见了汗珠。载淳的脸色就更加的凝重起来。
唐绍仪进来之后,也忘记了与载淳三人见礼,直接说道:“皇上,出大事了,宁夏的海源一带,发生了大地震,现在的具体情况还不知道,但据陕甘蒙军区的来电,据说他们在西安一带都有感觉了,而在银川一带的军营,也倒塌了一部分,好在部队十分的警觉,没有什么伤亡。
现在空军的夜晚还侦察不出具体的情况,但知道震中肯定是在海源一带了……”
载淳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无比的震惊,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这一段时间为什么心神不宁了,二零年,宁夏海源,大地震,在那一世,这可是一件很让人心惊的大事。
载淳想到了这件事,脸色已经苍白,同时心中也是十分的懊恼,居然将这样的大事给忘记了。
而在一旁的毓英,却发现了载淳的脸,惊慌的说道:“皇玛法,您怎么了,脸色怎么这样的难,此事已经发生了,您着急也没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应该尽快的制定解决措施,以免那里的伤亡再扩大。”
唐绍仪在毓英说完之后,也发现了载淳的脸色,心中也是一惊,因为此时的载淳毕竟已经六十多岁,年龄也不小了,也怕载淳万一有个什么闪失,那事情可就更大了。
唐绍仪赶紧说道:“皇上,皇长孙说得没有错,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并且这是天灾,也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但是我们要尽快制定出解救措施,现在我们只有尽快的到受灾之地。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受到的伤害更小一些。”
载淳此时才算缓过劲来,脸色也好看了许多,说道:“少川说得不错,既然天灾已经发生,我们无可躲避,但是人祸我们却不能让他再发生了。朕这就准备一下,立时前往宁夏之地。”
“皇上不可,恕臣不敬之罪,皇上您已经六十多岁的高龄,已经不在象以前,万一有个什么不好,那让我中华帝国将如何……”
溥华也说道:“皇阿玛,唐大人所说不错,但是宁海百姓以不能不管,我们能早一时赶到,就能早一时能帮助百姓。但皇阿玛也是千金之躯,并且也是如此年纪。
不如这样,依溥华之见,就让溥华代皇阿玛先去宁夏之地,待到明日天亮之后,您在前去,皇阿玛您看如何呢?”
载淳知道,自己现在肯定是去不了的,也只得同意了溥华之见,点了点头,说道:“溥华,你要记住,我们的救灾人员早到一步,就能多救一些百姓出来。”
溥华郑重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
第十一章 天灾不可拒(二)
更新时间:2012…09…17
夜,已经很深了,寒风怒吼着刮过,卷起了还残留在路边的一两片黄叶,让本来应该很是寂静的夜,显得很是不安,显得又是那样的暴躁。
在溥华离开之后,载淳与唐绍仪、毓英也没有在养心殿之中等待,而是急匆匆的出了紫禁城,直接去了国家事务院大楼。
同时,也派人将国家事务院副总理熊希龄、陆征祥,总参谋长王士珍、副总参长刘步蟾、陆军部部长冯国璋、副部长段祺瑞、皇家调查局局长陆建章、皇家情报局局长吴佩孚等人召集过来。
载淳说道:“诸位爱卿,此时将你们召集过来,是因为,就在前几个小时,在我中华帝国宁夏省的海源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虽然现在才几个小时,具体情况还不明。但是我陕甘蒙军区,在西安一带都有了感觉,可见此次,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灾害。
同时,此时的天气,相信你们已经都清楚,冬至刚过不久,天气正冷,而那些已经失去房屋的人将会怎样?他们所要承受的苦难,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得了的,不要说是普通的百姓,就算是我们的军人,也未必能如何?
本来朕打算连夜赶去灾区,但是唐爱卿等人坚决反对,朕不得意,才由溥华代朕先行前往。但朕对灾区的情况还有很不放心,所以才连夜将卿等召来,议出一个章程来。”
在载淳说完之后,唐绍仪站出来说道:“皇上,臣在这段时间又仔细的想了一下,现在不是我们追其原因的时候。
现在大皇子已经去了灾区,但是,大皇子到了之后,也只能先在精神之上,给受灾的民众以支持。而关键还是看我们的物资什么时候能运送过去。只要我们的物资能早一天到达,那就可以拯救很多的灾民。
而现在,那里最急需的,就是取暖物资、食品和药品。正象皇上所说,现在正是冬季,北京城中已经如此的寒冷,而在宁夏之地,那会更加的寒冷。所以帐篷与棉衣是他们最急需的。
随后就是粮食,因为在大灾之后,那里的粮食肯定会紧缺,而我们也急需将粮食调运过去。以解那里的燃眉之急。
最后就是药品,俗语讲,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防的,所以我们也要准备好药品,一是救治伤员,另一方面就是防备疫情。
因为臣在欧洲诸国走访之时,见识到了瘟疫的可怕。此次欧洲美的瘟疫,据要有有四千亏人因此而丧生,所以,我们对此也不得不防。”
载淳听完之后,也说道:“现在,我们手中还有一部为欧洲大战而囤积的军服、帐篷等物资,正好可以调过去,这样,我们可以解决这批物资,同量也可以帮助灾民渡过这个难关。而这批物资,主要是由皇氏集团收购,那就以朕的名义,捐助给灾区的民众吧!
再有,就是对灾民们的解救之事,待震情稍微稳定之后,就先由皇家第十一军派兵,对地震灾区的百姓进行解救,周时,我们的空军也可以出动。
而在运输方面,我们也要一切以此为主,都要为灾区的物资让路,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公路,向灾区运送物资、食品。
而所谓的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无非就是对死亡尸体的处理,而现在是冬季,尸体不易发生腐烂,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处理。同时,我们的医护人员和药品,也要及时调派过去。”
载淳看了一眼周围众人,又继续说道:“朕这里就这个章程了,不过,在明日天亮之时,朕要与一批冬衣先行出发,前往宁夏海源,少川,无论你们想什么办法,也一定先要筹集一部分冬衣。”
这时,总参长王士珍说道:“皇上,总后还有两万套冬装,另外先将北京军区的行军帐篷调过来,可以先行运送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载淳与国家事务院总理唐绍仪等人制定出章程之后,都分工后,各负其责,忙碌起来。
而载淳也知道,此次的宁夏海源大地震,在那一世之时,据报应该在八点五级以上,更主要的是,余震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
而现在,不光是救灾的问题,还有难民安置的问题,载淳可不想历史的大悲剧再次重演,还要想办法将这些难民转移走。
当载淳来到环县之时,就已经看房屋十去二三,这还是在现在,中华帝国的百姓不知比那一世的生活条件好上多少,住房条件也要好很多,但还是如此,可见海源的状况,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载淳在环县之时,就已经无法再前行了,因为道路已经被毁坏,铁路更是无法通行,所以只能在环县停了下来。
当载淳刚下火车之后,就见一个人快步走了过来,说道:“皇上,环县县长乔玄参见皇上。玄在此终于将皇上盼来了。
昨日皇太子到时,就通知臣下,皇上今日就能抵达环县,所以臣已经在环县组织了近十万的劳力,只等皇上的帐篷一到,就开始为难民搭建住所。”
载淳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很好,你做得很不错,溥华现在去了哪里?”
乔玄听了之后,说道:“请皇上恕罪,臣下没能拦住皇太子,他已经与一零一师去了固原,说是要尽快赶到灾区的现场,那里有很多的难民在等着他们去解救,而让臣在环县做好后勤工作,说很快就会有难民过来。”
载淳听完之后,心中虽然很是为溥华的安全担心,但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如果溥华能亲临救灾第一线,那也能给灾民一种稳定。
载淳没有打听溥华的情况,而是说道:“乔玄,现在环县的情况怎么样?可有什么重大的伤亡吗?”
乔玄说道:“皇上,环县的具体情况还没有上来,不过臣下已经派下人去了,具回报,我们环县受灾的情况并不严重。
在昨日之时,就已经有从固原而来的难民过来了,而今日开始增多,已经有三万多难民过来了,而环县的粮仓之中的存粮,也只够这些难民十日之用,如果再多的话,恐怕就……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难民们的安置问题,现在房屋极缺,而此时又是冬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恐怕就会出现伤亡了。”
载淳听到这里,看了看眼前的这位乔县长,只有三十多岁,但说话却井井有条,想得还是很周到的,载淳对此人还是很满意的。
载淳说道:“乔县长,你这就安排人,将火车上的物资卸下,尽快安排,唐总理还会在两天之后,带来一批物资。”
………………………………
第十二章 温情暖人心(一)
载淳押运来的这一批帐篷,在到了环县之后,在很大程度之上,解决了难民们暂时的困境。但是,这也只是短暂的解决,难民们还在不断的向环县涌来……
载淳在琰妃他菊耦、国家事务院副总理熊希龄、皇家情报局局长吴佩孚的陪同之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