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一边的教育部副部长崇绮此时也是十分的尴尬,因为载淳说的老婆,当然就是他的女儿,大婚之日已经定了下来,就在同治十三年的十月份。但是皇上大婚都是有定例的,那也确实是一比不小的开销。
崇绮心中腹诽的道,皇上也不用在这里哭穷吧!您可是富有四海。听说皇上的皇氏集团可是日进斗金啊。皇上说话从来都是有目的的,这一次皇上又是打得什么主意呢?
载淳什么意思?很简单,载淳就是看清朝的婚丧嫁娶花费太大,极尽奢靡。载淳就是想要改一改这个风气,提倡节俭。
载淳见没有人说话,也不生气,转头对醇亲王奕譞说道:“王叔,你是宗令,你先给朕估算一下,大体需要多少钱,才能将朕的皇后娶进宫里呢?”
醇亲王奕譞说道:“按祖制,这花费分为几部分,臣就择其主要的说一下吧。首先就是大征礼:首先是皇后娘娘的礼,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二、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
还有赐皇后阿玛和额娘黄金百两、金茶筒一具、银五千两、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马六匹鞍辔具、甲胄一副、弓一张、矢一菔、朝服各二袭、衣各二称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领、上等玲珑带一束;
赐皇后娘娘弟缎四十匹、布百匹、马二匹鞍辔二副;赐从人银四百两。
再有就是皇上与皇后娘娘应用的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等内办费用,另还有外办费用等,总共算下来,怎么也要七、八百万龙元吧!”
载淳一听就倒吸了一口凉气,载淳虽然知道清代皇帝娶个老婆花费很大,但他也没有仔细查看过,现在听醇亲王奕譞这样一算,也真是太惊人了。再加上另外的三位妃子,怎么也要一千六七百万龙元啊……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奢华的婚礼(二)
载淳听完醇亲王奕譞粗算自己大婚的费用之后,差点没有把下巴给惊掉。这哪是什么大婚呀,这不是在烧钱呢吗?
自己娶大老婆、中老婆、小老婆,加在一起,就要花去一千六七百万龙元。这可是两艘台湾级战列舰啊,想想都肉疼。
载淳叹了口气,说道:“朕的大婚就要这么多的钱吗?这可是两艘台湾级战列舰啊。王叔,这个什么内办费用、外办费用的,就不能节省一些吗?
现在我大清正在与俄国和倭国交战,刚才李爱卿也说过了,我们的陆军动用了七个军三十五个师近七十万的大军,而海军也动用了三支舰队。再加上我大清新占据的西伯利亚地区,还需要重建,再有西伯利亚还需要大量的移民,这些军费加上建设费用、移民费用,我大清的钱就象流水一样啊。
在此艰难之时,朕不能再如此的大似铺张啊。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啊。朕打算从朕做起,给大清的子民们做一个表率,不能让这种奢靡之风在大清继续下去了。”
这一下,众位大臣都明白了看皇上的目的了,原来皇上一是嫌大婚的花费太大,二就是看有些人的生活太过奢华了,这是在给那些人一个点醒。
在下面的崇绮当然也听出载淳的意思了。崇绮的脑子在飞快的转着,自己的女儿是皇后,自己以后就是国仗,自己家族的兴衰全在女儿一人的身上。所以,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为女儿着想,让女儿在宫中的位置稳固。
现在自己的女儿与皇上琴瑟相和,皇上所赐虽然也是一笔财,但是与女儿的皇后位置相比,与皇上对女儿的宠爱相比,都算不了什么了。但是又不能明着说自己不要皇上所赐,这不是显得皇上小气吗?
崇绮想明白此中关节之后,就说道:“皇上,您真是圣明之君,大清的万民一定会效仿的。臣虽不才,但也不能拖了皇上的后腿。臣想将皇上所赐的大征礼献出来,以尽臣的一点微薄之力,这也是臣对大清和皇上的一份心意。”
载淳一听,就笑了:“说道,崇大人,看起来你是误会朕了。朕就是再穷,朕就是再想做圣君,但还是要讲人情味的。崇爱卿夫妇为朕教养出一位好皇后,朕的彩礼还是要给的,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朕的意思那些个没有必要的什么外办费用和内办费用该减的则减,那些个没有的排场该去的就去。至于彩礼吗——,朕还是出得起的。”
这时,总参谋长胡林翼说道:“皇上,您自己为大清垫钱建造了四十艘战列舰,而臣看李大人要想还上皇上的钱,恐怕短时间内是办为到了。而我们军方是得到了好处的,所以臣觉得,我们军方因该给李大人解决一下难题。
臣与海军部部长彭大人已经商讨过了,准备在皇上大婚前打下倭国,来做为献给皇上大婚的礼物。现在臣听到皇上的难处,也知道李大人的难处。而臣这里有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那就是臣听说倭国有一个小笠原群岛,环境优美,正好送给皇上与皇后娘娘大婚的贺礼。也正好可以抵皇上垫付的造舰款。不知臣这个提意如何呢?”
国家事务院总理一听,眼睛就是一亮,显得有一点激动的说道:“不错,不错,胡总参谋长这个提议不错,可以将倭国的小笠原群岛的父岛列岛、母岛列岛卖给皇上,而婿岛列岛则是做为我大清送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大婚之礼。”
这要是放在同朝朝以前,还卖给皇上,这不是天方夜谭吗?皇上可是富有天下,所有东西全是皇上家的。而在载淳登基之后,就在慢慢的改变人们的这种思想,而后进一步就是还政给国家事务院,要想使这么大的一国家长久不衰,那一定要结束家天下这种制度。
因为纵观历史各个王朝,都存在着一个人的昏庸,至使王朝覆灭。所以载淳要效仿英吉利人,走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载淳先成立了皇氏集团,先解决皇室的财政问题,再慢慢的淡化皇权。并且将皇室的财产与大清的国库分开。
大清国库是整个大清的财富,是要用在这个国家上的。而皇室财产,则是用在皇室人员上的。载淳已经登基十三年了,总算见到一些成效了。李鸿藻与胡林翼能提出将父岛列岛与母岛列岛卖与自己,这就证明已经开始渐渐的分开了。
但载淳可也不是一个吃亏的主,说道:“李师,您这也太欺负朕了吧。朕为大清皇家海军建造的可是这个世界之上最好的战列舰,平均每一艘战列舰怎么也要八百万龙元,四十艘那就是三个多亿龙元,再加上一些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等等,怎么也要花朕五个多亿的龙元。
如果按着朕的皇氏集团在加拿大、南非、阿拉伯等地购得的土地来算,这五个多亿龙元,朕不要说买下一个小笠原群岛了,就是整个倭国都能买下来了。皇氏集团的颜士璋总经理要是知道了,朕做了这么大的一个亏本的买卖,还不得和朕急了啊!”
李鸿藻一听,难得的老脸一红,而其他的象总参谋长胡林翼、军务部部长杨岳斌、外务部部长曹毓英、醇亲王奕譞、肃亲王华丰等诸位大人都在看着这么李大人的笑话。
李鸿藻露出了一脸的难色,对胡林翼说道:“我说老胡,你可是给我当上了,你这个提议是不错,可是你们军方也太小气了一些,皇上说得也很对啊,这几个破岛哪值那么多的钱啊。反正皇上的钱是给你们军方花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是没钱还皇上的。”
总参谋长胡林翼一听,怎么又扯回自己这边来了,这要是放在以前,还不都是皇上家的,这不就是给你老李一个借口,不还皇上的钱吗!真是没有想到啊,遇人不淑、交友不慎啊。胡林翼一脸的苦相,暗道,让你老李不管,我就给你来点狠的,让你去肉痛去吧。
胡林翼想到这里,面带笑容的说道:“皇上,光一个小笠原群岛是显得有点太少了一些,臣看,不如这样,我们在将从俄国人里夺来的一半千岛群岛,和另一半倭国人手中的一半千岛群岛也一起给皇上,再有就是在小笠原群岛西面的伊豆群岛也给皇上了。皇上您看这次总算可以了吧。”
载淳一听,没想到还是军方大方,怕这个李大人反悔,赶紧说道:“好,好,就这第定了,还是胡师大方。
不过呢,朕觉得伊豆群岛名字还算可以,不过也要改一改,就叫豆蔻群岛吧。什么千页群岛啊、小笠原群岛啊,都不怎么样,朕决定了,既然是用作朕的大婚的,就将小笠原群岛改为皇后群岛吧,甚于什么父岛、母岛、婿岛的,就改为淑媛列岛、香韵列岛、谨瑜列岛。
而自朕登基以来,皇太后对朕是帮助甚大,而朕这些年来却一直在外面,让皇太后提心吊胆的,这是朕的不孝啊。所以朕决定将千岛群岛命名为太后岛,皇太后每年都可以去那里游玩儿,散散心,以表朕的一片孝心……”
………………………………
第一百三十章 琉琼决战(一)
在日本东京,明治天皇正在与他的心腹大臣们,针对大清皇帝的十日期限做着讨论,对是否从琉球群岛撤兵做着激烈的争论。
参议兼内务卿大保久利通说道:“现在的清国正在与俄国人交战,他们的兵力被牵扯大半。在托木斯克,清国的皇家第二军、皇家第四军及皇家第九军的两个师,共十二个师,二十多万军队在防备俄国的援军。
而在鸭绿江一带和双子城一带,有清国的皇家第五军、皇家第六军、皇家第七军十五个师近三十万军队在布防。防备在朝鲜的十五万俄军。
而清国的皇家第一军,一直是防备他们京师的重要力量,所以肯定不能轻动,否则他们的京师就会不稳。而清国的皇家第九军剩下的三个师以及新建的皇家第十一军,则需要在他们的新疆、蒙古、西伯利亚驻守。
而清国的皇家第八军一直驻防在在广西、云贵的西南一带,以防备法兰西人。也肯定动不了。
所以此时,大清能抽调的也就是他们的皇家第三军,但也不可能五个师都参战,因为清国的东南地区也需要防备。那么清国在陆军方面最多就只能出动四个师近八万的军队。
而我大日本帝国现在有常备兵二十万,在战时我们可动员到四十万,在兵力上我们是占绝对优势的,同时我们还是防守,就更加的有利。
而在海军方面,他们虽然有四支舰队,但是清国的皇家海军第三舰队一支在海外的夏威夷群岛,而那里一直被美国人视为禁脔,不想却被清国人提前插了一手,所以美国人一直在寻找机会,那么他们的第三舰队肯定就不敢回来参战。
而清国在帝汶岛上的强横,使得他们与葡萄牙人、荷兰人的关系紧张,以清国皇帝的性格来看,清国肯定不会放弃帝汶岛的,那么他们的皇家海军第四舰队也只能驻防在帝汶岛了,也不可能加入这场与我大日本帝国的决战中来。
那么他们就只剩下皇家海军第一舰队和皇家海军第二舰队了,只要我们依托岸炮进行防守,再等十几二十天的时间,我们在法兰西购进的十二艘新战列舰就能回国了,那时我们海军的力量就不输于清国的海军了。
此时的清国竖敌太多,被牵扯的兵力也就多。所以,我觉得此次正是我大日本帝国的绝佳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