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败家子-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杨博然真的奇了怪了,想什么来什么,主上莫非是神仙转世?
不过当他抬头看沈逸的时候,却发现沈逸的脸上也是错愕。
周军给的粮草前不久才补给过一次,这时候怎么会又送来?
第943章 强军
带着满满的疑惑心理,杨博然带着部分人走出了大营,沈逸则留在参议营和朱震山叙说目前的境况。
出于安全考虑,前来送粮草的队伍早早被扣押在了大营之外。
百多名身穿粗布麻衣的力工,跟着少数几个穿锦袍的中年人站在大队马车旁,眼神四处张望,看着沈家军手上明晃晃的刀枪,显的有些紧张。
杨博然远远看了一眼,这些中原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大周的士兵,于是他走上前去,打算一问究竟。
“杨参议。”那头看管着送粮队伍的沈家军士兵见了杨博然,立刻见礼。
杨博然点了点头,没等他说话,那边穿着锦袍的中年人看着杨博然像是个主事的人,于是大着胆子问道:“军爷,这里可是沈掌柜的兵啊?”
沈。。。。。掌柜?
杨博然愣了愣,反问道:“主上确实姓沈,至于你说的掌柜。。。。”
“沈逸。”那中年人接着道:“可是沈逸?”
杨博然这才确认对方没找错,而且看起来还和主上很熟的样子,便问道:“你们是。。。。。”
对方一听松了口气,总算没找错地。
那中年人拱着手,微微躬身道:“咱们几个是沧州和延平商会的,这些年,承蒙沈掌柜关照,日子好过了些,我等听闻沈掌柜在北境抗辽,特意将手头粮号剩下的粮草送了过来,也不知能不能帮的上忙,劳烦军爷替我等转告一声。”
杨博然一听,顿时有些讶异,如今沈逸基本不用再亲自过问生意上的事,对于沈氏商号杨博然知道一些,但并未深入去了解,只知道很有钱就对了。
却不知道,和背后凤兴的这些商人也有这么深的渊源。
这些人听起来像是沈逸的朋友,杨博然也不敢怠慢,客气说道:“主上在参议营议事,诸位先随我来,等主上。。。。”
“不了不了。。。。”
几名作为商会代表来的掌柜连连摆手,其中一人说道:“沈掌柜是大周的大英雄,抗辽要紧,咱们哪能耽误他的时间,东西送到了,咱们的心意也到了,就不打扰军爷了。”
说罢,那几名掌柜将满载着粮草的马车留下,告辞之后,坐上剩下的马车带着那些力夫离开了。
杨博然一脸愕然,旋即心中大发感慨。
得不得人心,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别人的行动来证明。
“沧州和延平的商会?”
参议营,沈逸得到杨博然的答复之后也显的有些愕然。
片刻,他才哑然失笑。
延平作为曾经的私炮案重要的一环,沈逸在那待过不短的时间。
朝廷彻查了当地以县令为首的乱党之后,没了私炮收入的百姓日子本不好过,多亏了沈氏商号的帮忙才恢复过来,如今靠着偏近澜沧江的地利,也不再是往日那般隔绝于世的小山城了。
至于沧州,那自不必说,作为沈氏商号向外扩张的第一站,沧州的渡口市场饱了沈逸的口袋,充裕了朝廷的国库,更带富了无数客商百姓。
这两个地方的人说承蒙沈逸照顾,沈逸还真能受得。
杨博然接着说道:“属下已派人清点过,送来的粮草,比上次大周朝廷给的还多,足够大军用上两个多月。。。。”
“嗯。。。。”沈逸轻轻点了点头,也有些感叹,真到了关键时刻,下面的平头老百姓,比朝廷要有人情味地多。
可惜的是,大周朝廷可不把他当成什么大周的大英雄。
望了一眼有些出神的朱震山,沈逸笑道:“朱老,咱们继续吧。”
“啊?嗯。”朱震山回了回神,心中叹了一声,将注意力又放在了舆图之上。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辽军又在良平安的计策之下袭击了周军几次,他对周军的作战习惯与偏好了如指掌,往往能提前设下埋伏,令周军伤亡惨重,大感头痛。
连续三战,白白损失了近六万兵马,丢掉的阵线以百里计,摄政王在军中的声望是一降再降。
而沈家军秉持着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的理念,一直坚守阵地不出,让辽王几次埋伏却扑了个空,心中大为遗憾。
但随着大周军被打的越来越惨,摄政王明显有些坐不住了,连来了几封书信,问沈逸何时能实施作战计划,仗要这么打下去可就危险了。
但是摄政王越催,沈逸越不着急,到后来干脆连书信都不看了,只让杨博然过目,只要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就不用告诉他了。
对于偷袭镇台的行动,沈逸视之为重中之重。
说句难听的,这是沈家军拿命去拼,又不是大周出兵力,摄政王有什么权力催促?还当他沈逸是周臣呢?
而沈家军目前的情况,其实和历史上的宋军有些相似。
历史上的宋军武器不可谓不精良,后勤保障不可谓不给力,虽然宋军的战绩一直是胜多负少,但是关键性的战略决战,都输掉了底裤。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堆人数,堆武器装备,更不是只堆后勤辎重,只有完善的作战方略,再加上前面的种种因素,才是胜仗的最大保证。
而参议营商定的作战预案越多,对组织协调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
所以本次军议,沈逸连开五天,让参议营的军官们把所有能想到的环节全部说出来,吵起来,争论起来。
吵深,吵透,吵到吵无可吵,谁也摸不出毛病为止!
“我军一旦在镇台露面,辽王逮着好时机必定会回击,只是一时间还吃不准,他会从哪边过来?”
“主上常常告诫我等,为将者若要猜透敌人的心思,必先换位思考,站在辽王的立场上,一定会等我军和镇台那边的兵马斗得不可开交,再陡然杀出,这么干的损失最小,收益最大。”
“辽军和我军作战过多次,应该比较熟悉我军的作战特点,再加上良平安。。。。我若是辽王,绝不会选择正面硬碰硬,必择一地断后路以逸待劳。”
朱震山看着参议营里热火朝天的气氛,各种策略的优缺点一丝不剩地被剥离出来,忍不住感慨道:“此军不强,安还有强军?”
第944章 奔赴镇台
朱震山的感叹沈逸听在耳朵里,却笑而不语。
沈家军有着与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的军事制度,叫朱震山吃惊也无可厚非。
在这之前,沈家军丰富的武器配备已经叫朱震山惊掉了下巴。
之前朱震山任帅时并不能知道沈家军是如何作战的,只是听苏乾语焉不详地描述过几句。
当时已经叫朱震山很是好奇,亲眼所见之后更是感叹,沈逸能连克辽军,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了让朱震山能够更好地指挥战役,对于武器配备沈逸并不避嫌,让朱震山过目了解了一遍,以便能安稳地攻下镇台。
从汝阳县往北,便是北境重城镇台,从城池之名就能看出其战略意义。
镇台城外,驻扎了一股兵力超过两万的辽骑兵,城内也有两万辽军,总兵力达到四万。
朱震山摸着下巴,正色说道:“镇台是北境中枢,此城若是有失,辽人主力必将受限,难以为继,很难再守得住手里的地盘。”
沈逸笑了笑,说道:“辽军也慢慢变得狡猾了,应该也掌握了守城的要诀,所谓孤城难守的道理,纳兰君集恐怕所知甚深,如今城外的辽骑兵和城内的守军互为犄角之势,令我军首尾难以兼顾。”
朱震山见沈逸向他看来,随即道:“八万兵力比四万人,我军多出一倍的兵力,这种仗若是打不赢,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沈逸笑道:“没有那么多,朱老,你领四万人监视城外的辽骑,我率剩下的兵马进攻镇台,咱们来它个分别击破,如何?”
一旁的丁威闻言,有些不满的道:“监个什么视?没劲!我跟你去打镇台,让朱老匹夫一人监视去!”
“肤浅!”
朱震山不声不响地呛了丁威一句,满是严肃地说道:“若只是监视,何必用上四万人的兵马?沈小子这是防着汝阳的辽军趁乱捡漏!”
沈逸哈哈一笑,朝着朱震山抱拳说道:“朱老聪明!多的我也不说了,希望此战顺利!”
朱震山的长处,是长久以来积累的战争经验,从军数十年,什么场面没见过?
对于自己的审视,沈逸还是很清晰的,攻城战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指挥了,但是镇台的动静一旦传到辽人前军,辽王必定带兵来偷袭。
面对这种野外的遭遇战,沈逸自觉经验不比朱震山更丰富。
作案预案定下来之后,沈逸丝毫也没含糊的下令全军,只攻镇台城的南门,放开其余诸门。
辽王很聪明的在城外摆下重兵,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要让沈家军无法专心致志的攻城。
他吃准了汉人骑兵少的劣势,故意在城外摆了两万精锐骑兵,守城的兵马反而要少一些。
辽人既不擅长攻城,也不擅长守城,纳兰君集索性以守城为辅,骑兵游斗为主。
在镇台的这局棋之中,城外的北辽精锐骑兵,才是整个棋局的关键所在。
…………………
给大周军回了信之后,沈家军便开拔出营,奔赴下一处战场。
朱震山拿到了部分指挥权后,马不停蹄的下达了军令,领着四路纵队步步为营的逼近镇台城外的两万辽人骑兵。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和总结,朱震山当然知道辽人最大的优势便是出奇的机动能力。
而他针锋相对的采取了压迫式的打法,目的其实也很明确,摆开步军大阵碾压过去,就看辽人是战还是走。
以朱震山这段时间以来的见闻,客观的说以沈家军目前的步军实力,别说仅仅是两万北辽骑兵,就算是五万八万精锐骑兵,也不可能攻破严阵以待的阵线。
因为丰富的军中伙食提高的身体营养,随之带来的出色的夜视能力,使得沈家军每每可以只借月光,不打火把,趁夜行出好一段距离,一路躲开了辽人的哨探。
但瞒的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在靠近镇台城的时候,行踪还是被辽人发现。
在朱震山率领着四路纵队,共四万大军的压迫下,镇台城外的辽人选择了后撤移动,而不是扑上来决战。
沈逸和朱震山得知消息后,都马上猜到了辽人的心思,这明显是想采取拖延战术。
不过,沈家军因武器配备而提高的攻坚优势,可容不得他们拖延。
第二日早上,沈逸所部攻城纵队的将士们吃饱喝足之后,在军官的的指挥下,络绎不绝的奔向了镇台城。
辽王派驻镇台一线的最高指挥者,是纳兰部的小头领纳兰昌,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还是辽王的叔叔。
纳兰昌今年四十多岁了,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边,他多次南下打草谷,家里的女仆和女奴,清一色的漂亮汉女。
派驻之前,辽王面授机宜之时再三强调了一个要点:尽量拖延时间。
说白了,辽王给纳兰昌的任务其实是以重兵集团死守镇台,以拖待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