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败家子-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想着李天问一家团聚,便不去打扰他算了,如今他自个要跟着走,那自然是最好的。

    沈逸替苏慕烟理了理有些散乱的钗发,握着她的手道:“安心在家等我回来,照顾好爹娘跟玉钗。”

    苏慕烟媚眼弯弯,轻笑道:“相公放心,自己也要保重。”

    李天问骑在马上,看着沈逸跟苏慕烟打情骂俏情深意重,一个劲地咬牙切齿,以往的道友,此刻竟像成了仇人。

    “沈大人。”此时前头马车上的太监探出头来,唤了一声。

    沈逸朝他点了点头,说道:“进去吧,我走了。”

    说罢,沈逸骑上踏霄,周二虎等人也随之上马,一行人轻装简从,跟着前头的马车离开了。

    沈府的家眷一直站在府门外,一直到看不见沈逸的身影方才回府。

    刘夫人忍不住叹道:“逸儿明明是个慵懒的性子,却生了个劳碌命!”

    巧儿皱着琼鼻,也在一旁点头答应,刚度春宵的少女正是怀春,相公就被喊走了,哪能不怨呢?

    行出西宁城,反正路上也无趣,沈逸笑问道:“李老头,你居然舍得离开。”

    李天问哼哼道:“要不是我闺女求我,老夫才懒得管你。”

    好吧,道友都不称了,此刻的李天问,颇有岳丈的风范了。

    响起方才平生听到的第一声“爹”,李天问眉毛弯了起来,看模样正是怡然自得。

    沈逸哈哈一笑,说道:“你若不去,让慕烟守了寡,我包你这辈子也认不了女儿。”

    李天问哼了一声,今儿心情好,不跟沈逸计较。

    旋即他又淡淡道:“那太监老夫认得,是皇帝的身边人,仅在那姓宋的太监之下,既然是他来,恐怕是急事。”

    “若是不急,何至于今天就走?”沈逸笑说了一句,心中也是凝重,但愿,不是最坏的那种情况才好。。。

    ………………

    京城。

    当朝天子已经当众宣布,将要统帅二十三万大军御驾亲征。

    满朝的文武大臣除了哗然,便是一致反对。

    天子离京,于礼不合,北境的情势远远没到需要御驾亲征的地步。

    更何况周帝还将国玺交给皇后代执,后宫干政,政事堂主政,哪怕是名声在外的苏乾,也是荒天下之大谬!

    可是,面对群臣反对,周帝登基以来第一次独断专行,完全不顾朝廷反应,就是要御驾亲征,甚至穿着金铠,到城外军营点将阅兵,箭已上弦,谁也劝阻不得。

    劝不了周帝,众臣子只好去找苏乾,去找朱震山劝周帝。

    可是苏乾干脆当起了缩头乌龟,谁也不见,打定了主意不说任何话。

    朱震山就更直接了,一早就搬去了军营里整顿兵马,日夜操练,片刻也不曾离开过,让众臣都扑了个空。

    端王被贬出京,康王禁足在府,平日经常能见到的公主殿下也消失无踪,不知去向,满朝臣子只能干着急,却找不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皇宫中,宋祥躬着身子,通禀着消息。

    手上拿着折子的周帝,沉默了片刻,向面前的兵部尚书曹安民微微颔首。

    曹安民领命退下,周帝伸手一指,殿中的宫女太监连忙上前收拾起来。

    此刻的殿中,满是浓浓的药香味,御案上好几只汤碗,有曾盛过参汤的,有盛过猛药的。。。

    做完这些,周帝才淡淡道:“传。”

    未过多久,淑容皇后迈步进殿,面色平淡,又有些出神。

    “怎么想起到朕这来了?”周帝微笑着,像是平常一般。

    “明月这孩子又跑出京去,臣妾在后宫无聊地紧,便想来看看陛下。”雍容华贵的淑容皇后盈盈走到周帝身后,双手搭在他肩上,轻轻揉动起来,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淑容皇后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颤音,周帝强装出来的神态,在她那双手扶上来的时候都有些松懈。

    沉默了片刻,周帝抬起手,搭在淑容皇后手上,将她拉到身前。

    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夫妻互相对视着,却谁都没有开口。

    看着看着,淑容皇后似想起什么,微红着眼眶扭过头去,不忍再看。

    周帝愕了愕,怅然若失。

    “朕走了之后,政事多问苏乾,他认为可行的事,尽可覆印。”周帝轻笑说道。

    “陛下莫要乱说。”淑容皇后嗔怪着说道。

    “好好好,不说,不说。”周帝微笑着,对淑容皇后显的很是宽容。

    “宛菡啊。。。”周帝握着淑容皇后的手,轻声问道:“朕这一生,算不算是个好皇帝?”

    淑容皇后抿着红唇,道:“陛下春秋鼎盛,何以评断?”

    周帝笑了笑,并未答话。

    淑容皇后眼眶一红,颤声说道:“在臣妾心中,陛下是大周的明君,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哈哈哈。。。”周帝忽然发笑,像是安慰,像是叹息:“那便够了,那便够了。。。”

    淑容皇后再也忍不住,不顾仪态地扑进周帝怀中,嚎啕大哭起来。

    周帝拍着她的脊背,眼中,满是温柔,神情却坚定无比。

    周帝的龙体情况隐瞒的很紧,除了少数几人,根本无人知晓,可淑容皇后将最近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又如何能猜不到。

    而整个大周战争机器一旦全面启动,朝廷的各个衙门纷纷取消了休沐,投入到了备战的工作之中。

    粮草备齐,兵马有秩,周帝登基的第二十六年,城外二十三万大军肃然开拔。

    二十余万钢铁洪流奔向北境,拉开了大周历史上第一次天子御驾亲征的序幕。

 第798章 打算

    京城除了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的禁军部队,羽林卫、威远军等大周最精锐的部队,全都跟着周帝出京北伐。

    得亏沈逸的精光脑子极其重视商业的发展,和周帝联合建立起了无数半皇商类型的产业,以至于此次出兵北伐的周帝,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拥有了更多的粮草辎重,国库的银钱也更加充裕。

    中楼三城转为共享的贸易地,作为辽人手上为数不多能被大周看中的资产,北方的良马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大周,或培育或驯服,现在战马的供应比以往要抢上数倍。

    周帝让步军骑马,大军行动的速度自然比纯粹的步军要迅速许多。

    以前一直都是辽人南下打草谷,抢夺汉人的钱粮和女子,如今国力日益强盛的大周,居然主动进攻控弦数十万的辽人,一时间整个京师都跟着沸腾了。

    初春时节,北境天寒,枯木虽长出新芽,可上头的落雪仍未化尽。

    “轰隆。。。轰隆。。。”

    一阵地颤,齐整的脚步声震地树枝上的残雪簌簌而落。

    日夜兼程,夙夜赶路,大周二十三万王师,已踏临北境。

    “此地就是沈逸领不到数百闲役官差守住辽兵进攻的地方?”

    大军略作休整的时候,周帝身着金甲银袍,行至阵前望着不远处的平寿城。

    朱震山、丁威等十几位大周重将跟随在周帝身旁,闻言道:“回陛下,正是,当初辽人骑兵翻越澜沧山而来,就在此地攻城。”

    周帝点了点头,望着远方兀自出神,身旁无人敢打扰。

    连续的赶路,即便几位大将都劝周帝歇一歇,但周帝就是不肯,坚持亲自骑马带阵,与将士们一同奔赴战场。

    每到生火做饭时,营里飘着的是米饭香,周帝的龙帐内,却满是药味。

    此行周帝带的最多的不是随从,而是太医。

    “咳咳。。。”一阵稍显急促的咳嗽声传来,众将顿时一急。

    周帝捂着嘴巴,另一手抬起,止住众人上前的脚步,自己缓了一阵后,淡淡问道:“诸卿如何看待沈逸?”

    众人闻言一顿,随后朱震山率先道:“是个奇才,依老臣看,行事作风老成,丝毫也不像个少年。”

    丁威也道:“确实如此,沈小子比我们那些子孙辈,要强上不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为夸赞,也有人道沈逸有时也会有些莽撞。

    一字一句周帝都听在心里,待众人说的差不多了,他豁然回头:“诸卿以为,沈逸可有反心?”

    周帝的话仿佛一道天雷劈在人群中间,使得众人一惊,旋即连连摇头。

    有人道:“沈都监忠君爱国,必没有反心。”

    “正是,无论是战场上,亦或是出使北辽,这年轻人都出了不少力。”

    “让出三城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康王。。。陛下莫要心忧,沈都监定不会有大逆不道之心。”

    “虽然行事难免有些冲动,但也是情有可原。。。”

    “陛下是明君,沈都监定会追随。”

    所有人都认为沈逸不会反,也没能力反。

    怎么反?凭崇平的两万兵马?

    周帝又道:“朕之后呢?”

    朕之后?

    这下,好像所有人都有默契似的,没人再说话了。

    沈逸的加官进爵,算是周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也算互相成就,但是,周帝之后呢?

    康王或者端王?

    先不说沈逸反不反,他们俩肯定不会像周帝这样对待沈逸了。

    周帝早已了然,轻笑道:“朕走了之后,大周的天下就要靠你们多多帮扶了。”

    “陛下!”

    众将一听,齐齐单膝跪倒在地,都是些憨直的军汉,说不出什么感动的话来,只是感受到周帝身上那股帝王末路的萧瑟,难免哀叹。

    “好了,”周帝目望一眼北方,沉声说道:“下令,今夜是最后一次休整,明日起连夜赶路,于赤霞盆地整军,夺回中楼三城!”

    说罢,周帝在宋祥侍应下回了龙帐,兵士们吃饭,他则该喝药维持精神了。

    朱震山咬着牙关,沉声道:“传令下去,明日行军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哪个兔崽子敢慢一步,莫怪老子不给他脸!”

    “是!”

    众将闻言纷纷下去传令,丁威则站在原地没动,朱震山一瞪他道:“老东西,杵在这干什么?”

    丁威难得地没有跟朱震山拌嘴,而是四处望了一眼,低声道:“老朱,你那晚进宫,陛下有没有颁遗诏?”

    朱震山眼睛瞪地更大,骂道:“说什么你?”

    丁威叹了一声,摇头道:“你我都明白,陛下这次御驾亲征,是破釜沉舟之举。”

    “一旦大战打响,我想陛下他。。。”

    “唉!”丁威一叹,握拳空挥道:“时运不济!”

    朱震山也叹了一声,摆手说道:“行了,传令去吧。”

    丁威挪动了两步,忽然又问道:“朱老头,先莫说沈小子,你怎么打算的?”

    朱震山沉默良久,摇头道:“若是良主,我必追随,若是昏君,大不了辞了官,回家种田去,本来就是个庄稼汉,本事还没忘了。”

    丁威一愣,旋即哈哈笑道:“算我一个,到时候咱俩盘下百亩良田,养个老也足够了。”

    “滚滚滚,你个老小子,还不是每日指望着上我那蹭饭?”

    “哈哈。。。”

    次日一早,大军重新踏上征程,而此刻的沈逸,还没赶到京城的地界。

    不过,他倒是在路上碰见了熟人。

    “怎么停住了?”行至靖安郡境内官道,最前头的太监脑袋探出马车,问前头的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