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能融合兽魂-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母笑道:“侯爷远来辛苦,寒舍就在村东,不如去寒舍歇歇脚,喝两杯热茶解解渴?”
  “如此就叨扰了。”
  赵风没有拒绝,转头对身后一名狼卫道,“去通知阿兰,入村休息,切勿扰民。同时加强戒备,以防黄巾余孽去而复返。”
  “诺!”
  那名狼卫急速离去。
  很快,夏侯兰便带着剩下的狼卫,护送着六辆马车缓缓入村。
  而此时,赵风已达慈家。
  太史慈家中并不富裕,但非常整洁干净,显然都是慈母的功劳。
  “侯爷请坐,民妇去热壶茶。”
  慈母说完,便离开了大堂。
  太史慈与赵风相对而坐,时不时地抬头看他两眼,欲言又止。
  赵风笑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如此拘束。”
  太史慈闻言,想了想,道:“侯爷,能否讲一讲您带着十八狼卫孤军深入,是如何在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下,斩杀高句丽王安然离去的?”
  这段时间,赵风驱逐入侵大汉的十万高句丽大军,并孤军深入斩杀高句丽王,将其头颅悬挂在西安平东门之上的战绩,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无数男儿热血沸腾,视之为自己偶像。
  赵风愣了一下,摇头笑道:“哪有数十万大军,都是谣传罢了。”
  “那高句丽王城有多少人?”太史慈好奇地问道。
  “不多……”
  赵风漫不经心地道:“也就二十万左右吧。”
  也就二十万左右?
  「也就」这两个字用的好啊。
  太史慈默然无语,这还叫不多?
  十九个人,在二十万高句丽大军的包围下,斩杀高句丽王扬长而去。
  听他的语气,似乎全然没有将那二十万高句丽大军放在眼里。
  不愧是大汉真定侯,连说话都如此霸气。
  “侯爷如此战绩,按理说早该传入朝廷,早该封赏了,却不知为何这么久了还迟迟没有动静?”
  太史慈疑惑地问道。
  在他看来,真定侯的战绩可以与昔日冠军侯封狼居胥比肩,原以为会有大大的封赏。
  但等了这么久,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为此,他还特地去县城里,去郡城里打听了一下,的确没有真定侯被封赏的消息。
  这让他,以及天下热血男儿都非常失望。
  如此战绩都得不到晋升的机会,那他们这些想要从军,想要为国效力的热血男儿,又有什么晋升的希望?
  赵风淡淡地道:“本侯在高句丽可是屠了一座城,又在辽东屠了十几个世家,那些世家之人岂会不抓住这一点,在朝堂之上使劲弹劾本侯?”
  太史慈默然无语,真定侯和世家的矛盾,几乎已经是世人尽知了。
  赵风道:“即便重来一次,本侯也会这么做。对于那些养不熟的白眼狼,就要以牙还牙。犯我大汉,虽远必诛,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杀我大汉百姓一人,我便杀你百人。
  本侯就是要让所有异族知道,我大汉子民招惹不起。本侯要让所有大汉子民知道,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做后盾。
  至于那些世家之人怎么说本侯,本侯岂会在乎?”
  太史慈握紧拳头,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跟随真定侯再去异族战场厮杀一番。


第201章 招揽,太史意动
  赵风看了太史慈一眼,问道:“本侯刚从辽东渡海而归,在海上飘荡了两个月,不知如今大汉天下可有大事发生?”
  太史慈闻言,叹息一声,道:“自从陛下下令在各地征收各种材料和钱财,重建南宫之后,各地官员也加重了百姓的赋税,百姓苦不堪言。
  在侯爷出征辽东一个月,也就是三月初,凉州叛军在一个叫王国的带领下复起。
  朝廷任命冀州刺史皇甫使君前去镇压叛军。
  在皇甫使君离开不久,西河白波谷黄巾余孽复起,号白波军,由郭太领导。
  朝廷命朱儁将军领兵前去镇压。
  此后不久,冀州黄巾余孽四起,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由张牛角和褚飞燕统领的黑山军。
  黑山军号称拥兵百万,声势浩大,朝廷任命了几位将军都无法镇压。
  一个月前,命卢植将军带领赵城军队前往,目前不知战局如何。
  但在卢植将军离开赵城不久,便有一支数万人,号称黑山军的贼寇袭击赵城,却被不知道何时归来的五虎将领兵击溃。”
  赵风点点头,对自己离开后发生的一切,有了大致的了解。
  先是凉州叛军复起,把冀州皇甫嵩调走。
  随后白波军起义,将朱儁调走。
  黑山军起义,又将卢植调走。
  所有能及时支援赵城的,都被调走,个中猫腻,不难猜出。
  只是外界如何也想不到,五虎将早就乘船从水路返回,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杀了个措手不及。
  倒是这太史慈,居然对天下事如此了解,显然也是个热血男儿,经常关注着天下。
  他不禁笑道:“你有一身非常高强的本领,自此贼寇并起之际,不如随本侯一同前去镇压贼寇,一展所能?”
  太史慈眼睛一亮,很是意动。
  这可是大汉真定侯,是他一直崇拜的偶像。
  若能跟随他镇压叛军,岂不快哉?
  但他很快又按捺下兴奋,摇了摇头,道:“跟随侯爷镇压贼寇乃慈所愿矣,然不忍独留家母一人在家,无人照顾,故……”
  “痴儿!”
  话还未说完,慈母端着茶壶从大堂外走来。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婆,何须他人照顾?”
  慈母语气中隐约有一丝怒气,“你身怀绝技,在这贼寇四起之际,理当用自己一身所学,为国除害,保卫百姓,光宗耀祖,岂能因我而耽误前程。他日九泉之下,我又如何去见你父亲?”
  “娘,我……”
  太史慈面露羞愧,不知该说些什么。
  慈母见状,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痴儿,真定侯镇压黄巾,平定凉州叛乱,驱逐高句丽,斩杀高句丽王,乃我大汉战神。
  多少寒门武将,多少热血男儿想要跟随侯爷一同南征北战?能得侯爷亲自相邀,是你之幸运,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可是……”
  太史慈犹豫了一下,道:“儿若随侯爷远去,再回来不知何年何月。况且此时青州黄巾余孽也蠢蠢欲动,到处劫掠,若娘有个三长两短,儿心何安?”
  慈母刚要说话,太史慈便抢先道:“娘,对不起,请恕儿不孝,不能听娘的话。”
  说完,他转头看向赵风,语气坚定地道:“侯爷,对不起,让您失望了,慈不能随侯爷离去。侯爷回来了,相信那些叛军很快便可以得到镇压。侯爷可以没有慈,但娘不能没有慈,羊沟营村不能没有慈,请侯爷恕罪。”
  慈母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再说话,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青州虽然暂时没有大股黄巾余孽起义,但一直有小股黄巾余孽四处劫掠,羊沟营村若非有太史慈守护,早就遭殃了。
  若是坚持让太史慈跟随真定侯离去,而置羊沟营村所有村民的安危于不顾,想来也太自私了些。
  虽然有些惋惜和遗憾,但内心深处也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想到这,她摇头一笑,为赵风斟茶,赔礼道:“侯爷,犬子无礼之处,还请侯爷大人大量,莫与之计较。”
  赵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伯母言重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本侯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知伯母可有兴趣一听?”
  “侯爷请讲。”慈母连忙说道。
  太史慈也一脸好奇和期盼。
  赵风放下茶杯,笑道:“令公子所顾虑者,是伯母和村民们的安危,不如举村搬迁至赵城。”
  “举村搬迁?”
  慈母和太史慈皆满脸愕然。
  村民们对家,对田地看得无比重要,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故而,这个办法他们从未考虑过。
  “不错……”
  赵风点点头,继续道,“青州黄巾余孽四处作乱,虽然规模不大,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反而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
  他日一旦青州黄巾连成一气,规模绝不比白波军和黑山军弱。
  令公子虽然武艺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恐怕到时也很难护羊沟营村周全。”
  慈母不通武艺,自然也不知道儿子究竟有多厉害,闻言不禁看向了太史慈。
  太史慈微微点头,自己武艺不错,自保或者守护一两人无虞。
  但若是敌人太多,无法分身他顾,自然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
  赵风又道:“举村搬迁虽然让乡亲们背井离乡,但至少安全有保障。到了我赵城,有我赵城大军守护,比在这村子里可安全多了。
  而且到了赵城,令公子也不用再顾虑你们的安危,空有一身高强的武艺而无用武之地了。”
  太史慈眼睛一亮,有些意动。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
  就是不知道村民们能否同意。
  慈母向赵风盈盈一礼,道:“请侯爷稍待,民妇愿去当这个说客。”
  “那就劳烦伯母了。”
  赵风抱了抱拳。
  慈母再次一礼,转身离去。
  希望娘能说动村民。
  太史慈暗暗期望。
  赵风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低头喝茶。
  经历了今日之劫,村民们为了自身安全,有很大的几率会同意搬迁。
  太史慈,跑不了了。


第202章 四阶天赋,金雕之眼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慈母返回大堂,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赵风心中了然,微微一笑,低头品茶。
  “娘,怎么样了?”太史慈迫不及待地问道。
  慈母看了他一眼,笑道:“众乡亲已同意举村搬迁至赵城。”
  “太好了。”
  太史慈猛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之色。
  “痴儿,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稳重,以后多跟侯爷学学。”
  慈母没好气地说道,这小子年纪比真定侯还大,但在真定侯面前反而像个没长大的小毛孩,差距太大了。
  “嘿嘿,太激动了。”
  太史慈尴尬地笑了两声,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做好,端着茶杯一饮而尽。
  只要将乡亲们转移到赵城,他就可以安心跟随真定侯南征北战,建功立业了。
  慈母无奈一笑,道:“以后你既要随真定侯南征北战,你也快到及冠之年了,我便提前给你取个字,简单地完成及冠之礼吧。”
  “全凭娘做主。”太史慈点点头说道。
  慈母笑道:“你的字我早就给你想好了,就叫子义吧,希望我的儿子能永远牢记忠义二字,做一个忠义无双之人。”
  太史慈恭敬一礼:“谢娘赐字,儿定不忘娘之教诲。”
  “太史子义?好字。”
  赵风称赞道,“伯母才学不菲,想必也是出身不凡吧。”
  慈母摇头叹息一声,道:“侯爷过誉,以往的事不提也罢。”
  很显然,慈母也是一个有过往的人。
  莫非就跟电视剧里面的狗血剧情一样,某个世家的千金大小姐看上了一个穷小子,不顾家里反对,哪怕与家族断绝关系也要跟穷小子在一起?
  赵风在心中猜测。
  不过慈母不愿说,他也没有多问,笑道:“既已说定,伯母和子义便去收拾一下东西,我们尽快出发。”
  “好!”
  慈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