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首任军长-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1军之中,增设了1兵团的指挥机构。1兵团,下辖1军、2军、7军;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由王震一人兼任。

    根据兵团命令,1军和2军配合向扶县和眉县穿**攻,7军为兵团战役预备队。

    战役打响前,彭德怀特意在南北两翼打了一个迷惑战。7月1o日那天,在北线,19兵团进入阵地,摆出一副进攻的样子,使马家军不敢轻举妄动。在南线,担任西安的解放军61军向子午镇起进击之后,让胡宗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共军又要打什么仗?”

    当晚,1军和2军出了。悄悄地沿渭河两岸奔去,部队脚步直瞄扶县和眉县地区。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第119军第224师师长蒋云台给第9o军李振西打了一个电话,说:“千河对岸一个小高地上,现有数十人在走动,身份不明,会不会是共军在那里!我224师没有山野炮,迫击炮的射程又够不着,能不能向军长你借几门过来用一用?”

    李振西一听,答应下来了。于是,李振西便给刚刚拼凑起来才两个月的第61师师长朱恒毅打电话,让朱恒毅给蒋云台送几门山野炮,顺便又问了问有没有异常情况。

    当李振西从朱恒毅口中得到“一切如旧”的话后,这一夜,睡得很香。

    李振西睡得很香的这一夜,1军2师顺利通过了潦水河,占领了河边上的油房堡、梁家堡、马石村,控制了横曲公路;1师取道眉县,也到达了呸柏镇。这时,1军与2军联系上了,得知2军也都按预定计划,完成了一切部署。

    第二天一早,李振西一觉醒来,下面报,骑兵第4团在兴平车站现有一大堆粮食,估计是共军征集起来的,还没带走,请示是不是去把这粮食抢回来,以应急用。

    李振西说:“粮食是个好东西,现在集粮那么难!为何不要呢!”

    话传了下去。第9o军的骑兵便跑去抢粮了。

    到傍晚时分,让蒋云台借去的几门山野炮归建后,说,打了几炮,山头上的人便不见了。李振西觉得,世界这么大,山头上出现个把人影子,不是很正常吗?

    这一夜,李振西还是睡得很香。

    不料,7月12日凌晨1时许。电话铃声大作,李振西睡得实在是太深了,电话铃声足足叫了四五分钟,才把李振西给震醒。军部直属团团长王立志惊慌报告:“驻地扶凤镇包府沟方向,狗叫得特别凶,恐怕有共军部队活动!”

    “见鬼!”如真有共军活动,李振和王治岐是干什么吃的?如真有共军活动,还能活动到自己的屁股后面去?李振西冷言冷语闹不明白怎么回事,便在“见鬼”一句后面加上一句:“继续观察!”

    继续观察是来不及了。这时,1军2师从油房堡、梁家堡、马石村出,经下侯家、下三屯、北槐花,占领了沙河公路两侧;1师则沿潦水河以东的稻田小路前进,向第9o军侧后迂回,现在进至李家庄、余家庄,断了第9o军西逃之路。2军也神地完成了对第36军和第***的包围任务。

    还是第9o军直属团的那个王立志,他听到了枪声,枪声似乎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这时,他惊慌地给李振西报告,电话却一直接不进去。到了凌晨4点,电话终于通了,但报告的词儿由早先准备的“听到枪声了”,只好改报“直属团被包围了”。

    “怎么到这时才报告?”李振西刚问完,话机里清晰地传来“缴枪不杀”的叫喊声。李振西明白了。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7月12日11时许,第9o军和第36军、第***全线溃乱。1军的3团攻至横曲,与4团会合了。贺炳炎即命令3团和2师4团及6团3营,迅沿公路向槐芽镇、眉县追击前进,同时命令3师插向眉县以西,断了胡军退路。傍晚,1军、2军各团先后转入向扶县和眉县方向追击。追击部队不顾疲劳和饥渴,奋勇前进,沿途瓜里寨、教坊村、不断截俘溃散的胡军,1军3团和4团追击到槐芽以东时,歼灭由潦水河西渡南逃的胡军5oo多人,接着又继续向眉县急进,黄昏前,正遇胡军由渭河北岸泅水南逃者近千人,两团当即从中甘沟、下甘沟滩起多路突击,歼灭胡军于水际滩头。

    胡军已溃不成军,完全失去了斗志。1军和2军在河滩俘胡军第***、第65军、第119军等残兵游勇8ooo余人。

    次日拂晓,1军与渭河北岸的18兵团部队胜利会师。至此,扶眉战役结束。1野采取的“先胡后马”,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大胆迂回,各个包围歼灭的战术,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胡宗南5个军4。5万余人全部被歼被俘。


………………………………

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举一只手(1)

    第十八章怪事:投降只举一只手

    扶眉战役之后,胡马在大西北的作战联盟被彻底粉碎了。

    胡宗南手头上如今只剩下3个残军和2个比较完整的军,这5个军(第65军、第9o军、第36军和第1军、第17军)不得不退守在宝鸡至汉中公路沿线,以及凤县南北的秦岭地区,暂保汉中。

    青海、宁夏“二马”现在位于陇东地区,处于进退两难之窘境。开始,“宁马”第81军守西峰、固原一线,第11军、第128军守泾川地区;“青马”第82军、第1o9军及骑兵第8旅守平凉、安口窑、华亭地区,其骑兵第14旅固守陇县。后来,青海马步芳实在是害怕失去西北这块地盘,又仓促命令其儿子马继援率第82军骑兵第14旅和骑兵第8旅,共8个骑兵团,集结到固关、关山岭、马鹿镇一带,堵住解放军西进西北的大门,叫嚷着“绝不让解放军踏进青海和宁夏一步”。

    马步芳的叫嚷,更加说明一点:胡马作战联盟已彻底粉碎。即便有“上天入地”的魔术,也无法联系在一起了。

    此时,彭德怀觉得中央军委曾在扶眉战役中做出的“先胡后马”的指示,已基本实现,该是向马家军开炮的时候了。于是,彭德怀上报了“阻胡打马”的建议,中央军委很快批了下来。

    一场恶战,就这样在“阻胡打马”4个字中静悄悄地展开了。

    彭德怀反复思忖,砸西北的第1扇大门,究竟让谁来打呢?其实,各兵团都想打这一仗。因为他们明白,全国即将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再捞不上多少仗可打了,谁都盼望借此机会再好好地打几个胜仗,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王震。对1兵团的王震。让1兵团的王震去打。彭德怀想到这,便脱口而出:“把固关这道铁门,交给王震的1兵团去砸!”彭德怀之所以这样安排,也觉得仗没有多少可打了,恶仗更少了;这是一场恶战;王震曾是2军军长,在陇东三边战役中,其他几个军都打得不错,唯独2军没有拿下合水,影响了整个战役的实施,王震每次开会总是不忘检讨这事,现在,再让王震打场恶战,打场胜仗吧!在三边战役中,那时的2军番号为2纵,这不影响彭德怀的记忆,在他的头脑里,2纵即2军,如同1纵即1军一样。

    当天,王震赶到1野指挥所。这天,王震清楚地记得是1949年7月22日。

    王震一听让他去打固关,砸西北的第1扇大门,高兴地差点儿喊出声来。

    彭德怀见王震有点激动,满意地说:“别担心没有硬仗打。比固关更难打、更残酷的硬仗,还在后头呢!西北‘二马’,特别是马步芳,他的部队,不像胡宗南的部队,是比较难打的。西北战场,马步芳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这家伙既反动,又顽固,对付起来是比较棘手的,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一点,你这个当高级指挥员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反复对部队讲清楚。”

    王震使劲地点头,表示有同感:“是啊!胡宗南是一头牛,闯进人民战争的火阵中,只顾瞎跑乱撞,最终还是让战火烧得烂头焦耳;周恩来副主席的评点很到位呀,胡宗南是个志大才疏之人,总爱吹大牛说大话,却从来没有打过什么漂亮仗!而西北‘二马’则不同,他们都是当地人,盘踞西北,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部队又都以步骑兵相结合,确实比胡宗南难对付得多。特别是马步芳,像一只扎手的刺猬,弄不好就会抓不住刺猬反倒被扎破了手指头呀!”

    彭德怀听着,陷入沉思,许久,问:“你准备把任务交给第几军?”

    “1军,交给贺炳炎和廖汉生。”王震回答得很干脆、很果断。

    “好。我相信1军能打好这头一炮的!”

    这时,1军正在从宝鸡向八渡镇行军集结。彭德怀和王震策马追上正在1师行军的贺炳炎。

    “廖汉生呢?”王震没见着廖汉生,便问贺炳炎。

    贺炳炎一见彭德怀和王震来到他们1军,心想里,有任务了,内心便按捺不住地高兴。“报告彭老总和王司令员:廖汉生到部队做政治工作去了,我立即派人去找!”

    贺炳炎派了一个参谋。廖汉生很快回来了。

    1师师长黄新廷正随部队前进,听说彭老总和王司令员来了,便退出行军行列,站在路边朝后一望,远远地看见彭德怀、王震和贺炳炎、廖汉生一边步行,一边交谈,知道一定又有战斗任务了。于是,大步朝队后走来。

    贺炳炎见黄新廷气喘吁吁地来了,笑了笑,开门见山地说:“彭老总和王司令员,把攻打固关的战斗任务交给我们1军了。刚才,我们研究过了,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1师,有决心打好仗吗?”

    黄新廷一听说攻打固关的战斗落到他们的头上,高兴是高兴,但性格决定黄师长不会轻易表态。黄师长只是给彭德怀、王震、贺炳炎、廖汉生一一行过军礼,淡淡地回答:“我们精心准备!”

    彭德怀知道黄新廷的性格,黄有十分把握也只说七八分,从来不会拍着胸脯激情昂扬地说“保证完成任务”,最多也只是说“尽力去完成任务”。彭德怀听到“精心准备”4个字,暗暗高兴啊!现在部队轻敌思想严重,官兵们都觉得胡宗南都对付过来了,区区马家军算得了什么!甚至于有的干部打仗前还换上了新衣服,胡须刮了又刮,似乎只要我们一抬脚,敌人就跑了,城里的老百姓就夹道欢迎呢!在如此轻敌情绪面前,黄新廷师长保持清醒的头脑,实在是不容易!彭德怀想到这,提起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马成贤。

    马成贤是青海马步芳儿子马继援手下的一个旅长,此旅便是第82军第14旅,该旅号称“精锐铁骑”,马成贤有“精锐铁骑旅长”之说。这时,马成贤正在三爱堂,与马继援商讨如何死守固关。

    三爱堂历来是马步芳研究军事的地方。马步芳故作轻松状,远离三爱堂,让儿子马继援主持军事工作,不过,线儿还是抓得很紧的。因此,马继援的每一句话,也都是“录音重放”而已。马继援召开西北军事会议之后,留下马成贤单独交代一些事项。马继援说,固关地处陇县西北,为西北的主要门户,四面皆高山峻岭;过关,必须要经狭谷山道翻越,越过马鹿镇,翻过张家川,才能直达天水。这一点,马成贤知道。


………………………………

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举一只手(2)

    马继援继续说:“你的第14旅能不能凭险扼守住固关,阻彭德怀大军西进,事关西北大局,事关兰州安危。当然,共军算什么?彭德怀算什么?还不是老子手下的败兵败将!兰州不比关中,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