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之大中华-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1938年在战前最后的公审中,罗森戈列茨竟然承认,说从1926年起他就在为英国情
报机构工作。
苏联情报机构在1927年春的失败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整个苏联使馆和国家政治
保卫总局的安全体系以及密码体系都不得不做出重大变化。所有苏联使馆和贸易代表团
都收到了紧急通知,要求销毁所有一旦被截获可能造成新的披露的文件、甚至是在遭受
攻击危险最小的德黑兰使馆,其院内由于焚烧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文件而燃起的火堆惊
动了当地的消防队。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驻外国情报机构也接到命令,他们只能保存近一
个月的信件,还要同时制定出一个一旦被搜查即迅速销毁文件的计划。而对与当地的共
产党人所进行的间谍合作工作也下达了新指示,主要是要抹去他们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接触的任何痕迹。
为了保障外交信件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联络系统的安全。克里姆林宫下达命令,启
用虽然费力费时、但只要使用正确则绝对可靠的“一次性”密码。结果使得西方的破译
员们从1927年到二战开始,几乎未能破译一份重要的苏联的密码通告。为此,作战处处
长a?t?丹尼斯托曾悲伤地写道,英国政府将破译苏联密码之事公诸于众“无疑是破坏
了整个工作”。
1927年,对苏联间谍人员的揭露,对斯大林的影响也相当大。他从中看到了帝国主
义阴谋的迹象:“毫无疑问,现代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问题。这不是某
种非现实的、抽象的、局部战争的‘危险’,而是完全现实的、具体的、整体上的战争,
尤其是反苏联的战争的威胁。”
依斯大林看,反对苏联的“帝国主义联合阵线”的组织者,首推其主要敌人——
“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战斗指挥部——保守党”。“英国帝国主义曾经是、现在是、将来
也仍是人民**的最凶险的刽子手”。斯大林认为保守党政府制造的阴谋分三个主要阶
段。
第一步是对北京的苏联使馆进行搜查,目的是“揭露有关苏联进行破坏活动的‘可
怕的’文件,并以此制造群情激愤的氛围”。第二步是对伦敦的“全俄有限公司”的处
所,进行突击检查,并断绝英苏外交关系,目的是“在整个欧洲开始对苏联的政治封
锁”,以作为战争的序曲。第三步是“保守党间谍组织”在华沙刺杀沃伊科夫的行动,
它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刺杀奥地利皇储弗郎茨。
费迪南的事件一样。
虽然这个“英国阴谋”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但之后必然会有其他阴谋接蹱而至。英
国继续资助“在苏联的间谍恐怖主义小组”,并试图挑起白色流亡人员及其他帝国主义
势力的对苏行动。斯大林表示,他反对“那些所谓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们认为新的战
争的威胁是‘凭空想象’的,而用和平的谎言去麻痹工人,并对资产阶级对新的战争的
准备视而不见……”为了对付帝国主义的威胁,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需要在
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加强我国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加强军事工业,并提高苏联人民的
警惕性。其次,必须向那些内部敌人——恐怖分子、工业生产中的怠工分子和“其他的
废物”进攻,以“巩固我们的后方”。斯大林的“废物”也暗指**内的反对派:
“经过这一切之后,我们对我们的反对派还能说些什么呢?无论是对他们在面临新的战
争威胁之时对党的非难,还是对于他们在战争威胁切实存在的时刻加紧对党所进行的攻
击,我们都勿需表白什么。”
在1927年之前,对斯大林日益增长的权力欲构成唯一威胁的因素来自于布尔什维克
党内部。战争威胁的出现对斯大林是个绝好的时机,因为此时他正在积极巩固手中的权
力;从另一方面讲,斯大林这个人,正如赫鲁晓夫所言,是个“有着病态的疑心”的人,
很显然,他坚信自己的阴谋理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样来概括所有的党的领导
人,要知道是意识形态本身使得他们相信这一点。布尔什维克人的信仰的基本公理之一,
就是世界资本主义永远不能容忍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帝国主义国家及其特工机关一定在
策划阴谋,以图消灭“工农国家”。正是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作为“**的盾牌和宝
剑”,担负着揭露帝国主义的阴谋,并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的使命。
''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第二百五十五章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构成及其渊源
陈祥超
一、“法西斯主义”的由来
现在,一提起“法西斯主义”,人人深恶痛绝,恨之入骨,总是把它与对内****、血腥镇压和对外疯狂侵略、残酷掠夺联系在一起。(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其实,“法西斯”一词从它出现到1922年法西斯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建立,其含义几经演变。
“法西斯”这个名字最初来自拉丁文“fasces”,古罗马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官、执政官和**官手中,他们的权势很大,出游时总是分别由24名、12名和6名扈从跟随,这些扈从每人都举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柄突出斧头的棒束,名曰“法西斯”。它是象征有权对违背其意志者处以鞭笞或死刑的特殊标志。
然而,墨索里尼在最初倡导法西斯运动时,并非取自拉丁文“fasces”这个词,而是取的意大利文“fascio”。该词在意文中的意思是“协会”或“联盟”。1970年出版的意大利《utet大百科全书》对“fascio”所做的解释是,指“一些从思想和纪律的角度来看其性质大体相同的力量,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的意思。事实上,在上个世纪末,新兴的意大利工人阶级受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影响,纷纷组织起来,有的地方所建立的工人组织就是以“法西斯”(fasico)命名的,有的就定名为“工人法西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0年西西里岛的硫磺矿矿工、工厂工人和农民联合建立的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fasciodeilavoratori)。该组织建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取消苛捐杂税、改善劳动条件和反对资本家霸占耕地等反映工农要求的**纲领,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发展很快,会员达30多万人。虽然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在1892年因遭政府残酷镇压而被迫解散,但它在意大利全国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那以后,“法西斯”就成了**的代名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参战与中立的问题展开激烈斗争。10月5日,力主参战的米兰工会领导人戴齐奥?巴奇、工团主义领导人米凯莱?比昂基和反动的民族议者切萨雷?罗西等第一个自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法西斯”,发表了宣言,号召广大群众参战。1915年1月1日,墨索里尼将其更名为“**干涉行动法西斯”。当时墨索里尼刚刚脱离社会党。他的思想和活动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和共和主义的阶段,而且他本人也仍然以社会党“左”派领导人自居。因此对他来说,也就很容易去效法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的做法。但是,**干涉行动法西斯却随着墨索里尼于1915年8月应征入伍而名存实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纠集一批退伍军人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建立了新的组织,仍以“法西斯”命名,称为“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应当说,此时他仍想以“法西斯”的**名义来争取工农群众和重新获得社会党的广大党员的支持。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的第一批政治声明和宣言对此可资佐证。
但是,战斗的法西斯在1919年11月的大选中遭到惨败后,墨索里尼“放弃了社会主义的调子”,开始与地主和资产阶级结合,在城乡广泛建立法西斯武装行动队,大搞暴力恐怖活动,变成统治阶级镇压工农**运动的工具,“法西斯”一词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把它与蓖麻油和大棒相提并论。
嗣后,战斗的法西斯在地主、资产阶级的支持和纵容下,发展异常迅速,到1912年春季已发展成一支能左右意大利局势的政治力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议会正式宣布,法西斯主义与**为敌。在这之后,他即做起重新恢复古罗马帝国霸业的迷梦,把“法西斯”一词的由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如前所述,在古罗马时期,“法西斯”是一种特殊标志,其形是一捆削得整整齐齐、粗细和长短均相同的圆棍,中间插一把斧头,外用红绳紧系。墨索里尼认为,“棒束”标志既可用来向法西斯分子灌输古罗马帝国的好战精神,又可以此来说明法西斯是一个生死与共的整体。它强调“一致”与“纪律”,凡是有不一致或违犯纪律者,立即加以斧削。
墨索里尼的目的在于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强烈的怀念古罗马的情绪,以强化他在法西斯运动内部的权力与地位,为其日后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和在意大利实行**的**统治寻求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
1921年11月7日,墨索里尼在罗马召开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其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棒束”定为党徽,墨索里尼本人当选为“领袖”。“领袖”成了墨索里尼的代称。这不仅为墨索里尼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在意大利实行**统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法西斯主义”也就成了遗臭万年的“非常反动、极端沙文主义和最富有侵略性”的****的同义词。
二、法西斯主义理论的主要构成
法西斯作为反动的政治运动于20世纪初首先在意大利出现,主要是为了对抗俄国十月**在意大利引起的**危机,对抗社会主义**的威胁。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反对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主张民族沙文主义、极权主义和“领袖”原则是其思想标志。但是,从法西斯主义的由来以及“法西斯”含义的演变看来,法西斯主义不是作为一种理论,而是作为一种夺取政权的手段兴起的。法西斯运动的初期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人们不知道它究竟属于右翼还是左翼,直到1921年11月的罗马代表大会之后,法西斯主义理论才逐渐得到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国家至上论。墨索里尼亲自为《意大利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法西斯主义”的词条,就作了明确的表述,他说:“法西斯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就是关于国家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观念。对于法西斯主义来说,国家是绝对的。个人和集团只有置身于国家之中才是可以想象的。”墨索里尼还说,“按照法西斯主义的观点,国家不是一个纯粹消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