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封禅传奇-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符你应该还有什么事吧?”刘封见解决了魏延的心事,舒了一口气,转脸问荀炎,魏国出兵这种情报派个人交给自己就行了,没必要荀炎要亲自送来,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荀炎更是要处理行政要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来自己府中的!
“知我者,将军也!”荀炎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引得周围几人都对他撇嘴,荀炎视而不见,继续说道:“如今动乱又起,军中人才匮乏,这几年虽也有各地人才选拔上来,但均为郡县之才,从军参事者更是寥寥无几,将军又要抽调人手前往河西,长安若再有战事,却连参军也派不出了!”
“对啊!”魏延拍着大腿站起来了惊叫道:“俺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尚尹你把人都调走了,俺光杆司令能干什么?”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得留下几个人来才行!”
徐明见魏延又着急,赶忙站起来安慰他:“太守大人切莫着急,以吾观来,若是没有对策,公符一般是不会凭白说这种话的!”
“嗯!”刘封也点点头,看着荀炎:“公符可是有人要推荐?你看着有合适的尽管举用便是,长安和军中人才都是你来选拔,我还是相信你的眼光的!”
“多谢将军信任,只是这几人身份有些特殊,所以不得不前来请示!”荀炎感激之余还是不忘公事公办!
“哦?”刘封端起茶杯,一只手揭开茶盖问道:“难道是与你相熟,从中原来的?”
“正是!”荀炎点头答道!
“何人?说来听听!”一听是荀炎的熟人,刘封顿时来了兴趣,俗话说人以类聚,能和荀炎交往的人应该不会太差,何况还是他亲自举荐的呢!
荀炎想了一下,决定还是从最有实力的一个说起,便道:“第一个名叫杜预!”
“什。。。咳咳咳!”荀炎刚开口,刘封便是一声怪叫,话都没说全,便被口中的茶水呛得满脸通红,额头青筋凸起,吓得旁边几人赶紧过去给他捶捶后背,“什么?咳咳,是杜预,咳咳咳,杜畿之孙?”刘封气还没喘顺,就指着荀炎怪声怪气的问道!
“不错!”荀炎被刘封的反应搞得有些手忙脚乱,急忙说道:“杜元凯并未出仕,将军为何如此吃惊?”
“好,好,好!”刘封不管荀炎和众人的疑问,连喊三个好字,嘶哑着声音大笑起来!
“快说这第二个是谁?”大家见他自顾大笑,也不问杜预的才能,便问起第二个人来,看他发光的双眼,就像捡到宝一样,要不是与他相熟,还以为这家伙有断袖之好呢!
荀炎下意识的后退一步答道:“第二人名叫裴秀,乃是。。。”
“哐啷”荀炎的话还未说完,刘封手中的茶杯就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河东人士!”荀炎凭着惯性将话说完了,要不实在憋得慌!
短暂的沉默,刘封盯着荀炎发痴,其他人盯着刘封发愣!
“好!”刘封大喊一声,徐明被吓得手中的茶碗盖掉在桌面上,又是一阵乱响,“快说这第三个是谁?”刘封眼里冒着星星,站起来踩着碎茶碗走到荀炎跟前!
荀炎额头冒汗了,心说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两人虽有点才名,也不至于这么失态吧,但嘴上不敢讲,只好答道:“第三人乃是舍弟荀顗!”
“哦!”刘封眼里的星星消失了,嘴里说了一句:“不是羊祜么?”
“啊?”这次轮到荀炎吃惊了,奇怪的眼神看着刘封:“将军你怎会有此想法?那羊祜虽有本事,但此人乃曹家女婿,司马师的妻舅,焉能到长安来?”
满心以为第三个人是羊祜的刘封听了这句话如一盆冷水浇在头上,本来想羊祜和杜预关系那么好,说不定是一起来的,原来这小子还有这么硬的后台关系呢,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钟会、贾充什么的也就不敢奢望了,为何后期的名人都在魏国?蜀国就一个姜维,吴国就一个陆抗!
不过这一点小小的失望并不影响这三大牛人、未来晋国的开国功臣阴差阳错的来到自己手下,刘封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有点晕晕的,喃喃的对张苞说道:“元兴,你来给我一拳,我是不是在做梦啊!”
张苞撇撇嘴,环眼一片发白:“做什么梦啊,公符介绍的,这还能有假?”
“是真的?”刘封回头看着其他几人都对他慎重的点点头,突然跑到书房门口张开双臂大喊道:“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引得下人探头探脑的出来观望,身后也传来一片扑通扑通的倒地声!
“我想亲一下你!”刘封转身对刚爬起身的荀炎眼神火热的说道!这家伙从俘虏中发现了邓艾,又提出奇袭河西的战略方案,如今更是将司马加的股肱之臣挖过来三个,杜预就不用说了,裴秀和荀顗也是位列三公之人,本事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荀炎是上天赐给我的,这是刘封当时最真实的心里写照!
“呃!”荀炎这次直接晕了过去,姜维等人的下巴差点掉到地上,浑身鸡皮疙瘩!
“还愣着干嘛,快把他搞醒!”刘封瞪着几个发呆的家伙喊道:“让公符快给我们引荐一下!”
手忙脚乱的搞了半天后,大家才重新坐好,荀炎坐在离刘封最远的座位上说道:“这杜元凯乃是京兆人氏,因其父新丧,又在朝中不得重用,故回乡祭祖,顺便修养一段时间,裴秀乃是其好友,喜看四处河山,便随他同往!”
“杜预是长安人吗?”刘封插了一句话,又引得大家翻白眼,刚才那么激动,还以为对这几人多了解呢,竟然连人家是哪里人都不知道,不过大家都以为是马谡统领的暗卫搜集的信息,倒没有多问他怎么知道这些人的!
“正是!”荀炎点点头:“只因其祖父杜畿与先父相交深厚,前几日五弟至长安探望于我,知道杜预回乡,三人便结伴而来!后得知属下在将军府中,因久慕将军威名,便想一同前来拜访,属下知此二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想请将军乘此机会收于帐下,没想到。。。。。。”说到这里他有些后怕的看着刘封,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准备夸奖这二人的说辞完全派不上用场了!
“这杜预之名我也听说过!”徐明跟着徐庶在魏国长大,自然了解一些情况:“此人虽然生长在官宦人家,却非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他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四书五经、奇门要数等等都有研究,人称‘杜武库’,可见其博学多通!”
“裴秀是不是喜欢画地图?”刘封突然冒出一句,他可明确记得此人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好像和希腊的一个什么人齐名,当年考试必考题,印象深刻,而且他对司马家族的贡献也十分巨大,经常出谋划策,是司马昭的谋臣之一,扬州之乱的时候便轻松搞掉了诸葛诞的反军!
“这个倒不曾听说!”荀炎皱着眉摇摇头:“此人自幼爱好学问,8岁成文、学识比较广博。其父裴徽甚有名望,家中宾客来往,有甚者还要与裴秀交谈,十分聪慧。”
“嗯!就让他跟着邓艾好了,他们两个都喜欢搞这个,可谓是相得益彰!”刘封自顾自的说道!
张苞又撇着嘴说道:“大哥啊,你还连人都没见到,就给人家安排职务,人家答不答应还不一定呢!”
“不答应也要答应!”刘封一副无赖样:“至于公符的弟弟,想必也是十分不错的,荀家的人,还没听过哪个不怎么样的!”说到这里他站起身:“好了,大家今天到天香楼,我们一起见见这三人,我请客!”
荀炎急忙起身摆手:“将军,这万万不可,还是让我去带他们来拜见将军吧!”
“行了,别那么多废话!”刘封不耐烦的摆摆手:“你快去带着他们到天香楼!”
“好吧!”荀炎无奈答道,但对刘封对这三人的重视态度却十分感激,至少也是给足了自己面子,要知道刘封如今贵为蜀国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够主动去见几个平民有多不容易,要是他知道刘封这时候是一种追星心理,会不会马上给他两巴掌!
“等一下!”荀炎走到门口,刘封喊住了他,走到跟前对荀炎笑道:“你要是个女的,我一定要亲你!”
荀炎惨叫一声,跌跌撞撞地跑出去了!
………………………………
第34章 菊花绽放的季节
刘封对这三人的第一印象都还不错,荀顗虽然年轻,但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虽有稍许拘束,礼数倒也周全;裴秀便是典型的少年文士,文气中带着一点点自傲,此人自认辩才精湛,喜欢长篇大论,在刘封几首精辟的短诗和一曲满江红之下彻底败阵,眼中甚至都有点崇拜的神情;杜预就显得沉稳多了,虽然辈分小,年龄也小,但气度不凡,始终不卑不亢,进退有度,没有这点本事,也不会当年和钟会一起搞得姜维委曲求全,又在钟会被抓之后仍然安然无恙,身居显位,三岁看老,加上明星效应,刘封真是越看越喜欢!
杜预等人虽然被刘封礼贤下士的作为感动,但稍微有点本事的人还是有点傲气和矜持的,表面上说是拜访,也不能不说算是一种试探,荀顗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当哥哥的在,自然便留了下来!虽然他的其他两位兄长在魏国任职,但人各有志,荀顗自小便对荀炎亲近,虽然此时显得有些青涩,也很有主见,估计是荀炎早就做了思想工作了,刘封邀请了一下便同意了,暂时安排协助徐明打点军务!
虽然没有同意留在府中,但结果还是满意的,至少荀炎自己就说有把握,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刘封还是让荀顗继续和杜预一起呆着,要是这个大鱼跑了,他可真的就要拿着脑袋去撞潼关了!
由于魏国突然向淮南出兵,局势动荡之下,长安众人也加紧前往河西的动作,为了搞定杜预,刘封又专门这荀炎和徐明两人去了一趟杜陵,杜预本以为是借了荀炎的面子刘封才会接见他们,这次亲自拜访,到让他有点受宠若惊,感动之下和裴秀两人到长安听任,总算了了刘封一个心结!其实他不知道当杜预等人后来听到荀炎讲述他当时听到三人到来的消息时神情,确实让这三个年轻人大汗了一把!荀炎都讲得心有余悸,差点就失身了,真是罪过罪过!
随后刘封便借着巡查各地之名带着张苞、姜维、徐明、黄丸、褚燕、沙摩柯几人往阳平关而去,这种事当然不可能直接告诉初来乍到的杜预几人,毕竟再好的人才,也还是要有考察期的,就连荀顗也不能例外!
由于是长途奔袭,加上要越过黄河天险,在山间行军,便只带了褚燕和沙摩柯率领的无当飞军和数千马步兵,匈奴的骑兵便留在了长安,一众将领也由魏延调遣,当这个临时决定出来的时候,魏延看着这一堆铠甲鲜明的重骑兵脸都笑成了菊花!
-----------------------------------------------------------------
却说关羽等人第二日率领水军出现在赤壁江面上的时候,却见东吴水寨静悄悄的,只有旌旗飘扬,搞了半天居然撤军了,双方都是兴师动众,却只是一点小小的摩擦便结束了,很有虎头蛇尾的感觉,荆州军在烧了东吴的水寨之后也莫名其妙的撤军了,直到柴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