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9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中?”陈冀有些不解。
  晁清笑道:“和六部郎中一个级别,从五品,雍王殿下说,明年放我去地方任职,我恐怕会成为最年轻的一任刺史。”
  陈冀点点头,他指着一份牒文问道:“这是京兆府提出冬季兴修水利的方案,上面没有写理由,但我觉得这个最多算丙类,怎么标注成甲类,有这么重要吗?”
  晁清微微笑道:“这里面有个规矩,所有涉及农牧业的牒文,都要归为甲类,必须由雍王审批,这是好多年前定下来的规矩,到现在没有改,所以兴修水利就算涉农了。”
  “原来如此,但是……这确实没有必要归为甲类,兴修水利每个州都有吧!难道都要归为甲类,这不是太多,太泛滥了?”
  世子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被‘规矩’两个字约束。
  晁清又继续道:“规矩是人定的,只要不用铁牌镌刻,那就可以更改,世子可以给雍王提一提此事,进行改进一下,具体涉及哪些农事必须归为甲类,而不是一刀切,但在规矩没有改之前,我们必须把它定为甲类。”
  “改规矩的步骤是什么?”陈冀又问道。
  “该规矩的步骤首先是提议,如果是甲类文书,那就是雍王提议,然后内政堂进行讨论,同意更改并拿出一个具体方案,然后再交给雍王审核,雍王审核同意并签署,就颁布雍王令,规矩就改了,如果雍王不同意,会打回内政堂继续修改,反正定规矩这件事,雍王有七成的权力,内政堂有三成的权力。”
  “我明白了!”
  这时,外面传来了钟声,晁清笑道:“上午的朝务结束了,走吧!我带你去吃饭,太极宫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茶馆,五品以上官员可以在小茶馆用餐,去看看吧!”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观念
  虽然搬进了占地数千亩的雍王宫,但陈庆依然保持着从前的一些传统,比如全家依旧在一起用餐,中午他不在府上,但早晚全家都要一起,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缺席。
  尽管已是实质上的君王,但陈庆和家人的饭菜还是比较俭朴,和从前没有什么区别,早饭和午饭都很简单,晚饭稍微丰富一点。
  俭朴只是相当于其他帝王的奢侈,当然也不至于像普通人家那样,只是和一个豪门大户人家差不多,十样主菜,三十几道小菜,还有点心水果和酒水饮料。
  个人的爱好也不同,比如王妃吕绣特别喜欢温热的琼州椰汁,孩子们都喜欢葡萄汁和南瓜汁,而陈庆则喜欢张掖出的葡萄酒。
  不过有一个规矩改了,或许陈庆也觉得吃饭不准说话太压抑了一点,本来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就不多,吃完饭就各自回去了,还不如像后世的酒桌上那样,大家说话聊天,都很开心热闹,规矩一改,餐桌上便热闹起来。
  “冀儿,今天去内政堂学习,感觉如何?”王妃吕绣笑着问儿子道。
  陈冀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父亲,对母亲道:“今天是去白虎堂,跟表舅做事,感觉收获很大!”
  “有什么个人想法吗?”陈庆喝了一口酒笑问道。
  陈冀迟疑一下道:“个人想法……倒是有一点点。”
  “说说看!”
  陈冀鼓足勇气道:“父亲,孩儿看到一份甲类的牒文,是关于京兆府冬季兴修水利的计划,并不特别,年年都有冬修水利,在孩儿看来,如果不是想要钱,这份牒文都不应该出现,可它却是甲类牒文,原因就是以前有条原则,涉农都为甲类,孩儿觉得,这未免都有点太小题大作了,浪费父亲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陈庆点点头,问吕绣和赵巧云道:“你们也遇到过类似的吗?”
  “不久前还遇到过!”
  吕绣苦笑道:“不久前还有秋收晒粮申请场地的一份牒文,因为是甲类,送我们这里来了,还有河南路四州夏粮欠收调查报告,也送来了,有的重要,有的确实无足轻重,夫君,冀儿说得有道理,这个涉农原则太注重形式了,就是为了规矩而规矩,缺乏实质内容,浪费了我和巧云大量时间。”
  陈庆缓缓道:“之所以定这个规矩,是因为河道种草养羊,以及麻改棉,还有推广玉米、南瓜等新农作物,这些都是新事物,而且事关重大,下面关于缺乏对这种新事物的了解,就会分不清轻重缓急,处理失当,比如我提出鼓励河边种牧草养羊,当时没有考虑到防止放牧过量,结果家家户户都在拼命养羊,河道很快承受不起了,草不够吃了,凤翔府还发生了几个村为了抢草地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了不少人,我知道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后来我查从前的牒文,地方官都曾上报,要求朝廷颁布控制养羊措施,但这些牒文我都没有看到,畜牧署也因为这些报告和我提倡养羊的要求相违背,所以没有当回事。
  所以我就下令,但凡涉农,一律定为甲类,我细不细看是一回事,但定为甲类,有我的批示后,下面官员就会重视,就不会再出现因为养羊过量而发生悲剧的事情。”
  “孩儿明白了!”
  陈庆又微微笑道:“但也不会一直是这样,就像你说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确实占用我太多精力和时间,也显得对下面官员不信任,因为这两年为父一直在忙碌金国和宋朝的事情,改规矩这种事情没有时间考虑,因为改规矩的提案必须由我提出,我不提,参事们就算有想法也不能越权,你这段时间可以多和官员和参事们聊一聊,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都记录下来,然后交给为父,如果我不在也可以交给你母亲,这就算我给你部署的第一个任务,涉农皆甲类这个规矩要改,但具体要怎么改,你可多听取参事们的意见,写出一份具体方案来。”
  陈冀连连点头,陈庆又笑道:“我考虑过了,以后你上午去内政堂实习,下午则去太学农学院读书,当然要换一个身份,可以叫吕晨,早晨的晨,不是要你学习种地,而是要学习各地农作物的特点以及习性,从大的方面进行学习思考,成为一个合格的司农寺官员,住在太学里,还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当然,你不能泄露自己身份,明白了吗?”
  陈冀就想普通孩子一样去读书,有自己的同窗好友,这就是他想去国子学的主要原因,但他又有点厌烦四书五经了,去太学学习农业,还能去各地考察,简直让他无比期待,他兴奋地点点头,“孩儿一定好好学习!”
  这时,雪儿和冰儿也跑过来缠着爹爹道:“我们也想跟哥哥去太学读书,住在太学里面!”
  “为什么,住在这里不开心吗?”
  两个小娘子瞥了一眼母亲,异口同声道:“不开心!”
  陈庆哈哈大笑,他摸摸两人的小脑袋笑道:“以后爹爹办个女子学堂,等你们再大一点,也可以去女子学堂读书,多认识一些好朋友。”
  两个小娘子欢喜得直拍巴掌,“我们也可以去学堂读书了!”
  整个饭堂里一片大笑,只有吕绣无奈地摇摇头。
  ……
  三天后,陈庆再次来到太学的农学院,此时,世子陈冀已经在太学读书两天了,不过他是下午过来,他化名吕晨,因为有两名贴身护卫,大家都猜他是官宦子弟,但谁也想不到他会是世子,世子应该去国子学读书,怎么可能来太学学习农业。
  当然,学正柳向阳知道这个秘密,他特地给陈冀选了两名年纪差不多,性格温良朴实的室友。
  不过今天陈庆是一早过来,世子陈冀还在内政堂实习,他遇不到儿子。
  陈庆远远便看见他设计的玻璃房,在阳光下璀璨夺目,四周站满了学生,目光里充满了惊叹,雍王殿下到来,柳向阳把学生们都暂时劝退了,亲兵们迅速控制了四周。
  陈庆来到玻璃房前,玻璃房做得非常精致,工匠技艺高超,他要求不能漏风,工匠们便在玻璃安装后,用胶泥将边缘封住。
  整个玻璃房十分通透,可以清清楚楚看见里面的情形,农学教授杨度带着三名学生就在阳光房内,有学生推了推他,他回头看见陈庆,连忙跑了出来。
  他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道:“这水晶房简直太神奇了,里面就像初夏一样,种什么都能成熟,要是田地里都是水晶房,我们完全可以一年三熟了。”
  陈庆微微笑道:“这个本钱太高了,给太学做试验可以,推广还是不要想了。”
  停一下,他又问道:“土豆种植如何了?”
  杨度连忙道:“已经种好了,请殿下随卑职进房一观,请各位大臣也一起!”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远讯
  今天和陈庆一起过来的,还有蒋彦先和吕青山,再有司农寺卿张浩然,太学学正柳向阳当然也陪同,只是他的地位低了,只能跟在后面。
  玻璃房内果然十分暖和,真的很像五月的初夏季节,几名大臣都惊叹起来,吕青山笑道:“冬天在这里面处理朝务,都不用烤火取暖了,殿下怎么想到的。”
  陈庆微微笑道:“其实就是把阳光的温暖保留住而已,晚上可能会很冷。”
  “晚上还好!”
  杨度解释道:“卑职晚上就睡在大棚内,比白天稍微冷一些,但比外面还是暖和得多,各种芽苗不会被冻死。”
  陈庆又向里面走去,整个玻璃房内已经做成了十几条阳畦地,浇水施肥,陈庆发现杨度种了不少土豆,不由奇怪地问道:“不是只剩下十五颗土豆了吗?其他土豆哪来的?”
  “回禀殿下,那些坏掉的土豆微臣也一起种下去了,微臣觉得它们只是一部分腐坏,但另一部分是好的,上面还有完整的小芽苗,扔掉可惜了,索性一起试一试。”
  陈庆点点头笑道:“有心了!”
  蒋彦先问道:“殿下,这种土豆真的有亩产三千斤吗?”
  陈庆微微笑道:“我也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杨教授,你觉得会有高产吗?”
  杨度连忙道:“很有可能,卑职种过类似的山药和山药蛋,产量就很高,饥荒年间,种山药能救命!”
  “那什么时候能收获?”吕青山问道。
  “回禀吕参事,根据卑职的经验,到明年二月左右,就能收获了!”
  ……
  陈庆从太学回来,刚到官房门口,折彦质便快步走来,“有登州发来的重要鸽信!”
  “登州?”
  陈庆微微一怔,但他立刻反应过来,“可是水军的消息?”
  “正是,汤将军发来的!”
  折彦质把一份鸽信抄件递给陈庆,陈庆把几人一起请到自己官房内坐下。
  陈庆看完了鸽信,果然是占领耽罗岛的消息,汤怀说他在明年开春后将率船队北上,在统门水入海口建立根基。
  陈庆把信件递给蒋彦先和吕青山,蒋彦先看完,惊讶道:“夺取耽罗岛,殿下是想用它做跳板灭高丽,还是为了攻打金国!”
  “目前是为了攻打金国,我考虑从最东面布一支奇兵,至于会不会灭高丽,以后再说,另外,还可以作为贸易中转之地。”
  吕青山沉思片刻道:“殿下已经在备战金国了吗?”
  陈庆点了点头,“事实上,我率领去江南的十万大军就没有回来,而是直接北上燕山府,在燕山府已经部署了三十万大军,还需要继续追加十五大军,还有粮食运输,要从京兆陆续运输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到燕山路。”
  “通过水路?”
  “当然是水路,走黄河进入永定河,船队可以一路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