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9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渭和杨文意都不年轻,都是三十五六岁,在商场打拼多年,他们在细节上一点都不含糊,他们知道是朝廷有求于自己,所以他们一定要拿到最好的条件。
  徐先图沉思一下道:“那你们先给我一个准信,钱能不能借到,如果你们根本就不想借钱,那我就没必要说得太多。”
  刘渭和钱文意对望一眼,刘渭点点头,“如果抵押房产的价格足够低,我们可以借,最多不超过五十万贯。”
  钱文意也道:“我们江南柜坊也是一样,原则上可以借,就看价格。”
  徐先图一颗心放下,既然肯借钱那就好说,这个时候,宝记柜坊的机密就成了他借钱的敲门砖,他一点也不在意把宝记柜坊卖掉。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暗示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谈判,三方终于敲定了借款协议,万宝柜坊和江南柜坊分别答应借钱五十万贯给朝廷,借钱总数为一百万贯,但徐先图也拿出了很大的诚意,给了两家柜坊足够的利益,这个利益就是抵押物的估价。
  徐先图拿出的是房宅、店铺和城外农田作为抵押,抵押物的估价是现在市值的一半,举个例子,虞庆丰家族的虞楼占地约三亩,是位于西湖边的大酒楼,是临安前十名的酒楼,去年的市价是亩价五万贯,总价十五万贯,这几天地价大崩溃,虞楼价格跌到亩价八千贯,总价变成了两万四千贯,但抵押给江南柜坊的估价再降一半,变成一万两千贯。
  这个价格很低吗?其实并不低,正常的市价而已,江南柜坊并不是漫天要价,它的开价也是有依据的,它是以平江府和建康府的最繁华地段酒楼价格作为参照,那里也不过亩价五千贯左右,一旦临安没有了都城光环,正常的地价也就五千贯,江南柜坊只是要价稍微低一点点。
  万宝柜坊也是一样,它们主要拿城外的农田作为抵押物,以每亩五贯左右作为抵押价格,城外农田的价格一直没怎么跌,最高时也不过每亩十五贯,现在也只跌到每亩八贯左右,只跌了一半,而万宝柜坊是以越州和嘉兴府的农田价格为依据,那边农田价格大概在每亩六贯钱左右。
  京兆府的农田价格是每亩十贯,京兆府以外的地方则是每亩五贯,中原地区的农田价格也是每亩五贯,当然中原和关中农田不能江南相比,江南的农田是双季稻,产量高,价格肯定高不少,但朝廷现在不是求人吗?求人就要拿出诚意,给柜坊足够的利益才行。
  要知道临安城的房价之前被炒作得极高,而江南的农田价格却恰恰相反,被权贵们不断打压,以方便他们用低价并购土地,越州和嘉兴府正常的农田价格应该是每亩十贯左右,被权贵们打压成每亩六贯钱。
  所以万宝柜坊每亩五贯抵押价格,也是得到了极大的利益。
  两家柜坊都很清楚,尽管是抵押借钱,但以朝廷财政的状况来看,这笔钱到年底时绝对还不了,所以抵押财产肯定归他们。
  当然,徐先图也为朝廷争取到了一定的利益,那就是这笔为期三个月的借钱没有利息,要知道柜坊正常借钱利息是每月两厘,三个月就是六厘,一百万贯借钱要还六万贯的利息,徐先图给了足够低的抵押物估价,就是把利息也算进去了。
  当然,两家柜坊也不是傻子,他们在条款写清楚了,如果三个月后朝廷赎回抵押物,那必须支付正常的借钱利息,即每月两厘。
  在三方达成了借钱协议后,徐先图立刻派度支郎中刘琛赶回朝廷向天子汇报,半个时辰后便得到了天子回复,可以签约,中午时分,徐先图代表朝廷和两家柜坊正式签署了借钱一百万贯的协议。
  官府立刻重新制作了新的地契,原来的地契全部作废,这里面最惨的就是宝记柜坊,这意味着宝记柜坊手中厚厚一叠抵押地契全部成为了废纸。
  名义上是商人的利益被彻底剥夺,但实际上是朝廷信用的破产,要知道王朝更替的本质就是利益的更替,一批新贵族上台夺取旧贵族的利益,而在漫长的农业时代,这个利益就是土地利益。
  虽然这次新地契更换只涉及到商人的利益,但这件事本身却触碰到另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王朝的信用,保障土地权属是一个王朝最基本的信用,就连权贵并购农民土地,他们也要用各种手段拿到农民手中的地契,再以低价交易的方式进行并购,而不敢说买通官府把你手中的地契作废。
  可现在,农田以及房产的地契都还在商人或者柜坊手中,朝廷就直接把它们作废了,无疑就是朝廷信用的彻底破产。
  当然,这个结果从朝廷没收商人土地和房产店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并不是和两家柜坊借钱后才发生。
  ……
  徐先图走了,刘渭却没有离去,钱文意挽留他一起吃午饭,刘渭当然心领神会留下了,就像一头大象即将倒下,两只猎豹把手言欢一样。
  吃完饭后的喝茶时间,便是两人谈正事的时候。
  “刘兄,你觉得宝记柜坊能撑过这一轮吗?”钱文意笑问道。
  刘渭笑了笑道:“我给贤弟说一件事,雍王殿下是怎么评价宝记柜坊!”
  钱文意精神一振,连忙道:“刘兄请说!”
  “雍王殿下说,天子一直没有意识到柜坊的重要性,当天子意识到的时候,也就是宝记柜坊乃至石家灾难降临之时,天子一定会吞掉宝记柜坊,但直接吞掉太难看,他一定找个理由干掉石家,宝记柜坊自然就拿到手了。”
  钱文意眉头一皱道:“我明白刘兄的意思,天子可以直接从柜坊拿钱,可柜坊再有钱,那也是客人的钱,天子不能随意把客人的钱拿走,消息传开,谁还相信宝记柜坊?”
  刘渭苦笑道:“这番话是郑统全转告我们的,我们一直不理解,后来郑统全给我们说了一件事,我们若有所悟,贤弟还记得盐枭张泰吗?”
  钱文意点点头,“我知道,他存在宝记柜坊的财富被胡云强行取走了,事后我得到消息,一共取走金银以及各种财物价值三十五万贯。”
  “一点没错,如果宝记柜坊是天子持有,张泰的巨额这笔财富还轮得到胡云取走吗?”
  钱文意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天子会从库存财富中寻找猎物?”
  刘渭叹息道:“我们后来才明白,雍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天子若看中某笔巨额财富,就会不知不觉把这笔财富的主人干掉,这笔财富就落入他的手中,宝记柜坊可是在天下各地都有分店,百年的信誉让大家都相信它,现在出了一个万俟卨案,天子会不会利用它对宝记柜坊乃至石家下手?”
  钱文意沉思片刻道:“刘兄的意思是,我们两家还是不能打宝记柜坊的主意,以免被万俟卨一案波及。”
  刘渭淡淡道:“宝记柜坊这头大象倒下,真正的猎食者可不止是天子,我们这些小蚂蚁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钱文意沉思片刻,猛地明白了,雍王也在盯着宝记柜坊,万宝柜坊一定是得到了消息。
  钱文意又想到另一个传闻,万宝柜坊有三成的份子是在雍王手中,看来这个传闻是真的。
  他立刻起身道:“多谢刘兄提醒!”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幕后
  入夜,一名黑衣人出现在徐先图的府宅后门,等候在这里的徐先图侄子徐坤问道:“可有约定?”
  黑衣人取出一块银牌递给徐坤,徐坤立刻带着黑衣人向后宅走去。
  黑衣人正是魏延宗,由于特使府已被梅花卫暗中监视,吕纲无法来见徐先图,便让身手敏捷的魏延宗作为自己的送信人。
  不多时,两人来到徐先图书房前,徐坤禀报道:“大伯,他来了!”
  “请进!”
  徐坤一摆手,“请吧!”
  魏延宗快步走进书房,只见徐先图负手站在窗前,魏延宗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徐相公!”
  徐先图认识魏延宗,他摆摆手道:“魏将军不必客气,吕特使有什么交代?”
  魏延宗取出两封信呈给徐先图,徐先图接过信,第一封信就让他吓了一跳,竟然是雍王的亲笔信。
  “还有什么口头转告吗?”徐先图又问道。
  “吕特使让我转告徐相国,他说温州将有异动,请相国联系将军吴石。”
  徐先图愣住了,“什么意思?”
  “卑职不知道,就这句话!”
  “好吧!辛苦魏将军了。”
  魏延宗行一礼,告辞而去。
  徐先图这才关上门,在自己书桌前坐下,小心地拆开雍王殿下的信。
  徐先图心中有数,雍王一般小事情不会找他,一旦找自己必然是大事,这其实是第二次找他,上一次是把韩世忠调离战场,不知这一次为了什么?
  徐先图打开信看了一遍,信中内容很简单,甚至只有四个字,‘宝记石家!’
  在特定的时刻送来特定的信,只有徐先图这样的老政客才会心领神会,雍王殿下希望天子自掘根基。
  只是天子刚刚才借到百万万贯钱,未必会向石家这样的权贵下手,得想一个什么办法劝服他。
  徐先图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时,他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封信没有看,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又坐回位子。
  第二封信竟然是温州驻军指挥使吴石写给自己的信,看完信,他顿时明白吕纲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温州将有异动,请相国联系将军吴石!’
  雍王把一切都策划好了,这个吴石就是刀柄,雍王把刀柄递给了自己。
  他当即起身道:“备马车,我要连夜进宫!”
  ……
  此时天子赵构正和几名嫔妃玩齐人游戏,正在兴头上,帐外有宦官小声禀报,“陛下,徐相国有紧急情况求见!”
  赵构被扰乱了性质,心中恼火,只得放弃情调,三五下草草结束,几名宫女上前给他穿衣,赵构吩咐道:“让徐相国在朕的内书房候见!”
  赵构简单穿好装束,来到了内书房,只见徐先图正坐在外面的软椅上等候,徐先图见天子到来,连忙上前施礼,“情况紧急,打扰陛下休息了!”
  “什么紧急情况?”
  “卑职刚刚接到温州送来的情报,温州驻军出现了异动!”
  “什么!”
  赵构吓一跳,连忙道:“去里面谈!”
  两人走进内书房,徐先图把吴石的信递给了赵构,信中说,温州军驻扎在各地的军队正向永嘉县集结,温州军有三万人,分别驻扎在温州、台州和处州三地,主要是防御福建路的西军。
  赵构着实吃惊,温州军跨三州,任何调动都要有自己虎符,但自己并没有派军使,军队怎么能随意集结?
  “徐爱卿,写信这个吴石是什么人?”
  “他祖父是微臣家的老仆,三年前,他父亲求我帮忙安排一个职务,这个吴石正好在宋军中出任都头,微臣就提拔他为指挥使,驻扎温州,他算是微臣的人。”
  徐先图随口编了一个履历,他还得和吕纲沟通一下,让他安排一下,别露馅了。
  “徐爱卿,这莫非是西军要北攻温州了?”
  徐先图摇摇头,“陛下,这和西军无关,这应该是万俟卨事件的延续,微臣说过,万俟卨事件只是开始!”
  赵构顿时脸色大变,慢慢坐下,眼中神情复杂,时而担忧,时而愤怒。
  徐先图又道:“陛下,这些权贵的不满,无非是因为地产房价暴跌引起,要想安抚住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