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8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心上了。
  “这连环帐是谁发明的?”陈庆笑问道。
  张敖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卑职第二次演练时,听到很多百姓都抱怨住在一帐不方便,卑职就参考游牧人的套帐,设计了这种子母帐,百姓都叫它猫耳帐。”
  “不错,做得很好,考虑得周全。”
  陈庆参观了茅厕和水井后,都赞不绝口,他放缓了态度,对张敖道:“那个刘涌就把他的住房视为官房吧!只要他兢兢业业做满二十年,官房就可以直接赏给他,算是我特批了。”
  张敖和王博都长长松了口气,雍王这个表态就意味着监察司不会来了。
  这时,李慕清骑马赶来,禀报道:“殿下,斥候回来了,带来了更详细的情报!”
  “人在哪里?”
  “在中军大帐外!”
  陈庆点点头,“我们这就过去。”
  陈庆又鼓励张敖和王博一番,这才跟随李慕清返回了军营,来到中军大帐,李慕清招招手,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将领上前向陈庆单膝跪下行礼。
  “卑职刘洪烈,斥候营副指挥使,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见他口齿清晰,颇为精干,也十分欣赏,点点头道:“进帐说话吧!”
  大帐内,几名参军从事正在根据刘洪烈最新的情报修改沙盘上的一些变动之处,主要是敌军营地会变动,游牧民族不可能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不动。
  陈庆笑问道:“你们的情报说,遇到了敌军巡哨,对方有多少人?”
  “回禀殿下,对方有三百人。”
  “你们干掉他们多少人?”陈庆又问道。
  “干掉了大概两百三十人左右,或许再多一点。”
  “不错!”
  陈庆赞许一声,又问道:“你们伤亡多少人?”
  “回禀殿下,我们士兵无一伤亡,只损失十几头骆驼。”
  陈庆着实有些惊讶,连忙问道:“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出兵
  斥候周洪烈的优秀表现获得了破格提拔,连升三级,从指挥副使升为副统领,赏钱五百贯,周洪烈随即将赏钱分给了手下,更让陈庆欣赏,这是一个优秀将领所具备的品质。
  周洪烈提拔得赏的消息传遍了全军,也激励着三军将士,陈庆在战前树立这个榜样,就是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勇猛杀敌,表现优秀就能立功受赏。
  士气振奋,时机成熟,二月十八日,春耕种子都已播撒下去,一场春雨及时到来,滋润着大地,陈庆进行了全部部署,所有老弱妇孺都撤到各自邻近县城。
  其次,三万民团士兵全部集结,分布各个县城进行防御,李慕清的五万军队镇守灵武县。
  将一切部署完成,已经到了二月二十日,陈庆率领十五万大军以及七万头骆驼北上,刘琼率三万人为先锋,先一步前往丰州。
  此时,八万草原各部骑兵也在丰州集结,这是金国整合了草原各部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来自塔塔部、克烈部以及蒙兀部的八万大军从四面八方赶到丰州。
  游牧骑兵实行部落首领联席制,一共由十三名各部落首领组成,其中塔塔部的尔罕、克烈部的离木合,以及蒙兀部的贵山,三名部落大酋长为大首领,拥有最后的决策权,还有一名更重要的人物,金国代表斛沙虎,他是金太宗完颜晟的儿子,被封为虞王,这次就是由他负责联络各部出兵,他也代表金国拥有决策权。
  他也统率了一万女真骑兵参与这次集结,加上一万女真骑兵,这次集结丰州的游牧骑兵一共有九万大军。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原本分散在丰州三个地方的游牧骑兵开始向主大营处集结。
  主大营是女真骑兵的驻扎地,是从前的五原县,县城早已经坍塌,原来的农田重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附近有几条大河,水源充足,放牧条件极好,金兵便将这里作为驻营地。
  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插满了旗帜,大帐一顶接着一顶,方圆数十里,到处是骑兵营地,一队队骑兵从四面八方跟来,举着各种各样的旗帜,旗帜上都以狼头旗为主,以各种颜色和配饰区分。
  在一顶占据三亩地的大帐内,十几名大将围坐一圈,个个身材彪悍,声如洪钟,坐在上首的是金国代表斛沙虎,他身材瘦高,双眼细长,长得一个标志性的鹰勾鼻,配上一张长脸,显得格外奸诈。
  但斛沙虎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他代表的是金国,他是召集人,众人都必须尊重他的意见。
  “我觉得不用讨论谁先出兵、谁后出兵,大家一起出兵,集结九万大军和西军决战,我们是骑兵,拥有极强的作战优势,一举击溃西军,我们要夺取灵州的财富,还要杀进关中,京兆积累的财富相信让我们几辈人的享受不完!”
  说话的是塔塔部的大酋长尔罕,他年约四十岁,身高近两米,体重两百余斤,站在那里就像一座肉塔,声音十分洪亮,整个大帐都回荡着嗡嗡声。
  他的先头军队早就来了,但他却是刚到丰州,又带来了两万军队,使塔塔部的兵力达到四万人,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半。
  另外,克烈部的军队有三万人,而蒙兀部的军队只有一万人,原因也很简单,蒙兀部的大部分人口和土地都被其他两个部吞并了,剩下的十几个小部落拼凑出了一万军队。
  尔罕虽然想得很远,但他的军事战术却很有道理,不能分散,必须集结起来,用优势兵力和西军作战,防止被西军各个击破。
  下面一片嘈杂的议论声,斛沙虎瞥了一眼离木合问道:“离木合,你的意见呢?”
  离木合不慌不忙道:“汉人作战很讲究策略,我们九万大军集结去迎战,很可能他们会派一支军队绕到我们身后,袭击我们的后勤,我们的粮食没有了,他们又避而不战,我们能坚持几天?”
  “你的意思的是,反对集结?”尔罕不满的问道。
  “不是,集结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要保护好后勤,相信每一个士兵都不愿意杀自己的战马为食!”
  众人凛然,战马就是他们的兄弟,怎么能杀马为食,这时,贵山也道:“我支持离不合的建议,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保护后勤。”
  尔罕被离木合唱了对台戏,心中着实不爽,现在贵山也跳出来,他顿时怒视贵山道:“你算什么东西,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贵山脸刷地胀得通红,强烈的羞辱感令他无法忍受,他站起身道:“既然如此,蒙兀部告辞!”
  斛沙虎冷冷道:“不要任性,要以大局为重,贵山请坐下!”
  贵山不敢触怒斛沙虎,否则他们最后的十几个部落也保不住,他只得强忍羞辱,坐下低头不语。
  斛沙虎缓缓道:“后勤需要人手保障,但现在后勤分布四处也不合理,必须集中在一起,由女真军队护卫,然后八万军队迎战灵州主力,他们只有五万人,靠你们的血性和勇烈,完全可以一战将其击溃。”
  尔罕半晌道:“三支后勤部落不宜混在一起,出兵前就说好,后勤负责各自的军队,塔塔部出了八百万只羊,比别的部落加起来还要多,如果混在一起,对塔塔部不公平!”
  斛沙虎笑着安慰他道:“你不用担心,之前我们就说好的,出兵多,出粮多,到时候分配战利品也会多得,不会让你吃亏。”
  尔罕也只是为了提醒斛沙虎,他出兵出粮多,战利品分配也必须要更多一些。
  “好吧!既然王爷有了保证,我也无话可说了,我愿全力以赴出兵!”
  ……
  两天后,八万联合大军向西出发了,斛沙虎留下万夫长颜阔列率一万女真骑兵守后勤,他自己则作为监军跟随八万大军出征,他们的目标是灵州,洗掠灵州后再向南进发,巧合的是,他们出兵的日子也是二月二十日。
  这一天天气晴朗,春风拂面,大地冰雪消融,正是出兵的好日子……
  刘琼率领三万骑兵沿着黄河西岸北上,每个士兵都带了七天的干粮,冰雪消融,大地生出青草嫩芽,解决了战马的食物来源。
  两天后,大军渐渐抵达黄河拐弯处,上午时分,十几里外忽然有三股黑烟腾空而起,刘琼立刻意识到,那是烽燧的警报,敌情出现了。
  刘琼命令士兵就地休息,派出两支斥候去探查情况。
  唐骞看了看地图,对刘琼道:“前面的烽燧是第三座烽燧,前面更远处必然还有烽燧,应该在六十里外。”
  刘琼点点头,“应该是这样,从三柱烽燧看,敌军数量会在万人以上。”
  “将军,卑职有一个建议。”
  “你说!”
  “现在我们有一个优势,我们发现了敌军,但敌军却没有发现我们,我们索性利用这个优势,隐藏在敌军身后,不管是和主力大军夹击敌军,还是我们奔袭敌军后勤,都会有优势,你说呢?”
  刘琼眯眼沉思片刻道:“我们得隐藏起来!”
  大军留下几名斥候接应,其他大军继续北上,远远离开了官道的必经之处。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狭路
  周洪烈带着三十名斥候隐藏在半山腰的一片松林内,山下是一条比较平坦的官道,官道的积雪已经消融殆尽,如果有骑兵,肯定会从这条官道上走。
  两边的田野里充满了各种危险,田鼠洞,蛇洞,土地被冰雪腐蚀出现的洼地深坑,被薄薄一层雪覆盖,谁也不知道冰雪下面隐藏着什么?战马极易受伤。
  除非是战争没有选择余地,否则骑兵一定会选择走平坦的官道。
  十几名游牧骑兵从远处奔来,在山脚下像蚂蚁一样大小,树上一名士兵高声道:“是敌军探子!”
  周洪烈了解敌军探子的刺探规则,一般距离主力约二十里到三十里左右,主要是看前方是否有埋伏。
  半个时辰后,远处十几里外出现了一股黑色河流,蜿蜒向这边杀来,一眼看不见尾,周洪烈心中大概估算一下,至少有七八万大军。
  “我们走!”
  周洪烈带着手下从另一条小路下山,向西面急赶回去报告。
  走到半路,遇到了刘琼派来的斥候,刘琼命令他们直接南下向雍王汇报,几名接应斥候则调转回头去向刘琼汇报敌情,两支斥候队分道扬镳。
  ……
  陈庆的主力大军距离刘琼的军队约有一百里左右,下午时分,他接到了刘琼派手下送来的快信,刘琼发现了敌军迹象,已经转到北面,准备绕道敌军身后。
  陈庆看完信,笑着对杨再兴道:“你认为敌军知道我们的存在吗?”
  杨再兴摇摇头,“很可能不知道,李慕清也部署了很多游哨,如果敌军探子下来,肯定会被发现,更何况前段时间冰雪尚未融化,寸步难行,更不可能有探子南下,不过灵武县内有没有固定探子,卑职就不清楚了。”
  陈庆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敌军侵占丰州已经一年多,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灵州建立一个情报站。
  “不管怎么说,谨慎行军不会有错!”陈庆随即下令全军放慢行军速度,又派出几队斥候前去探查敌情。
  陈庆在这里犯下了一个惯性思维的错误,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敌军应该在灵武县设立一个情报点,事实上,这些游牧军队的情报意识很淡漠,他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向行踪不定,或许会派探子寻找敌人的踪迹,但完全没有派固定情报探子的意识。
  八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